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民生改善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越城區穩步發展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密團結和依靠全區人民,強化“發展、民生、穩定”三條主線,努力推動越城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2.5億元,同比增長7.8%;地方財政收入4.2億元,增長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0.6億元,增長25.7%;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5.2%,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09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950元,增長9.6%;新增就業崗位5200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0.63‰。
(一)立足保穩促調,城市經濟穩健發展?,F代服務業加速提升。服務業銷售同比增長9.1%,完成商貿投入6.5億元,引進商貿企業25家。進一步完善留地項目安置政策,寨下農貿市場基本建成,西郊、中興農貿市場開工建設。4家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方案已經確定。推進社區服務產業化,成功創建1家全國商業示范社區。圓滿舉辦浙江第六屆家私展覽會,家私城二期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推進旅游業發展,初步完成*洋湖泊旅游區概念性規劃編制。抓實出租房稅征收工作,累計征收入庫較去年增長56%。都市型工業穩步推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銷售保持增長,實現工業現價總產值185.5億元、銷售185.8億元。結構調整成效明顯,紡織以外產業產值、銷售同比增長4.0%和3.9%。強化有效投入,完成工業性投入19.3億元,24只市、區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7.2%。城郊型農業健康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新爭取9個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項目。種子種苗業特色明顯,中華鱉等優質良種產銷兩旺。提升農業招商水平,特種花卉等項目相繼引入。新增2家休閑觀光農業基地,建成科普示范林基地和紹興傳統農具博物館,新組建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保障糧食安全,強化農業基礎,完成天依寺、斷塘兩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全年關停、拆除不并網柴油發電機組1.7萬KW,推廣高效照明產品12.6萬只,11只項目列入市節能降耗重點計劃。38家重點能耗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23.2%,節能總量達8萬噸標準煤。積極推廣中水回用,關停了皋埠染整和樊江印染污染排放口。創新實力不斷增強。新培育市級科技型企業98家,認定國家新稅法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8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20家,實施市級以上科技項目100余只。繼續推進區科創中心建設,新引進5家單位,實施孵化器科技項目5只。新增4家省級、34家市級專利示范企業,全年申請專利4813件,獲國家授權3933件,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居全省前列。開放型經濟穩中有升。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6.1億美元,同比增長25.4%,其中自營出口14億美元,同比增長27.9%。新批外商投資企業7家,合同利用外資1223.5萬美元,實到外資532萬美元,新批境外投資企業2家。
(二)立足城鄉統籌,農村發展步伐加快。謀求區轄三鎮新發展。完成皋埠、東湖兩鎮行政區劃調整,初步理順生態產業園管理體制,鎮、園互促格局初步形成。皋埠中心鎮總體規劃通過評審,“二涇”農貿市場和集鎮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完成*鎮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鎮域中心建設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東湖鎮總體規劃正在編制中。城中村(園中村)改造穩步實施。安置房“三證”辦理率已達70%以上。剩余在建工程已具備安置條件,*小學東校區建設工程進展順利。完成6個村前期控制性規劃編制等工作,塔山、江家溇村試點改造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原東湖鎮“六村一居”園中村安置工作圓滿完成。村莊整治工作扎實推進。全年有76個村通過村莊垃圾“除舊清新”驗收,25個村推行專業市場化保潔。加快農民住房解困工程建設,6個試點村全面推進建設,已建成和在建共271套住房;*鎮域中心解困公寓12幢157套開始打樁,*鎮駱家葑村8幢144套農民公寓解困房已完成前期工作;新增215畝建設用地指標推動29個村住房解困。加強土地管理和違法建設處置,組建村鎮建設管理監察隊,已拆除1.5萬余平方違章建筑和154只違法船屋,依法強制平毀28穴違法墳墓。*鎮成功創建省級生態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完成全區農村飲水改水工程,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建成人工濕地處理池4700余只,*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整體推開并進展順利。加強農村基本設施配套,全年建橋30座,村道硬化23.8萬平方米,21個村新建老年活動室67間。完成全區農村交通規劃編制和聯網公路計劃,危險路段安保設施一期工程全面完成。村級幫扶工作得到加強。出臺有效扶持政策,鼓勵各村盤活資產資源,拓展村級經濟發展途徑。大力實施欠發達村奔小康工程,對26個欠發達村實行“一對一”長效幫扶,落實43.73畝建設用地支持欠發達村發展,已有10個村落實增收項目。
(三)立足城市發展,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鄉環衛一體化全面啟動。加強城區道路長效保潔和設施改造,維修背街小巷破損路面1.82萬平方米,將6條城郊路段保潔并軌區環衛處管理,圓滿完成市下達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聯合國人居獎創建任務。成立鎮級環衛所,啟用三鎮垃圾中轉站,“農戶集、村保潔、鎮轉運、區處置”的垃圾處理模式實現全覆蓋;23個村成為市、區兩級衛生村。社區建設管理日趨優化。扎實開展星級和諧社區創建活動,新完成14個標準化社區建設,3個村“撤村建居”工作繼續推進。出臺老住宅小區長效管理獎勵扶持政策,44個封閉小區全部建立業主委員會并初步落實長效管理措施。完成白馬小區整治和城南區塊4個小區、3條道路截污系統改造。重點工程配合成效顯現。穩步實施二環線內工業企業“提、轉、搬”工作。全面完成紹諸高速公路越城區段征遷前期工作和杭甬運河、西郊路、迪蕩北路、鏡湖路交地及大城灣所涉土地征用等工作,基本完成越城港區中心作業區工程征地拆遷等工作。迎恩門改造工程所涉農戶拆遷率已達99%,北海街道辦事處安置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實施*等區域綜合整治,周邊交通狀況及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四)立足民生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創新“跨學區集團化辦學”和“名校托管”等模式,優質教育受益面不斷擴大。完成*小學南校區等4所學校建設,撤并學校4所,新增省“萬校標準化”學校5所。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出臺加快學前教育發展意見和學前教育發展規劃,創辦東風藝術幼托中心,各鎮中心幼兒園均成為市級示范幼兒園。強化“名師工作室”等載體,城鄉教師隊伍不斷優化。建成區社區教育學院,社區教育工作得到深化。群眾文體更趨繁榮。成功舉辦了“文體節”、“鄰里節”、“讀書節”三大品牌節會和老年運動會。開展文物普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完成5分鐘體育健身圈工程建設,55%的村建有健身路徑或籃球場、乒乓球室等體育設施;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文體活動中心8434平方米,15個村成為浙江省小康體育村,“彩虹行動”圓滿完成。蕺山街道建成國家級社區健身俱樂部,東湖鎮成功創建省體育強鎮并獲“浙江省東海文化明珠”稱號。計衛服務不斷強化。積極配合創建全國中醫工作先進市,優化衛生服務網絡,新建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組建區婦幼保健所。第四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86%,累計5.8萬余人次參加第二輪農民健康體檢。實施藥品補償機制改革試點工作,已讓利群眾400余萬元。加強麻疹、手足口病等防控工作,開展“越劍”系列衛生監督執法行動,公共衛生管理能力有效提升。皋埠鎮成功創建市級衛生強鎮。深化計生優質服務,全區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72‰。就業及社會保障日益完善。全年培訓各類人員5062人,充分就業社區創建率已達93%。建立鎮街勞動監察中隊,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落實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加強醫療、災害和慈善救助,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率保持100%,完成7個社區居家養老試點工作。開展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新增16只愛心助殘亭,創建殘疾人“家庭作坊式”就業模式。落實市政府養老保障政策,全區1.1萬余人參加老年居民生活補貼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五)立足平安創建,社會穩定有效鞏固?;鶎用裰鞣ㄖ平ㄔO深化。依法加強監督指導,103個行政村平穩順利完成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健全村級配套組織,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活動。圓滿完成“五五”普法中期驗收。綜合治理能力不斷提高。全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0.43%,社會治安基本面良好。加強鎮街綜治中心建設,推進社區(村)綜治工作室規范化建設。全面啟動社區矯正工作,250名矯正對象無重新犯罪現象。組建區流動人口管理機構,配備256名專職協管員,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不斷加強。奧運會、殘奧會期間保持了社會總體穩定。矛盾化解能力有效提升。落實重點信訪案件領導包案調處制度,扎實開展“大接訪”等活動。推進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有機銜接,全年成功調解矛盾981起。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服務和援助,規范提升法律服務市場,有效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公共安全有效保障。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和行業自律建設,安全生產實現零死亡并繼續保持三個“零增長”。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綜合監管,順利通過省農村藥品“兩網一規范”示范區驗收,全年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開展校園突發公共事件、超強臺風等應急演練,政府應急管理不斷加強。
(六)立足服務創新,自身建設切實強化。引導政府全體工作人員加強對宏觀形勢和經濟政策的學習研究,強化求真務實的作風,正視困難、堅定信心,不斷提高政府工作適應復雜多變形勢和攻堅克難的能力。建立區領導聯系重點項目制度,開展“企業服務月”活動,盡最大努力為基層和企業辦實事、解難事、化風險。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嚴格落實《越城區人民政府工作規則》。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和政協通報制度,按期辦結86件區人大代表建議和107件區政協委員提案。政府法制和信息公開工作扎實推進。倡導“以實績論英雄”理念,健全督查網絡,加強效能監察,全力推動工作落實。壓縮行政性開支,落實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制度,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嚴控國有資產閑置及流失現象。深入開展政府系統的“樹新形象、創新業績”活動,加強公務員隊伍勤政、廉政、優政教育,政府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斷提升。
此外,審計、統計、檔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事務、兵員征集、國防動員和雙擁優撫等工作都有新的成績。一年來,我們還全力抓好了抗擊雨雪冰凍災害、支援四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奧運火炬在市區傳遞、含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應急處置等工作。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是本屆政府迎難而進、克難攻堅的一年;是全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人民群眾更得實惠的一年;是我區服務服從大城市建設、為紹興榮獲聯合國人居環境獎等諸多榮譽作出有效努力的一年。所有成績的取得,是全區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以及區人大、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市級有關部門、各開發區、直屬部門、市區各金融單位幫助扶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向老干部和所有關心支持越城區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受多種因素疊加影響,我區經濟建設面臨了嚴峻考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增幅、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低于年初確定目標。在具體工作中,因經濟環境影響,服務業銷售未實現增長20%目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銷售超5000萬元、超億元、超5億元工業企業總量未增反降;因家私城部分市場硬件改造和創建考核辦法變化,星級市場創建工作沒有完成;因施工方違約和路網限制,3只留地安置項目未全面竣工;因建設用地所涉農保田無法調整,新皋埠鎮中學未啟動建設。
同時,我們更為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不足:區域經濟實力不強、塊狀特色不明顯、產業層次低等問題依然明顯,中小企業發展困難,結構調整存在較大難度,節能減排壓力增大。城鄉一體建設任重道遠,二元結構矛盾仍然突出。城鄉管理離先進城市仍有差距,亂搭、亂建等現象時有發生。民生問題有待進一步改善,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不足,部分低收入人群生活仍比較困難。社會穩定形勢不容樂觀,化解內部矛盾的能力有待提高,搶劫、盜竊等刑事發案總量仍居高位。政府自身建設有待加強,執行力、落實力和突破力上都有薄弱環節,離法治型、責任型、服務型政府要求仍有差距。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