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國民經濟增長管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全面實施“十五”計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行政區劃調整后我區經濟社會繼續平穩發展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依靠全區人民,抓住經濟建設這一中心,知難而上,開拓進取,扎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區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國民經濟穩步增長,運行質量繼續提高
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1.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0.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億元,同比增長1.9%;第二產業增加值51.7億元,增長10.4%;第三產業增加值16.8億元,增長14.6%。實現財政總收入7.37億元,增長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6億元,增長9.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5億元,增長12.9%;農民人均純收入6218元,增長5.8%;人口自然增長率5.61‰。
農業經濟發展態勢良好。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1億元。農業結構繼續優化,糧經比例調整為43:57,花卉、蔬菜、水果、畜牧品比重進一步提高。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繼續推進,10畝以上經營大戶1549戶,面積3.17萬畝。訂單農業快速發展,實行訂單生產的農田面積達2.69萬畝。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共有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5家,其中市級9家。科技興農深入實施,*農村信息網開通啟用。*市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建設步伐加快,蘭光公司等3家企業入園施工。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白云農業觀光園、五鳳蟬農業綜合開發園等項目相繼建成,塘下坑等病險山塘、水庫得到加固。土地整理力度加大,建設標準農田28150畝,新增耕地1867畝。扶貧開發得到加強,澤雅移民新區第一期安置房交付使用。農村基金會清理整頓工作成績顯著,被省政府評為先進集體。
工業經濟平穩發展。實現工業總產值197.5億元,同比增長10.3%。企業技改力度加大,共實施技改項目24項,技改總投資1.6億元,完成投資6557萬元。規模經濟發展迅速,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9.77億元,實現利潤1.92億元,分別增長17.2%、32.8%。*經濟開發區實現產值28.4億元,眼鏡工業園、澳倫工業園和黃河皮革工業園建設進展順利。*高新技術產業園已有5家企業投產。“質量立區、名牌興業”戰略深入實施,森馬企業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天字、五洲、寶得利等3家企業榮膺全國首屆“十大鎖王”稱號,東方、惠特、森馬被評為省名牌產品。企業管理創新邁出新步伐,通過IS09000認證企業45家、ISOl4000認證1家、CE認證8家、美國石油學會APl6D認證l家。幫扶重點骨干企業活動深入開展,扶優扶強的氛圍日趨濃厚。企業信用建設得到加強,評出首批市級信用企業79家。建筑業發展迅速,完成施工總產值16.5億元,同比增長21.1%。
第三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5億元,增長12.9%。市場成交額40.6億元,*貨運市場的規模和經濟效益均列全省前茅。商業領域利用外資取得重大突破,首期投資2980萬美元的*大西洋購物中心前期工作已經啟動。房地產業日益壯大,商品房竣工面積8,8萬平方米,完成投資6.4億元。旅游業發展迅速,門票收入712萬元,增長13%。景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崎云景區建成開放。金融市場運行態勢良好,年末各項存款余額97.09億元,同比增長26.5%;貸款余額45.35億元,同比增長24.8%。交通運輸、保險、審計、勞務、物業管理等服務業繼續發展。
(二)城市化建設明顯加快,文明城市創建富有成效
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區劃調整后,重點工程從25項調整為19項,溫瑞塘河*段清淤、甬臺溫高速公路,甫白象樞紐立交、金麗溫高速公路*段三期*段、火車站11萬伏輸變電、潘橋3.5萬伏輸變電、瞿溪中心衛生院住院樓、*中學遷建等工程完成年度任務,瞿溪河拓寬、溫瞿公路改建等7項工程正在施工之中。全年新增高速公路10.5公里、一級公路9.5公里,新建校舍6萬平方米,新增供電能力10萬伏。受市規劃調整影響,*民兵訓練基地、南塘大道二期等5項工程推遲開工。
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成效顯著。廣泛開展“爭做現代化*人”活動,公民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及時宣傳“人民的好法官”張曉東和“見義勇為好青年”張獻等先進人物的事跡,學先進、趕先進、爭做文明市民的氛圍日趨濃厚。拆違改危力度加大,拆除違章建筑約24萬平方米。突出整治無牌無證等重點違章,“平安大道”創建活動成效明顯。大力整治“臟亂差”,改善城鄉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方式,東莊垃圾焚燒發電廠和景山垃圾中轉站等一批環衛設施建成投用。整治社會治安秩序,城鄉居民安全感有所增強。投入1.3億元整治溫瑞塘河河道425公里,清淤809.95萬立方米。“十大”截污工程全面啟動,匯昌河*段水上公園駁岸工程開工建設。實施再增千畝綠地計劃,新增綠地725畝。
(三)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
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實現全社會外貿出口供貨值43.71億元,同比增長39.8%;自營出口1.8l億美元,增長62。5%。外貿出口生產基地日益壯大,*經濟開發區、新橋、婁橋、梧埏外貿出口供貨值均超過3億元,其中*經濟開發區、新橋分別達到13.1億元和9.69億元。外貿渠道不斷拓寬,又有20家企業取得進出口自營權。國際市場進一步拓展,產品出口已擴大到美國、香港、臺灣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商品結構繼續優化,鞋革、眼鏡、打火機、鎖具、箱包等五大產品競爭優勢相對明顯,出口值均超億元。新增外商投資企業9家,擴股4家,合同利用外資54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28萬美元。
各項改革進展順利。企業改革繼續推進,金洲集團等一批國有集體企業改制工作順利進行。糧食購銷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實現了糧食購銷市場化。村級集體資產管理模式不斷創新,將軍村組建浙江將軍集團有限公司。政府審批制度改革成效明顯,區政府審批中心投入運行,18個部門135項審批項目進入審批中心運作。財政改革進一步加快,公共財政體制框架逐步形成。建立了區會計核算中心,首批32家行政事業單位納入中心管理。政企關系進一步理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與下屬市場實現辦管脫鉤。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和基金收入保持雙增長,全面實現了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社會化發放。住房貨幣化分配正式實施,發放住房補貼593萬元。嚴格執行市委、市政府有關區劃調整的決定,切實做好干部群眾的思想工作,區劃調整順利實施。區級機關機構改革正式啟動。
(四)科技教育再創佳績,各項事業全面推進
科教興區深入實施。創建省科技進步先進區活動成效顯著,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科技進步先進區。科技項目立項162項,其中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5項,國家級星火計劃2項,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計劃2項,省級新產品試制計劃79項。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市級3家、區級4家。科技示范鄉鎮創建活動廣泛開展,*科技信息網順利開通。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建立人才流動的柔性機制,引進各類科技人才38名。科普工作富有成效,被評為省“九五”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教育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通過省教育強區驗收。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教育質量明顯提高。投資1.38億元的新*中學和投資237萬元的區教育信息平臺建成投用。景山中學、梧埏中心小學成為省示范性學校,梧埏、郭溪、婁橋成為省級教育強鎮,茶山、南白象成為市級教育強鎮。完成藤澤片中小學校網調整,順利組建*二高,校網布局進一步優化。
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展。衛生監督執法力度不斷加大,衛生綜合執法得到加強。鄉鎮衛生院危房改造工作順利完成,新橋、婁橋、郭溪衛生院門診綜合樓和瞿溪中心衛生院住院樓建成投用。文化升位計劃深入實施,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建成鄉村電子信息館13個,歌曲《擔鮮女》獲省“五個一”工程獎,電子游戲市場等七大文化市場整治成效顯著。澤雅四連碓成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計生工作基本實現孕前管理。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深入開展,被評為全國先進區。計生工作重心下移,優質服務、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工作全面推開。環境執法力度加大,共查處案件615件,法院強制執行82件。37家污染嚴重的企業如期完成治理,梧埏、茶山、南白象等地居民區內的電鍍企業順利搬遷。群眾體育蓬勃發展,新建健身苑點12個,景山中學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有線電視網絡日趨完善,宣傳覆蓋面不斷擴大,西部山區“戶戶通”工程進展順利。提高城鄉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標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創建社會福利社會化示范區活動正式實施,社會福利事業有了新的發展。殯葬管理得到加強,全區火化率達100%。
(五)社會政治保持穩定,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展
穩定工作進一步加強。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偵破刑事案件3486件,查處治安案件5398件。依法妥善處置基安山陵園風波等群體性事件,社會治安難點基本得到解決。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開展安全文明小區創建活動,43個“安全文明小區”達到區級標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深入開展揭批“”斗爭。認真做好信訪工作,及時化解群眾矛盾。積極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查獲各類經濟違法違規案件815件,取締制假窩點270多個,總案值8307萬元。大力開展交通、礦山、“鍋容管特”、市場、“三合一”企業、學校、公共聚集場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森林防火工作富有成效,受害森林面積比上年減少97%。
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完善。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及時報告政府重大工作進展情況,認真落實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堅持重大事項通報制度,支持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的辦理質量進一步提高,共辦結議案和建議139件、提案113件,辦結率100%。積極推進依法治區工作,“四五”普法全面啟動,全民法制意識普遍提高,律師、公證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得到重視。
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繼續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開展從政道德教育,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加強作風建設,政府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進一步提高。認真開展行政執法監督,規范政府行政行為,政府法制工作得到加強。積極發揮審計、監察等部門的職能作用,行政監督不斷強化。進一步規范涉農、涉企收費行為和程序,實行農民負擔預決算制,取消對企業不合理收費項目3項,減輕企業負擔350萬元。認真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依法查處違紀案件76件,處分64人。
此外,積極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國防教育和民兵、預備役建設不斷加強,廉潔征兵工作得到重視,退伍軍人安置渠道進一步拓寬,軍警民共建活動深入開展。外事、僑務、統計、物價、老齡、殘疾人、末成年人等工作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在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緩、國內市場競爭更趨激烈、行政區劃調整后片區經濟實力明顯減弱的情況下取得的。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是全區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是廣大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關心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向所有關心、支持*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一是經濟發展中結構性、素質性矛盾比較突出,高科技項目和高附加值、名牌產品少,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缺乏,技術創新能力仍然不強。二是人才、資金、土地等要素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任務還比較繁重。三是區劃調整后我區經濟總體實力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明顯,一些鄉鎮的財政赤字問題相當嚴重。四是在城鎮建設和管理方面存在著檔次不高、管理不科學等弊端。五是政府職能轉變與經濟發展要求特別是入世后的新形勢還不相適應,一些干部開拓進取不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某些方面還比較嚴重。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