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鄉鎮業務建設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照市中心市級抓提高、區縣抓完善、鄉鎮抓試點的具體思路,結合我中心實際情況,經過認真研究和探討,擬定下半年工作要點如下:
(一)認真籌備行政工作會議,積極推進中心建設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本月召開的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區委區政府決定近期召開區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會議。為此,中心正草擬《關于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若干規定》、《行政服務中心進駐單位民主評議工作考核暫行辦法》等規范性文件;按照“六公開”標準把中心內部梳理的事項與各部門清理上報的進行認真核實,編制內部工作流程,積極做好充分準備,力爭早日實現為民服務“兩條流水線”的運作。
(二)強力推進事項進廳,實現“兩條流水線”作業
1、確保事項全部進廳。對于與各相關部門核實敲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和便民服務事項的進廳問題,先由中心與各部門協商解決,不能達成一致的,請示上級部門予以協調解決,逐部門敲定進廳事項。
2、制定內部工作流程。確認進廳事項工作結束后,對所有進廳事項按照“六公開”的內容(項目名稱、申報材料、辦理程序、收費依據、收費標準、承諾時限)逐一編制審批工作流程。對需現場勘察驗收、領導班子研究的審批事項詳細規定辦理程序,做到全部廳內辦結。對需要部門主要領導簽批的,由部門領導到窗口簽批,辦理件一律不準拿出大廳。
3、建設“兩條流水線”。按照中心“兩條流水線”建設的組建方案,把房產證辦理流水線涉及的房產局、國土局、財政局(契稅)、地稅局、公證處按辦理的先后順序擺放在中心南廳,根據不同的申請事項制定新房、二手房、繼承等辦理規程,群眾按照所適用的規程辦理相關手續。把工商企業注冊登記流水線所涉及的衛生局、環保局、公安局(消防)、文化局等前置審批相關部門和工商局、地稅局、國稅局、技術監督局、物價所等后續辦理許可部門擺放在北廳。對前置審批涉及到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部門的,實行聯合審批制,按照“一門受理,抄告相關,同步審批,限時完成”的模式運作,由中心組織,實行聯合驗收,制定相關企業開業登記、經營地址或規模變更辦理的基本流程及聯合驗收的管理辦法,以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兩條流水線的運行,讓辦事群眾和企業不出大廳、不走回頭路就能把事辦完,能有效地提高行政效能,樹立政府良好的政務形象。
(三)繼續完善中心建設,認真規范服務行為
下半年中心建設要著眼于工作創新,不斷推出新的工作舉措,使服務手段更加完善,服務形象更加優良,力爭工作取得新突破。
1、建立數據分析月報制度。充分利用集中辦公、占有大量信息資源的優勢,發揮窗口的主觀能動性,建立數據分析月報制度。各窗口每月將數據分析材料報綜合辦公室業務人員,篩選整理后,由辦公室以信息反饋形式,每月向區委、區政府上報一次數據信息,不定期上報分析材料,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2、繼續完善規章制度。要在對各地行政服務中心學習、考察的基礎上,參照*市行政服務中心的管理,繼續完善中心的各項管理制度建設,用以規范工作人員服務行為,樹立良好服務形象。
3、規范服務行為。加大對大廳的巡查密度,綜合辦公室對廳內涉及到的職能交叉問題,要上前一步主動抓,及時發現問題,盡快解決問題。進一步強調工作秩序、工作形象,推廣使用文明用語、服務承諾,制定懲處措施,解決服務態度冷、硬現象和辦事效率差的問題,提高窗口人員的服務水平。
4、印制明白卡。制作進廳事項“明白卡”,使企業和群眾一單在手,可以準確無誤地準備相應辦事材料。
(四)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知名度
一是擬定《行政服務中心外宣稿件錄用獎勵辦法》,激勵各窗口工作人員積極撰寫稿件,拓展信息渠道;二是繼續完善“中心”網站建設,面向社會,開展無地域限制的宣傳;三是借助電視臺、報刊等媒體開展綜合性和有針對性地宣傳。
(五)啟動兩鎮中心建設,構建快速審批通道
按照全市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至明年6月前全市鄉鎮級行政服務中心要全部組建完畢并運轉。結合我區實際,擬定年底完成這項工作。擬要求各鎮于8月底前將各自的組建方案上報區政府,并明確具體負責人和進廳工作人員,核定具體行政類服務、政府公益救助(義工)類服務和社區便民利民類服務三大塊服務事項,10-11月組織進行專門培訓,年底正式掛牌運轉。為加快形成市縣鄉三級審批通道創造條件。
(六)整合網絡資源,加快網上審批步伐
中心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建設數字化*”的要求,完成了網站建設,并實現了與政府公務內網及部門局域網的聯網,
但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功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一是完善計算機網絡硬件建設,注重硬件的維護和更新,滿足電子政務正常開展的需要;二是認真抓好網站的日常管理和運作工作,完善網站欄目,按時更新欄目內容,及時行政許可信息動態,擴大網站信息量和知名度,增強網站的時效性、實用性;三是拓展網上審批服務的范圍和項目。把核準的行政許可和便民服務事項全部在網上公布,根據項目的不同特點,開展網上公告、網上咨詢、網上下載等服務;四是加強對部門業務受理和審批過程的監控、查詢和督辦,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增強監管的有效性;五是大力推進市、縣(區)、鄉(鎮)三級中心聯網,開通網上審批通道,為群眾辦事增辟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