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果品產業服務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我縣果業按照“依托資源優勢,突出發展雜果”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優化種植區域,葡萄、杏、桃等特色優勢果品得到長足發展。截止目前,全年新增果樹面積1.8萬畝,全縣果樹面積已經達到18萬畝,其中優特雜果面積15萬畝,果品總產15萬噸,產值2.8億元。我縣被省果業局評定為“全省優質葡萄產業強縣”,被農業部納入到國家葡萄產業總體發展規劃。
一、大力發展釀酒葡萄,帶動一村一品科學發展,快速發展。今年我縣果業一村一品工作主要是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三個一萬”工程要求,以釀酒葡萄基地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果業產業化。經過努力,上半年我們完成了8000畝釀酒葡萄栽植任務,秋冬季栽植完成了10000畝,全縣累計調運發放苗木600萬株。釀酒葡萄面積已發展到3.3萬畝,基地掛果面積2500余畝。在基地建設中,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召開協調會、動員會安排部署工作,主要領導、主管領導及其它所有縣級包抓領導都經常深入到各自包抓鄉鎮檢查指導工作,及時解決和糾正工作存在的各類實際問題。縣委辦、兩辦督查室、重促辦、考核辦領導及時督促檢查,水利局、財政局、審計局、農林局等包抓部門認真落實包抓責任,協調解決六鄉鎮栽植遇到的問題,其它包抓部門主動落實栽植資金,有力推動了工作進度,目前群眾發展釀酒葡萄積極性十分高。果業中心按照縣委縣政府總體部署,搶抓夏秋兩季陰雨天氣組織發動群眾集中人力物力栽植。堅決做到“面積落實、技術指導、苗木供應、組織栽植”四到位,不折不扣的完成好栽植任務。龍泉鄉四羅溝村今年完成釀酒葡萄栽植800畝,大戶茹雄栽植了126畝,基地面積已發展到1300多畝,占到全村耕地面積的80%。白王鎮太和村今年完成釀酒葡萄栽植600畝,大戶張建剛栽植了330畝,高雙利對原有的270畝釀酒葡萄積極搞好配套設施建設,基地面積已發展到1200多畝,占到全村耕地面積的75%。王橋鎮北樟村由日新公司買斷荒地進行平整,組織帶動全村發展釀酒葡萄1500畝,占到全村耕地面積的70%。在發展模式上,積極探索實踐“土地流轉”、“公司+農戶”、“大戶承包經營”、“專業合作社+農戶”四種發展模式,目前,全縣千畝以上種植公司6各,帶動農戶6000多戶,葡萄專業合作社5個,帶動農戶2000多戶,金田公司釀酒葡萄基地已從蔣路鄉拓展到白王鎮、口鎮的十個村,總面積達到了8000畝。模式創新對推動一村一品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大力發展其它各類優特雜果,提升一村一品發展水平。結合我縣的自然地理優勢,我們堅持突出發展杏、桃、柿等特色時令水果,在工作中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盡可能的按一村一品發展,積極推廣科學技術,不斷的壯大農村經濟組織,初步形成了果業合作社帶動基地,基地連農戶、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果品產業鏈。重點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個,其中:太平鎮駱村、張閣村、王里堡村、橋底鎮溝而上村依托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雄厚的發展基礎積極發展壯大蘋果產業,面積已發展到4300畝,并帶動兩鄉鎮發展蘋果19000畝,畝產1000公斤以上,畝產值3000元左右;王橋鎮木梳灣村在德民果品專業合作社帶動下積極發展晚熟桃,桃樹面積已發展到1500畝,并帶動全鎮發展晚熟桃5000畝;高莊鎮依托金太陽杏協會在山西莊村、唐家村發展金太陽杏1000多畝,帶動全鎮發展金太陽杏3000畝。
三、存在問題及明年的工作打算。年,我們雖然為“一村一品”發展作了一定的工作,但是我們在“一村一品”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缺乏整體規劃和有力指導;二是覆蓋面不寬,輻射帶動作用不強;三是生產和經營水平不高,缺乏統一的生產標準和高素質農民,專業化程度不高。從總體上看,“一村一品”市場競爭力不強。
因此,今后發展“一村一品”必須繼續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揮資源和區域優勢,堅持產業富村、科技興村、企業帶村、生態建村、人才強村,突出培育主導產品,優化發展環境,完善發展機制,提高發展質量,拓寬發展空間,促進“一村一品”向縱深發展。我們今后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1、積極開展調研,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
發展“一村一品”,農技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深入農村,開展調查研究,摸清真實情況,掌握發展規律,制定“一村一品”發展的總體規劃,明確分階段的實施重點,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情況、不同條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要用市場的手段推進“一村一品”的發展,不能急于求成,不搞強迫命令。加強試點示范,循序漸進,扎實推進“一村一品”的發展。
2、推進產業化經營,完善“一村一品”的發展機制
首先通過產業化經營,構建“一村一品”的市場機制。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依靠龍頭企業帶動和農民專業協會的組織,按照市場需求與農民簽訂產銷合同,龍頭帶基地,基地和協會聯農戶,產加銷一體化,形成“一村一品”產前、產中、產后有機結合的產業鏈,推進“一村一品”向市場延伸,向市場要效益。其次通過產業化經營,提高“一村一品”的商品率和加工轉化率。要培育、扶持一批有較強開發加工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的果品龍頭企業、果農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注意拓寬思路,推進果業品牌化發展。鼓勵有條件的特色果品,注冊商標和原產地標識,加強品牌的宣傳、保護和推廣,提高“一村一品”的信譽度和知名度。加強龍頭企業和農戶之間的合作,發揮龍頭企業在科技推廣方面的作用,指導農民使用新技術和新的管理模式,推動現代農業的長足發展。
3、深化結構調整,大力培育主導產品
堅持效益原則,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果品,品質優良、特色明顯的名優特新果品。我們要根據各地的自身資源優勢,合理布局、突出重點進行發展,通過努力,使我縣形成一大批果業特別是釀酒葡萄“一村一品”生產基地,把我縣的果業工作做大、做強、做優。
4、完善服務體系建設,切實搞好科技推廣工作
實施“一村一品”工程,要進一步強化服務體系建設,構建全方位服務格局,引導果農自覺走上“一村一品”的發展道路。一是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入戶,制訂“一村一品”主導產品加工、包裝、貯運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二是完善發展“一村一品”的市場信息體系,在“一村一品”發展重點區域建設專業批發市場,拓展經營領域,擴大輻射范圍。三是培育發展“一村一品”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為“一村一品”和產業發展提供有效的組織載體,大力扶持果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訂單農業”,有效解決果品銷售問題。四是加快農村人才培養,結合“一村一品”的發展,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培訓,造就發展“一村一品”的新型農民。五是必須重視果品銷售工作,要全力搞好促銷宣傳,積極培育營銷企業。要不斷適應市場需求,提高果品商品化程度。同時要加強對農民群眾的宣傳教育,樹立誠信意識,改善營銷信譽,優化銷售環境。
總之,我們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合理布局將“一村一品”作為今后的一項重點工作抓緊抓好,促進“一村一品”的健康快速發展,為我縣的經濟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