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交通局發展改革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是深圳交通改革與發展十分關鍵的一年,做好*年的各項工作,解決好一系列存在的問題,對全面完成交通“*”計劃,為“*”計劃期間的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基礎至關重要。為此,制定深圳交通改革與發展計劃如下:
一、發展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有關工作會議精神,圍繞體制、機制、法制一體化研究,路網、線網、信息網一體化布局,客流、物流、信息流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繼續推進整體交通、以港強市、依法治運、科技興交四大戰略,進一步提高干實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抓重點、攻難點、創亮點,完善發展規劃、綠色公交二大體系,實施重大項目、樞紐強港、依法管理三大工程,提供科技信息、應急處置、誠信安全、行政效能四大保障,構筑與生態環境相協調、與城市發展相促進、與服務需求相適應的和諧交通,充分發揮交通先導、引領和保障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完善二大體系、實施三大工程、提供四大保障:
第一,完善發展規劃和綠色公交二大體系,構筑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和諧交通。深圳交通盡管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形成初具規模的現代化的綜合運輸網絡,但與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的城市相比,與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交通服務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年要完善發展規劃和綠色公交二大體系,盡快達到與我市建設國際化城市的總目標相匹配,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老百姓更加滿意相呼應的交通建設水平:一是發揮規劃“統籌、先行”的作用,完善發展規劃體系。按照建設國際化城市的新要求新標準,更新規劃理念,全面制訂或修編交通規劃,提高交通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為實現整體交通的協調發展指明方向;二是體現公交“以人為本”的特征,完善綠色公交體系。要通過實施快速公交、環保公交、智能公交、大運量公交和一體化公交等發展策略,營造綠色公交環境,實現城市公交與我市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第二,實施重大項目、樞紐強港和依法管理三大工程,構筑與城市發展相促進的和諧交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泛珠三角“9+2”合作框架和《關于加強深港合作的備忘錄》給深圳帶來的發展機遇,從增創交通發展新優勢,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滿足群眾服務需求出發,進一步加快交通重大項目建設,完善區域交通基礎設施;推進“雙港”從大港向強港升級,發揮“雙港”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驅動”作用。另一方面,要盡快制定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交通政策法規,實現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依法管理。通過狠抓重大項目、樞紐強港和依法管理等軟硬件措施,努力實現與珠三角、全國乃至國際慣例的銜接,進一步優化整體交通發展環境,鞏固“雙港”的樞紐港地位,提高依法行政效能,保障我市建設國際化城市的順利實現。
第三,提供科技信息、應急處置、誠信安全和行政效能四大保障,構筑與服務需求相適應的和諧交通。建設國際化城市,首先要建設國際化交通。要實現交通的國際化,除要發揮交通規劃的龍頭作用,交通樞紐的聯動作用外,還離不開交通管理的保障作用。因此,今后要十分注重提升交通運輸的科技信息管理水平,提供先進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交通管理服務系統;建立完善并實施應急處理預案,提高交通運輸處理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和安全教育,實現運輸生產經營的安全可靠、優質服務;樹立政府管理就是服務的觀念,進一步建設一支素質好、能力強、效率高的干部隊伍,提高行政效能,提升行業水平。
二、行業生產的預期目標
客運方面。公路、鐵路、水路、民航旅客運輸量1.3億人次,增長7.6%,其中:公路運輸1億人次,增長2.6%;港口360萬人次,增長7.5%;鐵路發送1565萬人次,增長5.0%;機場1500萬人次,增長7.1%。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量10.5億人次,增長3.7%。
貨運方面。貨運總量7825萬噸,增長10.4%,其中:公路運輸6485萬噸,增長10.0%;鐵路發送360萬噸,增長5.3%;水路運輸965萬噸,增長14.9%。港口貨物吞吐量1.56億噸,增長14.7%,其中集裝箱吞吐量1500萬標準箱,增長11.1%。機場貨郵行吞吐量55萬噸,增長10%。郵政業務總量15億元,增長17.8%。
交通投資建設方面。全年計劃總投資110億元,其中:公路建設項目11項,預計57億元;綜合交通樞紐約1億元;港口建設項目8項,預計52億元,新增深水泊位3個,新增集裝箱吞吐能力107萬標準箱、貨物吞吐能力900萬噸。
三、政策措施
(一)高起點做好交通專業規劃
進一步加快我市整體交通戰略研究,抓緊編制《深圳市整體交通2020年戰略規劃及“*”規劃思路》和深圳交通白皮書;積極抓好港口、公路、場站的有關專項規劃和即將開展的“*”交通規劃的編制工作,并研究制定深圳機場中長期發展規劃;繼續做好《深圳市公共交通總體規劃》(修編)和《深圳市常規公交線網近期規劃》;規劃一批新公交線路,豐富公交線網;抓緊機場內外交通研究、規劃和建設,推動航空運輸業快速發展。
(二)高標準深化改革創新工作
積極推動交通投融資體制改革。探索公用錨地、出海航道、導航助航設施、港口集疏運系統、政府公用碼頭、支持保障系統等港口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維護以及公路、場站建、管、養體制改革的新思路;繼續推進“代建制”改革試點,創新公路建設新模式;深化路遂體制改革,推動梧桐山隧道等3個經營性收費站收購問題盡快落實;推動機場立法和特許經營權試點改革,促進機場從全面經營型向管理型的轉變;啟動出租小汽車電召系統的試點工作,減少出租小汽車的空駛率,為群眾提供更為方便、快捷的服務;研究開發公交計算機圖文管理系統,積極抓好稅控計價器、電子站牌、企業計算機集中調度等科技設備和系統的研發及推廣應用;完成市公路局機構改革,推動公路建設事業實現新的發展。
(三)高品質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完成南坪快速路一期工程、鹽排高速公路等工程項目的建設。積極開展深鹽二通道、鹽壩高速公路C段、南光高速公路、清平高速公路、丹平快速路、橫坪公路、深港東部通道、嶺壩國防公路、南坪快速路二期工程等9個項目的建設;推進廣深港客運專線深圳段、杭廈深客運專線深圳段和深圳口岸龍華新客站、平湖集裝箱中心站建設的前期工作;加快銅鼓航道、蛇口港區三期工程、赤灣港區13#泊位、媽灣港區5#-6#泊位、大鏟灣港區陸域形成工程等項目的工程進度,確保*年有3個泊位建成投產;積極推進鹽田港區三期擴建工程、大鏟灣港區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早日動工;進一步加快機場二跑道、國內貨運村二期、遠機位國際候機廳改造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福田交通樞紐換乘中心建設,構筑層次豐富、功能齊全、優勢互補的立體型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四)高質量培育發展物流產業
全面實施《深圳市重點物流企業認定試行辦法》,鼓勵扶持重點物流企業做強做大,培育一批信息化、品牌化、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大力實施“走出去”和“請進來”戰略,組織我市優秀的物流企業赴國內推介和參加德國物流博覽會等會展活動,引進國際知名物流企業,拓寬我市物流網絡,形成物流業的“總部經濟”;以新組建的“深圳市南方電子口岸有限公司”為主體,加大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推進統一、開放的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五)高效率推動雙港由大做強
繼續推進海鐵聯運工作,計劃*年初開通深圳至昆明的鐵路貨運“五定”班列,同時積極聯系中、西部地區其他城市,爭取多開通海鐵聯運線路,縱深拓展深圳港口腹地;積極培育離港業務、臨港工業等高附加值的港口產業,形成合理的港口產業體系,實現港口主業和配套服務業之間協調發展;加強與香港航運業在建設、經營、管理碼頭方面的合作,積極鼓勵香港航運企業來深圳港口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碼頭;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到國外推介深圳港,進一步擴大影響、提升形象,促進深圳港從大港向強港轉變;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國際先進機場為標準,創建優質服務品牌,提高深圳機場在珠三角機場群中的競爭力;重點拓展國際貨運,推動國際航空業務更快發展;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幫助兩個基地航空公司擴大生產和運營規模,開辟更多的客貨運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