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應急管理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9年,我市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我市實際,狠抓組織機構、預案體系、應急隊伍、宣教培訓、應急保障等各項工作的落實,進一步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積極探索基層應急管理工作規律,銳意進取、改革創新,努力推動我市應急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應急管理體制
(一)加強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建設。督促各鎮(街)進一步完善鎮(街)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在此基礎上,把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建設向鄉村(社區)延伸,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完善工作制度,理順工作關系。
(二)完善市應急委成員單位應急管理機構設置。市應急委各成員單位要按照“有領導分管、有科室負責、有專人跟蹤聯系”的要求,設立應急管理辦公室,配備應急管理人員,健全應急管理制度,確保各部門負責應急管理工作的人員明確,職責明晰。
(三)加強對各類應急指揮機構的建設。按照*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要求,建立健全我市應急指揮機構,對出現人事變動的,及時進行調整,確保各類應急指揮機構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二、深化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一)完善部門預案和鎮(街)專項預案。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目標,在現有基礎上,突出抓好部門預案和各鎮(街)專項預案的編制修訂。各鎮(街)和市各部門要組織精干力量,負責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力求使各項應急預案內容完整,簡明扼要,操作性強,符合實際。
(二)組織編寫專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市各專項應急預案編制牽頭部門要組織編寫專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提高專項應急預案的操作性。
三、完善應急管理機制
(一)建立健全應急防控體系。各鎮(街)、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和工作范圍,加強對各類突發事件發生、發展及衍生規律的研究,建立和完善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檢測、預測、預報、預警體系。
(二)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分析。認真開展風險調查和隱患分析,排查危險源。上半年,各鎮(街)要對轄區范圍內可能引發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危險源、危險區域進行調查、登記,建立突發事件隱患數據庫,掌控各類安全隱患。
(三)建立健全應急聯動機制。各鎮(街)各部門要加強相互聯系、溝通和協調配合,明確各方職責,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夠有效組織、快速反應、高效運轉、臨危不亂,共同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
四、推進應急隊伍建設
(一)規范應急隊伍的組建工作。研究制定加強我市應急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對我市應急隊伍建設進行統一規劃。
(二)加強應急隊伍培訓。定期組織應急隊伍培訓,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使他們成為一支能有效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一專多能”的綜合性應急隊伍。
(三)加強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依托團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市紅十字會、社區等組織,建立形式多樣的應急志愿者隊伍,逐步搭建我市專職隊伍和兼職隊伍相結合的應急隊伍體系。
五、強化應急管理宣教培訓和預案演練
(一)認真落實宣教培訓工作實施方案。按照《關于印發*市應急管理宣教培訓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府辦〔20*〕118號)精神,按計劃按步驟抓好我市應急管理宣教培訓工作。各鎮(街)、各有關單位要根據具體分工,履行職責,認真落實我市應急管理宣教培訓工作實施方案的具體內容,加大對應急知識的宣傳力度,廣泛開展應急宣傳“五進”(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活動,把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引向深入。
(二)加強應急管理培訓。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組織鄉村干部、企業管理者、應急專業分隊等相關人員開展應急管理培訓,提高應急管理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市人事部門要把應急管理內容納入年度公務員培訓計劃。
(三)深入開展應急演練。各鎮(街)、各有關單位要把應急預案演練作為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要結合本單位年度應急管理工作任務周密計劃,認真做好演練方案,嚴密組織實施;要通過演練,熟悉預案內容,掌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運行機制,充分檢驗各類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進一步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同時,要通過加強演練,增強各應急指揮部指揮協調能力和各相關單位應急聯動、協調配合能力。年內,市政府將對市專項應急預案有針對性地組織實施演練。
六、推動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建設
(一)規范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工作的意見》(粵府辦〔20*〕49號),研究制定我市應急物資儲備工作意見,對我市應急物資儲備工作進一步規范。
(二)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在去年成立我市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基礎上,對相關人員進行調整,明確相關部門職責。
(三)加大應急物資儲備資金投入。各鎮(街)、各有關單位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常規應急物資儲備,將應急物資儲備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四)積極探索建立社會化保障體系。開發多元化保障渠道,提高我市應急保障能力。
七、狠抓應急信息報告工作
(一)進一步建立完善信息員隊伍。在市聘請的信息員基礎上,各鎮(街)、各有關單位要從鄉村(社區)和部門股室中選拔工作態度端正,有責任感的同志擔任信息員,負責信息報送工作。
(二)加強對信息員的管理培訓。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定期組織信息員培訓,提高信息員隊伍對突發公共事件信息收集、研判和寫作能力。3-4月份,市應急辦將會同有關部門舉辦一期信息員培訓班。
(三)拓寬信息報送渠道。加強與公安局信息指揮中心、新聞媒體等有關單位的聯系和溝通合作,及時收集突發事件信息。
八、繼續推進應急平臺體系建設
(一)制定完善我市應急平臺體系建設方案。市信息產業部門要充分做好調查研究,結合我市實際,統籌整合我市現有應急指揮系統資源,加快推進我市應急平臺系統建設。
(二)建立市應急管理辦公室信息網站。充實網站內容,充分發揮信息網站在應急管理宣傳教育中的作用;各鎮(街)、各單位要積極配合,為保證信息網站的正常運轉提供保障。
九、著力抓好基層應急管理工作
(一)加強對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總結推廣“四個一”示范點典型經驗,為基層各單位提供借鑒,同時,通過工作檢查等方式,深入基層查問題、找不足、出點子、教方法,扎實推進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上新水平。
(二)深入開展“三個一”工程。在繼續抓好我市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四個一”工程的基礎上,在各鎮(街)深入開展“三個一”工程,即每個鎮(街)確定一個社區(村)、一家企業、一所學校作為示范點,堅持以抓機構、抓預案、抓隊伍、抓宣傳、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抓培訓、抓演練、抓聯動等“十抓”為突破口,以信息早報告、苗頭早預防、隱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處置等“五個早”的工作機制為重點,以點帶面,深化基層應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