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計劃生育管理服務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以貫徹落實中央《決定》為主線,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中心,以優化服務、滿足育齡群眾計劃生育/生殖健康需求、提高群眾滿意度、促進生育文明為目標,以提高計生干部執政本領為基礎,全面深化人口計生工作綜合改革,切實加強宣傳教育,堅持依法行政,積極推進優質服務,著力夯實基層基礎,不斷提高整體工作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主要目標: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20*年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計劃生育率保持在96%以上,統計誤差率控制在2%以內。育齡群眾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基礎知識普及率達到85%以上,綜合避孕率達到88%以上,人口計生工作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強化綜合治理,流動人口省內“一盤棋”管理服務機制建設取得新進展;完善利益導向機制,各項獎勵、優先優惠政策全面落實;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生育文明建設進一步推進;堅持依法行政,繼續有效防止因違法行政而導致的惡性案件和重大突發事件的發生;認真實施第六周期擴點項目,優質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深化綜合改革,各項工作新機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
主要任務:
一、以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定》精神為重點,進一步推進人口問題統籌解決
(一)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一是切實加強領導。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和現行生育政策,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不動搖;把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進一步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制;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切實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二是全面加強基層基礎工作。以創建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強鎮和村(居)民自治示范村為載體,深化計劃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完善村(居)人口計生管理機制,努力遏制城鎮違法生育上升勢頭。三是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制宣傳。要積極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結合“五五”普法,進一步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制宣傳,深入開展國策、國情、人口形勢教育,切實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引導群眾遵紀守法,依法生育。
(二)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堅持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原則,自覺把流動人口計生工作納入公共管理服務范疇,全面建立“信息互通、管理互補、服務互動、責任互擔、經費互結”的省內、市內“一盤棋”管理服務體制。探索建立與*、新居民事務局、衛生、民政等部門信息共享,流入地和流出地及時交換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管理模式。在企業全面實行計劃生育規范化管理服務,凡是有50名育齡婦女以上的企業都要建立健全管理服務網絡和制度。在流動人口集中的社區、企業、集貿市場成立計生協會組織,配合做好管理服務工作。要確立“同城待遇”理念,切實維護流動人口合法權益,為流動人口免費提供國家規定的基本項目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免費提供避孕藥具、免費開展查孕查環查病服務,實現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同宣傳、同管理和同服務。
(三)全面實施出生人口缺陷一級干預工程。做好出生缺陷干預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是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內容,也是人口計生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根據部門職責定位,主要做好出生缺陷一級干預,在宣傳倡導、健康促進、婚育咨詢、高危人群指導、孕前篩查和營養素補充等六方面有所作為,努力滿足廣大育齡群眾對少生優生的需求。加強部門協作,把宣傳倡導放在首位,大力向群眾普及出生缺陷知識,加強優生咨詢、指導和服務,大力倡導科學婚檢,積極開展優生檢測。結合病殘兒鑒定,對存在出生缺陷高發風險的再生育夫婦,重點加強優生指導,實行全程服務,嚴格控制遺傳性病殘兒的出生。
二、以率先實現部門工作法制化為目標,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綱要》、國家“一法三規”和新修訂的省《條例》,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深入開展計劃生育便民維權活動,在規范政務公開的基礎上,重點規范村級計劃生育公開內容。加大計劃生育行政執法力度,綜合利用法律、行政、經濟、社會等手段,提高社會撫養費征收率、兌現率。積極探索相關部門綜合執法、人民法院與計生聯合集中執法的有效途徑,對違法生育典型案例進行宣傳曝光。規范行政機關和公務人員的行政行為,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計劃生育工作者依法行政的權益,為實現國家人口計生委提出的率先實現部門工作法制化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三、以改善民生為落腳點,進一步完善利益導向機制
以改善民生,解決群眾實行計劃生育后顧之憂為落腳點,不斷健全完善獎勵、優惠、減免、扶持、救助和保障“六位一體”的人口計生社會保障和利益導向體系,使廣大育齡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全面落實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各項計劃生育獎勵保障政策,加強對企業法人代表的計生國策宣傳,督促落實各項計生獎勵保障政策;對經濟簿弱村采取縣財政貼補的辦法,足額兌現農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深入實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確保每一個符合條件的對象領到獎勵扶助金。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計劃生育公益金制度,加大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和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的扶助力度;對節育并發癥的家庭進行公益金補助。繼續實施新家庭計劃“少生快富”項目,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實行生產扶持;實施生育關懷行動,建立生育關懷基金,扶持和幫助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切實關懷育齡群眾、獨生子女、基層計劃生育干部,使他們在經濟扶助、精神慰藉、輿論支持等方面得到實實在在的關懷和幫助。
四、以深化優質服務為核心,進一步滿足群眾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需求
以縣計劃生育宣傳技術指導站標準化建設和實施六周期項目為抓手,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的需求為導向,深化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提高育齡群眾生殖健康水平。
(一)深化避孕方法知情選擇。進一步加大避孕節育科普知識的宣傳力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選擇權。進一步規范分級隨訪制度,加強對育齡群眾落實避孕節育措施后的咨詢指導和副反應處理,確保落實避孕措施的對象得到及時周到的服務,增強育齡群眾參與知情選擇的自覺性,提高各項避孕措施的續用率和有效率,切實做到“你知情我引導,你選擇我服務”,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滿意。
(二)實施生殖健康促進工程。堅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結合“婦女健康促進工程”,在已婚育齡人群中積極開展生殖健康知識教育,提高育齡群眾的科學知識水平,增強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和保健能力。在實施婦女生殖健康促進工程中,把查孕、查環和查病更好地結合起來,組織發動已婚婦女積極參與“三查”活動,提高婦女病篩查覆蓋率,通過生殖健康優質服務,滿足基層群眾服務需求,促進育齡群眾避孕節育措施的更有效落實。繼續加強與衛生部門的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基層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絡的優勢,積極參與婦女病的普查,切實提高群眾生殖健康水平。
(三)規范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加大投入,加快推進縣指導站和鎮服務站的標準化建設,縣指導站要完成標準化建設三年規劃任務,同時,要規劃好現有鎮服務站建設,通過2-3年時間,把各鎮服務站建設成“理念新穎、環境溫馨、服務優質、特色明顯”的育齡群眾之家。進一步規范村(社區)計生服務室,形成服務機構全覆蓋、機構建設標準化的優質服務格局。切實加強技術隊伍能力建設,積極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崗位練兵和競賽活動。切實加強內部管理、轉變服務理念、提高服務效率,全面規范和提升縣、鎮兩級計生服務站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
五、以加強宣傳教育為先導,進一步促進生育文明
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協調有序、內容求實、載體創新、資源共享、群眾參與、保障到位”的宣傳教育新機制。緊緊圍繞人口和計劃生育中心工作,廣泛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結合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生育文化特色村、企業生育文化等新型生育文化陣地建設。以“人口文化進校園活動”為載體,繼續抓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使婚育新風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一步弘揚婚育新風,促進生育文明。要堅持結合、融入、滲透原則,通過新聞媒體、公益廣告、宣傳折頁、集中培訓、面授教育、面對面咨詢等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宣傳教育的先導和推動作用,引導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新型生育文化的熏陶,自覺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
六、以強化隊伍和信息化建設為基礎,進一步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則,進一步優化計劃生育干部隊伍結構,按照省、市要求,積極爭取各級領導的支持,配強、配足鎮、村(居)、組計生網絡隊伍。在鎮級重點加強公務員隊伍的配備,滿足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執法需要;村級要以換屆選舉為契機,要把年紀輕、文化程度高、熱愛計生工作的同志,選拔充入到計生崗位,要減少計生服務員的兼職,使之有足夠的精力從事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組級要合理配備聯絡員,做到人員、職責、報酬三落實。要加強對計劃生育在職公務員的培訓與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努力提高廣大計生干部的文化素質和業務水平。要加強黨風廉政和行業作風建設,大力倡導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鞏固深化“群眾滿意基層站所”、以及“優秀會員之家”創建活動,充分發揮計劃生育協會等非政府組織的作用,進一步強化計生干部的群眾觀念和服務宗旨。
扎實推進“人口計生信息網絡化”工程,全面提升人口計生科學決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實施好省網絡版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管理系統的試點工作。進一步做好村(居)網絡的延伸,上半年完成聯網任務,使全縣100%的村(居)實現市、縣、鎮、村(居)四級聯網。推進部門間信息交換平臺建設,實現部門間信息交換共享,暢通人口計生信息采集渠道,切實減輕基層工作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