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加強科技強區管理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全國、全省、全市和全區科技大會精神,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城區的總體目標,深入實施區第六次黨代會的“產業強區”、“城建亮區”、“文化育區”、“和諧立區”四大戰略,構建新型科技創新體系,深化產學研合作,培育創新主體,集聚創新資源,激活創新要素,轉化創新成果,加強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傳統產業高新化,加快全區產業發展模式轉型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總體思路
重點做好科技“一二三四五”工程:
1、實現一個目標。創建省級“科技強區”的目標。
2、抓好二塊重點。一是根據新形勢和新要求,完善和修訂《*區科技三項經費管理辦法》;二是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3、推進三大建設。一是全力推進研究開發中心建設;二是全力推進孵化中心建設;三是全力推進高新產業基地建設。
4、搞好四項服務。一是實現科技為產業升級服務;二是實現科技為新農村建設服務;三是實現科技為環境改善服務;五是實現科技為社會進步服務。
5、落實五項措施。一是用科技政策支撐科技進步;二是用人才資源支撐科技進步;三是用自主創新支撐科技進步;四是用管理機制支撐科技進步;五是用經費投入支撐科技進步。
(三)具體工作
1.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以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
(1)實施高新技術產業提升工程,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組織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大項目,做大做強重點高新技術大企業,加大省級高新技術產品開發力度,進一步加速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和集聚,力爭全年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有新的突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有較大提高。爭取新培育一批省級高新技術企業。
(2)實施企業自主創新扶助工程,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十一五”期間企業研發機構,省級以上新產品,專利申請量質量和數量有新突破、新發展的總體目標,抓緊培育一批有較強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群體,使其成為承擔國家、省級各類計劃項目的主體,成為技術攻關、自主研發的生力軍,成為優化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主力軍。繼續扶優扶強,使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骨干力量。繼續集成科技資源和要素,使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新生力量。
(3)抓好“一園二基地”建設,推動高新技術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要以省級灘涂養殖科技園區和溫州市制藥裝備業基地*分基地、*食品與制藥設備產業基地為龍頭,加大扶持力度,推進現有高新技術企業上規模、上水平。要圍繞產業鏈的完善和延伸,實施科技項目。重點支持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項目,提升全區產業的技術層次和創新水平,壯大一批產業特色鮮明、技術水平高、產業關聯度大、布局相對集中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和企業群。
2.加強農業和農村科技創新。
(1)在農業生物技術、農業新品種選育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設施農業技術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標準化技術等優先領域集中實施一批具有較高集成度和關聯度的農業科技攻關項目,推進農業產業提升工程。
(2)制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獎勵辦法,抓好一批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推進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工程。有重點地扶持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服務的各類農民技術協會等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組織,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加強科技特派員工作。
(3)抓好一批農業科技重點示范鎮村建設,推進生活質量提高工程。抓好1個重點科技示范鎮、4個重點科技示范村建設,重點開展生活質量提高工程。
3.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進區域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
(1)加快重點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抓緊建設研究開發園、孵化園、高新產業園、*科技創新中心等一批公共創新創業平臺。加快推進科技區域創新服務平臺等創新平臺建設。重點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要著力在支撐發展、資源整合、成果應用、機制創新上下功夫,努力使創新平臺成為科技要素集聚、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高地。
(2)鼓勵、引導企業和科研院所加強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鼓勵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籌措資金,建設與當地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以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各種孵化器,推動全市孵化器建設向專業化、規模化發展。
(3)加快科技中介機構建設。大力發展技術市場、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專利、成果推廣等各類科技中介組織。要打造服務品牌,拓寬服務領域,爭當科技中介服務的排頭兵。
4.加強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培育科技創新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
(1)啟動*區科技人才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通過實施重大專項和重點項目,凝聚和扶持創新團隊,培養科技領軍人物等高層次科技人才。組織制定并實施科研院所等優秀青年創新人才計劃,通過量大面廣的一般項目支持非共識的項目研究和小企業發展。
(2)加強科技人才集聚、創業的條件建設。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和人才公寓建設,為科技人才的集聚、創新、創業提供堅實的基礎條件支撐和完整的公共服務。加強與浙江大學、蘭州理工大學、上海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等院所的全面合作,加強國內外科技合作與交流,千方百計地以各種形式引進國內外高素質科技人才和優質科技資源。
(3)加強培養、引進科技人才的政策宣傳和落實。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及時公布和宣傳各項科技人才政策。指導和幫助企事業單位貫徹落實好科技人才政策,特別是落實好技術要素參與股權和收益分配政策、改革科技成果鑒定制定、完善科技成果獎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努力營造鼓勵創新的氛圍,激發科技人才的創新動力。
5.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努力改善科技發展條件,切實保障科技事業不斷取得進步
一要嚴格落實政策。制定《落實企業技術開發費有關財務稅收政策及相應管理辦法》的實施細則,使稅收政策能夠惠及更多企業。全面落實《關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若干規定》、《關于創建科技強區的實施意見》,確保獎勵措施及時到位。
二要加大要素傾斜。及早規劃設立靈昆一淺灘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高新技術產業長遠發展拓展空間,各工業園區有條件的應設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區塊。同時,每年推薦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區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項目,在信用擔保、財政補助、用地保障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加大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專項基金對企業自主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三要明確工作責任。從20*年開始,在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增加科技工作考核權重。同時,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情況進行量化考核,以進一步明確責任,落實工作任務。完善部門協調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整合發改、經貿、科技等部門力量,對重大資金、項目進行統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