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消防發展十一五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十一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建世界水電旅游名城的關鍵時期,也是推進我市消防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時期。為增強防御火災事故的能力,推進“十一五”期間消防事業發展,為全市政治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根據《**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發展規劃綱要》和《湖北省消防發展“十一五”規劃》,特制定本規劃。
一、“十五”期間消防事業發展情況
“十五”期間,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消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消防安全責任制得到落實。全市認真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級、各行業層層簽訂了消防安全責任書,基本形成了“政府領導、行業管理、單位負責、消防監督、全民參與”的消防工作格局。
——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全面開展。積極開展社會化消防教育培訓,采取多種宣傳形式,普及群眾的防災救災知識,收到良好效果。
——消防裝備現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大消防裝備建設投入,購進大功率、現代化的消防車輛,落實配套經費,為全市一線消防官兵配備個人防護裝備,基本滿足撲救各類一般火災的需要。
——消防指揮通信系統進一步升級完善。建成全市消防部隊350M無線通訊系統并實現金盾網三級聯網。
——消防部隊的戰斗力得到進一步增強。除完成火災撲救任務外,還多次參加急難險重搶險救援任務,為全市的政治穩定與社會安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二、“十一五”期間消防工作指導思想與奮斗目標
“十一五”期間,全市消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以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尤其是群死群傷惡性火災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科技進步和依法管理為動力,以夯實基層基礎工作為重點,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依法治火、專群結合,大力提升消防工作社會化水平、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及社會防控火災能力,努力掌握新形勢下防火、滅火和搶險救援工作的主動權,推動消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構建“和諧**”、“平安**”,全面完成“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加快世界水電旅游名城建設步伐提供強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十一五”時期全市消防工作的奮斗目標是:
——各地、各部門和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到位,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監管、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消防工作運行機制。突發公共事件消防應急救援體系基本建立并發揮作用,消防業務經費滿足消防事業發展需要。
——建立行之有效的重大火災隱患預防和整改機制,城鄉防火條件明顯改善,重大火災隱患得到及時整改,特大火災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繼續得到有效遏制。
——社會公共消防安全保障水平明顯提高,消防力量發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地方專職消防力量有較大發展,企事業專職消防隊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農村普遍建立多種形式消防隊伍。
——公民消防安全素質明顯提高,消防知識納入素質教育和學歷教育范圍,消防職業教育形成規模,消防宣傳進家庭、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工作普遍開展。
——城鎮消防規劃得到嚴格實施,公共消防設施全部還清“欠帳”,并與城市建設同步發展。農村消防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市情的各項消防制度,全面提升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自我保障能力,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消防站數量有較大幅度增加,布局更加合理。消防站建設全部達到國家標準。消防特勤力量訓練和作戰體系基本形成。
——消防產業形成一定規模,消防產品質量顯著提高,市場秩序規范、管理有力。
——公安消防部隊正規化建設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在“十一五”期間,努力實現上述目標,大力推進我市社會化消防工作,加快城鄉消防規劃和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步伐,不斷更新消防裝備,提升消防隊伍技戰術水平,提高群眾消防安全素質。到2010年,使我市社會化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防災救災體系和消防隊伍滅火救援能力走在全省前列。
三、“十一五”期間消防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
1、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將消防工作納入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納入政府任期目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嚴格執行《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辦法》,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和組織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本地區“十一五”期間消防事業發展規劃、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消防保衛力量發展、社會消防工作責任制落實、重大火災隱患整改等重大問題,督促檢查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工作職責。各級公安消防機構要積極當好政府的參謀助手,督促各部門、社會單位履行職責,確保責任到位。
2、推行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是消防安全責任主體,要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防火責任制,配備消防安全職業管理人員,完善消防安全防范手段和措施,加強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要建立重點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實行認證管理,指導單位完善消防安全規章制度、作業標準和操作規程,提高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3、建立消防執業制度,發展消防中介服務。建立消防執業制度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提升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公安、勞動保障等部門要把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建筑消防設施施工安裝和維修保養、消防設備操作控制等特殊崗位納入社會職業范疇,建立職業資格等級認定管理制度,并將職業資格等級與就業范圍掛鉤。要建立各級消防職業培訓機構。2008年底前,歌舞廳、影劇院、賓館、飯店等人員密集場所相關崗位要聘用消防執業人員;2010年底前,80%以上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相關崗位必須是消防執業人員。要大力發展消防設計咨詢、消防設施檢測及維修保養、電氣安全檢測、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狀況遠程監控等消防中介服務,加強對中介服務機構的管理和監督,提高服務水平和公信力,重點推動**消防協會的健康發展。
4、建立穩定的消防業務經費保障機制。各地要高度重視消防事業發展,加大對消防事業的投入,嚴格執行公安部、財政部印發的《中國人民武裝警察消防部隊消防業務費管理暫行辦法》(財防〔2004〕300號),將本級消防部隊的消防業務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管理,落實消防部隊基本支出最低保障標準,確保消防業務經費隨著各地經濟發展逐年遞增。社會各單位要保證和加大消防安全投入,落實消防設施建設、火災隱患治理等必需資金,為消防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5、建立重大火災隱患預防整改機制。建設、設計、施工、監理、消防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對建設工程消防設計、施工質量負責,并建立重大事故責任終身追究制度。工商、文化、消防等部門要建立聯合審查機制,嚴防歌舞廳、影劇院、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未經消防安全檢查合格擅自投入使用,從源頭上預防火災隱患滋生。2008年底前,各地要全面解決集生產、儲存、住宿于一體的工廠、倉庫、作坊“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問題。要認真組織好每年的“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月”活動,進一步完善重大火災隱患舉報認定、掛牌督辦、升級降級、立案銷案等工作機制,加大輿論監督力度,督促重大火災隱患限期整改。在隱患消除前無法保證消防安全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責令其暫時停產停業或停止使用,避免養患成災。
6、建立金融、保險與消防安全互相制約的機制。金融機構要建立信貸業務與借貸對象消防安全條件掛鉤的工作機制,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固定資產,未整改不得接受抵押。營業性人員密集場所和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經營企業應當參加火災公眾責任保險,增強災后社會救助功能;對未參加火災公眾責任保險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不得準予行政許可。保險人應當根據參加火災公眾責任保險單位的消防安全條件確定和調整保險費率或者解除保險合同,促使投保單位改善消防安全條件,提高自身防范火災的能力。
(二)加快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和消防裝備建設
1、加大城鎮消防規劃建設力度。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城市發展情況及時修訂、完善消防規劃并嚴格實施。要按照城市消防規劃的功能分區,抓緊解決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老城區市政消火栓欠帳、消防車通道堵塞等問題。2008年底前,城市老城區市政消火栓建設要達到國家標準要求。2010年底前,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的問題要基本得到解決,省人民政府確定的我市9個重點鎮市政消火栓基本達到國家標準。新建城區公共消防設施必須與其它市政設施同步規劃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制定突發公共事件消防專項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快速反應系統,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指揮水平,充分發揮公安消防部隊在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中的重要骨干和突擊隊作用。
2、繼續加強消防站和特勤訓練基地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國家《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加大新城區、開發區消防站建設力度,改造、完善現有普通消防站和特勤消防站功能。“十一五”期間,全市新增2個以上消防站,現有消防站要基本達到“宜居、節能、環境友好”的要求。2007年底前,全市特勤消防站建設達到國家標準,80%的普通消防站設立搶險救援班,40%的搶險救援班建設達到國家標準。2010年底前,全市所有普通消防站搶險救援班建設達到國家標準。此外,要建設具有電化教學、模擬仿真訓練等功能的特勤訓練基地,提高消防部隊訓練水平。
3、進一步加快消防裝備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急需、實用、配套”的原則,有計劃、有重點地加強舉高車、大功率水罐車、搶險救援車、后援保障車等特種消防車輛和個人防護裝備建設。2006年底前,全市所有消防中隊全部配備大功率水罐車,一線官兵全部配齊消防頭盔、消防手套、滅火防護靴、安全帶、安全繩等防護裝備;2007年底前,建立配備消防摩托車,建立機動性強、配備背負式高效滅火裝備的消防摩托戰斗班。2008年底前,配備消防后援保障車、運兵車、通信指揮車,全市80%以上消防中隊配備搶險救援專用車輛;2009年底前,配備A類空氣壓縮泡沫車、自卸式消防車、消防排煙車、干粉泡沫聯用車,建立消防車輛裝備器材調配中心;2010年底前,根據任務需要,配備用于船閘、隧道災害事故的專用消防車輛。
4、加快消防工作信息化進程。實施科技強警戰略,依托金盾工程和各級消防通信指揮系統,建成遠程教育系統、遠程視頻系統和遠程指揮調度平臺,實現遠程教學、遠程監控執勤中隊出警和遠程實施數據、圖片傳輸及指揮命令下達等功能。推廣應用消防遠程教育、部隊教育管理、重點單位信息、消防監督和滅火救援信息系統等應用軟件,提高消防監督管理和滅火救援信息的收集、處理、傳輸、共享能力,為部隊快速反應、協同作戰、指揮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2006年底前,各地要完成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信息系統建設,逐步實現滅火指揮數字化。2010年底前,建成移動消防通信指揮系統,實現數據、圖片實時傳輸功能。
(三)大力加強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建設
1、充分發揮企事業專職消防隊作用。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積極推動高速公路運營單位、超長隧道管理單位、發電廠、專用倉庫和儲油、儲氣基地等企事業單位組建專職消防隊。未經省級公安消防部門批準,企事業單位不得擅自撤銷專職消防隊。對于一些在改制、轉制中發展難以為繼的企事業專職消防隊,各級人民政府要采取先接收、后轉讓等措施,保障企業專職消防隊的生存和發展。企事業專職消防隊要參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根據執勤任務需要,逐步配備消防車輛及隨車器材。各級公安消防部門要加強對企事業專職消防隊的管理與指導,幫助提高執勤戰備水平和訓練實戰水平,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2、大力發展地方專職消防力量。各級人民政府要把地方專職消防力量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根據現役消防警力缺額情況,招聘具備一定條件的地方專職消防隊員和文職人員,從事執勤滅火和公安消防部隊內部勤務工作。2008年底前,9個重點鎮和經濟發展較快的鎮要全部建立地方專職消防力量,全市地方專職消防隊員達到60人、消防文職人員達到70人;2010年底前,全市地方專職消防隊員和文職人員總數力爭達到200人。
3、加強消防保安和志愿消防隊伍建設。各級公安機關要把消防安全素質教育納入保安隊伍職業培訓內容,充分發揮保安人員在防滅火中的作用。要大力推動企業、社區保安隊“一隊多能”,加強對保安隊伍的消防業務培訓,使其承擔服務區初起火災撲救任務。要公開招募熱心消防工作、有一定滅火技能的志愿消防人員,配備相應消防裝備,形成平戰結合、快速機動的志愿消防力量體系。2008年底前,除9個重點鎮外,全市其它鄉鎮要普遍建立以當地公安派出所為依托的保安消防隊或志愿消防隊。市財政將對各鄉鎮多種形式消防隊建設適當給予補貼。
4、加強公安現役消防部隊正規化建設。公安現役消防部隊是同火災作斗爭的骨干力量。各級人民政府要關心、支持公安消防部隊正規化建設,按照公安部制定的正規化建設標準,不斷改善消防部隊營房設施和辦公環境,建立和完善社會化后勤保障體系,努力改善基層官兵的工作、生活條件,力爭2008年底前全市所有消防部隊正規化建設達標。公安消防部隊要嚴格依據條令條例,加強思想、業務和作風建設,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努力提高消防執法水平和滅火救援戰斗力。
(四)加快消防工作的法制化、社會化進程
1、繼續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各地各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消防法律法規,普及防火滅火知識。各級行政學院要把消防管理作為公務員培訓的重要內容,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消防安全的能力。新聞媒體要把消防宣傳作為一項公益性活動,免費為消防宣傳提供陣地。教育、勞動保障等部門要把消防安全知識納入幼兒園、中小學校、師范類院校素質教育和各類職業教育內容,鼓勵高等院校建筑、電氣、給排水、暖通等相關專業開設消防課程,培養高層次消防人才。全市所有消防站都要定期向社會開放,宣傳普及消防知識和技能。大型企事業單位、營業性人員密集場所要設立消防宣傳教育陣地,對本單位職工定期進行教育培訓。要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靈活多樣的宣傳手段,推動消防宣傳進家庭、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質。
2、大力加強社區和農村消防工作。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公安、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民政部、建設部、農業部《關于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04〕57號)和公安部、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民政部《關于加強城市社區消防工作的意見》(公通字〔**〕10號),將農村和社區消防工作納入任期目標,落實經費,落實人員,落實措施,積極發展社區、農村義務消防組織。建立健全社區和農村消防安全管理機構和責任機制,落實各項火災防范措施。要大力培育社區消防志愿服務組織,建立資源共享的社區消防服務體系,加強社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要制定并實施村鎮消防規劃,有計劃地改造以易燃建筑材料為主體、房屋集中、火災荷載大的鄉村,加強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在2008年底前建立以重點鎮和經濟發展較快的鎮地方專職消防隊為中心,其它鄉鎮、村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為補充的農村消防力量體系。要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村委會、消防志愿組織和公安派出所在遏制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亡人火災中的作用,建立特殊群體周邊住戶聯防和定期走訪制度,免費為特殊群體家庭安裝報警設備,提高弱勢群體消防安全保障能力。
3、大力培育和發展消防產業。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研發、生產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消防科技新產品,發展壯大我市消防產業。不斷加大消防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力度,做好消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行為,重點把好應用領域的消防產品質量關,防止因消防產品不合格形成重大火災隱患。對制售假冒偽劣消防產品構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五)加強組織保障能力
為確保**市“十一五”期間消防事業的順利發展,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牽頭負責的領導小組,對相關任務明確責任人,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監督檢查。積極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工作項目的調研、論證和實施,確保按計劃、分步驟落實規劃中的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