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局加強科學發展學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以科學發展觀為動力,加快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步伐
——縣文化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回顧
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文化黨總支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縣文化系統第一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達到了“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要求,群眾滿意度測評滿意率達到98%。
學習調研求“深”,創新活動載體
自活動開始后,每個星期二晚上在文化館集中學習,每個星期五下午分散學習,組織學習了黨的十七大報告、《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等文件,并邀請縣委黨校教授舉辦了兩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講座會,制作了調查問卷、測試答卷,撰寫了學習心得和調研報告,重點圍繞深入學習理解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推動工作指導轉變,促進科學發展的理念;深入分析當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牢固樹立搶抓機遇、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意識;深入分析我縣文化工作同先進縣市區的差距,牢固樹立學習借鑒、爭創一流、勇于超越的觀念。
分析檢查求“準”,著力破解難題
遵照“重在總結經驗、重在明確方向、重在自我提高”的原則,召開各類座談會十余次,對學習調研階段匯總梳理出來的意見、建議,認真進行分析歸納篩選,從中找出影響和制約文化事業科學發展的重大問題,形成了問題的專項報告。根據找出的問題,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和黨員民主生活會,廣大黨員認真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查擺自身存在的問題,深刻分析主客觀原因,并提出了整改方向,形成了坦誠交流、民主團結、銳意進取的良好氛圍。
整改落實求“實”,創新體制機制
在整改落實階段,全縣文化系統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省、市、縣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整改落實階段的安排部署,緊緊圍繞“立足文化創新,為*建設做貢獻”的實踐主題活動,突出抓好制定整改落實方案、解決突出問題、健全體制機制等三個關鍵環節,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著力解決了發展氛圍不濃,工作創新力度不大,工作“一手硬,一手軟”,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級文化大院建設滯后,社區居民文體活動設施偏少,文化設施不足、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能力不強問題,文化產業發展速度慢,規模小,效益低,文化體制機制不活。健全完善了文化市場長效管理機制、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機制。認真開展“城鄉聯建創五好”活動,深入開展“1+1”做群眾貼心人活動。解決了一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的突出問題,取得了一些實踐成果,為我縣文化事業科學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服務全縣大局,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文化系統注重突出實踐特色,著力通過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推動文化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一是大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先后投資60多萬元完成了縣文化館升級改造,縣文化館被評為國家二級館;投資70余萬元,建設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了200處農家書屋,完善了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二是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編制了*縣“十一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連續成功舉辦了五屆中國(*)石雕藝術節,截至目前,全縣文化產業已發展到200多家,從業人員達2萬多人,年產值6.6億元。*石雕文化產業園被批準為“山東省十大工藝品生產基地”、“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三是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圍繞春節、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節慶日,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連續成功舉辦了五屆農民文化藝術節、三屆職工文化藝術節、七屆青年歌手大獎賽,舉辦了首屆山東省農村文化藝術節民間吹打樂大賽,*縣農民嗩吶藝術團代表隊獲金獎。嗩吶《村姑的喜悅》榮獲等十部委“四進社區”展演金獎,*縣文化局榮獲山東省2008年度“繁榮藝術創作突出貢獻獎”。四是大力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整理出版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資料匯編》。截止目前,我縣共有5項國家級、5項省級、8項市級、49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初步構建起了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加強對山東梆子的挖掘保護,成立山東梆子研究會,有效保護和傳承了優秀地方戲種。五是大力加強文化市場管理。開展了奧運保障行動、網吧及網絡游戲專項治理、凈化社會文化環境綜合整治等活動,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文化市場管理工作多次受到省市文化主管部門的表彰獎勵。
展望未來,文化春天更美好
在當前金融危機困難和挑戰重重的情況下,全縣文化系統思想認識有了新提高,作風建設有了新進步,各項工作有了新成效。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全縣文化系統正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牢牢抓住發展不放松,在科學發展的大道上,攜手闊步走進推進新跨越、加快新崛起的又一個明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