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貿局發展文化經營管理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兩創”戰略之年,也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之年,我們農業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和縣委縣政府“開放興縣、創業富縣、創新強縣、和諧立縣”發展路子,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提升農業產業、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新農村建設這一目標,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做優特色農業,做強品牌農業,做精休閑農業,不斷提升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明年農業工作的主要目標是:農業總產值增長8%;農民人均收入增長8%;農作物復種面積75萬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8萬畝,其中晚稻面積28萬畝;經濟作物面積37萬畝,其中大棚面積6萬畝,設施栽培面積12萬畝;擴大規模化養殖,生豬出欄65萬頭,家禽飼養量850萬羽。
為了完成上述目標,20*年我們將著重抓好六方面工作。
1、致力于接軌上海,不斷培育農業特色產業。抓住世博會帶來的新一輪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特色優勢,主動參與世博分工,堅持以特取勝和擴量提質并重的原則,緊緊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總目標,努力做到一手抓穩定糧食,一手抓優化結構,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一是做大特色基地。要認真抓好產業化基地、產業園區建設,以此為龍頭,著力在特色基地提質、增效上下功夫,積極鼓勵農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通過優勢擴張、市場輻射、合作聯合等多種途徑,建立縣內外特色種養業基地。二是做強特色產業。圍繞蔬菜、水果、畜牧、花卉、食用菌、水產等特色主導產業,優化種養結構,改善生產設施,培育特色產業,著力提高良種覆蓋率和農產品質量,創建命名一批專業村、特色鎮,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特色產業大格局。三是做優特色產品。加強標準化技術推廣應用、農業投入品監管和農產品質量檢測,做優大米、西甜瓜、大棚蔬菜、黃桃、蜜梨、葡萄、瘦肉型豬、蛋鴨、鮮切花、蘑菇、特色水產品等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農產品。四是做響特色品牌。做好各級名牌申報、商標認定、無公害認證,整合品牌資源,加大主要品牌幫扶力度,充分發揮現有品牌優勢,開展品牌宣傳推介和農業節慶活動,打造覆蓋面廣、特色鮮明、代表*的農業品牌。五是充分利用我縣農業優勢,挖掘農業休閑、教育、文化功能,做精休閑觀光農業。
2、致力于培育主體,不斷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做大做強經營主體,促進農業生產要素集聚,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一是扶強農業龍頭企業。重點培育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產值超5000萬元的龍頭企業。加強農業企業行業管理,鼓勵企業聯合與合作,推進優勢產品向優勢企業集聚。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積極發展訂單農業,發展農產品加工。二是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以財務規范化、產品品牌化、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活動經常化“五化”為目標,推進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合作社聯合社職能,提升合作社組織生產、帶動農戶、標準安全、產品促銷的能力。三是培育種養大戶。鼓勵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培育規模經營戶,穩定糧食、經作、畜禽大戶,培育花卉等新興產業大戶。四是培育農民營銷員隊伍。大力發展以農民經紀人、農產品販銷員為主的農民營銷員隊伍,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揮其積極性。組建農產品營銷協會,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
3、致力于激發后勁,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一是加快構建新型農技推廣體系。以健全農技推廣責任制為突破口,全面提高農技部門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著力構建以農技首席專家制度為主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建設,全面提高為農工作水平和服務水平。開展農技人員聯基地、聯大戶活動,建設示范區、培育示范戶,發揮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二是加快新品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步伐。進一步加大新產品引進、繁育、推廣力度;大力推廣輪作、套種等高效種養模式,發展立體農業和生態農業;改造提升現有設施,積極擴大設施栽培,提高農業設施水平。三是加快培育社會化服務體系。創建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拓展服務功能,加快構建統一供苗、統一播種、統一植保、統一收割的社會化服務機制。四是加強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協作。加大科技協作攻關力度,做大做強蔬菜、花卉、畜禽、特種水產等優勢產業種子種苗業,提升我縣種子種苗業水平。
4、致力于健全體系,全面提高質量安全水平。一是健全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切實抓好農產品生產、教育培訓和制度管理等重點環節,積極做好現有標準制修訂完善工作,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重點發展標準化生產基地。強化蔬菜、水果、畜禽等產品生產過程重點投入品的監管。加強已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和有機食品等農產品的檢查。加強對生產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主體的監督,開展農資信用體系建設。三是健全動植物防疫體系。切實加強禽流感、牲畜口蹄疫、豬藍耳病等動物疫病和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外來有害生物的監測、防治體系建設,加大綜合防治力度,有效控制疫情的發生。積極探索以統一信息、統一除蟲時間、統一防治手段為主要內容的植保管理機制。四是健全農產品檢測體系。加強縣檢測中心和鎮“四有”檢測站建設,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檢測。
5、致力于改善環境,積極推進生態農業建設。一是抓生態綠化。實施綠色生態家園富民行動,深入開展綠化示范村創建活動,構建綠色通道,完善綠色網絡,發展綠色產業,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環境。二是抓環境保護。廣泛推行清潔化、循環式生產,減輕農業自身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積極推進畜牧生態養殖,建立農牧結合生態種植模式,引導畜牧業與種植業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好農業投入品監控,大力推廣環境友好型農藥品種。三是抓生態治理。以標準化畜牧生態養殖小區建設為載體,繼續實施畜牧養殖環境污染治理。積極開展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等廢棄物的再生利用,推進以沼氣為重點的清潔能源建設。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的農業、物理和生物等綜合防治技術,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優化土壤生產條件。
6、致力于服務基層,不斷提高為農服務水平。一是完善為農服務機制。開展新型農民培訓,深入開展科技下鄉、科技入戶活動,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健全農業生產預警體系,加強對自然災害、病蟲害發生情況等的預測預報。高度重視農業安全工作,防范發生各類安全事故。深化興農擔保服務機制,不斷擴大擔保對象和范圍。加強農技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繼續辦好農技110和農民信箱工程,提高農業信息服務面。繼續推進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切實加強農經隊伍建設。二是加強農村經營管理。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規范村級財務公開,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加大制度執行力度,著力提升村級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水平。依托村經濟合作社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構建縣、鎮兩級土地流轉信息平臺,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步伐,提高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三是完善農業執法責任制。深化農業執法責任制建設,優化農業執法環境,加強農業法制監督,加大案件查處力度,進一步提高農業執法的組織、指揮和協作水平。
7、致力于提升素質,不斷加強農經隊伍建設。要繼續加強農經隊伍建設,提升整體素質,做到四個“抓”:一抓學習。開展好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各支部、各科室的學習,把學習宣傳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兩創”戰略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任務。要學好業務知識,專業技術人員和行政工作人員都要學,采取“送出去培訓、請進來輔導”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不斷更新政策法規、行政管理、農業技術等全方位的知識。二抓勤政。進一步完善全員崗位責任制和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制度,完善考核機制,逐步建立、完善績效掛鉤的考核評價機制,加大獎勤罰懶的力度,激發工作活力,提升工作效率。堅持干部“四化”方針,把工作業績突出、群眾公認度高、組織協調能力強的同志提拔到中層崗位。三抓廉潔。進一步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建設,繼續加強“八榮八恥”和職業道德教育,開展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教育,不斷增強自律意識。要抓好制度的落實,進一步落實《縣農經局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工作方案》,特別是加強有審批權、財務權等崗位工作人員的監督。四抓深化。繼續深化紅旗黨支部、規范化黨支部、學習型黨支部、優秀黨員、學習型黨員爭創活動,繼續深化文明機關、文明科室、“十佳農經干部”、“十佳農技工作者”評創活動,繼續深化“領導干部四聯、技術人員兩聯”活動,開展好百名農技人員“聯百村、結千戶”活動,形成“人人爭優”工作氛圍,樹立農經系統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