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科技創新計劃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9年,是我市加快科學發展,爭當科學發展排頭兵的重要一年。2009年科技工作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科技大會、市委五屆六次全會和全市科學技術大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科技工作,圍繞推動我市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建設創新型*的目標,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按照突出重點、創新驅動、整合資源、加大投入、產學研結合的要求,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努力實現優勢行業和重點領域的科技突破和創新,提高全市自主創新能力,切實發揮科技在*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和改善民生中的支撐作用,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重點抓好下面八項工作:
(一)繼續推進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建立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
實施創新載體建設工程,扶持有條件的企業組建國家、省、市級工程研究開發中心,鼓勵專業鎮創建技術創新平臺。推進五金刀剪、食品、南藥、水產品養殖加工等行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重點是五金刀剪創新中心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省的科技資源,加大對五金刀剪創新中心的投入力度,以五金刀剪聯盟為依托,加強產學研合作,組織進行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并爭取納入省重點科技計劃給予立項支持,推動五金刀剪產業發展。抓好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建設市級科技信息共享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爭取今年組建省級工程中心1-2家,市級工程中心2-3家。
(二)加大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力度,積極培育高新技術產業。
一是實施五金刀剪產業提升工程。抓好國家級火炬計劃*新型功能刀剪材料設計與先進制造產業基地建設,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重點抓好基地創新平臺建設,為推動基地創新集群的形成和產業提升提供支撐。二是推動制造業技術升級。實施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推廣應用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大力推動制造業信息化。三是實施“產業共性技術”科技專項,重點選取五金刀剪、海洋水產等產業,發揮創新聯盟集成創新的優勢,攻克一批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重點產品,促進相關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并爭取納入國家、省重點計劃。四是實施“節能減排與可再生能源”科技專項。選擇能耗高、污染重的產業,實施節能減排應用示范項目,推廣示范一批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新設備。五是結合國家開展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重新認定,加大扶持和引導力度,培育發展一批高新技術企業。今年爭取再有6-8家企業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六是抓好春砂仁、海洋產業等省級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和*民科園等園區建設,推動產業集群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三)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現代服務業。
實施新農村建設科技促進行動,重點推進“廣東省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星火產業帶”建設和開展農業應用技術推廣。推進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試點工作。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組織實施一批農業科技試驗示范、科技攻關和重大農業技術推廣項目。推進中藥現代化建設,扶持開展砂仁等南藥的生產栽培技術和GAP規范種植技術、南藥深加工及貯存技術、南藥生物活性提取技術等研究。推動服務業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
(四)深化省部產學研合作,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
針對我市重點行業和支柱產業發展,開展產業技術路線圖編制工作。抓好五金刀剪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建設,發揮創新聯盟的優勢,加大對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攻關,組織編制五金刀剪產業技術路線圖,凝煉一批共性關鍵技術項目,爭取納入國家、省科技重點計劃,推動五金刀剪產業提升。重點扶持聯盟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共建研究院、產學研研發基地等。有針對性地組織我市企業到有關高校、科研院所考察,尋找項目和發展機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五)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為持續創新提供人才保障。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等有關人才政策的落實,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創新創業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著力培養地方各類高技能人才。鼓勵和扶持企業跟高校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等吸引和利用高校的人才為我市服務。抓好省部企業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落實,爭取更多科技特派員進駐我市企業。
(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促進創新發展。
全面貫徹實施《廣東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20年)》,深入推進省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建設。開展“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活動周系列活動,在*電視臺、*日報等媒體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活動,在各縣(市、區)開展知識產權巡回宣講活動等,創新載體和形式,加大知識產權宣傳、培訓力度,充分提高企業知識產權意識;加強知識產權的管理、運用和保護,建立粵西四市知識產權協作機制,加強知識產權工作的交流合作;培育和發展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大力培育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核心技術的名牌產品。2009年爭取培育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家,省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1個、省級知識產權戰略試點企業1-2家,實施省市級專利技術項目3-5個,培育市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0家左右。
(七)加強科普宣傳,加快科技館建設。
加強科普工作,組織開展“科技進步活動月”活動,與省科技廳聯合舉辦大型送科技下鄉活動,組織舉辦節能減排技術等專題科普展覽等,宣傳推廣科普知識,提高全民科技意識。加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市科技館。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多方籌措資金,加快科技館的內部裝修布展工作,力爭年底前完成首期工程并開館使用。
(八)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強化科技投入增長的保障機制,確保財政科技投入達到法定增長的要求。引導社會化資金投向自主創新。落實省科技金融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自主創新有關政策,特別國家、省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鼓勵企業開展自主創新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制訂完善我市的有關配套政策措施。配合國家、省抓好市縣黨政領導推動科技進步實績考核工作。抓好*-*年度*市科學技術獎評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