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扶貧互助社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13年,我村扶貧互助社共發放資金17萬元,收取資金占用費1.224萬元。資金來源:1:上級撥入資金15萬元;2:社員入股資金及2011年節余資金占用費共2萬元。
一:借款手續齊全借擔雙方共責
2013年度,我村借出資金最高單筆1萬元,最低單筆0.5萬元。其中貧困戶社員11戶10.5萬元,一般戶社員7戶6.5萬元。每借出一筆互助資金,首先由借款人提出書面申請,評議會上說明借款理由和資金用途。然后是討論審批,對同意借給的社員,理事會成員和村干部共同把關,村委成員或果業大戶做擔保人。為了方便管理,本年度村委配置了一臺電腦。利用資金占用費購置專用櫥柜。用于互助社資料文件及賬本的檔案保管。
二:有限資金顯身手互助資金出效益
貧困戶社員王佳彬同志,2013年借互助社資金10000元,用于果園購買肥料農藥,剛剛放果的特早柑橘由于管理及時,收果品3.8萬斤,收人4.6萬元,臍橙收人3萬元,恰逢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政策的落實到戶,今年9月拆舊建新,已做2層框架住房208平米,一家人逢人便講:沒有互助資金的及時注入,我的收人不高,住房也做不起來。
三:值得探討的幾個問題
加強宣傳力度,重申互助資金的目的意義,說明互助資金的借款風險,消除個別村民對國家財政扶持的互助資金是借而不是送的概念和不良思想傾向。多動員村民加入互助社,同時增加入股資金額度,以增加社員數量和壯大互助資金,這樣可以為互助社多融資,逐步緩解“僧多粥少”的矛盾。建立回收互助資金的長效機制,為回收互助資金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措施。一是提倡或實行借款社員內部進行共同聯保:二是由年收入較高。社會金融信用較好的村民為借款社員提供擔保,避免村干部卸任后推卸責任,又避免外出干部為借款人進行擔保出現繁瑣復雜問題。
鎮村互助社依法注冊成立,其資金發放和回收,規范操作,嚴格管理,運轉正常,為貧困戶社員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起到了推動作用,收到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