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部門環境保護綱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貫徹落實縣委八屆四次全會和省市環保工作會議精神以及長沙市城鄉生態環境一體化建設要求,加快建立我縣城鄉環境保護一體化體系,著力推進我縣“兩型社會”建設,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經研究,制定《年環境保護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按照“兩型社會”建設要求,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圍繞統籌城鄉發展主題,扎實推進全縣生態環境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生態縣創建工作,不斷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業務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城鄉環境質量,不斷加大環境治理、環境監管和生態保護力度,全面完成兩個《環保三年行動計劃》任務和“十一五”污染減排目標任務,團結一心,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不斷開創我縣環保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縣城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縣城環境噪聲和揚塵得到有效治理,城鎮固體廢棄物處置率達到100%;全面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SO2)和化學需氧量(COD)減排目標;全面治理馬橋河和八曲河,恢復兩河水域生態功能;有效開展縣城和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全面開展涉重金屬、涉危、涉化等重點污染行業企業的整治工作;全面推進農村環保工作,建立健全農村環保工作體系;有序開展農村垃圾收集處置設施建設,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設施建設和污染治理率均達到60%以上,認真開展國家生態鄉鎮、生態村和市級農村環保模范鄉鎮的創建,不斷推進“綠色學校”、“節能環保社區”的創建工作,加快基礎業務能力建設,實現監測、監管業務工作全面達標升級。
三、工作重點
(一)以生態建設為導向,全面推進城鄉生態一體化建設。
1、積極開展全國生態縣創建工作。根據行政區劃調整、“兩型社會”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要求,加快《望城縣生態縣建設規劃》修編工作,制定出高標準、數據化、圖表化的生態縣創建規劃,全面推進生態縣創建階段性工作目標。
2、積極開展生態鄉鎮、村創建工作。完成等五個鄉鎮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完成等五個村創建國家級生態村;確保等8個鄉鎮達到市環保先進鄉鎮目標。
3、建立健全我縣環境保護新體系。加快制定新的《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十二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研究制定推進城鄉生態環境一體化工作的新舉措;建立健全鄉鎮環境監管隊伍體系,積極探索鄉鎮環境保護、治理、監管和考核的新途徑。
(二)以落實《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為軸線,大力推進我縣環境的污染治理工作
1、突出工業污染、企業治理主題。一是嚴格把關。促使改燒清潔能源;加大工作力度,促進化工試驗工場早日實現整體搬遷。二是積極主動工作。促使經開區范圍內所有工業企業實現清潔能源改燒。三是嚴格監管。實現涉危、涉化、涉重金屬企業的全面整治達標。
2、強化功能分區保護規劃。一是強化飲用水源保護區的保護。對縣城自來水取水口按要求實行嚴格的保護制度,對5000人口以上集鎮建設集中式飲用污染源保護區(主要是)保護區范圍內農戶生活污水處理達標率100%。二是強化畜禽養殖功能區控制,按照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劃定,嚴格控制畜禽養殖規劃;三是嚴格執行產業布局規劃,引導企業逐步進入園區落戶。
3、實行嚴格的環評制度,嚴把項目準入關。緊緊圍繞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以及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建設“新城區”的戰略構想,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嚴格項目準入制度,不斷提升我縣環境競爭優勢,絕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的老路。
(三)以城鄉生態環境一體化建設為主題,全面推進生態建設工作
1、全面完成存欄500頭以上牲豬養殖場污染治理。
2、存欄500頭以下的養殖場污染治理。主要完成流域鄉鎮的治理。
3、建成或啟動建設5家鄉鎮污水廠。
4、完成等8個環保先進鄉鎮創建,建成覆蓋全鎮的農村垃圾收集處置設施體系(8個鄉鎮,91個村)。
5、開展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創建活動。在環保先進鄉鎮中創建5個鄉鎮通過省廳驗收,并上報國家環保部審核。
6、開展環保自治村創建活動。
7、開展國家級生態村創建活動,選2-3個創建國家級生態村。
8、建立農村環境保護監管體系。每個鄉鎮設立環保監管員,健全公眾調查制度,實行鄉鎮環境質量排名媒體公布制度,推行農村環保工作績效考核制度。
9、完成江干流望城段支流一級水源保護區截污工程,全面實施水域生態功能。
10、建立農村環境監測體系。建設一個(縣城)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建設溈水河縣域交界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重點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設置水質監測斷面和保護標志。
11、制定畜禽養殖發展規劃和產業規劃,設置畜禽養殖禁養區、適養區、限養區以及生態保護區。
12、完成生態縣創建階段性工作目標。
13、完成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考核試點城市各項指標任務。
14、開展森林公園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建立生態環境預警機制,形成生態環境監測和應急救援體系。
15、完成環境風險企業、采礦企業、生豬養殖在1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企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16、完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試驗工場限期搬遷。
17、在5000人以上集鎮建設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保護區范圍內農戶生活污水處理達標率100%。
18、開展1千畝以上農田生態修復試點。
(四)切實加強隊伍建設,樹立望城環保新形象
1、籌措資金,不斷完善局機關內務建設,切實改善機關工作的生活環境。全面建設機關監測大樓,更新辦公設施,增添監測設備,完善監管裝備,實現監管和監測雙雙達標升級。
2、啟動機關劃撥用地開工建設工作,綜合利用好這宗土地。
3、加強干部職工的業務學習和培訓工作。采用走出去、請進來辦法,多渠道培訓干部,開拓干部隊伍視野,提升干部隊伍理念,切實提高干部隊伍的理論業務水平。
4、加強勤政廉政建設,切實轉變作風,提高服務水平。切實加強對干部隊伍的管理和廉政教育,服務全縣大局,倡導首向責任制,服務承諾制,不斷改變服務方式,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努力提高辦事效率,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講團結、講奉獻,樹立環保隊伍的新形象。
四、工作措施
(一)突出重點,加大環境監測和監管工作力度
1、進一步做好城鄉環境監測的日常管理工作。采取切實措施,不斷完善監測隊伍,加強重點污染源,污染企業的監測,特別要加強對飲用水源的監測保護。
2、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管工作力度,堅決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一是加大對國控、省控重點企業和群眾長期投訴的監管,明確專人負責;二是不斷健全環境投訴的管理系統,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妥善處理環境投訴事件,防止發生重大污染事故;三是嚴格執法,依法打擊重污染企業的偷排現象,采用經濟和法律手段,對屢教不改、群眾投訴意見大、又不整改的企業下重拳予以打擊。
3、強化城鄉環境審批制度。實行嚴格的環境項目準入制度,從源頭控制產生新的污染。
(二)建立健全環境考核目標責任制
1、依據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和《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將目標責任層層分解落實,爭取提高鄉鎮績效考核環保的分值;建立嚴格的監管機制,督促各責任單位按時間進度完成任務。
2、進一步細化局機關各科室、站、隊的工作任務,實行聯項目、聯鄉鎮制度。
(三)創新環保投入機制。
1、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相結合,依法管理與政策的激勵相結合,采用以獎促治,以獎代罰等方式,建成社會多元化環保投入機制。
2、要進一步加大對上爭取項目資金的工作力度,爭取國家環保部、省、市廳局對我縣的重點支持,收集建立城鄉環境治理的項目庫。
(四)不斷加強橫向聯系,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1、建立鄉鎮環保管理機構,明確鄉鎮環保專人負責。
2、加強縣直機關單位的聯系溝通,形成落實環保責任的聯系會議制度,加強對項目的調度和監管,發現問題,共同研究解決。
(五)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加大環保宣傳力度
利用廣電平臺,開辟環保專欄節目,重點宣傳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環保節能知識和生態建設工作推進法。
五、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二)轉變觀念,提升理念;
(三)強化責任和大局意識,提高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
(四)堅持學習,提高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