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局加強服務創新管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領導、同志們:
這次全區財稅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市財政地稅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年工作,研究部署20*年工作任務。市局領導、區領導非常重視,親臨會場并將作重要講話,他們的講話精神我們要堅決貫徹執行。區有關部門、各鎮(街道)的領導也來參加今天的會議,這是對我們財政工作最大的支持和激勵。在此,我謹代表全區財政系統的全體干部職工,向出席今天會議的各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講兩方面內容。
一、20*年財政工作回顧
20*年,我們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財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指導下,積極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財政工作,緊緊圍繞“一城四區”的戰略目標,以“三個三”工作措施為抓手,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20*年全區財政總收入達22.12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9.94%,同比增長24.32%,當年絕對值增長4.33億元,增幅為歷年來最高,列“三區二市”之首。全區地方財政總支出87947.97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92.35%,同比增長12.35%。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服務創新,支持經濟有序發展
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財政職能,爭取和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全力支持經濟發展,不斷推進財源建設。一是按照打造先進制造業的要求,落實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技改,提升企業競爭力。20*年共審核上報技改貼息項目24個,撥付市、區兩級財政補助資金601.83萬元,其中區本級13個項目,共計補助105.88萬元,市級補助82.65萬元。二是認真落實出口貼息政策,支持開發型經濟發展。全年審核兌現省、市、區三級財政出口貼息資金644.78萬元,涉及企業75家次,其中區級財政貼息288.88萬元,市級財政貼息270萬元,省級財政85.9萬元,鼓勵企業出口創匯,緩解因出口退稅滯后給企業造成的資金壓力。三是緊緊圍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對土地整理項目建設的投入。完成澤雅萬畝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的工程掃尾工作,累計投入資金666萬元,其中省級以上財政資金360萬元,極大地改善了澤雅農業的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四是按照“圍繞產業化扶龍頭,圍繞龍頭建基地”的產業化經營思路,加大對涉農產業的扶持力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年順利推進甌海禽蛋交易市場改擴建項目前期的搬拆遷工作,到位有償財政資金300萬元。五是積極籌措各類建設資金,支持區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推進城市化建設。20*年共撥付工程建設資金35714萬元(含市財政“兩金”返還13918萬元),其中開發區工程款、征地款和土地出讓金等27316萬元、中心區征地款、工程款等5*8萬元、六虹橋路整治2000萬元等。
(二)優化支出結構,強化公共財政職能
努力克服財政資金有限的實際困難,注重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有限的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發揮好公共財政職能作用。一是從改進預算編制模式入手,按照綜合預算和零基預算的編制原則,統籌預算內外財力,做到早編細編部門預算,確保財政收支平衡。二是根據實際需求和財力可能及時調整定額標準,全力保障機關工作人員、教師工資的及時足額發放和政府機構正常運轉的資金需要。三是全力支持“民生工程”,安排專項資金2332萬元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新社區等新農村建設,安排專項資金950萬元保障與群眾休戚相關的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等方面的資金需要,全面推進“平安甌海”建設。四是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20*年預算內農口資金4537.12萬元,其中安排糧食生產技術推廣等工作資金145萬元、農業基礎設施建設390萬元、改善欠發達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資金350萬元、澤雅水庫移民保險金158萬元等。
(三)強化財政監管,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堅持從完善落實制度,發揮職能作用等方面入手,重點加強對財政資金使用的全過程監管,實行追蹤問效,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一是以貫徹執行鎮(街道)財政管理辦法為重點,嚴格控制鎮(街道)的消費性支出和建設性支出,繼續實行會議費、招待費“總量合并、分次定額、總額控制”的管理辦法,確保鎮級財政安全有效運行。二是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管理。通過區會計核算中心及時監控單位各項資金使用情況,認真審核單位工資改革情況和住房公積金調整,執行政府采購控制目錄,開展“財政支農資金管理年”活動,加強對高效生態漁業補助資金、農村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市政園林系統專項資金等的檢查,確保專項資金??顚S谩H菑娀瘒匈Y產管理。推進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積極追繳甌海建設開發公司股權轉讓款495.42萬元;完成省廳布置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嚴格國有資產調撥和報廢審批,規范國有資產配置。全年共受理審批萬元以上國有資產處置58筆,累計金額1930萬元。四是多措并舉全面清理財政周轉金。按照“先大后小、先近后遠、先易后難”的原則,對企業類和行政類借款單位分批分類進行財政債權確認,并通過法院、清理小組、銀行等途徑多方催收。20*年共累計催收周轉金328.94萬元、落實轉讓債權1150萬元。
(四)深化財政改革,提高科學理財能力
一是創新工程審核機制。對以財政資金為主要資金來源且投資總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直接由區審計局負責審核,500萬元以下的建設項目由財政局負責審核。全年共審核竣工結算項目276個,凈核減額1401萬元。二是不斷推進財政信息化管理。自行研發了“資金申撥單打印”、“單位工程項目撥款管理軟件”等軟件,有效地彌補了“金財工程”軟件功能上的不足。同時,積極探索實行財政資金網上申撥,簡化申撥程序,提高了資金的撥付速度。三是按照中央關于推進中國農民補貼網建設的精神,積極構建全區范圍的農民補貼網,實現農補資金安全快捷到戶。據統計,共完成全區10個鎮(街道)185個自然村29047戶農戶的“一卡通”辦理,落實種糧農民生產資料綜合補貼1*.2萬元。
(五)加強財政隊伍建設,提高機關整體素質
緊緊圍繞當前財政中心工作,按照“出水平、出業績、出人才”的目標抓好隊伍整體建設。一是以作風建設為抓手,切實轉變機關作風。按照“治庸、提速、增效”這一要求,制訂了“狠抓作風促效能理財為民創新績”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和創“學習型、服務型、節約型、廉潔型”機關的活動載體,先后開展了“好書大家讀”、陽光行動、“我與財政共奮進”演講比賽、“千名科長服務基層”、“十七大”專題學習等系列活動,樹立了為民理財的新形象。二是以完善提高為手段,內部制度建設實現新突破。實行網上流轉公文模式,啟用電子印章,推進無紙化辦公。制訂目標管理責任制、工作規則、考勤管理暫行辦法、理論學習實施意見、廉政責任分工、財政應急預案等系列制度文件,實現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目的。三是以工資改革為契機,機關人事管理實現新規范。解決事業單位合同續聘問題,全面完成機關事業人員工資制度改革。組織招考胡丹等6名事業人員,充實基層會計核算中心,實施完成新一輪干部人事調整,任免中層干部4人次,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四是機關黨建工作穩步推進。實現了局黨支部換屆選舉,選舉產生以*同志為黨總支書記的新一屆黨總支班子。開展了“向我看齊”紀念建黨86周年專題活動,提升機關干部活力。
20*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全局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局先后獲得第三屆全國會計知識大賽溫州賽區團體賽三等獎,省財政廳20*年度綜合直補工作通報表彰,全省財政信息工作考核評比三等獎,糧食財政報表工作暨農民補貼網統計工作三等獎、區綜治先進單位,區會計核算中心榮獲“三八紅旗集體”光榮稱號。預算科科長徐教同志還榮獲區級勞動模范光榮稱號。
20*年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財政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困難,主要有:財政增收難度在加大,收入結構調整的難度不斷增加;可用財力不足,需要與可能矛盾日益增大;鎮(街道)財政困難依然存在;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針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需要采取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實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