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加強工業經濟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因地制宜發展區位特色經濟,齊心協力構建文明和諧家園”的工作主題,以城鄉一體化戰略統攬農村工作全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實施農業產業化戰略,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訂的各項工作目標,有力地推動了我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將20*年的工作情況及2009年的工作思路匯報如下:
20*年工作回顧
20*年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創業,真抓實干,開創了*鄉農村工作的新局面,應該說,過去的一年是全鄉上下團結一致,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一年;是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保持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年。20*年1—11月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22億元,工業總產值1.80億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22%,農業總產值0.42萬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10%,財政總收入111.2萬元,與2007年基本持平,計劃生育率98.88%。
一、效益農業成效明顯
作為一個山多、田少的傳統農業鄉。我們積極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走效益農業之路。一是改良種植品種,提高經濟效益。在下楊一、下楊二千畝超級稻示范基地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擴大超級稻種植面積,提高水稻畝產,增加糧食產量。今年全鄉共種植超級稻1500余畝,平均畝產達600多公斤。同時以下楊一、下楊二為重點抓好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花卉苗木、食用菌、瓜果蔬菜等經濟特產。二是繼續努力實施“萬畝茶園”戰略。茶葉是我鄉主導產業,現有茶葉面積7000畝,我們充分發揮九龍山2200畝有機茶基地的龍頭作用,引導農民大力發展有機名優茶。三是加強與益佳禾蔬果專業合作社、*谷藥業有限公司等合作,利用土地流轉、規模經營來提高農民收入,去年下楊通過土地的短期流轉,集中連片種植優質蠶豆給2400多人口村民帶來人均增收100多元,劉秀村通過與*谷藥業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土地流轉的形式,集中連片發展種植鐵皮石斛,為農民帶來了每畝350元的凈收入。今年全鄉已為益佳禾蔬果專業合作社落實土地流轉面積近2000畝,其中,長年土地流轉面積800余畝。四是加快*片和*山茶油基地開發,努力打響*鄉山茶油品牌。同時積極引導農民發展毛竹、蠶桑等經濟特產。五是以省級生態鄉為龍頭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切實加強森林保護和生態公益林建設。六是大力發展畜牧業,鼓勵和支持農民搞畜禽規模化養殖。
二、工業經濟基礎不斷增強
鄉黨委政府為促進工業經濟持續發展主要抓了以下四個方面工作:一是以抓已引進企業開工建設和工業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今年鄉工業功能區先后有量信減速機廠和盛德五金兩家企業正式投產,海飛鋼化玻璃公司和太極文教針廠兩家進行基礎建設,目前企業的基礎建設工程均已基本完工,明年將正式投產。屆時整個下楊工業功能區內的投產企業達到7家,將為我鄉工業經濟發展、增加農民就業起到積極作用。二是積極抓好招商引資,今年園區累計吸引外地資金投資近500萬元,圓滿完成了縣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三是積極抓土地挖潛增效,工業功能區下關山直留崗地塊已經基本完成平基工程,現正實施招拍掛手續,有望再吸引兩家企業入駐。四是積極鼓勵農戶發展家庭工業,充分利用上松線公路穿鄉而過的優勢發展來料加工業。今年全鄉加大來料加工業工作力度,年初鄉政府出臺了《關于發展來料加工業的獎勵實施意見》,對來料加工企業和經紀人實行獎勵,加快全鄉來料加工業的發展。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統一全鄉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把發展來料加工業當做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工作來抓。鄉工辦積極做好“穿針引線”工作,組織相關村主要干部和經紀人先后赴義烏、永康等地考察項目,及時為農戶提供相關信息。截至11月底,全鄉共有來料加工點33個,從業人員783人,實現加工費收入達668.1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4萬元,增長50%。
三、旅游文保富有成效
20*年*鄉旅游工作穩步發展。全鄉1—11月共接待游客6.87萬人次,門票收入113.76萬元。特別是*景區,各項工作均得到了全面的發展,1—11月接待游客3.45萬人次,門票收入74.16萬元。文物保護工作得到加強,3—4月,全鄉開展了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對全鄉21個行政村文物進行普查登記,普查摸清了我鄉的現存文物。下楊一村在村莊重點整治中,投入8萬余元資金維修了明清時期的古建筑。*村古建筑群的保護工作有序的開展,投資60余萬元的六峰堂維修工程基本完成,搶救性維修工作逐項落實。
四、新農村建設有效開展
1、農村垃圾一體化收集處理穩步實施。鄉黨委政府對農村垃圾集中處理工作十分重視,多次召開會議討論研究。根據縣農辦農村垃圾集中處理規劃方案,我鄉垃圾將統一運送至王宅中轉處理。到目前為止,全鄉21個行政村均建立了垃圾收集處理房。此外,鄉政府通過向社會公開招標的方式落實了2009年垃圾收集清運人員,建立了長效衛生保潔機制。
2、村莊重點整治有條不紊。今年的目標是年底完成下楊一村、后陶村村莊重點整治工作并通過驗收,啟動*村村莊重點整治工作及巖坑村路面硬化單項整治工作。下楊一村投資170多萬元實施了村莊整治,進行了外墻粉刷、村莊道路硬化、路燈亮化、修建改建了村辦公樓、新建了攔水壩、清理了河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并于12月4日通過了市、縣農辦組織的初步驗收。后陶村投資100多萬元實施了村莊重點整治,修建了后陶至祝洪的道路,新建了公園、生態公廁,外墻粉刷達95%以上。*村也已完成招投標,各項工作正在實施中。與此同時鄉村鎮建設管理辦公室正組織開展上松線公路沿線及旅游景區的村莊,實施外墻粉刷單項整治調研。
3、清泉工程扎實推進。我鄉共21個行政村。今年列入雙源口水庫水源的集中式供水的村有17個,共10292人口,列入分散式供水的村有1個。10月初,投資460多萬元的雙源口水廠和25公里的總管網鋪設已全面完成,村網建設已有10個村全面完成,另外7個村的村網建設正在緊張地施工當中,預計到年底各村基本能完成村網建設工程,在春節前喝上衛生潔凈的清泉水。。
4、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穩步實施。*鄉共有低收入農戶318戶,536個人口。今年以來,根據縣委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的總體要求,多次召開黨委政府專題會議研究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作,認真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鄉、村兩級經過多次研究討論,制訂了*鄉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規劃和大黃嶺頭等7個低收入農戶集中村的發展規劃。今年主要抓了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對低收入群眾開展引導型幫扶,加強農戶和農村經紀人培訓。組織低收入農戶參加縣里培訓35人次,主要集中在種植業,組織農村經紀人和簡單從業人員參加鄉里培訓78人次,主要是來料加工業務、政策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拓寬了信息渠道,提高了就業能力。二是對低收入群眾開展增收型幫扶,一方面通過來料加工增加低收入農戶的收入,另一方面,結合本鄉實際,利用土地流轉、規模經營來提高農民收入。
五、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1)文化、衛生事業全面發展
在下楊、凡嶺腳、吳宅等村開展村級文體活動室建設,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文化、體育生活。11月底成功的舉辦了*年鄉文藝百花會。
重視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全鄉有10721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5.58%。同時,建立了鄉村公共衛生組織網絡,落實了責任醫生,農民的醫療、衛生、保健、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投資50多萬余元修建*衛生服務中心,完成吳宅衛生服務站改建,下楊衛生服務站已開工興建,年內完成。完善了農民衛生服務網絡,提高了農民衛生醫療水平。
(2)計劃生育工作扎實推進
計劃生育工作扎實推進。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鄉黨委、政府一直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一是抓宣傳引導,提高干部群眾的計劃生育意識;二是抓網絡隊伍建設,夯實計劃生育基礎;三是抓“四項手術”,確保國策在全鄉得以實施。截至11月底共落實四項手術150例,其中結扎26例,放環49例,取環57例,人流18例,政策兌現率100%。1—11月全鄉人口出生數97人,計劃外生育2人,計劃生育率97.94%,男女性別比為86.54。
(3)民政工作扎實有效
民政優撫安置進一步完善。20*年落實五保戶33戶,發放補助款982*元,低保戶107戶,發放補助款160440元,1—11月發放各種救災救濟款21.33萬元。
積極開展抗震救災獻愛心活動。“5.12”四川地震后,全鄉上下積極捐款,共捐款180233.90元,為災區獻愛心,支援災后重建。一是鄉鎮領導干部帶頭捐款,起到了身先士卒的作用;二是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捐款,黨員干部、人大代表積極響應,共交納特殊黨費50010元,干部群眾捐款130223.90元。
順利完成第八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本屆選舉實行“自薦海選”、"女委員專職專選"的方式進行選舉。全鄉共登記選民數9109個,參加選舉人數8515人,參選率為93.5%。21個行政村均二次選舉成功。經過選舉共選出81名村委會成員,其中主任21名(其中黨員7人,女姓1人),委員60名(其中黨員27人,女姓21名)。村主任連選連任的2人,委員中連選連任的13人,村委會成員平均年齡為42.5歲;最高學歷大專。支委、村委交叉任職的12人。
(4)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
我們始終把“平安創建”和維護社會穩定作為老百姓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的重要工作來抓。深入開展了創建“平安*”活動,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力度。黨政班子會議定期分析轄區內的社會穩定工作。從抓基層、打基礎、建網絡入手,以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安全生產、地質災害防治、森林防火為重點,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把不穩定因素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基層。對安全生產活動實行層層負責制,將責任落實到人,與各村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及《農村用電安全管理責任書》。對信訪重點人員實行人盯人,圓滿完成奧運安保任務。下楊二村社會穩定在縣領導的重視、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認真做好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截至11月全鄉共受理矛盾糾紛78起,調處78起,調處成功率100%,接待來信來訪6起,辦結6起,辦結率100%。全年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火災發生。
(5)共青團、婦聯、民兵、老年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共青團、婦聯、民兵、老年等組織根據各自的工作職責,富有成效地開展了“平安家庭”、“尊老助老”、“樹清廉之風、創和諧之家”等活動,鄉團委及21個行政村團支部順利完成換屆工作,一大批年輕團員走上了農村共青團工作的前沿,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6)黨的建設得到加強,黨員素質有了進一步提高
在“重品行、講操守、增本領、提效率、轉作風”專題教育活動中,開展了“我為創業創新做貢獻”大討論,并把黨員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納入鄉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利用每月15號學習日,組織黨員干部學習和上黨課,開展談心交心活動,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到11月底全鄉新發展黨員8名,吸收入黨積極分子25名。建立了后陶等10個行政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終端站點,改進了黨員日常學習方式。全鄉黨員干部堅持深入基層,主動為農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切實解決了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同時,制訂了年度考核、招待、用車、財務等各項管理制度,用制度來規范鄉干部的行為。認真貫徹落實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