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個人總結行政辦公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年度本人又經歷了工作崗位的轉換,前八個月作為學院院長在基層工作,后四個月作為校辦主任在機關工作。由于兩個階段的工作性質迥然相異,崗位職責明顯不同,因此分段進行小結。
學院工作的中心是人才培養,學院的基本任務是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在政法學院工作期間,本人能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科研為核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在院黨委和系部的配合下,組織和開展各方面的工作,努力保證學院的學科建設、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創收服務等,都以良好的發展態勢,按“十五”規劃長足進步。按照分工重點做了以下幾項工作:()抓學位點建設,扶持老點,建設新點,推動學科發展。按照“保一、爭二、報三”目標,整合各方面力量,適度利用學科交叉優勢,基本完成了第九批碩士點申報的前期準備工作。原創:()抓專業建設,努力完善專業結構,穩定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主要做了三件事:首先抓好新專業建設,高起點設定哲學和公共事業管理兩個新專業的教學計劃,著力規范教學秩序,確保新專業的教學質量;其次是抓好品牌專業建設,著力改變熱門學科無優勢的現狀,爭取實現法學學科的跳躍式發展;三是抓好新專業——電子政務的申報準備,努力為學院拓展新的辦學空間。()培養和引進并重,切實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在隊伍建設方面,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繼續加大培養和引進力度,著力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夯實政法類學科跳躍式發展的基礎,實現了博士數量三年翻兩翻的目標。二是因勢利導、化解難點,組織好職稱評審,著力完善教師隊伍的職稱結構。()全力支持院、系其他領導分管的工作,積極推動教學、科研和創收服務,既尊重他們的相對獨立性,又不回避矛盾,努力替他們排憂解難。
校長辦公室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工作領域。作為校辦的主要負責人,自己清醒地認識到,校長辦公室是校長直接領導下的綜合管理機構,是承上啟下、貫通全校的橋梁,是溝通內外、協調左右、聯系四面八方的樞紐,是校長指揮全局、推動各項工作朝著既定目標前進的中心。它不是決策機構,但參與決策過程,它不是具體的執行機構,但對執行過程起著督辦作用。基于這樣的認識定位,本人在校辦所做工作主要有:()當好參謀助手。作為綜合管理部門,校辦許多工作的最終成效要通過其他職能部門的工作得以體現。校辦的參謀助手、綜合協調職能發揮得好壞,對個學校的管理效率和機關作風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此,本人平時的工作注意帖緊學校工作中心,努力吃透領導的工作意圖,協助處理有關問題。力行了三點:一參與而不干擾;二服從而不被動;三維護而不損害。()協調督辦校務。對學校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妥善地進行協調,解決各方面的矛盾,保證學校工作的正常運轉,是辦公室管理的要務。隨著改革的深化和事業的發展,學校在教學、科研和管理等方面,新的問題會層出不窮,實際工作中上下不一致,左右不協調,前后不銜接的現象時會發生,在所難免。在校辦工作中,本人不推諉、不扯皮,努力充分發揮綜合部門協調作用,積極督辦校務,依托各方面的力量,妥善處理各種正常的、非正常的乃至突發性的事件,鈍化矛盾,減少內耗,努力理順職工與學校、上級和下級、部門與部門、學校與社會的各種關系,保證學校重大決策的落實和管理秩序的穩定。()服務四面八方。服務是辦公室的天職。校辦的工作千頭萬緒,有文書處理、印信管理、文件批轉、會議安排、信訪接待、迎來送往及領導用車等。面對繁雜瑣碎的大量事務性工作,本人能盡快轉換角色,強化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既盡心盡力為學校領導服務,對上級負責,也盡心盡力為基層和廣大師生員工服務,對下級負責,還盡心盡力為校機關各部門及校外來賓服務,對左右負責。平時注意加快服務節奏,提高服務效率,冷靜辦理各項事務,力求周全、準確、適度,避免疏漏和差錯,至今基本做到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作為黨員干部,本人能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尤其是三個代表的理論和十六大文件精神,注意學以致用。原創:政治上能嚴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潔,沒有任何違法違紀行為。作為教師,能用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律己,注意教書育人,注重為人師表,建立教師的良好職業形象。
本人是雙肩挑干部,除了完成行政管理工作以外,還承擔了一定的教學科研任務。在教學方面,今年完成了普教本科的三個班級兩門課程計課時、成教個班級計課時的教學任務;全程使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案例教學,對教學方法大膽地進行改革,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基本完成了一個校級、一個院級教改課題,制成了人力資源管理學課程的全部多媒體課件。在科研方面,承擔著一個省教委課題的研究,作為階段性研究成果,今年又有三篇在《江海學刊》、《揚大學報》等核心雜志。
無論是在學院還是在校辦,取得的工作成績靠的是諸位同仁的全力以赴,靠的是班子成員思路、步調的趨同和鼎力相助。校辦主任這一職位,本人尚在適應過程中,還有諸多欠缺,業務能力和敬業精神等都需要加強,尤其是需要實現以下四個方面的轉變:()從偏重辦文辦事向既辦文辦事又當參謀助手的轉變;()從偏重公文批轉向綜合處理信息的轉變;()從偏重被動應付向主動服務的轉變;()從憑經驗粗放式管理向科學化規范化管理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