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區教育教學年末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教育教學年末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區教育教學年末總結

重點推進“五大工程”

(一)實施“學位滿足工程”,進一步擴充優質教育資源

1.年內開工建設富力桃園幼兒園、東航復地幼兒園、沈2巷幼兒園、東方中學綜合樓、工商信息學校實訓樓、重固中學教學樓,啟用青少年活動中心。2.與各部門積極協調溝通,推進蒸淀幼兒園、小蒸幼兒園、徐涇15班新幼兒園、豫英學校游泳館及綜合樓等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積極配合新城公司、徐涇鎮政府、市住宅中心參與配建學校的前期工作,把好新校舍的建設標準關。3.做好了區新三年(2012—2014年)校舍加固、改造規劃的制訂并啟動實施。年內完成了毓華學校、鳳溪中學、東方幼兒園分部、紅珊瑚幼兒園、金澤成校、東湖中學等15個大修項目。

(二)實施“安全放心工程”,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校車安全等工作

1.落實教育系統三級安全責任簽約,明確崗位職責,和區消防支隊、交警支隊、治安支隊緊密合作,組建了9個校園安全管理協作組,啟動校園安全精細化管理的實踐探索。2.會同區交警支隊、治安支隊、消防支隊、交運局等部門開展校車、消防、技防、治安、校園周邊環境等項目的聯合檢查與整治,104家公辦學校抽查覆蓋率42%,64家民辦學校、幼兒園抽查覆蓋率92%,45家看護點抽查覆蓋率100%,學校周邊環境巡查與治理23所,其中高校2所。3.積極開展“防震減災”、“禁毒宣傳”等主題教育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共組織逾200場次的校級“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參與師生超10萬人次。另外,還開展了“優秀守護衛士”推薦、十八大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第四屆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網上競賽等活動。4.認真學習國家《車安全管理條例》以及《市校車安全管理規定》的文件精神,在檢查與調研的基礎上,和公安分局、區交通運輸局、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制定,并經區政府轉發《區關于貫徹實施<市校車安全管理規定>的意見》(青府辦發[2012]141號),確保了校車規范、有序、安全運行。5.加強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組織專人檢查各中小學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預防學生溺水事故切實做好學生安全工作的通知》情況,全力做好防汛抗臺工作,13個學校集中安置點共接收臺風“海葵”避險撤離人員7100余名。6.加強各類民辦學校的安全工作。按照治安、交警、消防、交運、食品監察等部門對各項工作的要求,分別制定相應的安全標準,并嚴格執行。列出專項經費約948萬元,配置專職保安、安裝攝像頭等,不斷夯實各類民辦學校的人防、物防和技防保障。

(三)實施“質量滿意工程”,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以“為人、為師、為學”主題師德教育為主線,深入開展“弘揚先進文化,力行師德規范,做人民滿意教師”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師德教育。成功舉辦主題為“弘揚先進文化,力行師德規范,做人民滿意教師”的第28屆教師節慶祝活動,進一步增強全體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2.繼續以區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培養為重點,以特級教師工作室、學科研修基地為抓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導向,不斷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成功舉辦了“第九屆教育論壇”。首批12個學科教師研修基地重點總結了學科教學改進工作的實踐和經驗,分別開展了以“課堂綠色轉型”為主題的展示活動。新掛牌的14個學科教師研修基地制定了三年行動規劃和首年工作計劃,工作穩步推進。3.深入開展新課堂實驗,推進“有效課堂、有效作業”,全面啟動新課堂實驗教師培訓,加強教材解讀和目標細化工作,深化作業設計與考試命題的研究,形成“以學定教、少教多學、鼓勵挑戰性學習”取向的新課堂實驗主流模型,努力促進中小學課堂教學的“綠色”轉型。堅持從“扎實”教學環節做起,開展“聚焦課堂、精細管理”等專題研討,整體加強教學五環節的銜接、聯系與統一,并進一步加強對課程計劃落實、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檢查,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4.依托的古文化、紅色文化、水文化、農業文化、現代科技文化,認真規劃和開發具有本校特色、充分發揮教師特長、滿足學生需求的校本課程。開展學生實踐活動方案的設計,為基層學校提供典型范例,豐富學生第二課堂的課程結構體系,如和環保局合作的環境教育課程《我們的綠色家園》。積極參加市中學階段征集展示活動,通過電視片、數字故事和電子書等形式展示中學校本課程的建設成果。繼續推進“區教育數字資源庫”的建設,目前,幼兒園、高中階段課程結構已經全部完成。5.推進“學科建設”行動,系統制定、論證和宣傳學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圍繞課程標準、課程、教學、訓練、作業評價等5個體系開展專題研究,已經取得初步成果,在基礎學校的應用中,反響良好。進一步落實“兩聽兩看”的工作要求,幫助學校制訂學科建設規劃,通過聽課調研、學科教研活動、網上教研、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等途徑,總結和推廣全區學科建設工作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

(四)實施“健康促進工程”,進一步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

1.深入貫徹“兩綱”教育,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開展了中小學生“學雷鋒、我踐行”、“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征文、“優秀童謠”征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好習慣伴我行”等活動,報送6節學科德育精品課程至國家教育部,并啟動了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建設。2.建立并健全區、鎮、村(居)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加強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努力構建具有特色的“社會資源大課堂”,通過開展“社區實踐指導站”的試點研究、區中小學課外素質教育活動優秀案例征集評選,加強學生校外生活工作的指導。3.完善“體教結合”工作機制。由區體教結合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區體育與教育部門共同協作,推進學校體教結合、布訓、體育傳統、特色項目等工作。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共有22所布訓項目學校,涉及9個布訓項目,并制定了評估辦法實施評估,促進學校體育工作正常開展,學生體質健康和運動水平穩步提高。2012年,教育局投入體教結合專項經費60萬元,并設立了200萬元的學校體育意外傷害賠償基金。另外,還啟動建設區域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中心,推進學校體育場地向社區開放工作。4.嚴格落實“三課兩操兩活動”要求,并對全區中小學進行了全覆蓋的專項督查,確保中小學生“每天校園鍛煉一小時”;完善學生陽光體育聯賽體系,組織了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等體育競賽活動,并組隊參加了市學生陽光體育大聯賽陽光伙伴比賽、第二屆阿迪達斯杯高中籃球決賽(高級中學獲冠軍)。5.完善“醫教結合”工作機制。教育局、衛生局聯合成立了醫教結合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自職責。建立了“一校一醫”、“一校一團隊”的工作模式,定期開展服務指導、分層培訓、會商會診等。還建立了特殊教育醫教結合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分工合作,落實了基地、人員、經費、設施設備等資源,構建了良好的運行機制。6.努力辦好食堂,建立學校食堂食品采購的追溯制度,確保食品來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和完善中小學生營養干預機制,組織本區營養專家成立專、兼職營養師隊伍,全面推行營養午餐。聯合衛生局和疾控中心等職能部門,加強對學生食品衛生安全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訓,同時加強食品衛生安全檢查,形成安全檢查長效機制。聯合有關部門,加強對校門口小商販、飲食店、流動攤點等開展綜合整治,嚴防校外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發生。7.全面啟動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為在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含政府購買學位的民辦學校)就讀的本市戶籍農村家庭學生、城市低保、特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營養午餐。投入專項資金44.63萬元,完成了高級中學等11所學校衛生保健室的標準化配置建設。

(五)實施“創新發展工程”,進一步提升區域教育整體發展品質

1.主動參與部市合作的“基礎教育體制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積極推進《新課堂行動》、《推進特殊教育醫教結合的實踐與研究》、《推進教育協作發展共同體建設,促進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三個項目的實施。在部市合作項目工作組對我區項目進展的專項調研中,專家給予了充分肯定。2.通過細化招聘要求、提高應聘門檻、修改準入條件、增強工作透明度、完備制約手段等方式,創新了新教師招聘機制,社會反響良好。3.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組織區第27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近10項區級競賽活動,選拔推薦優秀學生參加市級比賽,并成功舉辦了“院士行——青少年走近科學家”、“青少年走近藝術大家”、“明日科技之星”、“陽光下成長”等科技周、藝術節系列教育活動,成功舉辦區“第七屆學生藝術節”。4.建立健全民辦教育支持機制,搭建公民學校結對幫扶平臺,制定《區公辦學校(幼兒園)與民辦學校(幼兒園)結對幫扶工作指導意見》和《區公民結對幫扶工作績效評價指標》,組織實施全員化系統培訓和骨干教師培訓、落實教學“五環節”要求、委托專業機構開展深度年檢等措施,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不斷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1.學前教育:一是繼續開展課程實施綜合調研,全方位了解園務管理、保教管理、衛生保健等方面工作情況,進一步挖掘幼兒園的發展空間。今年調研了金澤、毓秀、商榻等六所幼兒園。二是推進協作組項目研究。確立六個實踐研究項目為工作推進的重要抓手,以協作組為平臺,以組內研究實踐、組際分享交流等主要方式,拓展經驗、聯動輻射,努力實現“提升學前教育質量,讓每個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目標。晨星協作組、早教中心、貝貝協作組分別進行了項目階段成果的展示。三是加強橫向合作與交流。在佳佳、晨星、實驗、徐涇等幼兒園舉辦語言文字、家教、教師培養等專題活動,通過醫教結合渠道強化傳染病防控的宣傳與落實,加強與各條線工作的合作與交流。四是進一步規范辦學。委托專業機構對奇星幼兒園、民辦喜洋洋幼兒園、民辦美美幼兒園開展二級幼兒園等級驗收,配合民政局對民辦二級幼兒園和民辦早教指導中心實施年檢,進一步規范園所管理,提高保教質量。2.小學教育:圍繞“深化課改,加快轉型,提升內涵”的要求,進一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提升學校課程領導力。一是加強對基層學校的專業指導與服務。重點對慶華小學、金澤小學等10所小學開展課程教學管理、課程教學綜合、快樂活動日等主題調研,及時了解學校課程教學實情,分析問題、梳理經驗,共同制定改進方案。二是鼓勵特色辦學。舉辦“基于學情分析的備課”、“加強課程教學資源整合,提高常態課堂教學質量”等4場研討展示交流活動,鼓勵學校聚焦辦學傳統、教改成果、教生資源和社區資源,加強傳統優勢項目建設,創新辦學特色。三是推動項目研究。繼續以“校長論壇”為平臺,深入實踐七個攻堅項目,不斷完善“城鄉教育共同體”協作機制建設,推進小學教育內涵發展。分別舉行了主題為“教師發展——學校發展的核心與關鍵”和“辦學特色——優質學校的獨特品質”的第三、四期校長論壇,圍繞教師專業能力和職業境界的提升、學校辦學特色的培育與傳承進行了深入交流。3.中學教育:一是完善區域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努力以綠色指標體系中的相關指標引領基層學校,加強“有效課堂”、“有效作業”的研究。召開了“做細常規,夯實課堂”的初中校長專題研討會,強調用規范來提高教學的功率,切實減負增效,提高學生的學業質量。二是完善教學質量控制系統。建立以“課堂教學評價”、“教師專業能力”、“學生學業質量評價”、“教學管理過程評價”等多維度監測學校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扎實開展綜合調研和專題調研,總結經驗,查找問題。三是進一步加強初高中畢業班教學質量。結合本區初高中學生實際,針對初、高三教學質量抽查考試所反應的問題,開展專題性的調研和教學專題研討活動,總結2012屆畢業班的經驗與教訓,提前分析2013屆畢業班的教學基本情況,制定初高三復習工作指南,幫助各校制定初高三復習工作計劃,明確目標,找準差距,尋求策略,樹立信心。四是放大區域優質教學資源的輻射效應。分別在朱家角中學、高級中學和珠溪中學、崧澤學校、東方中學舉行了教學展示活動,集中研討如何調整教與學的關系,努力構建“以學定教、少教多學、鼓勵挑戰性學習”的課堂教學主流模型。4.職業教育:以深化校企合作為突破口,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努力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一是成立區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著力提升職教課程建設隊伍指導、服務能力,不斷完善、創新校企合作管理運行體制機制。二是開展專題研討與專項調研。召開了“拓展校企合作途徑,創新企業職工培訓機制”和“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服務經濟社會能力”專題研討會,就“構建區域職教體系”、“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數字化校園建設”、“深化校企合作”等開展研討交流;舉行了“運用地方教育附加開展企業職工職業培訓”專項調研,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完善運用地方教育附加專項資金開展企業職工職業培訓的相關政策措施。5.成人教育:堅持“農科教結合”和“傳承弘揚區域特色文化”兩條主線,深入開展社區教育實驗,扎實推進區域學習型社會建設。一是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成立華東師范大學社區教育實驗基地,推進多個市、區級課題項目研究,在發展規劃、體制機制創新、課程建設等方面積累實踐經驗。二是深化學習資源建設。完善“市民學習網”建設,推進實驗基地和村(居)學習點建設。繼續開展《區域特色文化》系列讀本組編工作,并推廣應用《走遍》讀本。三是創新社區教育的途徑方式。大力開展各類評估創建工作,如社區教育示范街鎮、市學習型社區、示范性(特色)老年學校等。建設遠程教育合格(示范)收視點、老年教育標準化學習點,參加市“三個一”課堂教學評比、第八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競賽等活動,組織區2012家庭講故事比賽、家庭才藝大賽復賽、老年教育藝術節、“我與終身教育”征文,舉辦主題為“推進村居學習點建設”的第二屆成人教育“崧澤論壇”,開展“全國數字化學習先行區”申報工作等。6.特殊教育:一是深化醫教結合。年初與衛生局、宗民辦聯合召開醫教結合聯席會議,確定了醫教結合新的10項重點工作。組織了10輪次的區“特殊教育醫教結合專業化教師培訓”,聯合召開了區特殊教育醫教結合工作階段性總結研討會,完成了我區醫教結合課題總報告和特色案例的撰寫工作。二是注重研修提高。以市級課題《醫教結合》及《資源教室生本化課程開發》為重點,開展隨班就讀的研究和特殊學校、資源教室課程的建設。成立區特殊教育教研中心組,開展各學科校際教研,并組織教師參與各類課堂教學競賽,14人次獲市、區級等第獎。三是加強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建設。召開了三次實驗學校區級資源教室使用及課程開發研討會,初步出臺了資源教室校本課程方案。巡回指導教師定期對全區配置隨班就讀資源教室的學校進行指導。四是增進交流合作。組織特教指導中心成員和實驗校的特教分管領導赴寶山和嘉定學習考察特殊教育工作,與徐匯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市第二聽障中心、崇明縣培林學校等專業機構與學校就指導中心建設管理、醫教結合、課程教學等工作進行了交流。在各級各類調研,特別是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調研和教育現代化綜合督政調研中,我區特教工作得到充分肯定。7.民辦教育:一是加大經費投入。爭取市、區兩級財政支持,逐步提高生均經費,添置教學設備、用具及安全技防設施,派駐保安,確保教師收入穩定,保障民辦教育健康發展。在今年12月市人大財經委、預算工委的專題調研中,對我區采用的“集體舉辦、委托管理”的民辦小學辦學管理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二是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組織實施農民工子女小學全員化系統培訓、骨干教師培訓、民辦三級幼兒園保健教師上崗培訓、教研組長培訓,開展“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校長論壇。10位農民工子女小學教師獲區園丁獎,36位教師被評為民辦學校優秀教師。三是注重規范管理。依托6位派出專管員,加強各街鎮民辦幼兒園和看護點的日常檢查,組織“愛生為本,規范保教行為”民辦三級幼兒園保教質量現場研討活動、農民工子女小學“辦學績效評估優良學校”創建活動,提高辦學質量。四是規范民辦非學歷院校的管理。做好各民非院校學雜費專用存款賬戶開戶指導工作,配合市評估院對5所民非院校開展督查和評估,并對2011年評估的15所民非院校進行了反饋,制定了整改方案。

圓滿完成“綜合督政”

1.成立機構。專門成立了由趙惠琴區長任組長、蔡忠副區長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區政府、各街道(鎮)、財政局、人保局、發改委、建交委、規土局、房管局、民政局、區婦聯、計生委、區殘聯、衛生局、文明辦、教育局等主要領導為領導小組的成員。下設辦公室在教育局,由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分別成立了相應的工作小組和聯絡小組,在組織上保障了“綜合督政”工作的順利開展。2.制定方案。今年4月,制定了我區的迎接“綜合督政”工作的方案,并于5月由區政府常務會議通過。按照方案,具體工作共工作部署、自查自糾、整理資料、迎督準備四個階段。3.工作推進。在區級層面,由區政府召集,從6月份開開始,先后召開了7次會議,專題部署、研討和推進本次督政工作。在教育局層面,先后召開了10多次會議,有黨政班子會、全體校(園)長會、科室長會、部分教師會等,學習、研討、布置和推進“迎督”的各項工作,按時完成了督政自評報告、工作報告、專題片以及文書材料的整理和歸檔,確保“迎督”工作有效落實。4.接受評估。12月4日上午,在區委黨校召開“市對區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項督政工作會議”,聽取我區的工作匯報并進行了互動交流。12月4日下午進行了20余場各級各類訪談、座談會議。12月5日全天、12月6日上午,市督政專家組分9路,實地走訪28所學校;公共服務組查閱資料、核對數據、走訪有關單位。12月6日下午,督查組進行分組匯總和大組匯總。

有力推進各項保障工作

1.規范教育經費使用。認真執行教育經費區級統籌相關文件精神和管理法規,繼續采用“部門預算”和“人員經費按實際、公用經費按定額、專項經費按項目”相結合的方法統籌安排,合理分配教育經費,確保教育經費“三個法定增長”,實現經費收支平衡。2012年教育經費預算編制的結果是:全年安排資金200,458萬元,其中:財政教育經費撥款收入119,260萬元(增長率9.65%);上級補助收入68,147萬元(含教育費附加、市撥專款、中央專款);事業收入3,748萬元;其他收入226萬元;區撥專款(醫療衛生、離退休經費)7,828萬元;區級土地出讓金1,250萬元。全年支出安排200,729萬元。2.推進政風行風建設。堅持把政風行風建設作為一項長期性的重要工作,不斷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優化措施、精心管理、提升服務,努力建設“六型”機關。一是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評選教育系統2012年“創先爭優先進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二是扎實推進黨建督導、黨建課題研究、黨建結對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指導與管理。三是開展紀念建黨91周年系列工作,包括“創先爭優謀發展服務群眾促和諧”主題交流活動等;四是修訂教育系統領導干部考核細則,引入社會評價新型考評機制,提升教育社會形象。五是開展各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完成文明單位(和諧校園)創建與驗收工作。六是鞏固規范教育收費工作:出臺文件,規范教師校外兼課行為;加強檢查,對36所公辦中小幼學校和6所民辦學校進行了包括代辦收費、收費公示、食堂帳務、票據管理等內容的收費檢查,總體情況良好。3.加強工會工作。一是舉辦“區教育系統十二五工會主席培訓班”,加強工會實務知識的培訓和指導。二是組織“首屆區教育系統教工冬季趣味運動會”,進一步豐富教職工文體活動。三是繼續推進“職工書屋”、“婦女之家”、“教工之家”建設,進一步規范“教代會”工作。四是建設“教育工會網”,開展“RTX網上研討活動”,豐富信息交流渠道。4.加強語言文字工作。進行方言發言人的面試工作,舉辦“區第四屆中小學生古典詩詞創作比賽”、“精銳杯”魅力漢語大賽、推普周活動。崧澤學校被評為“國家級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朱家角小學被評為“市級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5.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和意見提案辦理工作。全面推進教育系統基層單位對社會的信息公開和互動交流工作,確保招生、入學、招聘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各項工作公開透明。認真辦理涉及教育問題的人大代表書面意見9件,政協委員提案22件。6.做好教育信訪、檔案和保密等工作。認真辦理群眾來信來訪245件、行政投訴2件、“12345”市民服務熱線5件以及“局長信箱”312件。積極推進檔案管理升級達標工作,共有12家單位晉升區級先進行列。加強保密工作管理,調整教育局保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明確定密責任人,完善《涉密事項一覽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险| 迭部县| 汝州市| 滦平县| 南投县| 胶南市| 渝中区| 齐齐哈尔市| 屏东市| 贵溪市| 丹寨县| 镇江市| 榆林市| 太康县| 闻喜县| 漳平市| 温泉县| 闽侯县| 大庆市| 苗栗市| 青龙| 淅川县| 东乌| 罗源县| 璧山县| 玛多县| 上饶市| 平阴县| 阳高县| 宁德市| 泸溪县| 烟台市| 南澳县| 西昌市| 武穴市| 芦山县| 卢龙县| 静宁县| 阿拉善右旗| 丹阳市|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