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新型社會救助管理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新型社會救助管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政局新型社會救助管理總結

(一)著力完善推進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1、依法做好轄區困難群體的低保工作,認真落實分類施保。1、完成低保標準的全面調整工作,農村從180元/月人調整為220元/月人,比市政府提出的200元/月人高出20元;城鎮從300元/月人調整為340元/月人。2、大幅度提高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差額,經過調整,目前我區農村戶籍月人均補差137.37元,達到低保標準的62.44%;城鎮戶籍月人均補差220.87元,達到低保標準的64.96%,低保補差額比例列全市11個縣市區的第二位。3、進一步落實物價上漲補貼機制,對低保對象發放了三次物價物貼款,共發放物價補貼資金計175萬元。目前我區共有在冊低保對象2052戶4411人,其中城鎮低保122戶198人,農村低保1930戶4213人,今年1—10月份累計發放低保金624.71萬元。

2、充分發揮區慈善總會的作用,形成社會救助長效機制。今年1-8月份全區共有124家單位5000余人次、59家企業參與了慈善一日捐,共募集善款360.57萬元。1-10月份總會共救助了500多人次,支出救助金額340多萬元??倳谧龊门R時救助工作的同時,也不斷地在拓寬慈善救助項目,真正做到救到實處、救到急處、救到難處。在“重大疾病患者救助”、“突發性事件救助”、“慈善助學”等項目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績。

在四川*地震災情發生后,慈善總會向全區發出倡議,11個慈善分會立即啟動緊急救援機制,向地震災區捐款。在行政中心區、社區等設立捐贈箱,舉行了區機關工作人員現場向災區捐贈的儀式,當天共籌集捐贈款357720元。全區1447家企事業單位(包括150個村居)、76000多位個人的救災捐贈共計2383.59萬元,其中,接受捐款1889.28萬元,接收物資價值494.31萬元。開展了“送溫暖、獻愛心”——向*地震災區捐贈衣被活動,全區共募集新棉被263床,新棉衣7254件,慈善采購棉被2300床,于10月31日將2563床棉被,2500件棉衣送往四川*縣。

3、著力完善醫療救助體系。積極推行“醫中醫療救助”、門診卡救助、重病醫療救助、二次救助、特種病救助、精神障礙患者定點救助等救助方式,實現了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從門診到住院,從防病到治病的環形無縫鏈接。

一是不斷擴大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政策覆蓋面。醫療救助制度已擴大至全體城鄉困難群眾;二是創新救助模式,簡化救助程序。在全省率先規范醫中醫療救助,為在就醫過程中籌措資金有困難的家庭提供醫前、醫中救助;發放門診助醫卡,資金由鎮(街道)與衛生服務中心結算;加大對大病住院自負金額超過5萬元影響家庭基本生活其他對象的醫療救助。目前全區已累計救助此類對象52人次,發放救助款74.56萬元;三是積極開展特殊病種救助。對白內障患者的實施免費手術治療;推出精神障礙患者定點醫中醫療救助,由定點醫療單位墊付醫療費并減免部分費用,同時實施上門免費接送服務。目前已累計救助58人次,劃撥救助款34.2萬元。這些舉措都切實解決了困難群眾因病返貧等問題。

4、完善民政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突出重點,今年,市政府下達我區的困難群眾危舊房改造任務為30戶,截止11月上旬,下撥危改資金52.5萬元,全區已結頂竣工的為25戶,另5戶已建至二層。

5、做好抗臺救災工作,完善避災預案。一是因地制宜,修編防汛防臺工作預案。結合*區區情,注重實效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及時研究修訂防汛抗災工作預案;二是排除房屋質量不過關或者存在其他安全隱患的避災場所,確認避災場所的安全。檢查的重點為鎮(街道)、村(居)級避災場所的房屋質量,尤其是村(居)級,并對避災場所進行重新布局。在汛期來臨界之前,組成檢查組,成全區56處避災點的現場勘察;三是加強防汛抗災隊伍建設,提高防汛抗災搶險能力;四是儲備物資,為防汛抗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另外還創新思路,將區級避災中心運行與區機關單位進行聯系掛鉤,在各區級避災中心成立現場工作組,抽調區有關機關單位輪流派駐避災中心開展現場管理工作,各個避災中心的每次避災安置現場管理由一個單位負責。

6、做好社救定救定補對象、來信來訪、臨時救助工作。目前共有精減老職工54人,“三老”人員76人,今年以來,聯合組織部給全區三老人員發放困難補助金4萬元,下撥三老人員門診醫療補助金3.6萬元;及時處理來信來訪,做好支寧人員的上訪工作,經初步了解,我區現有支寧人員373人。1至9月份共發放臨時救濟款近50萬元。

(二)推進基層政權和民間組織建設,構建社會和諧基礎平臺。

1、基層政權組織建設全面推進。村委會組織法得到認真貫徹,村民自治工作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第八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換屆率100%。共選舉產生村委會委員468人(其中主任147人),其中新當選的村委會主任有100人,占68%;在147名主任中,高中以上79人,占53.7%;黨員29人,占19.7%;35歲以下28人,占19%;村委會成員中黨員數169人,占36.1%,兩委兼職的34人,上屆兩委兼職的67人。全區只有2個村沒有女性兩委班子成員。從新當選的村委會成員的結構看,一大批綜合素質好、群眾公認度高的優秀人才被選入村委會班子,切實優化了班子結構,增強了整體工作能力。此次選舉活動,共受理村級換屆問題的信訪件共54件,取消3名因破壞選舉和搞賄選的主任候選人的資格。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都進一步擴大了群眾參與范圍,為推動基層民主、落實黨員群眾的參與權和選擇權做了大膽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

2、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規范化建設上新臺階。積極的開展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到目前,全區100%的村實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我區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規范化建設達標率95.2%。

為深入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和黨風廉政建設,我們以村務監督委員會試點為契機,完善監督機制。根據有關文件精神,在各鎮(街道)設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共24個,下設村務公開監督、民主理財等小組。村務監督委員會的設立構建了村級民主監督組織的運行機制,培養了一支適合村級民主監督的干部隊伍,也實現了懲防體系構件向村一級延伸。

開展“五幫五促”活動提升村級組織戰斗力。通過建立一系列制度,引導鎮機關干部進村入戶,積極參與村級組織建設。切實了解、掌握村集體發展現狀和村兩委工作開展情況,幫助村里解決制約農村發展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增強村級組織戰斗力和凝聚力,進一步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建設。

3、以開展創建和諧社區示范活動為手段,全面提高和諧社區建設水平。按上級的有關文件精神,積極開展“省級和諧示范社區”活動,我區的永中街道羅東錦苑社區居委會和狀元鎮龍騰社區居委會已經完成了申報工作。為奠定創建“省級和諧示范社區”基礎,把“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總體要求逐一細化,使示范標準落到實處。并積極協調解決社區服務用房和辦公用房。

4、加強了民間組織管理工作。認真貫徹兩個《條例》,切實加強了民間組織的管理。截止10月,全區共登記社團74家,民辦非企業單位130家。

一年來,我們按時對全區需年檢的社團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進行年度檢查工作。對各類社會團體依法進行了清理整頓,對非法組織進行了堅決取締。完成社團會費收支專項檢查工作。召開*區社會團體會費收支專項檢查工作會議,并提出納入的25家社團名單,經過協會自查,業務主管部門匯總,三部門上門抽查,發整改通知書,“回頭看”等一系列工作,從而規范協會財務制度,形成社團團會費收支監管的長效機制。在區政府的牽頭下,對全區26家非法民工子弟學校進行檢查,并首次同時啟動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程序對海城民工子弟學校采取聯合執法行動。

通過多方努力,4月1日起,社團和民非成立和注銷登記入駐區行政審批窗口。社團年檢合格率達100%,民辦非企業單位年檢合格率達85%。

(三)加強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提升便民服務品牌。

1、結婚登記工作規范有序。繼續加強婚姻登記機關規范化建設。完成婚姻登記信息與市里聯網工作,實現婚姻登記在線實時登記、查詢、核實;完成10個鎮(街道)婚姻檔案歷史資料移交工作,并完成其中永中、海城、靈昆、永興、蒲州5個鎮(街道)婚姻檔案錄入電腦,實現電子化管理;專門組織婚姻登記員開展文明禮儀培訓工作。為做好奧運會開幕式當天婚姻登記工作,滿足所有新人的美好愿望,避免扎堆登記出現意外狀況。我局專門制訂《8月8日婚姻登記應急預案》,采取“預約登記”方式,提前做好資料審查工作。當天婚姻登記大廳秩序井然,氣氛溫馨浪漫,共登記結婚223對,超出平時工作量的10倍。被省民政廳評為奧運會期間婚姻登記先進集體。

截止20*年11月中旬,全區共辦理結婚證3300對,補領結婚620對,離婚證310對,補領離婚14本,出具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2015份,收養登記4件。。

2、區劃地名和勘界工作初有成效。今年啟動了《*區地名分區規劃》工作,向區政府爭取到制作經費7萬元。一年來,命名道路名稱25條,建筑物名稱1處。分別指導溫州市農業示范區、靈昆鎮、海濱街道、永中街道度山村等單位進行地名標準設置,有力的開展地名標志的宣傳工作,嚴格執行地名標牌設置的相關標準,努力探索節約實用、多功能、一體化地名標志形式,反對鋪張浪費。全區共設置路牌102個,門牌620個,完成交通指示牌變更34塊。

3、積極開展平安邊界共建工作。建立定期互訪制度,進一步加強溝通,加深理解,促進協作,增強團結。今年針對*區蒲州街道和鹿城區黎明街道一起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的行政區劃界線糾紛,兩區根據邊界糾紛調處應急預案要求,經過協商和查閱堪界資料,妥善處理了糾紛。

完成甌海大道交通指示牌變更工程。完成交通指示牌變更34塊。最后經財政評審,決算經費為100616元。

(四)加強優撫安置工作,拓展擁軍服務品牌。

1、深入開展“雙擁”活動:(1)利用各節日走訪慰問駐龍部隊。全年向駐龍部隊送去了慰問品、慰問金價值達53萬余元;(2)大力開展各種關愛活動。如,送年畫、送日報、“清涼之夏”愛心活動、為殘疾軍人體檢,“八一”期間,積極開展擁軍活動,對優撫對象進行了慰問,慰問人次達634人,重點優撫對象15人。關愛活動支出金額總計近40萬元。

2、積極落實優撫政策。認真落實“自然增長機制”,保障優撫對象生活水平不低于本地平均生活水平。全區共計932戶享受補助待遇,年發放金額602萬元。為確保撫恤金發放工作的安全與準確,我區為殘疾軍人辦理了銀行存折,以便銀行按時代放殘疾軍人撫恤金。另外,將今年的優待金從原來的7500元提高到8519元。全區發放優待金262.5萬元。

著力解決優撫的“三難”問題:⑴解決優撫對象的生活困難問題。對全區2萬多名退伍軍人進行調查摸底并核實,了解他們存在的實際困難。同時,對有病住院的、家有困難的及時慰問、為行動不方便的優撫對象,送去輪椅,共計12輛,今年撥出優撫款32萬余元,幫助178名優撫對象解決生活中遇到的臨時困難;⑵解決優撫對象的醫療困難問題。在鄉、機關等單位的6級以上的殘疾軍人,全部實行實報實銷。將復員軍人納入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為殘疾軍人落實假肢修理。一年來,對256人次重點優撫對象的醫療費用進行醫療補助,共補助資金45.46萬元,基本的解決我區優撫對象的醫療難問題;⑶解決優撫對象的住房難問題。通過上門走訪調查我區重點優撫對象23戶,優先把優撫對象列入危房改造工程解決,有效解決3名重點優撫對象住房難問題。

3、深化退役安置改革,繼續拓寬安置渠道。今年,我們共接收退役士兵150名,其中三級士官8人(重點安置對象),我們嚴把“三關”。目前,檔案整理、報到落戶手續已全部完成。共計發放一次性安置金76萬元,發放待安置期間的生活費7萬多元。

為切實提高退伍軍人的就業實踐操作技能,20*年10月上旬,我區組織了兩期退伍軍人就業技能培訓活動,100多名退役士兵參加了培訓。

4、配合做好穩定工作,今年處理群眾來訪263次,共計512人,信訪10余件。并做好相關人員的思想工作,保持經常性的溝通,利用節假日上門走訪慰問,及時發現不穩定因素,掌握苗頭性、動態性情況,避免出現上訪情況,維護了大局穩定。

(五)以改善民生為目標,完善全區老年社會保障體系。

1、制定和完善涉及養老、醫療和社會救助的政策、措施,確保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急有所救、困有所幫。努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全區共有5324名離退休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3*7名離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及時調整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做到養老保險待遇逐年穩步提高,做到機關事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1707元,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933元。積極完善企業退休人員進社區管理服務工作,將條件基本具備、管理比較正規、企業退休人員比較集中的居委會(社區)納入社區管理服務,截止11月底,全區已有1*0位退休人員納入7個社區進行管理服務,加強了社會化管理服務與社區老齡工作。著力推進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落實被征地老年農民的養老保障權益,沙城、天河兩鎮已全部實現60周歲以上老年人納入基本生活保障,全區共有69個行政村的14149位老人參保。

2、突出重點,關愛老人,加強為老服務工作。一是四套班子領導分別帶隊對全區13位百歲老人進行了慰問,并送上長壽補貼和慰問金44200元;對90至99周歲以上的732位老人發放補助金471600元;慰問60周歲以上困難老人40人,發放慰問金20000元;二是及時為老年人辦理老年優待證,發放老年優待證8000多張,并經常檢查為老年人優待服務的落實情況,及時協調解決有關矛盾,據統計,今年區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老年人法律援助3件,區老齡辦調解涉老糾紛5件。

3、以為民辦實事為立足點,推進星光老年之家建設。自5月份區政府成立“農村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領導小組以來,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截止目前,全區40個星光老年之家創建工作已全部啟動,其中8家已完成創建工作(3家已投入使用),24家已完成內外裝修,其余8家也正在緊張建設中。到年底所有創建點均可完成創建工作。建成后的“星光老年之家”將成為全區農村社區老年人教育、活動、服務提供功能齊全的場所,促進我區農村和諧社會建設。

(六)竭全力做好殯葬改革工作。

1、簽訂殯葬管理工作目標責任書。繼續實施“一把手”工程,明確各鎮(街道)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使殯葬工作目標明確,責任到人,措施落實,一抓到底。

2、加強宣傳。根據省、市的有關要求,我區及時制定了《*區民政局20*年清明節祭掃活動期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同時借助新聞媒體在全區范圍內全方位開展宣傳工作。全年發放區政府《通告(漫畫)》20000余份、《*區人民政府關于禁止喪事擾民行為的通告》2000余份,制作大幅標語80條,發放殯葬管理工作政策法規資料600余本,出動宣傳車在全區范圍內進行巡回播放《通告》、《條例》等內容6次,并對大操大辦喪事及修建私墓的人和事進行曝光。

3、保持高壓態勢、抓好專項治理。不斷加大執法力度,有效遏制青山白化現象的蔓延。實行“治理”和“管理”相結合,徹底拆除違規修建墳墓,并組織人力對各重點區域的青山白化回潮現象進行監管。7月3日,我區聯合溫州市大羅山生態管委會對我區瑤溪鎮國安寺周邊的私墳進行集中整治,共拆除墳墓60座。根據市殯管處對我區殯改督察文件精神,10-11月份組織民工對甬臺溫高速公路狀元段、77省道、機場大道、甌海大道沿線的私幕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除。一年來,共組織民工1000余人次,協警450余人次,采取“拆、遷、綠”的拆除方法。堅持每周一拆除,每月一次回頭看,有效的制止了墳墓拆除后翻新現象。截止11月5日,共拆除751座,圓滿完成了區政府年初確定的治理任務。

堅持宣管并舉、革除殯葬陋習。文明新風逐漸代替喪葬陋習,大操大辦現象明顯得到控制。今年,我區從10月份開始在永中、海濱、永興三個街道首先實行*區喪事殯儀活動審批表這項工作,嚴格劃定出殯線路,嚴禁在嚴管區內出大殯,同時積極宣傳各種政策。這項工作開展以來,出大殯現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全年共查辦喪事大操大辦違法行為13件。

4、全面加快我區生態墓地建設。加強生態墓地建設與管理,實行青山白化治理“堵”“疏”結合。我們采取了拆、改相結合的方式,全年共拆除違規建造遺體墓穴78對。做好綠化工作,利用春季綠化的有利時機,開展植樹綠化,確定青山白化治理成果;由區民政局牽頭,確定統一規格的墓穴樣式進行統一建設,并組織力量對全區生態墓地建設進行規劃,做到堵疏結合。

(七)其他工作。

1、加強廉政法規學習,提高廉潔自律意識。充分利用學習日,堅持一周一日的學習,并形成了制度。為確保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借助機關規范化建設開展的有利時機,我們進一步健全完善了機關學習、工作、會議、財物管理等一系列內部管理制度,規范工作程序,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整體工作水平。

2、堅持政務公開。根據區委和區紀委的有關要求,我們對干部和群眾關注敏感的“熱點”問題,進行及時的公開,主動接受監督,增強了工作的透明度。針對今年抗震救災的物資使用情況,省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監督檢查領導小組到我區檢查時,對我區的有關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一是統一物資接收渠道。在第一時間通過多種媒介公布捐贈熱線及捐贈接收賬號,避免了多渠道、交叉接收款物,引導社會各界按照正規渠道進行捐贈。二是設專戶收款。為確??拐鹁葹馁Y金物資的安全運作,專門設立了一個救災款專戶,對兩千余萬元的捐贈款物均做到筆筆清楚,賬款相符,賬賬相符。另外,明確要求各鎮(街道)、各部門指派專人負責本單位捐款的接收、匯總和上報。三是把公開透明原則貫穿于救災款物管理使用的全過程,對捐贈款物收支情況均實行公開操作,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3、嚴格管理,務求廉政實效。為確保民政各項資金使用的及時、足額、到位,督促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公開、公正、公平、合理的使用民政專項資金,聯合區審計局、區財政局于5月26日至30日,組成兩隊工作組對全區十個鎮(街道)的民政資金進行檢查。此次檢查的范圍為2005年6月至20*年4月由*區民政局下撥的撫恤、農村社會救濟、救災等款項,涉及資金共計2079萬余元。提高財務支出的透明度,狠抓制度的落實,操作規范透明,確保了民政各項政策、法規在全區得到依法嚴格執行,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4、加強信訪工作。樹立“以人為本”重要理念,不斷加強對信訪工作的領導。特別是針對今年第八屆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中出現的大量信訪問題,我們著力改善信訪工作環境,把信訪接待、投訴處理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做到了接待、登記、反饋一站式服務,提升了環境信訪工作水平,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全年處理群眾來訪333次,共計515人,信訪209余件(含省、市區批轉10件),其中重復件11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山县| 瑞昌市| 高陵县| 界首市| 商河县| 安庆市| 新兴县| 龙海市| 田东县| 康定县| 堆龙德庆县| 定远县| 榆中县| 德惠市| 宝丰县| 汨罗市| 榕江县| 平原县| 汤阴县| 天津市| 英吉沙县| 睢宁县| 固镇县| 新兴县| 托克逊县| 即墨市| 东明县| 侯马市| 务川| 保山市| 祁东县| 新余市| 西青区| 平果县| 石狮市| 呼和浩特市| 光泽县| 晋州市| 当雄县| 苍溪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