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鹽務局十一五期間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十一五”工作回顧
“十一五”期間,鹽業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六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深入開展“四個年”活動,全市上下勵精圖治,艱苦奮斗,鹽業經濟保持了平穩良好的發展。“十一五”期間,全市鹽業生產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7.35億元、銷售收入34.42億元、利稅8.72億元、利潤4.32億元。今年月份,全市鹽業生產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15億元、銷售收入9.26億元、利稅1.6億元、利潤8465萬元,與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75.25%、224.91%、44.14%、38.48%。累計生產原鹽1190.56萬噸,銷售904.99萬噸。今年1—10月份,生產原鹽289萬噸,銷售235.67萬噸,與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36.87%、238.95%;生產溴素49522噸,銷售49788噸,其中今年月份,生產溴素9100噸,銷售9133噸,與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74.33%、75.20%。鹽業批發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9.05億元、利稅1.04億元。銷售各類鹽產品23.8萬噸,其中,食鹽15.3萬噸、小包裝食鹽5.5噸,主要工作體現為:
(一)加強市場監管,確保食鹽安全。作為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協調委員會的成員單位,我局始終將食鹽的安全與有序供應作為講政治、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頭等大事來抓,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關工作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強化管理措施。一是全方位齊抓共管。全市各級鹽政執法機構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鹽,不斷清理整頓鹽業市場,嚴厲打擊涉鹽違法活動,維護鹽業市場秩序。與公安、工商、質監、衛生、食品藥品監督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強化協管。廣泛發動群眾,教育群眾檢舉違法犯罪,抵制私鹽、假冒偽劣鹽,構建起“政府領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齊抓共管打擊涉鹽違法犯罪的長效機制。據統計,年至今,全市查處鹽業違法案件8719起,沒收私鹽1857噸,罰款199.69萬元,端窩點50個,沒收假包裝1500個,出動鹽政執法人員146401人次,公安出警3717人次,聯合辦案662起。刑拘6人,判刑2人。二是嚴格落實食鹽專營政策。加強計劃價格管理,規范批發企業經營行為。三是嚴把食鹽質量關。對食鹽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倉儲及零售環節的全過程監控與檢測,明確質量責任與獎懲措施。同時,面對鹽業體制改革及有關媒體各種報道所引發的社會議論與猜疑,各種不法分子也乘機而動,擾亂鹽業市場,給鹽的穩定供應與食鹽安全造成巨大風險,各級鹽業主管部門頂著壓力,排除干擾,切實履行職責,采取有效措施,凈化鹽業市場,確保了全市日常特別是十一運期間的食鹽安全與穩定供應。
(二)提質增產,不斷拓展市場。“十一五”期間,鹽業發展同全國經濟發展一樣,初期平穩,后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倍受沖擊,由于我國實行經濟宏觀調控及一攬子刺激政策,經濟形勢逐步好轉,“兩堿”工業企穩回暖,原鹽市場回升、價格上揚。對此,各原鹽生產企業搶抓商機,從抓生產管理入手,提質增產,開拓市場。首先,抓制鹵上塑苫。擴大制鹵面積,提高制鹵能力,增加塑苫結晶面積,建設中高級保鹵庫,避免鹵水損失,提高鹵水質量。其次,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按照鹽田結構合理化、工藝科學化、生產機械化,揚水、制鹵、結晶、集坨“三化四集中”的要求,制鹽采用集中納潮、分區制鹵、曲線走水、薄趕深儲工藝;結晶采取部分死碴活碴結晶,塑苫為主的“新、深、長”工藝。在今年降雨量明顯大于往年,蒸發量偏低的氣象條件下,確保了原鹽生產的優質穩產,大災之年減產不減收,以噸鹽價格高于其他產區20—30元的優勢,開辟占領了北部及周邊市場,贏得了用戶的青睞,樹立了濱鹽品牌。
(三)加強行業管理,為企業發展服好務。每年度市局
組織召開全市產區鹽務局及核發制鹽許可證的企業負責人參加的春季生產檢查現場會,檢查各單位的生產管理、現場管理及產業、產品結構調整進展情況,交流經驗,分析產銷形勢,構建信息交流平臺,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對每年確定的鹽業重點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調度,密切與產區鹽務局、制鹽企業的溝通聯系與工作督導,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總結項目建設情況,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研究,并明確推進措施和工作責任,為市委、市政府全面、準確了解鹽業與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當好參謀。黃三角開發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從成立機構到調研論證,科學制定了《市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鹽業經濟發展規劃》,構畫了鹽業未來的宏偉發展藍圖。同時,按照市政府每年度的防汛工作部署,我局密切關注鹽區天氣異變情況,一遇暴風雨天氣,及時調度產區的降水、風力、受災情況,隨時做好鹽區防大汛、防風暴潮的各項準備,啟動應急預案。月日鹽區遭受強風襲擊后,市局領導帶隊及時趕赴受災現場指揮抗災自救,通過各種有效措施,使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四)堅持科學投入,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十一
五”期間,累計完成鹽業重點項目總投資31.8億元,其中,年完成投資5.44億元,從投資情況看,大多數制鹽企業的鹽、鹽化工和海產養殖項目進展順利,大部分竣工投產并發揮效益,而魯北鹽場的海水淡化、48MW風電,因土地報批,投資額度大,資金籌措困難,項目建設進度緩慢。目前,已形成以鹽為主、鹽化工和海產養殖為兩翼,風電、海運、海水淡化等其他產業同步協調發展的大鹽業格局。全市已形成原鹽產能600萬噸、溴素2.75萬噸,其它化工產品10多個類別8萬多噸,養殖品種六大類50余個品種。
二、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緊缺,鹽業重大項目進展緩慢。
(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尚處于起步階段,鹽、鹽化工、海產養殖產業鏈條有待于進一步增粗拉長。
(三)批發企業經營單一,缺乏新的經濟支撐點。
(四)市場管理難度增加,食鹽安全任務艱巨。
三、年工作打算
年總的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發展第一要務,以調結構轉方式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建設鹽業強市為目標,增強發展意識、市場意識、機遇意識、危機意識,加快資源整合,堅持走集約化、高新化、生態化路子,大力促進鹽、鹽化工、海產養殖三位一體化,發展循環經濟,科學管理,規范經營,提升服務水平,努力增強全市鹽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保持全市鹽業經濟的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全力打造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鹽業基地。
預期目標:原鹽產量380萬噸,鹽化工產品產量10萬噸,其中溴素及系列產品3萬噸;批發企業銷售各類鹽產品5萬噸;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1億元、利稅6.5億元。
為了“十二五”規劃開好局,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大力參與推進黃三角開發,確保明年任務的完成,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廣泛融通資金,加快鹽業重大項目建設。要緊抓黃三角、半島藍色經濟區,對接濱海新區加速“北翼”崛起的北海新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應對各種挑戰,多方籌措資金,科學運籌投入盤子,加快年重大項目的建設。目前,埕口鹽化的硫酸鉀工程已接近尾聲,年底竣工試生產,其他在建項目要緊抓。“十二五”重點項目要加快項目的報批與論證,爭取多方工作,年內相繼完成有關立項、報批等支持性文件或有的開工建設。按照“在建項目優先、新開工項目抓緊、后續項目緊跟”的原則,全面實施項目拉動、投資推動,死死抓住不放,力爭“十二五”期間所列項目,逐一落實、循序推進。
(二)提質增產搶市場,鞏固我市大鹽業地位。目前,我市鹽業發展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幾年來的開發建設,我市已發展成為名符其實第二大產鹽區,無棣、沾化所開發鹽田已趨于成熟,產量潛能逐漸最大化,而其它地方多數鹽區均因土地、地下鹵水枯竭和生產成本偏高等因素制約,最終導致原鹽產量逐年萎縮。金融危機過后,“兩堿”工業企穩回升,用鹽量日增,就全國而言,原鹽產量已滿足不了“兩堿”工業設計產能的需求,鑒于我市最大的潛能,必將對我市鹽業形成強勢帶動作用。因此,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我市鹽業要認清形勢,穩住陣腳,繼續在增產提質增效搶市場上做文章,保住老用戶,開辟新用戶,叫響濱鹽品牌,鞏固大鹽業地位。
(三)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進鹽業產業優化升級。為盡快實施“追趕超越發展,打造鹽業強市”戰略,合理優化產業、產品結構。圍繞灘涂資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鹽、鹽化工和海產養殖業,形成一水多用、一灘多能,立體開發,可持續發展模式。依托區位優勢與周邊大型企業群體,形成以鹽化工派生產品為主導的產業框架,由此帶動原鹽深加工、溴素深加工、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肥料、氯堿、海產養殖與加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拉長增粗鹽、鹽化工與海產養殖產業鏈。按照生態綠色環保要求,加大苦鹵的回收利用,減少環境污染,開發氯化鎂、硫酸鉀聯產等產品,發展循環經濟。利用自然氣象條件,大力發展沿海風電,既節約能源,又保證自足與社會需求,真正將我市鹽業結構調高、調優、調強。
(四)全面啟動《市黃三角高效生態鹽業經濟發展規劃》
按照《市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鹽業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發展定位及產業布局為:以建設黃三角高效生態鹽業經濟區為目標,以加快發展藍色經濟為突破口,堅持海陸統籌,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按照產業集聚、園區帶動、突出重點、率先突破的發展理念,著眼于現有資源、產業基礎和開發潛力,突出區域特色,總體上按照四大板塊進行布局,建成藍色鹽業經濟產業區、高效生態鹽業海水養殖區、藍色工業旅游區、環渤海綠色鹽業海洋化工基地,建成乃至全國重要的海洋資源高效綜合利用和藍色經濟高端產業聚集區。同時,依據《市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做好鹽行業產業規劃與市政府總體規劃的銜接,并隨著全市開發建設進程的整體推進,不斷予以調整。
目前,充分發揮鹽業行業作為北海新區主產業的優勢地位,率先發展,重點突破。即“十二五”規劃的鹽業39個重點項目,涉足鹽、鹽化工、海產養殖,其他產業的風電、海水淡化苦鹵綜合利用、碼頭、高效珍品養殖、旅游度假、熱電、鹽化工深加工、原鹽擴建等領域,總投資127億元。自明年開始,細化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完善推進措施,嚴格監督考核,力爭“十二五”期間的所有重大鹽業項目,分段實施,整體推進,全面落實,爭當我市黃三角開發排頭兵,率先打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