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局水環境綜合治理發展計劃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深入學習、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實施好“*”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我市水利工作將緊緊圍繞*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的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的戰略目標,按照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堅持以人水和諧治水理念為指導,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涉水事務管理,深化水利各項改革,扎實做好防汛防旱工作,不斷加強黨的建設,著力推進水利又好又快發展,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提供支撐和保障。20*年我市水利工程建設計劃投資9.8億元。其中,治太骨干工程0.9億元,水資源保障工程4.8億元,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4.1億元。
按照以上思路目標,20*年我市水利工作的重點是:
(一)加大工程與非工程措施建設力度,提升防汛抗旱能力
1、積極做好*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前期與工程建設。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的良好機遇,切實做好我市*水環境綜合治理水利工程項目的調研工作,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對已列入水利部《*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的“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杭嘉湖地區環湖河道整治工程”、“杭嘉湖平原河網清淤工程”等項目,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的對接工作,爭取國家更大的支持,力爭成效最大化。進一步深化、細化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完成羅婁和西苕溪整治工程項建書。以生態、景觀、和諧等治水新理念為指導,抓好在建工程建設。大錢港整治工程計劃投資7500萬元,完成土地征用及房屋拆遷,完成50%堤防填筑及部分護岸,完成40%河道疏浚等工程。西苕溪整治工程安吉段完成7公里標準堤建設。
2、加快推進水庫保安等農田水利工程。千庫保安工作事關社會和諧、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中央領導對水庫除險加固工作高度重視,提出了用兩三年時間基本完成大中型水庫和重點小型水庫病險水庫改造,省政府明確提出了“在全國率先完成水庫除險加固”的目標。雖然我市已完成了第一輪千庫保安建設任務,但全市仍有50座病險水庫尚未加固,這是今后三年我市水庫除險加固的重點。今年開工建設和平、天子崗兩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同時,認真開展中型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和小型水庫大壩安全論證工作。明年是實施第二輪水庫除險加固的第一年,計劃完成16座水庫保安達標建設。繼續推進千萬畝十億方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加大灌區改造投入力度,計劃新建、續建安吉老石坎水庫灌區等6項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積3.5萬畝。繼續開展5片圩區配套改建等農田水利民辦公助項目,改善排澇面積1.2萬畝;建設6萬畝標準田水利設施。
3、切實抓好防汛防災工作。認真總結近年來防汛抗臺工作經驗、教訓,尤其是從“羅莎”臺風造成的災害中分析防汛防臺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利用冬修水利的時機,抓緊抓好水毀工程修復。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按照“早、實、細”的要求,落實各項防汛減災措施,扎實做好汛前大檢查,對檢查發現的隱患問題及時整改。強化水庫山塘、河道堤防、城防工程為重點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落實好監管責任,修訂完善各類重要防洪工程調度方案。進一步細化完善防汛防臺預案體系,加強專業救災搶險隊伍建設,加快應急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健全監測、預測、預報、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真正形成職責明確、快速反應、高效運轉、臨事不亂的洪澇旱臺災害應急處置機制。探索開展西苕溪流域洪水預報工作。進一步加強小流域山洪防御工作,提升監測預警能力。
(二)加大水源工程建設力度,提升水資源保障能力
1、加快建設兩大水源工程。老虎潭水庫及引水工程計劃投資1.99億元。水庫工程完成投資0.72億元,基本建成庫區道路并實現通車,3月底完成副壩工程建設和堆石壩面扳澆筑,主汛前完成項目主體工程并封堵下閘蓄水。引水工程完成投資1.27億元,基本完成39公里引水管線鋪設和增壓泵站建設,2009年實現供水。合溪水庫計劃投資2.8億元,力爭完成施工導流工程,開工建設大壩等主體工程,啟動長牛線鐵路搬遷工程,基本完成拆遷安置、專項基礎設施政策處理等工作。
2、積極實施農民飲用水工程。按照省、市、縣區政府目標責任書要求,計劃新建、續建10項,改善農民飲用水條件12萬人,從而確保我市2009年率先在全省基本解決農民飲水安全問題。明年是我市完成省、市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也是攻堅之年,確保任務的完成,面臨的困難更多、資金投入更大、工作更辛苦,特別是隨著工作的深入,體制不順、職責不清、分工不明等問題也突現出來。如部分從城市管網延伸的鄉鎮、村飲水項目,不再納入省級農民飲用水改造計劃,給我市近6萬農民飲水工程建設增加了籌資難度;剩余要解決的飲水人口大多分布在偏遠地區和山區,造成項目投入大、造價高;同時,還有少數山區村由于規模小、并沒有列入省里農民飲用水改造計劃,等等。要進一步加大力度,落實措施,明確職責,確保項目建成,讓農民受益。
3、加強水資源保護管理。按照*市城鄉供水水源安全保障規劃,開展供水水源保護工作,對賦石、老石坎水庫等集中供水水源保護區,著力研究解決富營養化問題;制定老虎潭水庫水源保障規劃。開展東部平原地下承壓水限采區封井工作。全面開展取水實時監控系統建設,對年取水量50萬方以上的取水戶計量進行實時監控,提高水資源管理效率。進一步加強水質監測工作,以市、縣(區)兩級水質監測站網為依托,對重要水功能區、重要水源地水質開展監測,充分發揮*水資源監測分中心的作用,滿足水資源管理需要。
(三)加大水環境整治力度,提升水環境承載能力
1、全面實施河道清淤工程。按照“兩年內完成*中心城市及濱湖區域河道清淤、力爭到2010年基本完成全市河道清淤”的目標。20*年完成河道清淤900公里、1600萬方。按照“全面推進、成片實施,強化主體、落實責任,上下聯動、部門協作”的工作要求,加強前期基礎工作,及時調整今后三年清淤計劃。制定和完善清淤投入機制,加大考核力度,確保清淤順利推進。加強業務業務指導,規范資金管理,完善建設管理辦法,確保工程質量。
2、扎實做好水域保護基礎工作。完成全市水域調查工作,摸清全市水域基本情況。完成省級河道劃界工作,指導市、縣區級河道劃界工作,確定河道岸線、堤線、管理線、保護線等“四線”,為有效管理和保護水域提供依據。完成《*市區水域保護規劃》的審查、審核工作,并爭取報市政府審批;開展各縣水域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充分利用好水域保護規劃,正確處理好水域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認真做好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高效利用的結合文章,既保護好水域,又充分利用好水資源、水環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對涉水項目事前、事中、事后審批、監督和驗收工作,對省、市級河道等區域實施重點巡查。切實貫徹落實《浙江省建設項目占用水域管理辦法》,嚴肅查處非法占用水域等行為。
3、推進水保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貫徹落實全國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專項行動會議精神,在全市開展水土保持專項執法活動,加強對建設項目水保工程建設的監督檢查,重點查處開發建設項目違規造成水土流失行為。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落實封育保護、生態修復等措施,完成水利部“深溪生態清潔型小流域”試點一期和二期工程。
(四)加大春冬修水利建設力度,提高農業生產保障能力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積極穩妥加以推進。要加強組織領導,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和管理權限,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各級水利部門要組織力量深入一線、深入農村,調查研究,主動配合當地政府,著力破解制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2、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必須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要針對各地存在的薄弱環節和今年水環境、臺風、洪澇等災害中暴露出的突出問題來開展。平原地區要重點抓好河道清淤、圩區建設和危險圩堤的修復;西部山區要重點抓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小流域治理。同時,還要抓好農民飲水工程建設,抓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
3、創新機制,加強管理。農田水利建設關鍵在于資金投入,各地要積極探索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投入機制。要通過采取“一事一議、以獎代補、項目帶動、市場運作”等方式,充分調動受益農戶的積極性。要加強建設管理,嚴格規劃、設計、施工、監理和驗收等各個環節,提高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效益。搞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強化質量檢查和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
4、加強宣傳,形成合力。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參與的群眾性工作,要加強宣傳,動員發動,營造濃厚氛圍。各級水利部門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既要強化各級水利部門間的協調配合,也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狠抓落實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