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園區建設管理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總體工作思路:按照“新*、新形象、新目標”的要求,我們確定了*年工作思路:堅持以富民強鄉為目標,充分發揮政府整合資源優勢和包裝項目爭取資金的拉動作用,按照四個一切的要求(團結一切力量、想盡一切辦法、挖掘一切資源、利用一切政策),合力打造優質高效服務平臺,突出抓好六項重點工作(項目建設、穩定環境、“兩個服務中心”建設、鄉鎮管理運行新體制、工作規范化和村級班子建設),著力落實十項民心工程,推動全鄉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再上新臺階,為建設富裕、文明、民主、和諧滄縣做出更大貢獻。
(一)*年全鄉主要經濟指標:*年全鄉財政收入力爭比上年任務增長10%以上;年內爭取無償資金突破300萬元;爭上投資超千萬元工業項目5個以上,項目建設投資突破1億元;其他經濟指標都要有較大幅度增長。
(二)六項重點工作:
1、強化園區建設和項目運作,招商引資實現更大突破。
在工業項目上,按照大園區建設工作要求,重點抓好工業區規模擴張和引上大項目工作。圍繞滄西聚鑫五金裝配制造工業區。*年重點做好三項工作:1、完成工業區規模擴張。實施二期規劃占地800畝的園區開發,為項目建設搭建更大平臺;2、發展五金、裝配制造產業基地。通過規劃調整和對外尋找整體開發,爭取園區早日發揮承載項目的平臺作用,重點發展五金、裝配制造產業,以*亞能油田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的石油鉆具項目為龍頭,引上一批與亞能公司產業鏈相關的裝配制造項目,形成產業群體,3、抓好項目跟蹤落實。抓好“亞能”等4個超3000萬元項目開工建設和續建工程,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確保項目如期達產達效,打響“亞能”石油鉆具品牌。年內力爭3個投資超千萬元的在談項目落戶滄西聚鑫工業區,入區項目達到7個,總投資超過5億元,年產值達到3億元,利稅2500萬元。在農業和公益項目招商上,充分用好上級對民族鄉、貧困鄉的扶持政策和惠農惠民政策,通過項目包裝和運作,引進無償資金力爭突破300萬元,以此帶動全鄉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2、強化穩定工作機制落實,打造和諧穩定環境實現新突破。牢固樹立抓穩定、創環境、樹形象就是抓發展的意識,按照穩定工作思路,用心用力抓好大排調牽總的穩定工作排、調、防工作體系建設,重點完善五項工作機制的落實,真正做到排查到位,調處到位,預防到位,管理到位,政府動力機制落實到位,保持全鄉和諧安定的局面,使全鄉干部群眾能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3、強化“兩個服務中心”建設,提升行政服務功能實現新突破。按照便民、公開、規范、高效的要求,發揮“兩個服務中心”牽總作用,建立完善黨政工作一體化管理運行新體制,并以此為載體,抓好服務層面延伸,進一步提高黨委政府服務水平,提高基層黨委政府執政能力,使“兩個服務中心”成為建設服務型黨委政府工作平臺和有力抓手。
4、加大改革力度,探索完善鄉鎮工作管理運行新體制實現突破。按照鄉鎮黨政工作一體化的思路,堅持五項原則(即大部門設置原則、公開規范原則、便民高效原則、建設服務型黨委政府原則、提高黨委政府執行力原則),努力探索建立完善權責一致、責任明確、運轉協調、公開透明、便民高效、行為規范、執行有力的鄉鎮黨委政府管理運行新體制。
5、強化工作規范化,提高機關工作水平實現新突破。全面推行機關管理各項新制度,落實崗位職責目標考核,嚴格規范機關人員言行舉止,進一步落實機關衛生分區責任制、機關考勤管理公示制、崗位目標責任制、便民服務一站制、工作失誤追究制,全面提升機關工作水平。
6、強化村級班子建設,提高基層組織戰斗力實現新突破。扎實開展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規范干部行為,提高干部素質,提高村級黨組織服務群眾水平,深入抓好“支部+服務組織”工作模式的落實,重點培樹協會服務、示范引導、勞務輸出、便民代辦、糾紛調解等五種服務類型,加快全鄉經濟發展步伐。
(三)十項民心工程:
1、勞務輸出富民工程。按照“以富民強鄉為目標,堅持四力合一(即政府推動力、項目拉動力、市場引動力和品牌影響力),整合社會資源,打造三大工作平臺,完善兩大運行機制,推動勞務經濟做大做強”的工作思路,抓好勞務輸出培訓運行管理機制完善,進一步做大做強“滄州家政”品牌,完成1000名家政員培訓輸出任務,增加外出務工收入1000萬元。
2、生態家園富民工程。以三位一體沼氣池建設為重點,推動文明生態村創建,出臺更為優惠的獎勵政策,鼓勵群眾使用沼氣,繼續大力推廣和普及沼渣施肥、沼液噴藥技術,提高棗品質量。*年再發展示范戶100個、示范村10個,使全鄉文明生態村整體創建再上一個新臺階,群眾生產水平、生活質量再上一個新層次。
3、農業結構調整富民工程。以創建高標準優質紅棗示范園為切入點,推動全鄉傳統農作物品種改優和推廣工作。堅持抓好支部+農民協會、龍頭企業+無公害綠色基地農產品生產產業化經營模式,發揮策城循環經濟型示范引導作用,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4、農業開發樣板工程。做好爭取資金800多萬元的全市農業開發示范項目區的實施,不僅要使其成為農業開發建設的示范工程,還要使其成為科技推廣、品種改優的示范工程,最終成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示范工程。
5、農村科技經濟信息服務網工程。以鄉科技經濟信息服務窗口為中心,做好勞務、經濟、技術信息咨詢和工作,真正解決好制約農民致富增收的信息閉塞和技術服務不到位等瓶頸難題。最終建立起上掛國家、省、市、縣,橫跨農口各部門,下聯示范農戶和農村企業,輻射千家萬戶的農村科技服務、經濟信息服務一體化的大服務網絡。
6、構建排查牽總大穩定工作格局的平安工程。落實完善穩定工作五項機制,努力創造平安、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為群眾生產生活打造和諧的社會平臺。
7、農村干部和村務工作規范化管理的組織工程。按“兩規范一提高”的要求,規范村務管理,規范干部管理,提高干部執政為民水平,調動干部服務群眾的積極性,建立干部群眾利益一致的目標管理體系。
8、用足政策爭取資金大辦公益事業的惠民工程。按照“研究政策、包裝項目、爭取資金、為民辦事”的思路,我們要搶抓機遇,用足用活上級扶貧、民族和惠農政策,加大跑、爭、搶力度,爭取更多的省市縣幫扶部門,包裝運作更多的項目,力爭為群眾打井、辦電、修橋、修路實現新突破,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9、行政便民綜合服務工程。進一步規范“服務中心”窗口建設,貫徹“便民、公開、規范、高效”的服務宗旨,全面提高政府服務水平,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一站式服務,使其真正成為聯系群眾、方便群眾、服務群眾的“直通車”。
10、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工程。充分整合幫扶部門資源和社會資源,將各種涉農惠民項目向示范村傾斜,把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和文明生態村創建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有效的載體,打造一批叫得響的示范村,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逐步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目標。
面對*年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全鄉干部群眾將堅持“新*、新形象、更高目標”的工作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進取的工作作風,敢干大事、勇創大業,自我加壓,上下齊心,爭創一流,聚民心,集民力,努力完成*年各項經濟指標和工作任務,使我鄉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