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運行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全省經貿系統努力克服煤電油運供需緊張的制約,著力加強經濟運行調節,大力組織煤炭資源,著力保障電力、油品供應,強化運力協調,確保了全省工業商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8290億元,同比增長17.0%,保持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發展速度;工業實現利潤1457.60億元,同比增長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82.64億元,同比增長15.0%,為近年來的較高水平。
*年我省工業商貿經濟總體上面臨較好的發展環境:世界經濟整體保持平穩增長的發展態勢;我國經濟仍處于較快發展階段,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結構性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我省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協作、對接東盟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重化工業發展加快以及一批品牌企業優勢為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奠定基礎等。同時,我省經濟運行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煤電油運供應緊張仍未緩解,資源環境約束矛盾日益突出;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國家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和人民幣升值將對出口產生影響;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增加;企業流動資金偏緊,效益有繼續回落趨勢等等。
為確保今年我省工業增加值增長15%,經濟效益穩定提高,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有所下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的預期目標,今年經濟運行工作基本思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經濟大運行調節機制,強化工業商貿經濟運行調節職能,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效益,確保全年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今年經濟運行工作要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并將省委開展以“三個走在前面”為主題的排頭兵實踐活動的部署和要求,切實落實到確保我省工業商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工作中。著力提高五種能力:一是科學判斷形勢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能力;二是統籌兼顧和綜合協調煤電油運能力;三是駕馭復雜局面和應對各種突發事件能力;四是加強開拓創新和正確制定政策能力;五是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務能力。
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信息平臺建設,提高監測分析水平
(一)建立完善省、市、縣(區)以及跨省市信息交流平臺
建立與縣(區)級經貿系統信息交流平臺。從今年開始,我委的經濟運行月度和季度分析報告將發至縣(區)經貿部門,要求各縣(區)經貿主管部門的月度分析報告和重要經貿信息向我委及時報送。
建立完善與各市經貿局信息交流平臺。今年著手建立全省聯網的實時經濟運行監測分析系統,實現省市資源共享;完善現有的月度信息交流制度,要求各市經貿局不斷改進經濟分析方法,進一步提高分析水平,及時提交各類報告和材料,規范報送內容,每月中旬向我委提供月度分析報告電子版;計劃上半年舉辦業務培訓班對各市經貿局有關人員進行培訓。
建立與省有關部門信息交流平臺。上半年前完成與省府發展研究中心、統計局等有關部門信息交流平臺建設,共同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并向省政府提交專題報告,每季度就一些關注的問題提交動態簡報。
建立完善與國家有關部門的信息交流平臺。通過全國經濟運行調度信息網絡系統,以及國家發改委運行局內部網站等加強信息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國家經濟信息動態。
建立完善與山東、江蘇、浙江、上海等五省市信息交流平臺。從今年開始,按照去年底建立的五省市經貿委信息交流制度,每月交流經濟運行基本情況,重點熱點問題及時交流。
(二)完善月報、季報、簡報、信息新聞會和要情專報制度
繼續完善以月報、季報、簡報、新聞會為主要形式的信息制度,及時向社會通報經濟運行情況,就經濟運行中的熱點問題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其中,月報在每月15日前后,簡報根據具體情況不定期,新聞會每季度第一個月下旬召開,通報上個季度我省工業商貿經濟運行情況,以及國家和省產業政策、金融信息、市場信息、國際能源供求狀況等內容,引導企業調整結構,做好應對工作。
繼續完善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進行的動態監控,要求各級經貿部門加強與專業鎮、重點(龍頭)企業聯系,與統計局共同完成我省4134家大中型工業企業聯網直報工作,直接收集各聯系點有關經濟運行和經濟效益等情況,及時了解、反映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問題。請有關專業鎮、重點企業積極配合及時反映企業情況。對突出問題各級經貿部門要形成要情專題報分管領導和有關部門。
(三)加強商貿經濟運行監測分析
針對目前我省存在的商貿經濟運行指標統計難、監測分析不到位的問題,各級經貿部門要與統計局共同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統計局組織實施的《社會物流統計制度及核算表》填報工作,落實商務部與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出的《商務部、國家統計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場監測工作的通知》,切實做好《重點流通企業基本情況統計年報表》、《重點流通企業綜合情況統計半年(年)報表》、《重點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類值統計月報表》、《重點流通企業商品零售數量統計月報表》、《餐飲行業重點企業經營情況統計月報表》、《重點流通企業集團基本情況統計年報表》等報表的填報工作,盡快建立適合我省實際需要的流通行業數據庫和監控體系,建立直報監測系統。建立和完善月度商貿流通形勢分析會制度,每季召開一次商貿分析會,定期市場監測月報。對春節、國慶、勞動節等重大節日作市場監測分析,對市場異常波動進行專題調研。
二、加快預測預警系統建設,提高經濟分析科學性
加快我委工業商貿經濟預測預警系統開發進度,爭取上半年首先完成工業經濟運行預測預警系統項目開發并投入試運行。通過經濟模型量化分析,探索經濟運行各因素的相互影響狀況,結合以專家座談會等方式進行的定性分析,增強經濟預測分析的及時性、科學性、準確性,把握全省經濟發展的走勢和趨向,實現對全省經濟運行狀態的即時預警,變事后糾正為事前、事中預測糾偏,為有關政策和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系統運行正常后,擬組織向全省各市推廣,在全省經貿系統建立即時交流、科學分析的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平臺,實現全省經貿信息資源共享,以提高經濟運行工作科學性及效率、質量、水平。
三、完善大運行機制,強化運行協調工作
今年主要任務是完善跨省(區)、跨部門、系統內和委內四級協調機制:
充分發揮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優勢,建立跨省區煤電油運協調制度。與貴州、廣西合作開辟煤炭運輸的“貴港通道”,加大西部省份的西電東送力度等。
由我委牽頭,電力、鐵路、交通、海運、港口、重點企業組成的跨行業生產調度委員會,共同綜合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每月召開一次。
健全全省經貿系統半年度工業商貿經濟運行分析協調會制度。參加會議單位有各市經貿局、省工業企業50強、省現代流通25家龍頭企業。會議內容主要是通報全省工業商貿經濟運行以及電力、交通運輸、原材燃料供應情況;分析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應對措施;交流經濟運行工作經驗。會議時間在每年4月和10月中下旬。
健全省經貿委內工業商貿經濟運行季度分析協調會制度。由委領導主持,有關處室參加,共同研究、分析、應對近期經濟運行存在的突出問題。每季度第一個月中旬召開一次。
四、加強調查研究,及時掌握經濟運行出現的突出問題
針對今年存在較多影響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各級經貿部門要加強對經濟運行熱點問題以及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調研,分析差距和薄弱環節,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同時,關注今年新增經濟增長點情況,對一些重大項目要跟蹤調查,并將進展情況及時上報。我委爭取每季度進行一次分片區的有針對性調研;對一些熱點問題、重點問題,聯合有關單位共同分析研究。
今年要加強對以下熱點問題的調研:
一是我省煤電油運供需形勢對經濟運行情況的影響及對策;
二是水泥、鋼鐵、汽車等產能過剩行業的產銷情況及存在問題;
三是加工貿易政策、匯率政策調整和國外貿易保護壁壘對我省主要出口行業及企業的影響和對策;
四是工業經濟效益和企業資金供應情況,重要影響因素及對策;
五是主要行業及重點企業的情況與先進地區及企業的差距、改進措施及意見。
五、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經濟運行的協調和指導,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我委將統一部署,不定期組織調研組,到各市了解經濟運行情況,加強對重點地區的協調和指導,推廣有關市保持較快增長速度的工作經驗,協調解決各市存在的突出問題,指導經濟加快發展。要求各市認真分析本地經濟形勢,找出差距和薄弱環節,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工業商貿經濟良好發展勢頭。
加強對重點行業的指導。各級經貿部門要對我省重點發展的九大支柱產業,以及增速回落較大的重點行業,組織專題調研,摸清當前煤電油運緊張、原材料燃料價格上漲、以及企業資金緊缺等對行業的影響及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指導行業加快發展。
加強對重點企業的指導。主要是50家工業最大企業、20戶重點裝備制造企業、民營企業100強、25戶流通龍頭企業和列入培育品牌的企業及各市確定的重點企業。各級經貿部門要經常深入企業,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的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