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完善城鄉救助體系發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貫徹落實*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完成“*”規劃、銜接“*”發展的重要一年。從當前形勢發展和*民政工作的實際出發,20*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大和*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先進性教育為動力,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民政部門在社會建設和管理中的職能作用,堅持突出重點、全面推進,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進一步做好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各項民政工作,努力開創*民政事業新局面。
按照這個指導思想,20*年全市民政工作的主要目標是:進一步完善統籌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加強城市社區建設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再創雙擁優撫安置工作新業績,整體推進民政各項工作,促進全市民政事業平衡發展,繼續保持在全省全國的領先地位。
一、進一步完善統籌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
通過近年來不斷的努力,我市的社會救助工作已經在全省全國處于較高水平,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在救助標準、救助內容等方面仍存在不平衡的現象。因此,20*年要繼續將社會救助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的任務來抓,按照“抓落實、促平衡、打基礎、上水平”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城鄉一體的社會救助體系,不斷推進社會救助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
1、以“春風行動”為總載體,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本制度,圍繞“不讓一戶家庭因生活困難而過不下去”的目標,按職責分工做好資金的落實、募集和救助金發放、走訪慰問等工作,做到責任、資金、政策“三到位”。
2、深入開展實物捐贈活動。老城區在建立“捐贈物資調劑中心”的基礎上,選擇有條件的街道、社區開展“愛心家園”、“慈善超市”等形式多樣的實物幫扶活動,逐步建立規范的工作和管理制度。蕭山、余杭區和各縣(市)在城關鎮試點。
3、落實醫療救助政策。*市醫療救助已經實現了全覆蓋,困難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20*年,老城區要按照*市城鎮困難人員醫療救助辦法的精神,做好醫療救助金審核、發放等工作。其他區、縣(市)要落實并完善已出臺的醫療救助政策。
4、繼續加大集中供養工作力度,加快敬老院建設,確保農村五保對象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85%以上,并切實提高入院供養比例,圓滿完成省、市提出的目標任務。
5、落實好農村貧困家庭危房改造資金,加快工作進度,爭取提前完成改造計劃。
6、蕭山、余杭區和各縣(市)進一步完善區(縣、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救助圈”,并出臺相關的配套援助措施。
7、推進幫扶救助信息化管理工作。做好幫扶救助信息管理軟件的開發和完善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在市區構筑起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相聯的信息網絡,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進一步提高幫扶救助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二、繼續加強社區建設
加強社區建設是適應新時期要求,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20*年,要以繼續爭創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城市(區)活動為載體,以貫徹落實全市社區建設工作會議和加快社區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精神為契機,以為民服務為落腳點,以社區醫療衛生、就業服務、為老服務、幫扶救助等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服務內容為重點,扎扎實實抓好服務,進一步深化社區建設。
1、加強社區組織建設。強化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基層組織建設,努力按照“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等五個好的要求,建設好社區黨組織。以克服社區行政化、機關化傾向為重點,推廣設立社區辦事大廳的做法,進一步規范社區民情懇談會、事務協調會、工作聽政會、成效評議會等“四會”制度,落實好社區工作準入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減輕社區工作負擔。進一步推進“撤村建居”社區體制改革,健全組織,增強居委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功能。
2、加強社區服務工作。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服務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市社區服務業發展五年規劃和社區服務評估體系。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建設好規范化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有效緩解社區居民看病難的問題;整合資源,建設好便民利民的信息化服務平臺,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快捷、實惠、優良的服務。以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舉辦好新一屆“鄰居節”。
3、加強社區基礎建設。落實好社區工作經費,加強社區共建,繼續完善社區配套設施,強化“撤村建居”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制定《關于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社區工作保障條件的意見》和《*市社區工作者管理暫行辦法》,加強社區工作者的管理,提升社區工作者的素質,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待遇,推進社區建設深入發展。
三、切實做好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
按照上級要求,全市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要在20*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民政部門要做好指導培訓等各項準備工作,嚴格依法選舉,確保按時完成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任務。同時,理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體制和協調機制,爭取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村民民主理財小組建有率達到80%。
四、再創雙擁優撫安置工作新業績
*市雖然取得了省和全國雙擁模范城“四連冠”的佳績,但蕭山、余杭撤市設區以后,我市的縣(市)一級都沒有獲得過“雙擁模范城”稱號,在這一方面落后于省內一些兄弟城市。20*年,要以“固長城、穩軍心”為目標,以爭創省和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為主線,將雙擁優撫安置的各項工作切實做好,再創新業績。
1、貫徹落實省雙擁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大科技擁軍的力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幫助部隊解決戰備訓練中的技術難點。確保*市爭創省雙擁模范城,為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力爭有1-2個縣(市)被評為省級雙擁模范城。
2、認真貫徹《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研究制定各項配套政策。及時完成傷殘軍人傷殘等級套改和新證換發工作。進一步完善義務兵家屬優待標準和優撫對象醫療補助政策。各縣(市)建立重點優撫對象優撫標準自然增長機制。
3、完善安置就業與扶持就業、政策扶持與自謀職業相結合的安置保障體系,加強城鎮退役士兵培訓工作,研究制定為自謀職業轉業士官免費辦理二年基本養老保險的辦法。確保義務兵自謀職業率保持在90%以上,轉業士官自謀職業率保持在35%以上。
五、整體推進民政各項工作
1、推動老齡事業發展。要加強社區老齡工作“3587”工程和農村老年人協會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夯實基層老齡工作基礎。繼續深入開展老齡工作先進縣(市、區)創建活動,努力完成為老年人辦的*件實事。
2、完善社會福利事業。*市老年福利事業發展水平在全省排名比較靠后,加快老年福利機構建設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20*年,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社會福利社會化的途徑,完善配套措施、優惠政策和運作方法,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社會福利事業。同時,規范“星光老年之家”的管理,充分發揮其作用,對為老服務設施不足的社區進行適當扶持。根據民政部的統一部署,做好福利機構孤殘兒童手術康復“明天計劃”的實施工作。
3、做好行政區劃調研。從城市化發展和降低行政機構運行成本的趨勢出發,做好科學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調研工作,當好各級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在把握大局、確保穩定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做好鄉鎮村撤并工作。
4、提高地名管理水平。根據市區標準地名標志設置工作已基本完成的實際,地名標志工作要從以設置為主轉為以維護管理為主,建立和完善地名標志的長效管理機制。啟動“地名公共服務工程”,建立市區地名空間數據庫,實現地名的快速查詢和動態管理,提高地名管理信息化水平。結合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做好歷史文化地名的挖掘和保護工作。
5、加強民間組織管理。深入抓好行業協會和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培育發展,規范協會的各項管理制度,協調落實相關扶持政策,為協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加強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和誠信建設,為打造“信用*”服務。加強民間組織法制建設,爭取出臺行業協會管理的政策法規。
6、深化殯葬改革。加大力度抓好農村生態墓地建設和“三沿五區”墳墓清理工作,努力使生態墓地覆蓋率和“三沿五區”墳墓治理率都達到80%。千島湖大橋通車后,淳安縣要全面實行火化,完成“三步走”的方案,使全市火化率達到100%,實現歷史性的突破。
7、規范婚姻、收養登記管理。協調指導富陽市完成婚姻集中登記工作,確保年內全面完成婚姻登記體制改革任務。加快婚姻登記的信息化建設步伐,省民政廳要求20*年全省實現婚姻登記聯網,我市計劃6月底以前六城區完成解放后歷年婚姻登記檔案的數據錄入工作,其他區、縣(市)加快進度,盡早完成全市聯網。
同時,要繼續做好軍休安置、慈善事業、三峽移民幫扶、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福利企業轉制、福利彩票發行、市直屬福利院建設等工作,全面完成民政工作各項任務。
為確保民政工作任務的完成,要以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動力,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繼續抓好局及下屬單位的領導班子建設、全局系統的思想作風建設、窗口單位的行風建設、基層民政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民政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繼續扎扎實實開展“打造效能民政、爭創滿意單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