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發展農機化管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區政府:
一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局和區委農工委等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建設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濱海強區的要求,牢牢把握為"三農"服務這條主線,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的姿態,搶抓機遇,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在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拚搏實干下,今年農機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農機化基本情況
1、農機化裝備水平。
目前,我區農業機械化總動力達18.18萬千瓦,其中:柴油發動機動力為9.98萬千瓦,汽油發動機動力2.34萬千瓦,電動機動力5.86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240臺/6*8千瓦,拖拉機配套農機具177部;稻麥聯合收割機2臺/111千瓦;排灌動力機械保有量3980臺/4.43萬千瓦;農用水泵2035臺,機動噴霧機保有量為1766臺/3493千瓦。園田機械保有量888臺/3775千瓦;農副產品加工動力機械保有量747臺/4109千瓦;畜牧業機械保有量105臺/1047千瓦;漁業機械保有量4822臺/3.01萬千瓦;農用運輸車保有量為4102臺/3.62萬千瓦。
2、農機作業機械化水平。
全年完成機耕面積約為6.2萬畝,機耕率達95%;機播1.83萬畝;機灌6.2萬畝,機灌率達100%。尤其是果園綜合機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到77%以上;海淡水養殖機械化始終保持在95%以上。
3、創建平安農機情況
今年,共完成了1個平安農機示范鎮、5個平安示范村和30個平安示范戶的創建工作,為我區農機安全生產起到了促進作用,全年未發生一起農機事故。
二、主要工作及特點
(一)政府補貼有較大突破,提升了農機裝備程度。
為了切實抓好政府農機具補貼工作,我中心多次召開各鎮農機管理站責任人會議,商討今年農機具購置補貼工作的方案,多次下鄉宣傳、調查摸底。3月29日在楊家泊鎮高莊村召開了政府補貼宣傳現場會,詳細宣傳講解政府補貼政策和補貼范圍、機具項目,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購機的積極性。
在政府農機具補貼工作中,嚴格按照津農機管[20*]25號和26號文件精神,認真履行《*市政府農機具補貼購置程序》,與購機農民簽訂《農機具補貼購置協議》。共對132臺(套)農機具進行了補貼,其中:拖拉機3臺;配套機具旋耕機3臺;多功能田園管理機125臺,畜禽舍空氣電凈化防病防疫系統1臺,比去年增加了90臺;購置農機具總價值62.5萬元,其中補貼款14.6萬元,農民個人投資47.9萬元;比去年分別增長了22.6%、47.5%和16.6%,使129戶農民從政府農機具補貼政策中獲益,提高了我區農機化技術裝備水平,推進了我區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二)圍繞大農業開展科技服務,提升了農機作業水平。
在農業生產中,本著早計劃,早安排,突出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措施,做到了"五個到位":一是組織領導到位。確立了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科室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二是目標管理到位。實行了目標考核責任制,分解目標,責任到人,形成了以目標定責任,以考核抓落實工作機制;三是農機服務到位。在農機服務中,組織了各類農機服務專業戶183個,開展農機服務。投入拖拉機(包括園田管理機)658臺,農用車765輛,葡萄埋藤、刨藤機500余臺,植保機械985臺;四是科技宣傳到位。結合科普活動,加大農機科技宣傳力度,推廣科技人員開展送機送科技下鄉活動10余次。先后共送機60余臺,并為農戶現場演示和講解農機具的使用、維護和保養等知識,同時發放各種科技資料800余份。五是技術服務到位。開展機具維修、技術咨詢、田間指導等項目專項農機化服務,共抽調技術人員65人(次),各類農機具58臺(件);保養了園田管理機械680臺次,入戶維修達130次,受到了廣大農機戶的歡迎和好評。通過以上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務措施,確保了各項農機化目標任務的完成。
(三)加大創建"平安農機"力度,提升了農機社會形象
首先,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創建體系。堅持早部署、早安排的工作思路,于20*年12月5日上午,區農委召開了漢沽區"創建平安農機,促進新農村建設"活動啟動會議;區農委下發了《漢沽區"創建平安農機,促進新農村建設"活動工作方案》;由區農委、農機中心、區道路交通聯席會聯合成立全區"創建平安農機,促進新農村建設"活動領導小組;下設創建辦公室,負責"創建平安農機,促進新農村建設"活動的日常工作。
其次,強化宣傳力度,營造創建氛圍。突出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年初在楊家泊鎮高莊村召開了有區農委領導、財政局領導、各鎮長、農機管理站長及農機中心有關人員和廣大農民500余人的現場會,會上共發放創建平安農機宣傳材料和安全駕駛手冊300余份,區電臺、電視臺和新聞網絡中心進行了報道。二是利用法制宣傳日進行宣傳:4月12日在法制宣傳活動日上,發放創建平安農機宣傳材料110份;三是深入鎮村進行宣傳:創建平安農機小組人員深入重點鎮村,走村入戶落實創建活動任務和宣傳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
再次,嚴格創建標準,扎扎實實創建。"平安農機"創建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這就要求我們在"建"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下功夫。首先,編制了創建平安農機基礎資料,夯實"創建活動"基礎。其次,中心領導積極與區財政局溝通,保證"創建活動"經費。第三,創建小組人員,先后深入到4個鎮、17個村、30個農機戶中按照創建平安農機標準進行創建,確保"創建活動"水平。現已完成1個平安示范鎮,5個平安示范村,30個平安示范戶,創建率為100%。
(四)以科技項目為突破口,提升了農機科技含量。
今年,我區以"葡萄基地"為重點,確定"五項農機科技推廣項目"。一是"葡萄基地"重點項目,狠抓了"葡萄生產全過程機械化示范基地項目"建設的完善提高,現已投資8.9萬元,共購置各種農機具34臺,從中耕到植保、從噴施到除草、從埋藤到刨藤等各作業環節,基本上實現了機械作業。11月12日我中心在葡萄基地茶淀鎮孟瞿阝村召開葡萄全過程機械化演示會,區農委、區財政局和市農機研究所、市農機推廣站領導及各鎮領導和孟瞿阝村村民6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演示了葡萄埋藤機、刨藤機、施肥機、旋耕機、除草機、植保機、聲波助長儀七種機械作業項目,受到了與會人員的好評,對我區明年大面積推廣葡萄全過程機械化起到促進作用。同時還推廣了葡萄套袋技術,全村共套袋600萬個。二是聲波助長儀項目。4月下旬在茶淀鎮崔莊村的王洪喜家的葡萄大棚設立了聲波助長儀。經過實驗,效果良好。成熟期提前6天,畝增產200kg,畝增效益4160元。三是葡萄園多功能作業機推廣項目。我中心與市研究所合作聯合向市科委申報了以埋藤、刨藤機為主的多功能機研試項目。對雙向葡萄埋藤、刨藤機和適應微耕機為主動力的刨藤、埋藤機進行改制,并在茶淀鎮孟瞿阝村趙義朋葡萄地進行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秸桿氣化供熱項目。引進濟南三農秸桿氣化爐,在楊家泊鎮高莊村、看才村、東尹村共5戶農家安裝了家庭型秸桿氣化爐,效果良好。五是引進空間電場技術項目。6月21日,在茶淀鎮寶田村李友誼的養豬舍安裝了一套國內領先技術的畜禽舍空間電場技術系統,區農委、區財政局和市農機推廣站領導現場觀看了安裝及演示過程。
(五)加大安全監理力度,提升了農機安全生產意識
今年農機監理工作,大膽創新思路,拼博實干,認真履行職責,強化農機安全管理,狠抓農機安全生產,在宣傳教育、規范管理、執法監控和從嚴治理上狠下功夫:
一是簽訂農機目標責任書。區農機中心與各鎮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各鎮和區農機協會也與農機戶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共40份。
二是規范科學管理,微機管理到位。按照市局要求,安裝了《*市農機牌證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各種法規、文件、管理數據,實行了微機管理。
三是強化源頭管理,年檢教育到位。我們的做法有三點:一是召開了漢沽區20*年度農機監理工作會議,部署了總檢審驗和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工作,并下達了20*年度農機總檢審驗指標,將年度審驗指標量化;二是采取集中審驗,鎮站配合的辦法,農機監理人員下村入戶,田間地頭,施工場地為農機戶現場審驗辦公。三是服務意識提高。在檢審工作中,主動做好服務工作,農機監理人員下村到戶,田間地頭,并幫助機手做好拖拉機的維修保養工作。截至10月底共年審拖拉機37臺,占年度審驗計劃82%;其中:政府補貼年審3臺;聯合收割機2臺,占年度計劃的100%;新老舊車上照3臺。駕駛員安全教育70人,占年度審驗計劃的96%。
四是強化農機"專項治理",安全生產到位。首先,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分管領導親自主抓,成立專項治理辦公室;其次,制定計劃,完善措施。制定了"專項治理"活動計劃,明確了上路時間、路檢地點和執法人員以及治理對象;再次,大力宣傳力度,營造"專項治理"氛圍。第四,落實計劃,嚴格執法。農機監理人員必須做到嚴格執法、文明執法、規范行為、嚴肅紀律,堅決杜絕公路"三亂"的發生。今年,共出動車輛36車次,出動執法監理人員72人次,檢查車輛125臺次,共查處違章車輛15臺次,未檢車輛8臺(已補檢);檢查駕駛人員125人次,未審驗人員20人次,為我區深入開展創建"平安農機,促進新農村建設"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
(六)圍繞農機打假活動,提升農機消費者權益。
今年按照市打假會議要求,為了凈化規范農機市場,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中心成立了打假專項治理領導小組,公布了農機質量投訴電話,制定實施方案和打假措施。
一是扎實開展打假專項整治活動,共抽調專業技術人員5人,出動宣傳車15輛(次),組成了檢查組,對全區農機主機及零配件銷售市場、生產企業、維修網點等進行了全面深入地檢查整治,共查獲"三無"農機產品15臺(件),價值1478元,印發宣傳資料165份。
二是依法將農機維修網點納入規范化管理,嚴格執行農業機械修理網點、修理工審定和準入制度。根據農業部和國家工商總局聯合頒布的《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要求,及時對全區22個農機維修網點進行了摸底調查,造冊登記,對現有修理網點進行了嚴格審定,年審合格率達100%;培訓持證上崗人員22名,通過專項整治和對修理網點的規范化管理,有效地遏止了"三無"農機產品和不合格農機產品坑農、害農現象。
三是大力開展了農機生產、銷售、維修、服務等重點工作中的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規范了農機市場秩序和農機維修經營活動,凈化農機市場,保證了農機產品質量,切實維護了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從而規范市場,維護廣大農戶的根本利益。
(七)抓好"三個一"培訓工程,提升農機技校的地位
農機技校始終把先進的農機技術知識傳授給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為己任,積極參與農業"三個一"培訓工程,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培訓規模較大時,采取集中培訓形式。培訓規模小時,采取走出去的辦法,深入鄉村、田間、地頭,根據農戶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地組織了現場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共培訓各類農機技術人員326人,其中:"三個一"培訓工程200人;園田機械手56人;農機維修從業人員25人;拖拉機駕駛員復訓45人。另外,還為社會培訓農用汽車駕駛員637人,為我區經濟騰飛輸送了大量人才。
(八)、抓好農機信息報道,提升農機社會知名度。
為了提高農機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大力宣傳農機戰線上的好人好事,農機發展信息,科技信息,法制信息等各種信息。制定了農機信息工作計劃,成立農機信息小組。圍繞農機中心工作重點,采集、加工、報送信息;結合各項工作的開展和進展情況采寫信息,并注重發掘深層信息;做到了眼明、腦靈、手勤,發現有價值的信息捕捉及時,核實準確、報送迅速;對重大突發性事件,努力做到了靈活把握,及時上報。今年區電視臺共播放農機新聞、技術專題片9條;分別向區委、區政府報送信息23篇;區委信息刊登12篇,政務信息10篇;向市農機信息網報送信息8條,錄用了5條。加強了對外宣傳的力度,提升了我農機中心良好的社會知名度。
(九)開展服務月活動到位,提升了新農村建設進程。
在開展"下基層解難題促發展"服務活動中,首先,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活動服務體系,積極營造活動氛圍;其次,成立了服務小分隊,深入到3個鎮15村開展農機技術服務。從下基層、解難題、促發展入手,充分發揮職能科室作用,集思廣益,想實策,出新招,扎扎實實為民辦事,開展農機"八送"下鄉服務活動。即"送機具"下鄉;"送服務"下鄉,"送科技"下鄉,"送專家"下鄉,"送法律"下鄉,"送項目"下鄉,"送培訓"下鄉,"送真情"下鄉。區電視臺進行了6次跟蹤報道,向區委報送信息8篇,刊登了5篇,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
(十)加強黨的建設,創建和諧機關,提升農機整體形象。
1、抓學習,提高干部素質。制定了中心組政治理論學習和黨員干部學習計劃,堅持每周五集中學習制度。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黨章》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農機科技知識、農機法律法規知識和業務知識。每個黨員干部做到了讀書有筆記,落實有行動。做到"三個一"自學活動(讀一本書、記一本筆記、寫一篇論文),做到有安排、有部署、有檢查、有驗收,定期檢查學習筆記、交流學習體會,目前我中心已成為學習機關、和諧機關,人心歸一。
2、抓班子建設,增強凝聚力、戰斗力
黨總支為了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開展了"五好班子"創建活動。做到了全心全意為農村、為基層、為農機戶服務,增強了公仆意識和服務意識;做到了以身作則,全面履行監管職責,為凈化和規范農機隊伍起到了表率作用;做到了團結意識強,工作配合好;做到了分管的工作殫精竭慮、開拓創新,彼此支持,分工不分家,氣氛融洽。積極實踐勤政廉潔的工作作風和求真務實的辦事準則,贏得了廣大農機系統干部和職工的信賴和支持,使廣大干部職工的精神狀態煥然一新,戰斗力空前高漲。
3、抓組織建設,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第一、建立了支部書記例會制度,即每月的第二周的星期二下午為支部書記碰頭會,布署本月干部職工政治學習的材料,通報主要工作和重要會議精神,溝通各支部的情況反應等。
第二、實行目標管理考核責任制。對基層支部進行量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各支部開展工作自覺性;堅持""制度,規范黨員行為;開展了"強基創先"和保持先進性教育長效機制活動,使黨員在活動中受到教育,明確使命,增進情感,得到提高;七一開展了農機系統全體黨員"迎奧運百分考核競賽"活動;開展了"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農機論壇"演講會和我中心與東濱里居委會學習十七大報告宣講會活動。
第三、認真做好新黨員的發展工作。在發展新黨員工作上,嚴格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十六字方針,認真把好發展新黨員的"入口"關,保證了發展新黨員的質量。今年,農機技校黨支部有1名同志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農機中心發展了1名新黨員,2名同志參加了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充實了我中心黨組織的新鮮血液,增加了黨的戰斗力。
4、抓法制建設,提高農機行政執法水平
今年,我中心制定了"五五普法"學習計劃,落實了法制學習、法制講座、法律培訓和考試考核等有效方法,中心領導干部每季度學習一次,機關工作人員每月末的星期五下午為農機法律學習日。主要學習了《漢沽農業機械行政執法依據梳理結果》和農機相關的法律法規。使農機系統干部職工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明顯增強,提高了農機行政執法水平。
三、存在問題
1、雖然購機補貼在我區實施較順利,但因補貼項目較窄,限制了實用作業項目的購買力,影響了部分農機化項目。
2、以鎮為主的農機服務體系建設緩慢,農機服務社會化、專業化、產業化、市場化程度低。
3、干部職工思想不夠解放,開拓創新,搶抓機遇的力度不夠,工作辦法不活,點子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