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文化服務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馬鈴薯文化節在我鎮成功舉辦
為積極配合和全面協助“20*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馬鈴薯文化節”組委會做好各項籌備工作,確保開幕式活動在我鎮成功舉辦,我鎮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議和干部職工大會,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職責,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宣傳力度。對公路兩旁的宣傳碑牌進行了翻修,對34個垃圾箱重新油漆,制作高標準宣傳標語34條;對主會場*二中校園內外環境進行了改造、美化;對公路沿線的村莊衛生進行了整治;組成四個工作組共50余人,把中心集鎮劃為四個段分組負責進行“整臟治亂”的集中綜合整治。通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達到了“整潔衛生、暢通有序、安全文明”的整治標準。
20*年6月23日,各級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和各方商賈賓朋云集*,主會場*二中校園內外,觀眾如潮,掌聲震天,鮮艷的氫氣球在空中飛舞,五彩的旗子迎風招展。松棵壩子萬畝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淡紫色的洋芋花在綠葉的襯托下競相開放。由*地區行署、*省農業廳主辦,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承辦,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及有關企業等協辦的紀念*試驗區成立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20*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馬鈴薯文化節”開幕式活動在*鎮第二中學隆重開幕。在召開的“馬鈴薯”文化節上,*被命名為“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
開幕式前,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和各方商賈賓朋沿102省道沿線羊街鎮棒木村、*鎮松棵村、卯家村萬畝連片馬鈴薯高產種植示范基地進行參觀。爭相開放的洋芋花,展示了馬鈴薯的綠色、優質、生態優勢,全面展現了“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的美好形象,成功推動了我縣馬鈴薯產業的升級,推動中國南方馬鈴薯種植發展的大計。
“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馬鈴薯文化節”在*的成功舉辦,不僅全面宣傳和展示了*馬鈴薯的綠色、優質、生態優勢,提升了馬鈴薯的知名度,充分展示了“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的形象,而且對進一步發展*農業農村經濟,推動*馬鈴薯產業升級,全方位宣傳*、推介*、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穩定、農民增收
一是經多方爭取資金修建的*至*、*至*、*至*、*至*段共43公里通村公路已竣工,直接惠及全鎮9個行政村27000余人。二是新光至*、新光至營豐、*至*鎮保家、*至*鎮*村公路已于今年10月份完工,這四條公路線路的貫通,標志著*鎮已實現村村通公路。三是投資12萬元硬化了*鎮客運站進站道路,方便了客人的出行,規范了*鎮車輛的停放和給“整臟治亂”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集鎮中心住戶集資、政府融資等方式,籌措資金32萬元完成中心街道的道路硬化400余平方米,“中心路”的建設是我鎮集鎮中心全面完成路面硬化的最后一條主要街道建設,對提高整體集鎮形象有著重要意義;今年8月,在地區建設局的大力支持下,我鎮路燈建設工程正式啟動,并于10月竣工,12月正式投入使用。該工程沿我鎮102省道、鎮中心街道、開發區干道進行安裝,共50棵燈柱。路燈工程的建設,為集鎮中心住戶營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力地維護了轄區的社會治安,提升了*集鎮建設的新形象。四是加大教育投入。今年新建兩所、擴建8所學校,建筑面積達8000余平方米,投資600余萬元。特別是*二小的新建,在上級下撥資金沒有到位和自身無財力解決的前提下,*鎮黨委政府通過向私人借貸等方式籌措資金,按時進入施工階段。現在教學大樓工程建設正在實施中,明年3月即可投入使用。五是國家水利部、省水利廳投資建設的松山農村安全引水工程正式啟動,總投資351萬元。工程建成后,將解決了*0余人40000余頭(匹、只)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方便群眾的生產生活,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3、注重遠教工作,突出示范帶創,扎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先進性建設。
為促進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需要,切實發揮農村黨組織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按縣委、縣委組織部的安排部署,鎮黨委高度重視,建立1個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13個遠程教育接收站和播放點,以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為依托,加大培訓力度和示范帶動作用,把搞好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作為提高黨員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第一、抓好教育培訓,提高黨員干部和農民的素質。一是采取專題培訓、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對黨員進行政治理論、政策法規及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二是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和農民文化技術學校的作用,通過舉辦培訓班、播放光碟、收看專題節目、組織參觀考察等形式,對農村黨員干部進行教育培訓。今年以來,共舉辦村干部培訓班1期,培訓村支書、主任和其他村“兩委”成員83人次,通過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培訓農民黨員870人次。今年,為配合全縣馬鈴薯產業化戰略的實施,切實搞好全鎮萬畝馬鈴薯連片種植,及時刻錄了《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等光碟下發到各村及站點,通過站點和中心播放戶組織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集中觀看學習50余場次,有效促進了*優質馬鈴薯種植,全鎮實現馬鈴薯連片種植31000畝,其中科技高產示范種植3000畝,輻射帶動90000畝馬鈴薯種植,產量達3.6億斤,產值達1.*億元,比去年增加產值2400萬元。三是以示范基地和專業協會為依托,加強對農民實用技術的培訓力度。目前,通過遠程教育和各種培訓班,培訓農民4312次,培訓農村經紀人581次。
第二、抓好示范帶創,促進農民增收。一是依托遠程教育,在人力物力、技術、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培育以科技種植示范基地7個,以經濟作物種植示范基地2個,以科技養殖示范基地4個,充分發揮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帶動作用。二是組建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4個,解決種養殖和市場的相反對接問題。三是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信息化優勢,為示范服務基地和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供準確、及時的市場銷售信息,使其更快、更準掌握市場動態。今年以來,共農、畜產品供求信息22條。
第三、搞好督促檢查,推進遠程教育工作。針對部分站點建設不規范、教育培訓不落實等問題,本著“建好、管好、用好”的原則,鎮黨委成立了督查組,采取定期不定期、明查暗訪相結合等方式,對各站點的工作進行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立即整改。由于要求嚴格,督查到位,各站點工作運行正常。
另外,今年雪凝天氣災害以來,鎮黨委、政府將遠教工作融入到災后重建工作中,實行“1+2”幫扶制,即1名干部職工幫扶2戶受災困難群眾,同時組織“抗雪凝、獻愛心”捐款活動,鎮在職單位和遠程教育工作人員捐款30000余元,鎮遠教辦將下載的《農作物防寒、防凍和災后恢復生產技術指導》等課件及時刻錄制成光盤,發放到全鎮各站點和播放點,共發放95個,贈送農村光盤425個,接受信息咨詢2311人次。通過努力,全鎮災后社會穩定,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順利進行。
第四、我鎮嚴格按照縣委的部署,認真開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深化三大主題,推動科學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各項活動分別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充分結合我鎮遠程教育工作,進一步加強全鎮黨員干部職工學習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實現我鎮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領導保證。
4、集鎮建設速度加快,“龍頭”作用充分發揮。
我鎮切實唱響“縣城發我發展,促進城鄉快發展”的主旋律,充分發揮離縣城最近鄉鎮的優勢,緊抓縣城西大門的特殊地理環境優勢,不斷加快城鎮建設步伐。現*每個場天人數達2—3萬人,集鎮貿易十分繁榮。面積1*00平方米的牲畜交易市場,每場牲畜量達2800多頭(匹、只),是周邊乃至云南昭通、會澤、彝良等地牲畜交易集散地,年交易額3億多元。市場的規模化,已成為我鎮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帶動點。
5、做好宣傳工作,樹立良好形象。
今年以來,我鎮共發表在各類報紙和電視上的新聞報道67篇(條),其中《*政協報》3篇、《當代教育》2篇、《*日報》16篇,《*報》13篇,*電視新聞報道33條。被*縣人民政府網采用信息32條,*信息港采用信息18條,在我縣鄉鎮中名列第一。另外,我鎮還投資18000余元制作安全生產、人口與計劃生育、政法綜治、基層組織建設、“整臟治亂”等永久性宣傳標語68條。
三、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打算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清醒地看到,前進中也面臨不少問題困難,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低,特色支柱產業尚未形成,農業基礎依然脆弱、農村經濟結構單一、廣大群眾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還比較薄弱,農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有待加強;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二是鎮域經濟總量明顯不足,主導產業不明顯;三是招商引資仍然是全鎮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四是集鎮區域及政府部門的服務功能亟待提高,某些部門辦事效率不高的現象仍然存在;五是發展和環境問題有待進一步優化;六是干部群眾思想守舊,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七是人口與計劃生育和安全生產工作仍然是今后一度時期我鎮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八是我鎮自然和地理環境特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難度較大,平安*創建任重道遠,鐵路護路工作還需加強;九是村干部報酬低,影響工作積極性;十是鎮財政困難,無力對社會各項事業進行有效投入。上述這些困難和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鎮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必須正視問題,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多措并舉,標本兼治,堅持用發展的眼光,改革的辦法,創新思路,努力加以解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必須進一步堅持深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方針政策,全面推進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搶抓機遇,頑強拼搏,積極探索鎮域經濟發展思路;必須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牢把握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用發展的觀點統一思想,按發展的要求謀劃工作,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問題;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不動搖,努力做到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實現經濟和社會共同進步;必須堅持維護穩定大局不動搖,適應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必須把穩定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為發展贏得良好的社會環境;必須堅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不動搖,激發干部群眾的創業熱情,在全鎮上下營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濃厚氛圍;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不動搖,始終把群眾利益和群眾需要放在首位,讓群眾在發展中受益,在發展中得到更大的實惠。
2009年,我們面臨新的挑戰,也擁有大好的發展機遇,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發展的機遇,正確面對困難和挑戰,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壯大工業經濟,擴張經濟總量;加快城鎮化建設進程,努力構筑經濟社會發展的平臺;不斷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整體水平,全面完成人口計劃的各項指標任務;鞏固“平安*”創建成果,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面維護社會穩定,有力推動教育、衛生、武裝、安全、社會事務、工、青、團、婦等各項工作協調發展。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堅持團結第一、穩定第一、發展第一的方針,團結帶領全鎮各族人民,克服困難,扎實工作,全面加強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營造團結、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