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經濟轉型管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嚴重影響,面對自身發展轉型的迫切要求,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推動創業創新,加快建設“一城四區”,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區實現生產總值219.63億元,同比增長7.6%;工業總產值563.*億元,增長6.1%;財政總收入26.0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38億元,分別增長17.7%、16.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1.06億元,增長1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64億元,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57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878元,分別增長8.5%、12.4%。
(一)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及時部署開展“政企聯動、攻堅克難”企業服務年活動,著力促進企業發展和產業提升,保持了經濟平穩運行。工業投入勢頭強勁,完成工業性投資37.28億元,園區基礎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新入園企業陸續竣工投產,建成標準廠房30.6萬平方米。科技創新力度加大,實施市級以上科研項目57個、技改項目25個,新增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6家、技術研發中心9個。標準化和品牌建設取得新成效,13家企業參與國家或行業標準制訂,省眼鏡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落戶我區,新增中國馳名商標6枚。“強龍計劃”深入實施,年銷售產值超億元企業達到55家,森馬集團納稅額突破3億元。建筑業整體實力不斷壯大,完成建筑施工產值97.7億元。商貿物流業加快發展,總部經濟園順利掛牌,潘橋國際物流基地、文化創意園等項目有序推進。休閑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實現旅游總收入13.66億元,增長20.8%。金融業穩健發展,新增貸款24.29億元,恒隆小額貸款公司成功組建。農業產業化邁上新臺階,新增農業龍頭企業7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2家,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輻射效應不斷顯現,政策性農業保險有序鋪開,糧食生產實現恢復性增長。招商選資增量提質,實際利用外資3579萬美元,實際到位內資3.98億元,服務業利用外資比重達35%。外貿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實現自營出口10.91億美元,增長13.6%,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7%。節能減排有力推進,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6%,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3.5%、3.7%,燃煤鍋爐節能和脫硫改造順利實施,移膜革、牛仔服水洗等行業污染治理初見成效,關停高能耗、高污染企業89家。
(二)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認真開展重點建設專項督查服務活動,34項重點工程實現投資12.98億元。城市中心區建設步伐加快,行政管理中心完成樁基工程,法院審判大樓順利結頂,市政園林苗圃有序遷建,商務區塊開發全面啟動,建設大廈等地塊成功出讓。火車站站前區配套項目加快實施,改河一期工程進入掃尾階段,站東、站西等4條主要通站道路全面施工,站前廣場和公交站場啟動建設。道路交通體系不斷完善,*公路拓寬、六虹橋路整治等工程建成投用,南塘大道仙巖段、龍霞路卡口整治等項目順利推進,*大道西段快速路開工建設。生態區創建取得新進展,建成市級以上生態鎮3個,新增城市公共綠地5.1萬平方米。溫瑞塘河綜合整治全面鋪開,清臟治亂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南塘大道污水泵站等工程進場在建,新建排污管網10.5公里,疏浚管網63.5公里,建成垃圾中轉站3座、標準公廁25座。電網攻堅深入開展,南白象輸變電等4個項目相繼投運,電力瓶頸制約基本消除。防洪保安工程建設力度加大,西向排洪*段、前?排洪渠等項目進展順利,天長防洪壩建成投用,山塘水庫除險加固工作成效顯著。舊城舊村改造和村莊整治加快推進,景山腳北側改建工程完成拆遷,塘西舊村改造項目進場施工,創建村莊整治合格村30個、全面小康示范村2個。農村居民飲水條件逐步改善,建成19個村的城市供水管網,完成31個村安全飲用水改造。農村新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如期完成。富民攻堅計劃深入實施,出臺了低收入農戶創業貼息貸款政策,村企結對共建活動取得新成效,培訓農村勞動力5800多人。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得到加強,清理“轉而未供”土地5130畝,拆除違法違章建筑99萬平方米。
(三)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加大公共服務投入,區財政支出增量的79%用于社會事業。省級文化先進區創建不斷深化,建成“東海文化明珠”工程2個、“種文化”示范點11個、村級文化活動室100個,有線電視實現村村通,彩石鑲嵌工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順利啟動,全社會科技投入增長10.7%,人才工作得到加強。教育事業加快發展,任巖松中學、南白象一小等遷擴建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進,仙巖二中等9所薄弱學校完成改造,免費義務教育政策全面落實。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創建市級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5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1%,傳染病防控和計劃免疫工作成效明顯。“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主題活動廣泛開展,新增健身苑點52個,創建省級體育強鎮1個、小康體育村19個,區第四屆運動會成功舉辦。和諧計生年活動扎實推進,“三免”政策率全市之先全面實施,計劃生育率達92.7%。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新增各類保險參保人數15.3萬、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參保人數1.8萬。社會救助體系逐步健全,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五保人員集中供養率達95%,577人享受大病醫療救助,2.5萬人得到慈善救助,向四川地震災區捐贈款物6000多萬元。殘疾人康復網絡初步形成,78名重度殘疾人實行集中托養。住房保障工作不斷加強,建成拆遷安置房8.9萬平方米、三產安置房22萬平方米,新增廉租房保障家庭43戶,完成困難家庭危房改造100戶,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實現全覆蓋。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平穩實施。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新增省級文明村2個、和諧示范社區2個,建成老齡工作規范化社區10個。殯葬改革力度加大,建成公益性生態墓區5個,青山白化和喪事擾民治理取得新進展。1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情況總體良好。婦女、兒童、青少年事業健康發展,民族、宗教、統計、外事、僑務、對臺、國防、人防等工作全面推進。
(四)平安創建取得新成效。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新建公共安全視頻網絡監控點839個、群防群治專職巡查隊伍15支,反“兩搶一盜”、打黑除惡、禁毒禁賭等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公安“三基”工程建設獲得全省先進。高度重視信訪工作,積極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和不穩定因素,信訪總量逐步下降。認真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居住出租房、“三合一”企業、無證無照經營等專項整治全面推進,消防和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總體平穩。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問題奶粉”事件得到及時處置,農村藥品“兩網一規范”建設通過省級驗收,“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治初見成效,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作受到市政府專門通報表彰。加大勞動執法監察力度,妥善處置了一批欠薪逃逸事件,為企業職工追回工資2000多萬元。外來建設者服務和管理機制逐步完善,職工維權工作扎實推進。“五五”普法規劃深入實施,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工作進一步加強。森林消防、動物防疫、防汛抗臺、民間劃龍舟管理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五)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強化行政復議和執法監督,行政行為約束機制逐步健全。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和政協通報制度,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主動接受人大和政協的監督。開展政府工作“金點子”征集活動,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程度進一步提升。率全市之先完成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職能部門內設審批機構從104個減少到34個,進駐行政服務中心的審批事項從143項增加到415項,電子監察系統建成投用。重視電子政務建設,積極推行無紙化辦公。扎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加大績效管理和行政問責力度,改進政務督查方式,政府執行力不斷增強。完善政府投資項目廉政保障制度,加強行政監察、財政監督和經濟責任審計,嚴厲查處行政違紀案件,廉政建設責任制得到全面落實。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經受了嚴峻考驗,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這是全區上下克難奮進、負重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勞動在各個領域的全區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各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作出無私奉獻的駐甌部隊、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和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性素質性矛盾更加凸現。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企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全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等未能完成年度目標;現代服務業比重偏低,傳統制造業科技含量不高;資源要素瓶頸制約加劇,節能減排任務繁重。二是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然突出。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產品的供給水平有待提高,交通、排污等基礎設施相對滯后;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部分低收入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經濟增速下滑帶來的潛在風險和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治安防控體系亟需完善,安全生產基礎較為薄弱,農村歷史遺留問題還需下大力氣解決。三是政府自身建設和管理仍需加強。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行政效率、服務質量和依法行政能力亟待提高,消極腐敗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