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局宣傳教育發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期間,是我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關鍵時期和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省委七屆七次全會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建設的發展戰略,把環境保護
工作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環境保護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全省各級環保宣教部門要研究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圍繞全面完成重點環保任務,以提高全民環境意識為著力點,創新工作
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環保宣教力度,積極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一、總體思路:全面宣傳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七屆七次會議精神,大力宣傳《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按照《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1996—2*0年)》,圍
繞環保中心工作,以弘揚環境文化,倡導生態文明為重點,以黨政領導干部和重點企業負責人、青少年、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為主要宣傳對象廣泛進行環境宣傳教育工作。宣教工作要堅持貼近群眾、貼
近生活、貼近實際,創新方法、豐富手段;堅持正面宣傳、正面引導;堅持走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公眾參與的路子。通過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全省廣大人民群眾環境保護意識,營造加強環境保護,建
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良好輿論氛圍。
二、宣教主題
20*年全省環境宣傳教育主題是:“環境保護與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環境宣傳教育工作要圍繞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關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精神,結
合各地區環保中心工作,緊扣環境宣教主題,開展好宣傳教育工作。
三、宣教要點
(一)全面深入地宣傳“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論與實踐。組織環境保護工作者、民間環保人士及致力于環境保護的專家、學者進行多層次的理論研討,就落實
科學發展觀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一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對實踐活動具有指導意義的理論成果,推出一批高質量的理論文章和專著。邀請專家、學者組成演講團深入到工礦企業、
街道、社區、學校、農村,廣泛宣講如何“落實科學發展觀”,怎樣“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深人們對環境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升環境保護工作地位。
(二)大力宣傳《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決定》是總結過去、指導當前、引領未來環境保護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各級環保部門要把宣傳貫徹《決定》作為宣教工作的重點
,與落實宣教工作各項任務緊密結合起來,貫穿于環境宣教工作的全過程。要通過電視、廣播、圖書、報刊、網絡等有效手段,大力宣傳;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環境保護工作者要切實領會《決定》的精
神實質,為貫徹落實好《決定》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三)宣傳好《“*”國家環境保護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20*年,我國將出臺《“*”國家環境保護規劃》,我省也將出臺《“*”*環境保護規劃》。
通過宣傳教育使環保系統廣大職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為全面完成“*”環保規劃打下堅實思想基礎。各級環保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把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精神和我省環保工作取
得的成績、現狀及今后的規劃及時、準確的傳達給廣大公眾。
(四)組織好“六•五”世界環境日的宣傳工作。今年我省“六•五”世界環境日的主會場分別設在*市和玉溪市,通過兩個重點城市大規模的宣傳活動,輻射和帶動全省各州、市的宣傳活動。各地要
結合工作實際及特點,組織主題鮮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引導公眾正確認識我省環境保護所面臨的形勢,大力普及環保知識,正面宣傳我省和當地在生態保護和湖泊、污染治理方面采取
的措施和成果,努力使宣傳活動產生廣泛、深遠的社會影響。
(五)大力推進“綠色創建”活動。認真組織好第三批省級綠色學校的評選與表彰工作;推進綠色社區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加強對創建工作的管理,結合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特點及要求,進一步完
善和深化創建指標體系,賦予“綠色創建”工作以新的內涵;繼續做好相關培訓工作;組織好社區居民、學校師生開展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主題的環境保護活動;組織創建活動經驗總
結與交流活動;今年要完成創建省級綠色學校70所,省級綠色社區40個,合同有關部門啟動綠色大學或綠色酒店的創建工作。
(六)進一步加強決策層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宣傳教育。切實加強對各級黨政領導的環境教育,繼續開展縣級環保局長和縣級黨政領導干部的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的可持續發展意識,提高決策
層的“科學發展”的決策水平。進一步加強環境信息公開工作,不斷完善和建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途徑和機制。
(七)持續推進環境文化建設。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主題,結合*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通過征集、創作環保公益歌曲、贊歌、散文和*各民族有關環境保護
的民風民俗(文字、圖片、實物)等,推出一批感染人、激勵人、教育人的環境文化作品,營造有利于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文化氛圍。
(八)全面啟動面向農村的環境教育。各地要認真落實20*年總書記在中央人口資源座談會上提出的“要啟動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指示,結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
農村”的精神,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廣播、電視、圖片、掛圖、幻燈、文藝表演等,開展環保知識下鄉活動。把環境宣教工作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緊密結合起來,促進農村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
建設。
(九)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用。進一步完善新聞制度,提高新聞水平,及時宣傳報道重大的環境保護活動和重要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政策。用好*日報、春城晚報已有的環
保宣傳版面,力爭在*電視臺、*人民廣播電臺開設環保專欄節目。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戶外廣告,形成立體的、全方位的宣傳,加大環境保護對外宣傳力度。積極邀請新聞媒體參
加執法檢查和環保專項行動,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
(十)加強協調,形成合力,提高效益。一是加強省、州(市)、縣三級環保部門宣教工作的合作,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各地要認真總結《20*年-20*年全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綱要》落實情況和“
*”期間環境宣傳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績與經驗,找出存在問題,明確努力方向;二是加強與環保NGO組織的聯系,搭建政府與環保NGO組織溝通、聯系的平臺,積極引導NGO組織以正確的方式和途徑參與
環保事業;三是加強與省內外、國內外環境宣教部門的合作,學習先進經驗和方法,聯合開展宣教活動,提高環境宣教工作效益。
(十一)加強環境宣教隊伍的能力建設。各地要根據《全國環保系統環境宣傳教育機構規范化建設標準》,積極創造條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提高環境宣教隊伍的工作能力建設;各地要在認真
總結“*”期間環境宣教工作的基礎上,明確目標,確定工作重點,加強與有關單位和部門的協調,加大環保宣教機構建設力度,努力使環境宣教工作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初步形成全省環境宣教工
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