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交通局經濟管理發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清理思路,明確任務,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交通條件
全縣“十一五”交通發展的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交通工作全局,以加快發展為主題,把握機遇,大力實施“三通一改”(通鄉油路工程、通暢工程、通達工程以及渡口改造和渡改橋)工程和“路、站、運”一體化改革,建養并重,建運并舉,逐步形成便捷、暢通、高效、安全的公路交通運輸體系,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十一五”期間交通發展具體目標任務是:
——公路建設:“十一五”期間,計劃投資14.43億元,實施公路工程1843.8公里,其中:主干線公路304.2公里,一般干線公路249.5公里,通暢工程186.5公里,通達工程422.2公里,通村公路681.4公里。到2010年,全縣基本實現通鄉公路瀝青(水泥)化,通村公路等級化,自然村通公路率達100%。
——鄉鎮客運站建設:“十一五”期間,計劃投資688萬元,規劃建設鄉鎮等級客運站11個;規劃建設行政村招呼站或候車亭105個。到2010年,全面實現鄉鄉(鎮鎮)有站,基本實現村村有亭(臨時候車亭)的目標。
——渡口建設:“十一五”期間,全縣計劃投資135萬元,規劃建設邊貿渡口2個。
——農村道路運輸:到2010年,基本實現124個行政村通客車,農村客運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適性明顯提高;開通城郊公交線路,全面啟動通鄉(鎮)農村公交化,投放通村客運班線。農村客運運力全面更新為符合國家標準的車型,城鄉客運網絡得到有效銜接,安全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要實現上述發展目標任務,各級各部門務必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強有力的措施推動全縣交通發展。要做到“四個堅定不移”,即堅定不移地實施交通發展與經濟社會需求相適應和“適度超前”,合理布局,良性互動,為全縣經濟運行提供寬松的運輸環境;堅定不移地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交通之路,堅持交通與自然相和諧,依靠科技進步,節約土地,保護環境,促進交通的可持續發展;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更加注重運輸生產,使基礎建設和客、貨運輸網絡協調發展;堅定不移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解放交通生產力,不斷推進交通工作科學發展。
二是多渠道籌措資金,切實解決融資難問題。資金不足是制約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縣交通發展的“瓶頸”問題,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拓展公路建設籌資渠道。要加大項目申報力度。緊緊抓住國家和省、州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投入力度的良好機遇,主動適應國家宏觀調控的要求,強化項目前期工作,提高項目申報質量;加強項目前期儲備,做深、做透、做細公路建設項目建議書、可行性報告、測設和施工組織準備工作,全力爭取國家、省和州項目資金投入。要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在BOT等方式引進外資、盤活路產路權、收費權質押籌資等方面有所突破。要整合財政、以工代賑、扶貧、戰恢等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統籌安排使用,充分發揮資金投入效果。要認真落實支持公路建設的有關征地拆遷補償、稅收等各項優惠政策。要正確處理好公路建設和維護農民群眾利益的關系,鼓勵農民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群眾修路的積極性;要強化資金管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切實降低成本,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是創新機制,解決農村公路養護問題。要牢固樹立“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的觀念,進一步做好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做到建好一條、養好一條、造福一方。要堅持“誰受益、誰養護、誰管理”的原則,實行招標養護與承包養護相結合、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相結合、常年養護與季節性養護相結合。積極推進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逐步推行管養分離,事企分開,開放養護工程市場,推進道路養護市場化,逐步建立起符合全縣農村公路實際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正常化和規范化。要明確責任主體,落實主體責任。縣人民政府負責建設規劃實施、籌集養護資金以及協調鄉鎮政府和組織沿線群眾,是直接責任主體;縣交通部門及公路管理機構承擔著日常養護管理的具體工作,是實施主體;鄉鎮政府也有發動群眾、資金籌措和管理的義務,是配合主體。要不斷加大農村公路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縣、鄉(鎮)兩級管理體系,努力做到機構落實、責任落實、人員落實、資金落實。
四是深化改革,解決農村群眾出行難問題。要進一步加大道路運輸市場改革力度,拓展新的運輸方式和領域,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增強道路運輸行業的競爭力。切實把解決農村群眾出行難問題放在首位,按照“路、站、運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實施好農村客運網絡化。要優化發展機制,簡化審批手續,加大扶持力度,落實優惠政策,適當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本著“先試點、后推廣,先培育、后規范”的原則,讓農村客運班車“跑得起來、留得下去”。要加快農村客運站點建設,推廣經濟實用車型,合理安排線路,推進鄉村客運有序發展。初步建立以縣城客運樞紐為龍頭,以鄉鎮客運站為中心,以行政村招呼站為結點,以縣鄉公路為紐帶,連通城鄉的農村客運網絡體系,解決農村群眾“乘車難”問題。
五是加強行業管理,努力構建和諧交通。構建和諧交通,既是交通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交通發展的重要保障。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落實“三關一監督”安全源頭管理責任,減少交通傷亡事故,增進公眾安全。要走交通可持續發展之路,在交通建設中要節約資源、保護生態。要加大交通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廣泛組織和開展多種形式的交通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切實提高群眾交通安全意識。要加大對公路“三亂”的整治力度,深入開展車輛超載治理,加大執法力度,完善監控網絡,努力建立“治超”的長效機制,使治超工作走向法制化軌道。
二、強化措施,真抓實干,努力完成今年各項交通建設任務
20*年,全縣交通建設主要任務是:完成16條146公里覆蓋21個行政村的鄉鎮至村委會公路建設;完成八寨至古林箐公路、山車至坡腳公路、田房至水洞廠、魚水村至馬灑公路建設;開工建設浪橋至“四一九”公路,完成*至*公路改造工程項目前期工作,爭取開工建設,不斷改善交通基礎條件。為確保各項建設任務的圓滿完成,各級各部門務必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切實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交通工作是事關全局的工作,要組織好、建設好、管理好,必須要有堅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各鄉鎮要建立和完善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集中抓、其他班子成員協同抓的工作機制。對于農村公路建設,縣政府將成立領導小組,加強指導、協調、監督和檢查,各鄉鎮也要抓緊落實組織領導,建立相關協調機構。要明確責任,實行交通建設責任制,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一級對一級負責。農村公路和農村客運站場建設,要按照權力下放、責任下移、資金下撥的要求,由縣政府負總責,鄉、村兩級積極參與。要強化考核,把交通建設作為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工作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完善考核機制,嚴格兌現獎懲。
(二)精心組織,確保農村公路建設任務圓滿完成。剛才,各鄉鎮與縣人民政府簽訂了農村公路建設責任書,今年的16條146公里鄉鎮至村委會彈石路面改造任務已經下達到各鄉鎮,任務和獎懲都已經明確,各鄉鎮、有關部門務必按照要求抓緊抓好落實,確保任務圓滿完成。在具體建設過程中,要正確處理農村公路建設標準與實際需要的關系,因地制宜選擇線形和標準規范,保護耕地和環境。各鄉鎮一定要做好群眾工作,協調好土地、房屋拆遷等問題。要把工作做細、做深、做實,向群眾講清這次農村公路建設的原則、補助政策,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引導群眾積極投工投勞參與農村公路建設。要遵照“一事一議、村民自治”的程序,依法決策,民主決策,合理分配群眾投工投勞任務。要充分尊重農民的選擇,除農民自愿投工投勞外,不搞強行攤派和集資,決不能增加農民負擔。要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中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教育群眾在施工過程中多注意安全,堅決避免出現因安全措施不到位而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發生。同時,要強化建成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明確養護責任,落實養護經費,建立養護管理運行機制,做到有路必養,有路必暢,確保建成的農村公路長久的發揮效益。
(三)加強管理,確保公路建設質量。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建成后需要長期發揮效益。各鄉鎮和交通主管部門要把工程質量作為首要目標和頭等大事來抓緊抓好,從嚴要求,從嚴把關,確保農村公路建設的質量。要全面落實設計、施工、監督和業主責任制,做到分級管理,逐級負責。同時要建立農村公路質量責任檔案,將每條道路的負責人、施工單位、技術責任人的名字掛牌明示,并存入檔案,實施工程質量終生追究制。要建立健全三級質量監控體系,堅持施工單位自檢、鄉鎮政府復檢、縣交通部門抽檢,做到分級管理、層層負責。特別是交通部門質量監督人員,必須親臨一線,現場檢查、跟蹤督查,嚴格把握質量標準。要加大對影響結構穩定和安全的重點部位、關鍵工序的質量監督力度,發現工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質量問題,都要責令立即進行整改,及時進行糾正。要認真抓好*至八寨、八寨新寨至岔河、金廠草果灣至一號界和雨波公路竣工資料收集整理等掃尾工作,確保工程于今年上半年通過驗收。交通部門要督促項目業主加快施工進度,抓緊實施在建公路建設項目,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建設任務。要切實做好*至*二級公路的前期工作,爭取上半年完成項目建議書、“工可”的編制和評審工作,爭取省上盡早立項動工建設。
(四)加大監管力度,確保交通運輸市場秩序穩定。要狠抓全縣道路交通管理和農村客運各項措施的落實,推進全縣客運市場改革,進一步規范全縣客運市場秩序。要加快其余7個鄉鎮客運站的建設進度,確保年內竣工投入使用。要積極做好全縣各片區營運線路臨時候車點、候車亭的立項上報和施工組織工作,爭取年內完成文馬線、馬客線、馬八線等縣內重要客運線路臨時候車亭(點)的建設任務,促進全縣道路運輸市場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要繼續加大對非法營運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正常的營運秩序和社會穩定。要強化交通安全管理,嚴格落實交通安全責任制,時刻繃緊運輸安全這根弦,從駕駛員培訓、病險路段治理、交通巡查、客運市場整頓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特別要加強對馬河線、石磨線等重點路段交通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堅決杜絕超速行駛、無證駕車、占道行駛、超載超員、違法超車等嚴重違法行為發生,打造平安交通。
(五)求真務實,切實搞好廉政建設。交通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和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經常深入基層,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研究解決好交通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把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在行業管理上,要采取有效措施,規范執法、管理行為,積極開展行業監督和整頓,全面深入地推行政務公開和窗口式服務,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在建設項目管理上,要認真實施建設項目招投標制度,規范程序,增強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強化項目法人責任制,增強企業法人的責任意識;健全項目監理制,對建設項目進行全過程監理。堅決杜絕在工程建設中的違法招投標、非法轉包和違規分包、收取賄賂等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