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改委加強經濟運行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緊緊圍繞現代化中等城市建設的奮斗目標,大力推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履行綜合經濟管理職能,扎實工作,開拓進取,圓滿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和任務,促進了我市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一、20*年工作總結
20*年以來,我局始終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深化改革主調,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結合發展計劃部門工作職能和全年工作任務,努力當好參謀和助手,主要抓了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圍繞發展,謀劃全局,開展了計劃規劃的編制和宏觀經濟運行的監測預警
1、圍繞“十一五”規劃開展了新一輪規劃編制工作。一是啟動了“十一五”規劃編制。圍繞“十一五”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規劃編制的有關前期工作,組織人員開展專題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完成了“十一五”規劃基本思路初稿,并按照“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安排,開展規劃前期重要課題研究。同時對照“十五”規劃目標任務,在全面總結的基礎上完成了全市“十五”規劃中期評估初稿。二是及時制訂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年初組織起草《*市20*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經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后及時下達。三是認真編制重大發展規劃。經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完成了《*欠發達地區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市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完成《*生態市建設規劃》、《*市城鎮供水水源規劃》和《*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等有關編制工作。其中,我局編制的《*市服務業發展規劃綱要》獲省發改委縣級計委系統優秀規劃成果三等獎;《*欠發達地區發展規劃》的編制則在全省創下三個“第一”,省、市有關領導和專家給予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了《規劃》的前瞻性、創新性、可行性和借鑒作用。
2、分析和監測預警全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和綜合經濟協調職能,針對各階段經濟運行情況,一年來先后開展了一季度、1-4月份、1-5月份、上半年、前三季度、1-10月份和全年共7次全市經濟運行(發展)態勢分析,密切掌握經濟動態,及時跟蹤分析,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當好市委、市政府的參謀和助手,有效促進了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年初計劃的順利執行。全年預計實現生產總值252.5億元,同比增長14.8%;財政總收入達24.08億元,可比增長28.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48億元,可比增長30.30%。
3、開展影響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的研究。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重點,我局成立了10個課題調研小組,由局領導班子牽頭組織開展當前全局性發展問題的調研,先后完成了《關于欠發達地區協調發展的思考》、《采取有力措施確保糧食安全》、《社會力量辦學狀況調查報告》等10個調研課題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建議提交市委、市政府參考,為下一步全市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提供了基礎性參考資料和決策依據。其中《關于欠發達地區協調發展的思考》和《采取有力措施確保糧食安全》兩個調研報告被市委政研室《領導參閱》錄用,并分別榮獲*市計委系統優秀調研課題成果二、三等獎。此外,還完成了《虹橋鎮發展情況調研報告》、《農村小水利建設情況調研報告》,并對“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公共投入問題”、“工商企業投資農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口國債”和“五大百億”工程項目進行深入調研形成匯報材料。
(二)引導投向,突出重點,加強了投資的綜合管理和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
1、加強基本建設項目的綜合管理。一是加強財政性投資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全年財政性基建項目立項44個,總投資15.21億元,下達年度計劃21個,總投資16.23億元,牽頭組織了財政性投資為主項目的方案會審、擴初設計方案會審以及工程概算審查。二是努力提高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審批效率。在繼續推行并聯審批制度的基礎上,不斷加大授權委托審批力度,全年共審批基建項目立項388個,總投資57.93億元,建筑面積444.45萬平方米;下達年度計劃453個,總投資88.24億元,建筑面積252.98萬平方米。三是認真牽頭組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清理工作。在本局抽調業務骨干組成“清項”工作小組,共清理全市在建、擬建項目410個,對經調研、查證后仍不符合要求的12個項目要求其限期整改或暫停建設。同時以“清項”工作為契機,建立嚴格的項目稽查制度和投資預測分析機制,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基建程序審批管理。四是積極爭取各類專項資金的支持。20*年向省發改委爭取落實了農業產業化項目補助資金30萬元,高技術產業化項目補助資金21萬元,海防林國債資金100萬元;申報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1個、完成了2個省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建設和驗收;此外組織推出了24個招商引資項目參加“*市輕博會”開展項目推介會。
2、狠抓重點建設項目的工程進度。年初編制并報經市政府核定下達了20*年度重點工程形象進度計劃,及時部署目標任務,有效開展全市重點工程綜合管理。為明確落實責任,加大督查力度,我局牽頭組織全市41個項目單位與市政府簽訂年度工作責任書,研究制定了《重點建設項目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獎勵辦法》,提出組建了“市重點工程建設督查組”。同時進一步強化重點工程管理,我局根據職能分工,全力做好服務、督查和宣傳工作,數次組織召開全市重點工程座談會及專題會議,多次深入基層調研,密切掌握建設動態,積極研究對策措施,不斷推動全市重點工程建設進度。根據宏觀調控政策趨緊引起的客觀實際和矛盾,我局于10月份按照“實事求是、有保有壓、進退有度”的思路對20*年重點建設項目實施計劃提出科學合理的調整建議,經市人大審議通過后下達實施。年底積極參與全市“攻難關、解民憂、抓落實、促發展”活動,下大力氣打好“六大硬仗”攻堅戰,充分發揮重點工程綜合管理職能,全力推進建設進度。全年全市重點工程建設累計實現投資額10.63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93.95%,比上年同期增長130%。其中,計劃建成的10個項目已有9個項目基本完成投運,計劃續建的13個項目實現投資額64.*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19%,計劃開工的11個項目已開工7個,全市重點工程建設總體進展基本順利。
3、積極開展重大項目前期工作。主動協調解決前期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重點做好了甬臺溫鐵路前期工作,多次陪同上級有關領導和專家沿途考察走向、勘探地形,幫助收集資料,協調地方關系。同時,立足*實際,考慮*長遠發展,多次“走出去”與國家鐵路主管部門及甬臺溫鐵路設計單位就項目建設相關問題進行溝通,爭取支持。此外,還配合做好了浙能*電廠、*繞城高速*段工程、大荊雁蕩供水工程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間*市重大建設項目55項,編制了全市“7+1”項目前期工作的進展情況,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建議供領導參考。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抓好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工作,及時組織上報全市重點急需建設用地重大項目10項,努力促進重大項目順利建設。
(三)依法治價,強化監督,規范了市場價格秩序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
1、加強重要商品和服務收費的價格管理。20*年以來,我局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價格改革,加大價格調控力度,規范價格行為。一是加強價格調控監管體系的構筑,制訂并報經市政府批準出臺了《*市應對市場價格異常上漲工作預案》。二是督促我市五大醫院對所有藥品及時實行順加作價政策。據初步統計,這一政策的落實讓利患者近5000萬元,預計全年人均可減少藥費支出43.23元。三是發揮價格杠桿作用調節電力供求。上半年全市除居民生活、農業生產用電外,其余各類電價從年初起每千瓦時提高0.8分,同時采取調整全市工業用電價格政策,設立尖峰電價,促使用戶“移峰填谷”,合理用電;下半年按階梯式累進調價的辦法,調整居民生活用電價格,促使廣大居民節約用電。四是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價格和物業管理服務收費。全市房地產預售價格申報認可總面積達5.1萬平方米,核定物業維修建安費共計19381.7萬元,并核定了“翔金花園”等物業管理服務收費。五是進一步加強價格監測,對市自來水公司進行成本監審,促使其嚴格控制成本增長和費用支出,同時堅持每月對81種重要商品和服務以及糧食市場的價格監測出具分析報告,為構筑價格監測網絡積累原始資料。
2、加強收費管理工作。認真部署了20*年度的收費驗審工作,對全市共418個單位的20*年度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壟斷經營性收費進行全面驗審,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單位3*個,經營服務性單位112個,驗審率達100%。并對其中34個違規單位發出整改意見書要求限期整改,4個單位移交價格監督檢查分局立案查處,34個單位注銷了收費許可證。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取消了農業、國土資源、交通、工商、教育、公安等部門政府明令取消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共60項,調整了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同時通過文件和*政府網站及時向社會公布,增加收費的透明度,預計全年可減輕農民和企業負擔近1000萬元。針對年初因汽油漲價引起公路客運成本不斷上升的實際情況,我局及時向營運企業做好價格政策法規宣傳,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價格政策,維護社會價格穩定。同時,組織價格專業人員對全市客運成本進行測算,根據定價權限,及時上報省價格主管部門以供參考。根據《浙江省價格管理目錄》和價格聽證辦法要求,組織有關部門召開聽證會,對雁蕩山景天湖樂園和王十朋紀念館門票收費標準進行聽證,有效提高政府定價的科學性和透明度。并審定了全市36個強制性培訓班的收費標準,開展了對全市民辦學校收費的前期調研工作。
3、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和價格服務。根據市政府《關于建立農村價格監督網絡的通知》要求,啟動了市、鄉鎮、村三級價格監督網絡建設。一年來共查處各類價格違法案件42起,查出違價金額1*3.9萬元,其中退還消費者84.57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87.31萬元,罰款14.93萬元,已執行上繳財政2*.24萬元。一是及時開展14號臺風過后的災后市場價格檢查和節假日市場價格檢查,切實維護社會穩定。二是組織開展成品油、客運票價、教育、藥品等專項價格檢查,保證國家價格政策的貫徹落實。三是配合*市對我市環保和技監系統收費執行情況的下查一級工作。四是全力做好價格舉報工作,尤其是臺風災后時期,12358舉報電話實行24小時全天候受理價格舉報投訴和咨詢。全年共受理60件價格舉報投訴和咨詢,已辦結49件,辦結率為81%。認真做好涉案物品的價格鑒證工作,一年來共辦理各類涉案物品價格鑒證871件,標的額721萬元。同時積極開展非涉案物品價格成本認證工作,先后對市航運公司、房地產企業、教育園區、保險公司等多個單位共19件非涉案物品價格成本進行了評估認證,標的額達17288萬元,向全社會提供了多領域的價格服務。
(四)加強監測,強化調控,確保了糧食安全和社會糧情穩定
1、加大糧食宏觀調控力度,確保糧食安全儲貯。為了保障我市糧食供求平衡,確保糧食安全,我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糧食供需平衡情況及發展趨勢的摸底調查,共調查了4家收儲公司、15個鄉鎮、20家糧食企業和100戶農戶,并形成書面材料提供省、*市糧食局和市政府決策參考。進一步完善了《*市糧食供應應急預案》,落實了我市虹豐集團和多家民營糧食企業最低周轉庫存糧共計4820噸,保障宏觀調節和市場供應。為確保市級地方儲備糧庫容,增強糧食市場調控能力,全面啟動了市級中心糧庫建設,現已進入招投標階段。針對20*年14號臺風對我市糧食倉庫、廠房的破壞,積極督促各收儲企業抓好受災糧食的翻倉翻曬、調運和倉庫的修理工作。全年共落實糧庫修理資金47萬元,科學保糧資金10萬元,并在4個糧食收儲公司的主要倉點配置帶式輸送機7臺,確保了我市夏糧入庫和地方儲備糧的安全保管。同時嚴格儲備糧管理制度,組織開展了糧食系統安全生產大檢查和糧食收儲企業倉儲“一符四無”檢查及季度千分制考核。
2、認真抓好訂單農業,確保儲備糧及時輪換和糧油質量。大力推廣訂單糧食,截至20*年5月底,簽約訂單1655份,訂單糧食數額1.01萬噸,完成早稻訂單計劃的1*.8%;截至8月23日,訂單糧食實際收購完成計劃的1*.11%,訂單合同履約率100%,提前超額完成了訂單糧食收購計劃。同時出臺了中晚稻收購的各項政策,做好宣傳工作,落實了3200噸晚稻訂單的簽訂,截至12月底已入庫2175噸。及時輪換儲備糧,對輪出儲備糧實行公開拍賣,全年共計輪換拍賣2001年早秈谷8*3噸,晚稻3941噸,既為企業增加了收入,又減輕了財政負擔。對新增和輪入的儲備糧進行收購補庫的同時實行招標競購,共計競購早秈谷2750噸,大豆色拉油75噸,走出了一條儲備糧輪換工作的新路子。堅持定期檢測儲備糧油產品,加強糧油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及時完成了省、市、地方的檢測任務,共抽取糧油樣品72個批次。同時認真做好日常檢查,抽查大米10個批次,對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和企業,及時建議有關部門進行查處,確保居民放心吃糧。
(五)培育市場,強化管理,促進了糧食購銷市場化和國有糧食企業改革
1、糧食購銷市場化穩步推進。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嚴格做好我市糧食收購單位的資格審核,認真做好全市糧情監測點的監測和糧食信息的采集分析及統計上報工作,及時為糧食購銷企業提供糧食產銷和市場價格信息。協助企業做好國有資產經營承包,確保糧食企業經營業務正常開展,職工生活有所保障。與財政部門簽訂財務包干協議,確定全年糧食各項補貼,落實各項資金,同時對附營企業進行調查,制定全年企業特困資金分配方案,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有效調動其經營積極性。加強企業財會基礎工作,指導企業開展會計核算,按時編制會計報表,及時匯總上報,提供財務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同時認真抓好軍糧服務和供應工作,保證軍糧及時供應。
2、國有糧食企業改制工作深入展開。20*年,我局努力克服各方面困難,深入企業,召開改制企業職工大會,通過宣傳動員,上半年制訂了市糧機廠和柳市糧油廠的改制方案,報經市政府批復后積極開展各項改制工作。改制企業職工安置資金共計562.77萬元,需安置在職職工68人,離退休人員45人,精減、遺屬人員22人,其他人員4人,具體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時,組織有關人員到清江糧管所、大荊糧管所進行改制動員,協助企業做好改制的各項前期工作。
(六)發揮優勢,履行職能,推進了以電子政務建設為重點的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
我市電子政務工程已于20*年6月份通過專家組竣工驗收,目前該工程基礎網絡平臺覆蓋全市31個鄉鎮和68個市直機關單位,這標志著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工作邁出了歷史性的一大步。為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網絡管理,促進網絡維護規范化,明確了各部門對電子政務網絡的維護職責分工,并根據專家意見,對網絡安全進行了改進。應用系統平臺實現了包括OA辦公、郵件、信息、短信輔助辦公等系統服務的多種功能在內的黨政辦公網建設要求。成功改版了市政府門戶網站,設置了包括“政務公開”在內的100多個欄目,達到了省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規范要求。積極開展了電子政務工作平臺的推廣應用工作,結合“學習夜”等活動形式,在本局、市府辦等單位先后開展了數次“電子政務平臺知識”講座,組織了兩次部門網絡管理員培訓,并與人事局培訓中心聯合舉辦了首期電子政務應用培訓。努力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積極履行職能,完成了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清理的計算機數據處理、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資料上網、20*年省軟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項目預審、省百億信息化建設工程申報、市政府投資信息化建設項目審核等工作,并配合市保密局開展對全市各單位的計算機網絡安全進行抽查。
(七)按照“三個代表”要求,深入開展“效能革命”,加強了機關和隊伍建設
20*年以來,我局根據市委關于進一步深化“效能革命”要求,結合本局自身建設實際,堅持高起點、嚴要求方針,科學制定各階段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及時發現效能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積極分析解決,不斷深化完善,扎扎實實地推進機關效能建設。一是強化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干部執政能力。通過創建學習型機關和安排各類“請進來、送出去”培訓,牢固樹立工作學習化理念,促使發展計劃系統全體工作人員著力提高自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本領,認真實行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和科學行政。二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提高行政效率。堅持限時審批、承諾服務和一次性告知,在繼續推行并聯審批制度的基礎上,積極實行授權委托審批,全年共受理基本建設項目661件,承諾件按時辦結率為100%,其中提前辦結率73%,有效提高了辦事質量和效率,切切實實方便了群眾和基層辦事。三是推廣應用電子政務工程,深化政務公開工作。我局作為市委市政府20*年深化政務公開工作試點單位,政務公開在內容上突出了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在形式上率先在*市政府門戶網站上建設子網站進行公開;在時間上采取定期公開和隨時公開,確保公眾及時了解政務情況和動態。四是加強督促檢查,不斷深化“效能革命”。一年來我局效能建設注重加強對機關工作人員上下班紀律檢查、科室辦事督察、窗口工作人員考核以及舉報調查,堅持定期通報情況,及時糾正問題,不斷鞏固效能建設成果。同時,努力探索建立機關效能建設長效管理機制,逐步形成一套嚴密有序、科學管理的制度體系,確保機關工作緊張有序、廉潔高效。
在認真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我們還做好了《行政許可法》實施前的相關文件清理和行政許可收費清理工作;認真辦理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共9件;積極參與“平安*”建設,確保全年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積極做好市級文明機關復評申報的相關工作;認真做好散裝水泥的推廣工作,全年推廣使用散裝水泥23萬噸,被列為“十五”期間全省發展散裝水泥示范縣之一;做好水交費減緩免的把關工作,在水交費項目取消前共審核減緩免項目22個。此外還做好了國防動員委員會經濟動員辦公室和信息動員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在回顧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應予以高度重視:一是創新意識不強,開拓進取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規劃的監督、實施缺乏有效手段;三是重點工程建設進度緩慢,引導、管理力度不夠;四是農村價格管理網絡有待健全;五是糧食企業改制困難重重,步伐相對緩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