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發展科協學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上級科協的指導下,帶領全縣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我縣經濟建設主戰場,加強自身建設、加快發展科協事業。認清形勢,明確任務,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握機遇,開拓創新,求真務實,扎實推進科協工作。
一、轉變作風抓學習,夯實基礎,努力打造科協自身新形象
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和市科協“八大”精神,把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并結合我縣科協工作實際,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增強信心,開拓進取,努力推進各項工作。
1、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狠抓機關政治理論學習
按照縣委、縣政府作風建設年活動的統一部署,引導干部根據科協工作性質,理清思路,找準定位,扎實工作,講求實效,努力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抓好科協系統干部培訓教育工作。按時組織干部參加市科協舉辦的秘書長培訓班;9月份,縣科協舉辦鄉鎮(街道)秘書長培訓班,共有17人參加了培訓,收到很好效果。
2、制定工作目標,明確工作任務
為扎扎實實地實施好科協工作目標任務,促進目標責任落實到位,根據市科協的要求及時制訂《*縣20*年科協工作思路》,把工作目標具體化。結合實際,在全縣范圍內積極推進科普“六進六有”活動。*街道車河社區舉行了“鄰里共培科學花,科普知識進百家”活動,現場發放了300多份科普宣傳小冊;到香花山海軍雷達基地進行“情系子弟兵,科普進軍營”活動,慰問駐軍部隊并舉辦了以“健康生活”、“科學發展觀在*”為主題的科普圖片展,捐贈了500多冊科普圖書;創建*縣城東小學為“市科普示范學校”,在全縣中小學生掀起學科學、用科學的高潮;今年我縣直屬各機關單位都建立了“科普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分管領導和聯系人,同時還根據各自的職能特點,開展各類科普活動。
3、得到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加大科普經費的投入
針對全縣基層科普設施薄弱的現狀,縣委、縣政府領導非常重視,科普專項經費從20*年的60萬元增加到82萬元,達人均1元以上。
二、立足實踐抓科普,求新求活,努力開創科普工作新局面
以科普活動為抓手,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實踐活動,并努力求新求活創特色,提升了科普工作的層次和水平,初步形成了社會化、經常化、群眾化的格局。通過以科普圖片展、科普講座、科技咨詢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科普活動,一是使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在機關、企業、社區、農村、學校、軍營進一步弘揚;二是在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營造了良好的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社會氛圍和促進廣大公眾科技素質的提高;三是穩步推進我縣科學技術普及的進程。
1、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促進公眾科學素質的提高
為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努力提高全縣各民族科學文化素質,20*年以“節約能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為主題的*縣“全國科普日”活動于9月14日—18日成功舉辦。本次活動旨在向廣大公眾普及節約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倡導樹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意識,同時宣傳和普及健康科學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進一步促進人民健康意識和疾病預防意識的提高。在潘天壽廣場開展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的大型科普圖片展;潘天壽廣場放映科普電影《鳥與夢飛翔》、《喜馬拉雅》,三、四千名群眾觀看了科普電影;到*縣城東小學舉行贈書活動,共捐贈科普圖書300多冊。通過“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起到了良好的科普宣傳效果。
2、認真做好科技“三下鄉”,有力推進農村科普工作的開展
由縣科協牽頭,會同農業、衛生等部門組成的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組,在鄉鎮(街道)開展經常的宣傳活動,全年共發放實用技術資料1萬多份,免費發放種子種苗價值1萬多元,接待群眾咨詢1000多人次。“三下鄉”活動已成為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有效形式,成為統籌城鄉發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載體,成為一項廣大農民得實惠的“民心工程”。
3、加強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縣科協積極聯合有關部門,圍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生產中的難點、熱點問題,采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辦法,與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培訓,廣泛開展以蔬菜栽培技術、畜牧養殖、海水養殖等種養殖技術的各類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今年普網受訓人數達1002人,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全縣共有結業農函大學員1688人,結業率達到100%。全年舉辦各類農村實用技術短期培訓班267期,受訓人數達13586人次,通過不同類型的培訓使農村勞動者學到了科技知識,增長了致富技能,推動了農村學科學、用科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圍繞發展抓服務,重在提高,努力培育科普服務新活力
我們堅持以活動為載體,以服務為抓手,抓推進,促提高,不斷增強科普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和能力。
1、以示范基地推廣農業科技新技術
今年命名“*市振寧牧業有限公司”、“*東部海洋有限公司”為市級科普示范基地。“*市振寧牧業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品牌窗口”的經營模式,在省內率先推行風險基金保險制度,推廣土雞3000余萬羽,創產值6億余元,為農戶增收7000余萬元;“*東部海洋有限公司”的“內循環養殖基地”共有1000畝,主要養殖南美白對蝦、日本鰻鱺、貝類產品,年產值1500多萬元,利潤180多萬元。通過示范基地的帶頭作用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學會活動空前活躍
今年以來,縣屬學會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一是各類技術培訓富有成效。各學會圍繞本單位的中心工作,大力開展技術培訓,如縣護理學會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培訓班,培訓學員272人。二是學術交流有聲有色。各學會結合實際,舉辦講座、開展咨詢活動,以進一步提高學會的影響力,如中醫藥學會在縣機關幼兒園舉辦《院前急救狐貍健康教育講座》,約有60名幼兒教師參加了聽講。三是學會組織得到進一步發展。
3、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密切與科技工作者聯系
一是構建學術交流的舞臺。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區域發展,圍繞*縣產業發展規劃,本著服務經濟、服務社會、培養人才的宗旨,*縣科協與科技局合作,成功舉辦了“第五屆浙東大峽谷論壇”。這次論壇的主題是“智能科學與工業自動化”,邀請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著名博士生導師趙杰教授作了關于《我國機器人的現狀、趨勢與國外差距》的講座,參加講座的有50多家企業100多名管理與科技人員,講座引起了企業界人士的強烈共鳴,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
二是密切與科技工作者聯系。利用重要節日、紀念日等時間,通過座談會、茶話會、舉辦科技工作者聯誼活動、走訪慰問科技工作者等形式,不斷拓寬與科技工作者的溝通渠道,熱忱為科技工作者服務。
三是評選優秀論文。經縣級各學(協)會及有關單位推薦,優秀論文評審小組認真評比,今年共評出一等獎論文3篇,二等獎論文9篇,三等獎論文12篇,優秀獎論文11篇。
縣科協以創建示范單位作表率,促使科普工作全面開展。求真務實,用成績說話。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加強培訓,通過學習開闊視野,了解形勢,明確要求,提高素質,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新成績。
1、認真抓好建章立制。進一步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一是建立工作例會制。每季度分別召開一次鎮鄉(街道)科協、縣屬學(協)會工作例會,每次會議交流、通報有關工作。二是建立信息上報制度。及時將科普活動的情況上報上級有關部門。三是建立創新調研制度,每個駐會領導至少完成一篇調研報告。
2、認真開展橫向協作,加強溝通
我們把加強橫向聯系與協作作為加強內部建設和打造形象的一個重要工作去做,千方百計獲得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縣委宣傳部、縣委農辦、縣科技局、縣教育局、縣環保局、縣農林局、縣衛生局等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他們在人力、物力和資金的大力支持,我們也從中進一步擴大了科協和科普工作的影響力。同時,加強國際、國內同行間的友好協作。
3、加強青少年科技教育,組織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活動
我們以素質教育為切實點,開展了中小學生科技節、科技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小實驗和小論文等一系列科普活動,還利用節假日開展科普夏令營等課外實踐活動。中小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空前高漲,全縣青少年科普工作有了新突破。積極組織中小學生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信息學競賽,取得了較好成績。全縣各個學校還建立了科技興趣小組,科普教育成為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極大地激發了青少年對科學的追求,提高了青少年科技創新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推動了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開展。
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既有成績,也要正視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科協工作為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和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意識還需增強;部分學會的實力和活力不夠強,學術活動的質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基層科協的科普設施的建設明顯滯后,農村、社區科普組織的建設和作用還有待加強;科普活動的深度和實效性還有待提高。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