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安監局發展食品安全綜治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市局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分局全體干部職工以確保食品藥品安全、系統隊伍安全為目標,以“爭創實踐科學監管理念的先行區、實驗區和示范區”為載體,抓監管,保民生,促發展,全年各項規定動作全面完成,特色動作亮點紛呈。現將今年工作總結和明年工作思路匯報如下:
一、20*年工作總結
(一)科學組織協調,扎實推進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
一是深入推進“千萬工程”,圓滿完成“三網”建設。
全區開設連鎖超市39個,村級連鎖便利店30家,覆蓋面達到100%,2200家食品經營戶實施商品準入制度,已完成并掛牌的放心店192家,達到行政村全覆蓋,在全省率先超額完成三年任務數。大力推進配送中心建設,自2007年成立“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人本配送中心,實現連鎖配送,目前配送面已達96%以上;此外,還實施流動放心車進無店村,填補放心店空白。
強化組織領導,落實監管責任。鑒于不少單位人事變動,調整了區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印發了新工作人員通訊錄。分別召開了1次食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2次全區食品安全工作會議、1次食品安全示范鎮(街道)創建動員會議、1次年度工作目標完成情況集中檢查會議等,區政府與13個鎮(街道)、6個部門、2個開發區簽訂《20*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將食品安全責任納入鎮(街道)和相關部門政績考核。轄區13個鄉鎮(街道)也相應建立了食品安全組織協調機構。
完善基層食品安全監督網絡,組織教育、質監、農業等各職能部門認真開展了校園食品衛生、QS知識、畜牧管理等相應培訓教育,6月面向全區各鎮(街道)和區食品安全委員會主要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及聯絡員60余人開展食品安全示范鎮創建工作培訓,9月召開村居食品安全協管員培訓,群眾監督網絡作用發揮明顯。
二是深入開展食品安全聯合執法大檢查。利用部門、鎮(街道)、村居監管網絡,實行“點面分工、三級聯動”機制和網格化管理,牽頭組織開展一系列日常監管,尤其是針對城鄉結合部監管薄弱環節開展多項聯合執法大檢查,其中突出的幾項是“兩會”、元旦、春節、“三八”、“五一”、禽蛋市場、夏季食品、端午、國慶、中秋等多次聯合執法大檢查,并在南白象維明垃圾發電廠開展公開集中銷毀假冒偽劣食品活動,震懾了制假違法行為;“六一”和中、高考期間,聯合有關部門進行校園(食堂、小賣部)、學校周邊、少兒游樂場所等食品專項整治;奧運期間,開展我區奧運會賽區城市食品供應和配送企業(浙江大好大食品有限公司、*市兵牌食品有限公司)專項檢查,對旅游景區、車站碼頭、特色街道開展暗查暗訪,共檢查食品店10家、餐飲店8家、賓館飯店2家。“三鹿”問題奶粉事件應急處置中,共查處不合格奶品3473.15公斤,并按特別規定予以處理。
三是穩步推進校園食品放心工程。采取“宣傳、整治”兩手抓方式。3月聯合區工商分局、區教育局在婁橋第一小學向1000多名師生開展食品安全知識講座,贈送了2000冊食品安全書籍和DVD光盤(少兒版、學生版),并授予該小學“12315申訴舉報聯絡點”牌匾,在全市率先開展12315“五進”活動,就此拉開20*年*“食品安全進校園”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序幕。并陸續在全區其他中小學校進行書籍、光盤贈送活動。組織有關部門部署校園食堂、小賣部食品專項整治工作及學校周邊小賣部、超市和飲食攤點的聯合整治行動;“六一”及中、高考期間校園食品專項整治中,共出動69人,檢查27家單位,立案4起,發整改意見書15份,沒收“三無”食品50公斤。
四是繼續強化信用體系建設。成立了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制訂出臺建設實施方案和管理規范,分別選擇生產加工業、餐飲服務行業為推廣行業,制定、推行相應生產經營檔案示范文本,全面發揮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對食品安全工作的規范、引導、督促功能,逐步建立完善我區食品安全誠信運行機制。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促進食品行業自律。目前,已對全區飲用水生產企業36家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其中A類33家,B類2家,C類1家;積極推行食品衛生監督分級量化管理,評出全區餐飲業A級2家,B級8家,C級115家。
五是不斷完善應急機制。連續三年開展食品安全事故(Ⅳ級)應急預案實戰演練。10月15日,在未進行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分局向各相關部門撥打緊急舉報電話,報告發生疑似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各部門在第一時間內調集人員攜帶執法裝備和救助物資火速奔赴現場并展開救援調查工作。突擊演練有效檢驗了各單位的應急準備、迅速介入、快速反應能力,進一步提高了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六是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將2006年以來全區的所有關于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方面的文件匯編成冊分發至有關單位。編印1萬冊食品安全知識讀本、宣傳手冊,利用登門訪談、座談、下鄉檢查及“兩會”等各種時機,贈送機關、企業、社區、校園,并下發征詢意見表,廣泛征求各界公眾意見和建議。舉行3.15大型宣傳咨詢活動,共接受咨詢100余人次,發放食品藥品宣傳資料1000余份。與婁橋一小聯合開展校園食品安全知識講座。7月開展以“食品安全你我共同責任”為主題的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9月第三個食品安全宣傳月,聯合各鎮(街道)、相關部門在全區巡回宣傳,在15個社區設點咨詢、播放露天電影、開展知識競答,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300人次,設置舉報投訴牌2600個,發放宣傳資料和小冊子150000余份,受理舉報8起,通過手機短信發送食品安全信息10000條。每2周定期向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人士發送食品安全知識溫馨短信。每月編發信息簡報,已共32期。每季出版《*食品藥品報》在全區發行,現已發行2期。
七是梯度推進食品安全示范縣(鄉鎮)創建活動。本著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先易后難、梯度推進的方針,出臺了《食品安全示范鎮(街道)創建實施方案》,選擇澤雅鎮、茶山街道、麗岙鎮、新橋街道4個地區作為第1批示范點,啟動我區食品安全示范鎮(街道)創建工作。6月舉辦食品安全示范鎮(街道)創建工作暨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會議。7月開始督導示范點著手具體創建工作。11月出臺了食品安全示范鎮(街道)工作計劃及步驟,并將組織創建相關工作人員赴慈溪學習調研先進經驗,以確保我區食品安全示范鎮(街道)創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突出規范整頓,切實履行藥械監督管理職能。
一是扎實開展日常監管和市場整規行動。開展“藥品打假保健康”專項行動,并結合區政府組織的取締無證無照經營專項整治工作,對轄區內無證經營的藥店進行清查;開展“小藥店”整治專項檢查,試點單位新橋街道已通過驗收;完成20*年度省局藥品抽樣20批次的指標,經檢驗不合格的為1批次;GSP跟蹤44家,其中41家企業一次性通過現場檢查,占全部檢查企業的93.2%,對其余3家檢查不合格的企業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給予行政警告處罰;全年共出動檢查人員2000多人次,對3家藥品批發企業、100多家藥品零售企業、50多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321家醫療機構進行日常監督檢查,全年對各類違法行為實施簡易程序11宗,一般程序處罰1宗,罰沒款5000元。同時,加強店堂廣告整治工作,強化對企業的宣傳和知識培訓,對違法廣告一律當場予以清理或責令企業限期整改,有效凈化市場環境。
二是推行分片分類監管。20*年對片區進行調整,將全區13個鎮(街道)合理劃分為3個責任片區,將全局執法人員分成三個分片包干執法責任小組(各負責1個片區),由局長林少云同志擔任總組長,分別選擇三位業務精干任組長,并建立《分片監管責任制》,把監管責任包干落實到組。各小組在做好局內本職工作的同時,著重對本責任區內的藥店、診所和醫療機構的藥品經營使用情況和市場動態開展日常監管、跟蹤檢查、加強指導,并結合“兩網一規范”創建活動、各類專項整治開展監督檢查。各片區還分別建立藥品零售企業協管組和醫療機構協管組,各組推舉組長,并出臺協管員和信息員工作職責和工作制度,充分利用民間資源,建立健全城鄉聯動的藥品質量監督信息網絡體系。
三是縱深推進創建農村藥品“兩網一規范”建設示范區工作。在前兩年基礎上,繼續深入開展“兩網一規范”建設,將其納入政府工作目標考核,成立了以副區長為組長,區府辦、區衛生局、區食品藥品監管分局一把手為副組長,各鎮(街道)和有關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工作計劃,出臺實施方案;5月并由區政府組織召開全區“兩網一規范”建設示范區創建動員大會,研究部署創建工作,采取多種措施確保成效;在藥品經營生產企業和醫療機構中聘請30名藥品協管員;在涉藥人員和村干部中聘請319名藥品信息員,將藥品監管網與食品監管網相結合,實行“兩網合一,一員多用”;對全區醫療機構涉藥人員和使用設備類醫療器械情況進行普查登記,共登記涉藥人員300多人,設備類醫療器械81個品種;在區政府、區財政及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30多萬元專項資金采購藥品流動車等醫療設備,用于澤雅衛生院對無藥品零售網點的行政村不定期開展流動巡回醫療,同時,每年安排專項經費10萬元用于流動醫療車輛維修保養、駕駛員工資、醫務人員勞務補貼等,以切實解決山區人民缺醫少藥的困難局面;10月順利通過市考核組達標驗收,在我區建立起運行有效的藥品監管網絡和群眾滿意的藥品供應網絡,加強了農村基層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規范化管理。
四是開展信用體系建設。依據《信用評價標準》,結合GSP跟蹤檢查和日常監管采集的信息,對轄區內醫療機構藥房和藥品經營企業實施信用等級綜合考評和分類,完成了289家醫療機構藥房和149家藥品經營企業的信用等級評定,分別評出A、B、C、D類藥房和企業,并對信用評定較差單位進行復查。與區工商分局、區消費委、區醫藥行業協會共同創建誠信藥店聯盟,并于4月25日在區府西首廣場舉行創建誠信承諾聯盟活動啟動儀式,來自區醫藥行業協會的首批32家醫藥企業共同簽署了《誠信藥店承諾書》,將統一制作的“誠信公約”明示板懸掛于店堂,向社會公開“五真十不”誠信承諾。
五是興奮劑專項治理取得成效。成立領導小組,建立相應責任追究制,層層落實責任;4月21日召集全區172家藥品經營企業、35家社會醫療機構協會理事單位召開動員大會,4月23日召開座談會,5月4日聯合區衛生局召開全區醫療機構370人參加的反興奮劑動員大會,100%簽訂責任狀,形成了奧運藥品安全保障與興奮劑治理工作的完整責任體系。對監管設立5個100%的達標:對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各環節從業人員的反興奮劑法規宣傳達100%;全區有關的經營單位和重點醫療機構的監管覆蓋面達100%;興奮劑目錄下發率達100%;含興奮劑藥品的標簽貼標率達100%;經營企業藥品購銷渠道規范率達100%。期間,檢查情況良好,未發現違規銷售行為。
六是開展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工作。按照“區域分布、服務便民”的原則,選擇45家信譽高、實力強的藥店作為第一批家庭過期藥品定點回收單位,3月召開定點單位動員大會,并與其簽訂《過期藥品回收管理承諾書》,統一發放“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箱”。全面檢查各回收點的管理,要求回收單位嚴格執行回收過期藥品管理制度,認真填寫《回收過期藥品登記簿》,對回收的過期藥品實行專人負責、專冊登記。全年通過宣傳、回收等形式共回收過期藥品20多箱、2000多個品種,貨值金額約20萬元,回收的過期藥品已全部在新聞媒體的監督下進行公開銷毀。
七是完善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體系。全面檢查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報告工作情況,督促有關單位及時完成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報告目標值任務,建立健全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運行機制,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切實提高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的質量。截止目前,共上報藥品不良反應20例,醫療器械不良反應18例,有效地完成了市局下達的指標。
(三)著眼發展,積極推進分局全面建設。
一是進一步開展學習型組織創建。制定工作計劃,把學習貫穿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全過程。一是利用召開每周一上午半天學習會議、每月民主生活會、集中夜學的契機,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將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學習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作為首要任務認真貫徹落實,深刻學習領會上級黨委政府、省市局重要文件和會議精神等,堅持閱讀市局配發的《情商與影響力》等書籍;二是加強業務學習,組織全體人員學習食品藥品管理法律法規,學習《浙江省食品藥品安全“十一五”規劃》,學習說理性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基本要求和制作中的重點環節,進一步提高隊伍的工作能力和戰斗力;三是組織人員參加省、市、區級行政執法、電子政務、任職培訓、稽查實務、公務員更新知識培訓等專題培訓,促進干部職工整體素質上臺階。四是在走廊開設宣傳欄、政務公開欄,圖文并茂宣傳分局近期工作亮點。
二是進一步增強文明建設。組織全體人員積極參加“慈善一日捐”行動;組織人員深入基層,走訪澤雅扶貧掛鉤村,慰問困難老黨員和基層群眾,并捐贈扶貧款共計8000元。并向村民贈送食品藥品安全知識書籍,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宣講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開展文化、經濟“雙扶貧”;組織分局全體人員積極參與市直機關組織的乒乓球賽、登山活動,以及*區第四屆運動會的乒乓、游泳、圍棋、籃球等比賽;組織婦女同志參加三八婦女節活動;組織人員參加市直機關黨的十七大精神知識競賽并獲得榮譽。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分局同志紛紛通過各種形式捐款捐物,廣大黨員還踴躍交納“特殊黨費”。
三是深入開展作風建設活動。調整領導小組,制定作風建設方案,貫徹落實市局、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開展“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基層、讓人民滿意”、“樹新形象,創新業績”、“創業創新送服務”等活動,深入172家藥械經營企業開展調研,解決企業難題3個,對存在的問題講清事實,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議5條。設立“藥械之家”接待室,安排人員常守崗位,詳細規定工作的內容、制度、流程、工作記錄等,更好地方便群眾辦事。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采取笑臉相迎、暖茶相待、軟椅相候、有問必答等系列溫馨舉措熱情服務相對人。采取座談、走訪機關鄉鎮和企業、下發征詢表書面征求意見、在走廊設掛意見箱的形式,廣泛征求了解各界干部群眾意見和建議,對干部群眾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和意見,認真研討,及時制定整改措施。積極實施政府信息公開,從1月開始,進行了2006年成立以來所有資料的整理、目錄及內容規范的編制、網上管理和審核,5月正式上網公開,此后不斷更新完善,目前已在門戶網站公開信息93條,與群眾的溝通渠道更加暢通。
四是加強班子和隊伍建設。繼續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不斷提高領導班子的決策水平。進一步理順班子成員的分工,為每位領導班子成員相對獨立地開展工作創造條件。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積極推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充實、調整職工隊伍,今年交流人員3名,正式任職2名。
五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納入分局工作重點,和其他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做到一起布置、一起落實、一起檢查、一起考核。嚴格執行“八條禁令”和“五項制度”,組織干部職工對照廉潔從政有關規定開展自查。在分局設立意見箱,并向管理相對人、社會民眾、相關部門征求意見,并就征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梳理分類,落實整改措施。開展經常性的黨風廉政教育,做到防微杜漸,通過聽取黨風教育課、學習十七大報告、學習十七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方式開展教育,強化廉政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