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深化社區管理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09工作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活力*、和美家園”建設,以創一流、重創新、求突破為目標,積極推進經濟轉型,穩步推進城市建設,不斷深化社區管理,切實規范社會秩序,促進民生和諧穩定,大力提高隊伍素質,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主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圍繞調整轉型,堅定不移地推動城市經濟優化升級
09年預計實現工業銷售收入52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規模企業35億,同比增長9%;實現工業利潤1億元,規模企業0.7億元;三產增加值30億元,同比增長20%,大力促進調整轉型,進一步激活城市經濟活力。一是強化服務,著力做好保穩促調工作。深入開展“干部進企業、服務促發展”系列活動,研究制定促進調整轉型的發展政策,增強企業的發展信心和后勁。充分發揮商會、行業協會的作用,著力做好各類經濟主體的服務工作,建立企業間交流制度,不斷改善經濟發展環境。二是發揮優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切實做好已列入宜居效益工程首期7個區塊的“退二進三”,力爭完成年度450畝的目標任務。緊緊抓住“退二進三”這一契機,趁勢而上推動商貿服務業龍頭的簽約落地,帶動傳統商貿業升級,促進各類服務業功能區的集聚發展。為貿易類企業提供一些經營場所,完善配套環境,為企業無障礙經營打造綠色通道。三是集約效益,促進工業改造提升。引導企業苦練內力,在產品開發、市場開拓、經營管理上狠下功夫,提高產品質量,降低運行成本。鼓勵轄區企業科技創新,加強專利的申報和自我保護,著力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
(二)圍繞宜居效益,穩步有序地實施中心城區的提升改造
按照“中提升”建設要求,扎實推進老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宜居效益工程和城河治理,切實改善城市設施,提高城市品位。一是重銜接、做前期,打實工作基礎。根據確定的工作目標,做深做細項目前期,穩妥做好界牌村舊村綜合改造的前期準備,盡快做好背街小巷、老小區改造、城河治理等的摸底調查、總體規劃方案和先行實施的實施方案、施工圖設計等相關工作。二是重配合、促建設、扎實推進項目實施。啟動界牌村舊村綜合改造,基本完成青少年宮北路C、D區塊拆遷共51432平方米;全面啟動老小區及背街小巷改造,基本完成城東新村東片、茜苑新村兩個區塊共15.27萬平方米;推進城河治理,全面完成陸家江4條長3.11公里的三類河道整治。積極配合開展市級工程相關工作,做好中心城區水環境整治、集污管網鋪設、安置房建設等工作。三是盤存量、強經營,做好城中村改造新模式試點工作。利用多元投資機制,選定團圈波斯曼試點區塊進行開發(拆遷7200平方米,占地6000平方米,(北至大新路、西至團圈支路),力爭09年完成前期工作。
(三)圍繞精細管理,千方百計地提高社區建設水平
以省級文明示范城市創建與現代化和諧社區創建為抓手,緊緊圍繞“群眾滿意”的目標,全面推進社區建設。一是加大社區建設力度。制訂社區建設近期規劃,合理調整和科學界定社區格局,解決個別社區管理界限不清、職責不明的矛盾與問題,增強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探索社區基層組織設置新模式,全面實施社區干部包片聯戶制度,探索建立小區義務社工網絡,提高社區精細管理水平。逐步改善社區管理用房緊張的狀況,力爭解決1—2個社區管理用房。二是提高社區管理水平。大力推進小區居民自治,在青少年宮路社區試點,建立居民自治的規章制度,形成居委會干部主事、居民代表議事、全體居民管事的工作局面。著力解決物業管理的難題,對物業管理運作成本大且難管理的小區,因地制宜制訂解決辦法。繼續加大對老小區物業的支持力度。加強對拆遷安置區的管理,使安置區衛生、治安管理難的問題得以明顯改善。加強品牌社區建設,健全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爭創寧波市現代化和諧社區,力爭創建率達60%以上。舉辦首屆社區文化節,大力發展社區文化,豐富社區業余生活,增強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認同感。三是拓展社區服務功能。以街道服務中心為主陣地,指導各社區服務站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服務活動。鼓勵公益性民間組織進入社區,動員社會力量承辦各類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盡可能地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
(四)圍繞重點突破,全力以赴加強城市管理
以深化體制改革為契機,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一是抓隊伍素質。加快城管、環衛體制的融合,落實各項內部管理的制度,加強隊伍教育,強化工作考核,努力建設一支嚴格管理、文明執法、形象良好的執法隊伍。二是抓重點突破。扎實推進轄區“疏堵保暢”工作,努力突破城區交通、市容衛生等難題。在城市管理中,實行“四定”管理機制,責任分解到隊、組,落實每位隊員的承包地塊,做到責任明確。合理安排市場、學校等重點地段、部位的城管力量,確保主要道路“管嚴”、次要道路“管好”,做到管理到位。在城市環衛中,根據實際情況增配清掃人員,提高作業標準,不斷提高環衛作業機械化水平。加強對村、社區衛生失管地帶的清理,確保衛生無死角。在城市環保中,組織開展環保倡儀、環保宣傳等活動,做好污染源監管、健全環保監管責任機制,提高城區保環水平。三是抓行業管理。試點開展“數字城管”建設,把道路和社區管理結合起來,著力推進城市網格式管理。加強環衛行業管理,推行河道保潔公開招標和“牛皮癬”清理社會承包的辦法,不斷深化市場化運作。密切與居民的關系,力爭在發動、依靠居民加強城市管理有新突破。
(五)圍繞以人為本,大力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
認真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努力促進街道社會穩定與和諧。一是加強綜合治理,加大維穩力度。高度關注,及時處置由經濟形勢變化引發的矛盾,防止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特別要加強對因就業問題引發的治安問題的處置。加快區域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籌建市大調解中心*分中心,完成社區保安服務大隊管理服務體制的調整。實施平安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雙十”推進計劃,力爭創建成10個平安村(社區)、10個平安企業。摸清化解一些歷史性、累積性的社會矛盾,建立各部門聯合的應急機制,強化各支隊伍的力量整合與聯動。加強轄區內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加大事故隱患排查和“三合一”整改力度,全力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二是深化文明建設,提高公眾素質。深入開展文明系列創建活動,積極創建市級文明街道,全力配合市抓好省示范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爭取在加強對居民的文明宣傳、溝通方面探索切實有效的方法。建立健全社區文化教育工作委員會、體育總會,組織策劃幾個有影響力的品牌文體活動,提高全民的精神文明素質水平。三是高度關注民生,確保社會保障均等化。理順衛監、社區教育、幼教等工作機制,加強社區衛生、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建立和健全各類應急預案機制,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意識和能力。統籌兼顧地發展社會保障事業,依法逐步提高保障標準。
(六)圍繞素質提高,切實夯實黨建基礎
以打造一流的干部隊伍為目標,探索適合城市社區特點實際的黨建路子,為“活力*、和美家園”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一是堅持夯實基礎,扎實推進村級組織建設。加強對村(社區)工作的調控和指導,創新村、社區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建立以“實績論英雄”和群眾滿意度為標準的工作導向和考核機制。探索切合實際的村、社區工作制度,提高村級辦事效率。嚴明程序,規范村級議事決事制度。二是堅持凝心聚力,爭創一流的干部隊伍。按照上級部署,開展以學習科學發展觀為主要內容的主題教育活動,切實加強街道、村(社區)干部隊伍建設。堅持民主議事、科學決事、合力辦事的原則,在班子內部形成講團結、強協作、求發展的良好工作氛圍,不斷提高街道黨政班子把握趨勢、總攬全局的能力。加強機關干部隊伍建設,建立教育培訓、崗位突擊督查等制度,努力建設一支工作踏實、善于進取、作風優良的機關干部隊伍。加強對村(社區)干部的教育,切實增強村干部的依法處事、照章辦事的能力。加強對人大、政協、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領導。三是堅持改進作風,扎實推進黨風政風建設。著力推進懲防體系建設,抓好基層的廉潔工程,提高廣大干部反腐倡廉的能力。進一步深化機關效能建設,加大對“四條禁令”、機關值班等各項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查處力度。加強對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和大額度資金的監督,加大對黨員干部違紀案件查處力度。進一步加強對便民服務中心的運作管理,提高辦結率和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