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污染源普查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污染源普查工作,盧子躍書記和李志堅市長在黨代會、人代會和經濟工作會議的報告中,均將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作為各級政府2008年的中心工作之一,要求各鎮街道、各有關部門周密部署,密切配合,按照上級普查機構的要求如期完成普查任務。我市成立了以副市長柯建平為組長,市環保局局長、農業局局長、統計局局長為付組長,工經、財政、衛生、漁業等16個單位為成員的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市政府印發了《臨海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臨海市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各鎮、街道建立了普查組織機構,為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順利開展提供組織機構保證。成立了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作為市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辦事機構,從環保、統計、工經等部門抽調了15業務水平高、協調能力強的同志充實到普查工作辦公室,普查辦作為專職工作人員,擔負起組織、協調、指導、督查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職責。
二、精心組織,穩步推進污染源普查工作
在《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06】36號)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第一次全省污染源普查的通知》(浙政發【2007】30號)下發后,作為本次污染源普查的牽頭單位臨海市環保局就指定專門科室和同志收集相關資料,著手編制普查工作方案、工作規則等相關文件,做好普查的前期準備工作。2007年11月1日,副市長柯建平主持召開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會議,各成員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市環保局匯報了普查準備工作,會議討論了普查工作方案、清查方案、普查工作細則等相關文件草稿并提出了修改意見,研究落實了普查機構、人員、經費、工作場所,并就如何做好污染源普查宣傳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根據領導小組會議的精神,市普查辦修改了工作方案等文件,及時落實了辦公場所,添置了復印機、電腦等辦公設施,市財政下撥了50萬元的普查啟動經費,實現了人員、經費和辦公場所的“三落實”。2007年11月15日,市政府在市府二樓會議廳召開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擴大會議,部署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標志著我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展開。市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鎮街道的主要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出席了會議。會議印發了普查工作方案等3個文件。婁周森局長匯報了普查的準備情況,市農業局和統計局長作了表態發言。會議決定在大田街道辦事處開展清查試點工作,大田街道作了表態發言。最后,副市長柯建平作了動員講話,進一步強調了做好污染源普查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就做好普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市普查辦及時召開各鎮街道普查辦主任會議,傳達上級普查辦有關文件精神,研究、布置、落實各鎮街道普查工作。
三、搞好試點,為污染源普查工作積累工作經驗
本次污染源普查是國務院根據我國現階段的環境質量和環境管理情況作出的一項重大決定,污染源普查跟經濟普查、人口普查一樣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由于我國是第一次開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缺乏相應的工作經驗和專業人員,所以有必要開展普查試點工作。根據瑞安試點地區現場會的經驗和普查領導小組擴大會議的部署,我市于11月26日-27日我市在大田辦事處召開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試點暨培訓會,各鎮、街道和醫化園區分別派出負責工業源、生活源、農業源清查工作的同志參加清查培訓并全程參與清查試點工作,為全市的污染源清查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普查階段的入戶調查前,我市又選擇了有代表性、需要填寫詳表和簡表的工業企業以及住宿、餐飲等單位進行試點填報,在充分學習普查技術資料的基礎進一步熟悉普查的工作流程、調查技巧、填報技術要點,為入戶調查積累工作經驗。
四、大力宣傳,讓污染源普查工作家喻戶曉
由于污染源普查對象容易對心存顧慮,擔心普查是否產生不利于自己的結果。同時,由于經濟普查、人口普查和農業普查是由獨立于主管監督機關的專業調查單位統計部門負責,普查對象容易接受,但污染源普查由于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由環保部門牽頭負責,普查對象就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將直接影響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把《統計法》、《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和《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宣傳到普查對象和廣大市民,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普查對象了解他們的權利和義務。特別要讓普查結果僅限于普查目的,不與總量控制和污染物減排、行政處罰和征收排污費掛鉤,普查機構和普查人員有為普查對象保密的責任和義務等政策要點家喻戶曉,讓擴大普查對象自覺配合普查人員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讓擴大市民了解、關心和支持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據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提出的要求,市環保局會同市委宣傳部制定并下發了《臨海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宣傳方案》,成立了污染源普查宣傳領導小組。市級新聞單位對污染源普查工作予以重視,對領導小組會議、普查視頻會議、普查宣傳活動進行報道。市普查辦除了及時分發上級普查機構下發的宣傳畫、宣傳手冊外,還趕在元旦前印制了2萬份宣傳掛歷,按人口比例將1萬7千份污染源宣傳掛歷分發至各鎮街道,同時,市普查辦聯合臺州學院環保協會在崇和門廣場舉行污染源普查咨詢現場會,通過設立咨詢臺和流動宣傳員的方式,共分發3千份掛歷和500份宣傳手冊,并接受市民的現場咨詢。咨詢現場會邀請報社和電視臺記者參與,通過新聞圖片報道和新聞報道,擴大宣傳覆蓋面,提高宣傳效果。市普查辦還在市區主要道路上設立2塊大型廣告牌,進一步提高宣傳效果。在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培訓中,把普查的宣傳工作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全市數百名普查員、普查指導員的量大面廣、貼近普查對象的優勢,讓普查對象理解,讓群眾支持,通過宣傳工作推動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市普查辦制作了二百余條橫幅,分發給各鎮街道懸掛。在電視廣告的黃金時間播放普查動漫片,利用生動活潑的動畫讓觀眾在輕輕松松了解了普查的政策、時間節點和內容,效果十分明顯。在入戶調查中,普查員隨普查表附上給普查對象一封信、宣傳手冊等資料。市普查辦、杜橋鎮普查辦通過拍攝入戶調查現場照片,在報紙,電視、網絡進行廣泛宣傳。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使得我市入戶調查順利,沒有出現普查釘子戶。在普查期間編制普查簡報,及時報道普查工作的進展情況,對普查中出現的疑點和難點問題進行解答,表揚先進,鞭策后進,推動全市普查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
五、加強培訓,努力提高普查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培養一支業務過硬、作風優良的工作隊伍是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成功的關鍵。市普查辦一開始就把培養普查員、普查指導員作為重中之重來抓。一是加強普查辦工作人員自身的學習。我們積極參加上級普查辦舉辦的各種培訓班,培養合格的師資隊伍,以便對各鎮街道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進行培訓。組織學習了國家普查辦下發的普查視頻資料,傳達學習省普查員師資培訓會議精神和有關資料,并開展討論活動,理清有關技術性問題,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在下一步正式普查中可以發揮更好的技術指導作用。二是開展普查表格的試填工作。為了了解普查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量,鍛煉普查辦人員的業務水平,提高普查辦人員對基層普查人員的指導能力,從中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使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的招聘、培訓等工作更加有針對性。三是落實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市普查辦和各鎮街道普查辦共確定了84名普查指導員和177名普查員,特別是我市在臺州學院招收80名左右化工、生化等專業的大四學生,充分發揮大學生的專業特長,彌補了本次污染源表格復雜、技術要求高、鎮街道非專業普查人員難以填報的不足,對他們除了培訓與鎮街道普查員的同樣內容外,著重對他們進行污染物產排污系數的選用、污染物產排放量計算方面的培訓,讓他們有能力承擔全市所有工業表格的污染物產排放量的計算任務。在培訓中,我市注重實效、控制培訓規模、分門別類、區分培訓內容,按照沿海片、市區片、臺州學院分3批對工業源和生活源的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分別進行培訓。四是建立各鎮街道聯系人制度。我們將普查辦的所有人員跟有關鎮街道建立聯系人制度,指導基層普查機構和普查員,提高基層普查人員的業務水平,協助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市普查辦農業組則分種植、植保、畜禽、漁業等4個專業對各鎮、街道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進行培訓,同時分專業進行普查試點,提高普查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
六、部門配合,形成污染源普查的合力
市農業局和漁業局組成了污染源普查農業組,在市普查辦的統一領導下分工協作地開展工作,不拖整個普查工作的后腿。市工經局、統計派出人員參與普查的全過程,對普查工作予以充分的支持。市工商、統計、衛生、公安、電力、技術監督等各部門分別按照各自的職責配合普查工作,及時提供資料,形成全市普查的基礎名錄庫。市廣播電視臺、臨海報社等新聞媒體及時宣傳普查工作。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每月對普查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督查。市財政及時撥付普查經費,為普查工作提供資金支持。各部門密切配合,形成污染源普查的合力,有力地推動了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開展。
七、完成的主要工作
1、資料編制工作。一是編寫了普查工作方案、工作規則等文件,編制了經費預算方案,制定了學習制度、周報制度等各種規章制度。二是搜集了國民經濟代碼、地名代碼、產品代碼、原料代碼、生產工藝代碼、危險廢物代碼等資料,分別在清查階段和入戶調查階段編制了《臨海市污染源清查資料匯編》和《臨海市污染源普查資料匯編》,裝訂成冊,方便廣大普查人員使用。收集、匯總相關部門的數據庫資料,編制了臨海市污染源普查基礎名錄庫。
2、污染源清查工作。各鎮、街道和醫化園區同志在參加大田街道辦事處清查工作試點后,立即回去部署落實各區域的污染源清查工作,放棄雙休日時間開展污染源清查工作。市普查辦同志更是加班加點,人工統計的清查結果在12月3日的規定時間前上報臺州市普查辦,隨后將所有清查數據錄入軟件,并進行分區域、分類統計匯總。根據清查結果,我市共有工業污染源2680家,其中一般源2024家,重點源656家;共清查生活源1643家,其中符合普查條件要求的有781家;共有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4家。
2007年12月21日,臺州市普查辦對我市的污染源清查工作進行核查。針對核查中發現的個別工業源、生活源漏報等問題,我們相應地采取了整改措施,提高清查結果的準確性,為下一步的正式普查工作奠定比較好的基礎。
一是召開各鎮、街道普查辦主任會議,傳達臺州市普查辦核查的有關情況,布置各鎮、街道開展清查結果的核查;二是向各鎮、街道下發前期從工商、電力、統計等部分調取的基本名錄庫,要求各鎮、街道核對清查結果,查漏補缺;三是市普查辦對各鎮、街道所有未列入清查范圍的經濟普查名錄進行統計,發回各鎮、街道,要求說明關停、遺漏、搬遷等具體原因,分別采取注銷、補登、異地登記等方法加以解決;四是對沒有充分理由而沒有清查登記的企業,市普查辦先予以列入清查登記,待正式普查時根據實際情況分門別類加以處理。
核查后列入普查的全市污染源共有3985家,其中工業源3126家,生活源855家,集中式處理設施4家。在3126家工業源中,重點源722家,一般源2404家。
經過核查階段的查漏補缺,我市增補了部分企業,其中工業源增加446家,生活源增加了78家。
市普查辦將經過核查后形成的清查名錄庫發回各鎮街道,作為入戶調查的依據。
3、入戶調查工作。從3月份開始,我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鋪開。在入戶調查階段,市普查辦工作人員分片包干、蹲點指導、跟蹤幫助,協助各鎮街道開展普查工作。臺州學院學生分11組進駐各鎮街道,負責重點污染源的普查,協助鄉鎮普查機構調查一般源。各鎮街道普查機構為臺州學院學生開展普查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交通、食宿條件,像江南街道等一些鎮街道的同志利用私家車為臺州學院大學生提供交通服務,極大地方便了普查工作。市普查辦領導不辭辛苦,逐一走訪各鎮街道,幫助解決問題,督促普查進度。市環保局也安排各科室負責同志下基層幫助、指導和督促普查工作的開展。在入戶調查結束進入表格匯總和污染物排放數據計算階段,市普查辦領導又帶領普查辦業務骨干,逐一走訪鎮街道,解決技術性問題。經過近二個月的努力,我市污染源入戶調查和表格匯總階段工作在4月下旬基本完成。
4、表格填報質量審核和數據輸錄工作。“五一”一過,市普查辦立即組織工作人員和臺州學院學生三十余人,不分晝夜,加班加點進行表格審核和計算機錄入,一批從工業經濟局等部門來的老同志不接受照顧,堅持與年輕同志一起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小時,為普查工作盡職盡力。經過近一個月的奮戰,至5月底,我市污染源普查表格審核和數據錄入工作按時完成,并準備在5月31日按時向國家普查辦報送,由于四川發生地震后,災區污染源普查工作無法在5月份完成,所以國家普查辦將數據報送時推遲至6月20日,期間,我市克服了國家普查辦第一次下發的軟件沒有統計功能的困難,想方設法,對全市的主要污染物進行統計和排序,確保上報的總量、企業排序基本符合實際情況。
5、數據審核工作。在第一次報送數據后,市普查辦利用國家普查辦第二次下發的有統計功能的軟件,對普查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改正錯填、漏填的普查數據,并先后二次參加了省普查辦組織的數據集中審核,三次參加了臺州市組織的數據集中審核,接受了一次臺州市普查辦組織的專家評審,接受了臺州市的普查檢查和兄弟縣市的對口檢查;使用普查軟件高級查詢模板對普查數據進行校核,及時發現邏輯錯誤,查清并解釋不合理數據,按規定上報各類問題的原因解釋,將普查數據跟環境統計、排污申報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利用統計等部門數據對普查進行校核分析。我市分別按規定在8月底和11月底向國家普查辦報送了第二次普查數據和最終普查數據。
八、污染源普查終報基本情況
經過入戶調查的核實,原在清查名錄庫中的部分因規模、開業時間、重名、關停等原因不符合普查條件被剔除,至終報時,本次普查我市普查對象總數5655家,其中工業源2657家,生活源816家,集中式治理設施4家,農業源2178家。2657家工業源中,重點源656家,一般源2001家。
九、下一步的工作部署
根據上級普查辦的部署和安排,下一階段污染源普查工作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有三方面。一是做好污染源普查的檔案工作。市普查辦已派人參加了8月2日在杭州舉行的檔案培訓會議,目前相關資料的收集、檔案資料的整理已著手進行。二是組織編寫工作報告、技術報告、有關圖集,開發利用污染源普查成果。三是迎接國家、省、臺州市的考核驗收,對普查工作進行總結評比,表彰一批在普查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