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改委科學發展學習計劃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深入實施“十一五”規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實質性啟動之年。今年,發展和改革局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南郊現代化生態城市的奮斗目標,順應時勢變化,做到與時俱進,創造性地運用規劃、計劃、項目、改革、價格等調控手段,著力在“好”的基礎上推動“快”的發展,在落實宏觀調控政策中推動轉型發展,在深化改革中推動創新發展,在關注民生中推動和諧發展。
依據上述總體要求,做好今年工作,關鍵是要圍繞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個中心,準確理解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強化“虛”、“實”兩大抓手,努力在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上邁出新步伐。重點做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加強務虛研究,當好黨委政府經濟工作上的參謀
1、抓規劃管理落實。做好“十一五”規劃、服務業規劃等規劃的年度指標分解,并落實到各部門、鎮、街道;規范規劃編制程序,做好規劃編制的牽頭、論證、審查、實施、評估工作;要加強課題與規劃、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市級規劃與*、省規劃的銜接與互動,保持各規劃間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2、抓重大問題研究。繼續推進課題調研這一發展改革部門的特色工作,充分發揮課題前期的參謀作用。要在課題研究方向選擇、研究方法、成果轉化等方面狠下功夫,要圍繞“十一五”規劃實施,加強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自主創新、經濟結構調整、節能降耗、現代服務業、構建和諧社會等重大課題、重大問題的研究,堅持虛功實做,力求形成一批有力度、有深度、有顯示度的課題,為黨委政府決策當好參謀、出好點子。
3、抓經濟運行質量的提升。正確判斷經濟發展的走勢,把握經濟發展脈搏,認真編制和執行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充分發揮經濟信息網絡平臺作用,提高系統整體監測功能和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映能力,避免經濟出現大起大落,保持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培育經濟發展新增長點
1、合理引導社會投資。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合理確定20*年全市政府性投資項目、重點實事工程計劃,引導資金投向農業、水利、交通、生態保護和社會發展領域和薄弱環節,抑制高耗能、高污染、技術含量低的項目,促進投資結構優化升級。
2、做好要素資源保障。今年要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與土地、資金等要素資源的聯動機制,有序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在資金方面,要開辟多種融資渠道,構建銀企合作平臺,采取BT、政府特許經營等形式,積極爭取國債資金。在土地方面,既要做好項目包裝,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省、市重點工程,又要善于盤活土地存量,利用土地整改、舊村改造、灘涂圍墾、農村宅基地改造等途徑,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率。在政策處理方面,堅持合法合規,既要保障群眾的根本利益,又要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3、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按照區域協調與重點開發相結合的原則,以基礎設施、水利設施、城市建設和社會事業項目為重點,堅持好中求快,著力推進一批具有全局性、龍頭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建設。要精心組織實事工程,確保年度目標順利完成;要加強項目前期,繼續深化一批重大項目的可研、設計、申報工作,促進一批項目開工建設;要加強在建項目全過程監管,每月對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隨時掌握重點項目進展情況,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4、創新項目監管機制。進一步完善重點工程立功競賽考核制度、月報分析制度、項目公示制度、稽察制度等,適時修改完善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積極探索重大項目管理新思路、新辦法,加強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尤其對國債建設項目、地方財力投資建設項目、專項資金投資建設項目,建立前期項目季度分析制度、重大項目全程跟蹤辦理制度、督辦通報制度、重點工程標后管理制度等,加大項目監管和指導力度,促進項目建設更加規范有序。
(三)注重城鄉統籌,推動區域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
1、加快推動象山港區域發展。積極發揮象山港區域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職能職責,制定和落實20*年工作計劃,召開領導小組會議,開展象山港區域課題研究;牽頭組織編制和建立健全象山港區域發展規劃體系,制定各項配套推進政策和工作機制;實施“臨港項目攻堅年”活動,協調項目引進、開工和投產全過程跟蹤服務工作。
2、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積極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重點推動水蜜桃、草莓和生物禽蛋種養三個基地項目建設;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在重點、實事工程安排上向新農村建設傾斜;充分發揮溪口、莼湖兩個中心鎮各自的區位優勢和特色產業,用好、用足、用活政策,提高中心鎮自我發展能力;積極落實農村綜合改革各項工作,全面完成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參保面達到50%以上。
3、開展水環境治理工作。繼續加大兩庫上游及取水口的水環境治理工作,合理安排年度水環境治理建設項目計劃,加大與*市水環境治理辦公室的溝通聯系,爭取更多的資金補助與政策支持。加強大堰鎮萬竹村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力度。繼續完善長效保潔機制,在搞好大堰鎮水辦示范試點的基礎上,在溪口、尚田、蕭王廟等三個鎮(街道)進行推廣。
4、培育發展循環經濟。著手準備編制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使*經濟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在這一規劃框架下重點推進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循環經濟發展規劃與各專項規劃的銜接,理順各部門關系,明確工作職責;二是抓好典型示范,選擇5-6家企業作為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全面推進清潔生產、能源節約、原材料節約和廢棄物綜合利用;三是加快推進循環經濟項目建設,促進項目立項開工,并做好上級專項資金補助工作。
(四)進一步深化改革,為又好又快發展提供體制保障
1、要加強對各項改革的綜合協調。要建立全市性的綜合改革工作聯絡員制度,及時掌握改革動態,主動協調各鎮(街道)及有關部門,共同參與和推動各項改革工作。其次,要加強體制改革縱向及橫向聯系,溝通改革信息,相互取長補短。再次,要加強調查研究,創新工作方法,妥善處理好各類改革遺留問題。
2、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積極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事項和非行政許可項目。積極推進投資體制改革,落實投資項目核準制和備案制,確保真正落實企業投資決策自主權。完善財政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繼續深化科教文衛體制改革。
3、要加快培育現代市場體系。努力促成上市相關政策的出臺,抓緊培育、指導和扶持重點及擬上市公司,力爭*年培育改造股份公司和擬上市公司1-3家。做好創業投資前期準備工作,開展前期調研,尋找發展對象,力爭今年有一家創業投資公司,為我市經濟發展服務。
4、要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快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的參保擴面工作;充分發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各項保障功能;完善市場化就業機制,加強就業培訓;不斷完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造就城鄉全方位、多層次、多對象的社會保障體系。
(五)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保持全市物價水平基本穩定
以保持全市物價水平基本穩定為第一任務,積極穩妥地深化價格改革,創新價格調控監管方式,推進“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提高物價工作水平,確保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控制在3%以內。
1、加強涉農價格監管工作。加強農資價格監管,努力保持農資價格基本穩定;建立農產品價格信息采集制度,做好農產品成本收益調查預測;充分發揮農村價格監督網絡作用,進一步鞏固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加強涉農價格和收費的監督管理,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2、要深化資源環境價格改革。積極推行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密切關注油、氣價等變動對相關行業和居民生活的影響,繼續推進水價改革,加大水資源費與城市污水處理費征收力度,著力推行垃圾處理收費制度,落實風景名勝資源收費制度,促進名勝資源的合理開發、保護和利用。
3、要完善價格調控監測機制。繼續加強對省、市下達的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的日常監測工作。密切關注糧油市場價格動態,加強對石油、液化氣進銷差率管理,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監管。要建立重要商品價格資料數據庫,確保監測數據的連貫性、可比性。健全應對價格異常上漲的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平抑市場價格,保持一方平安。
4、整頓規范市場價格秩序。加強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認真組織實施對20*年行政事業性收費驗審;組織開展價格專項檢查,重點抓好涉農價格和收費、資源環境價格、交通運輸價格等專項檢查,實施教育、醫療行業輪查制度,并對建設、司法律師、計生等部門的收費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行為;充分發揮“12358”舉報平臺,及時受理廣大群眾的價格投訴,建立完善走訪回訪制度;繼續開展“價格誠信”評選活動,推進價格信用體系建設。
(六)積極構建“和諧發改”,努力營造心齊、氣順、勁足、風正的機關氛圍
1、要發揮領導班子帶頭表率作用。領導班子要堅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從學習、工作、能力、情感上感染全局干部職工,做到以嚴導其行,以關懷暖其心。
2、要搭建育人平臺。要加強黨性教育,以黨員先進性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要加強綜合素質教育,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進一步提高發改部門科學判斷形勢、綜合協調、抓大事、抓落實的能力;要加強業務技能培訓,繼續開展各類行政法規、業務知識的培訓,為每位職工構筑發展平臺,做到人盡其能、才盡其用。
3、要完善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機關內部管理,重點抓好黨風廉政建設、作風建設、效能建設、行政執法、民主評議、政務公開等工作,抓好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實現責任到人,把外在約束與內在動力有機結合起來,在服務發展、服務大局、服務基層中履行好職責。
4、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要發揮黨總支、黨支部、工會、婦委會等各條線作用,積極開展各類健康向上的主題活動,在機關內部著力營造一種相互尊重、關心友愛的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