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改委發展國民經濟總結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代表:
我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區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各位代表審議,并請區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年,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區認真執行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全力實施兩創戰略,扎實推進“五大突破”,深入開展三個年活動,堅定發展信心,狠抓科學發展,全區經濟社會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態勢。
20*年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完成情況如下:
――地區生產總值423億元,增長11%左右,其中第三產業增長11.8%,低于年度預期目標。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9.1億元,增長12.9%,完成年初計劃的98.3%。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0.5億元,略高于年度預期目標。
――實際利用外資6.2億美元,完成年度預期目標。
――進出口總額115.8億美元,增長27.9%,高出年度預期目標7.9個百分點。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1億元,增長20.4%,高出年度預期目標4.4個百分點。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96元,增長13.4%,高出年度預期目標5.4個百分點。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845元,增長14.5%,高出年度預期目標4.5個百分點;
――新增就業崗位9200個,完成年度預期目標。
――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4%,完成年度預期目標。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5%,高于年度預期目標1個百分點。
上述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多數如期完成,少數指標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等不利因素影響,經濟發展出現超出預期的困難現象未能完成。同時由于國家進一步出臺減免稅政策,對財政收入帶來一定影響。從橫向比較來看,我區經濟仍然保持著“全市領先”的基本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各項重點工作均在全市主要縣(市)區中處于領先水平。主要表現在:
(一)重大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
全年安排開工66項重點工程,其中重點建設項目42項,重點前期項目24項。白洋線公路局部路段改建工程、LNG接收站、白板紙四期、恒富海洋工程、鐵路集裝箱樞紐站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通途路和江南公路改造、*大橋及連接線、光明散雜貨碼頭等項目如期開工建設。吉利汽車技改、白板紙三期、*電廠三期擴建、集裝箱碼頭四期、五期、*七姓涂圍涂等一批在建項目有序推進。*鋼鐵1780熱軋生產線、2號高爐、臺塑一期、恒富藍天造船等臨港工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太河路至春曉公路一期工程和大碶疏港高速分別于6月和12月順利建成通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250.5億元,增長10.4%。其中完成政府性投資33.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1.5%,為近年來最高水平。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46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的111%,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58.3%。
(二)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20*年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251億元,增長15.8%。以臨港大工業、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四位一體的現代工業體系初步成形。鋼鐵、石化、造紙、船舶、汽車、能源等六大臨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值總量達到693億元,增長23.2%,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55.4%,對全區工業經濟起到強有力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裝備制造業和模具、紡織服裝、文體用品等傳統優勢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產值達330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以上。高新技術產業保持持續快速發展勢頭,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578億元。工業企業規模化、集群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鋼鐵、石化兩大產業產值超二百億元,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達到24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9家。
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日趨完善。區政府與浙江大學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設立了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全區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2%。已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家,新增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16家。全年共有114項新產品列入市級新產品試制計劃,榮獲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得各級科技項目經費資助4300萬元,海倫公司獲得全國“30年中國品牌創新獎”,東方集團獲得全國標準創新獎三等獎,天安生物獲得國家產業化扶持資金1000萬元。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在全國建立了12個人才合作聯系點。
(三)現代服務業穩步發展,開放水平不斷提高
港口物流業發展加速,全年物流業實現增加值54.1億元,同比增長13.1%,物流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一。全年新增集裝箱運輸車輛274輛,增長21%。*現代國際物流園區一期項目即將建成投用,普洛斯、安博、嘉民、中外運等國際知名物流企業相繼落戶。*保稅物流園區建設全面啟動,被列為首批“五大省級重點示范物流園區”和浙江省與交通運輸部共建的“大物流園區示范基地”之一。商貿業結構不斷提升,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2.1億元,增長20.4%。引進了藍海資源配置中心項目、國美電器和家樂福超市,建成了鳳洋路農產品批發市場,形成了鳳凰城商業街2萬平方米餐飲區。以君臨廣場為核心的*錦江國際大酒店、石浦飯店、貝斯特大酒店等一批商貿重點項目正在積極籌建中。旅游業發展良好,全年實現國內外旅游總收入11.8億元,增長21%。新增1個3A級景區、1個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3個省級鄉村旅游點,古阿育王寺佛文化旅游區開發建設進展順利。
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57個,實際利用外資6.2億美元,繼續保持全市領先。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15.8億美元,增長27.9%,其中自營出口59.4億美元,增長19.5%。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逐步成為出口的主導力量,分別占到自營出口總額的47.4%和11.5%。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新辦境外企業14家,完成外經營業額3.3億美元。以數字科技園和科技創業園兩大平臺為依托的*軟件信息產業和服務外包基地建設初具形象,已有包括渲染影視動畫等20多家軟件信息和服務外包企業入駐,“*NIIT服務外包人才培訓中心”正式成立,成為全市首家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
(四)節能減排成效初顯,生態建設扎實推進
專項安排循環經濟、節能專項資金1000萬元,出臺了*區臨港工業廢氣整治規劃、節能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循環經濟(節能降耗)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全區34家清潔生產試點企業投入節能改造資金共計4.5億元,全年節約能源16.98萬噸標準煤。開發區熱電股份有限公司獲國家節能獎勵資金1000萬元。在全省率先開展區域能源審計工作,于20*年6月底完成對103家重點用能企業的能源審計,能源審計“*模式”得到省委書記趙洪祝、市委書記巴音朝魯的充分肯定及批示,并在我區召開了全市節能降耗工作暨*區能源審計總結推廣現場會。循環經濟快速發展,2家企業完成省循環經濟重點項目申報,7家企業、3個區域完成市循環經濟試點工程申報。工業廢固處置站、巖東污水處理廠二期及再生水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小港污水處理廠和春曉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榮獲“浙江省發展循環經濟先進縣(市、區)”稱號。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全區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開展,環保監控系統一期投入使用,總投資30億元的“811”臨港工業廢氣整治工程全面推進。*電廠脫硝工程和企業揚塵治理工作穩步實施。
(五)農業生產加快轉型,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
20*年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6億元,增長6.9%。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12萬畝,糧食產量達6131噸。柴橋花卉高效示范基地、*綠色蔬菜示范基地、小港特色蔬果基地、*三山玉葉名優茶產業基地等四個市級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基本完成。現有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6家,新成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2個,農產品出口額4200萬美元,在國家和省級各類博覽會上獲得金獎8個,銀獎4個,優質獎2個。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全年新完成18個村的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累計完成數達到213個,占全區總村(社)數的95%。新建成市級“全面小康村”4個、市級“環境整治村”22個,區級“新農村示范村”3個,完成區級“合格村”37個,九峰山區域成片連線新農村建設向縱深推進。紅衛碶外移、穿山閘外移擴建工程完成,投資1.2億元的51公里清水河道建設全面完工。農村信息網絡化不斷完善,207個村(社)完成農村土地承包信息錄入工作,215個村(社)完成出納帳務網絡化管理。
(六)民生提升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全年新增就業崗位9200個,幫助4626名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完成市定目標的102.8%,1263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年凈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98萬,累計參保30.3萬人;凈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05萬,累計參保22.2萬人;新型農民養老參保人數2737人;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參保總人數達9.8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累計參保人數達到21.3萬人。在全市率先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全區共有廉租房在保家庭68戶,全年補貼資金24.33萬元。投入資金1億多元啟動六大商貿民生工程,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確保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安全。新開通和延伸了13條公交線路,優化調整11條公交線路,新建港灣式候車亭60座。投入7800余萬元用于128輛老舊公交車更新、56輛公交車的尾氣改造和94輛短途客運中巴車的公交化改造。柴橋公交車站改建、大碶公交車站遷建工程順利推進。建成10公里農村聯網公路,改造33座農村橋梁。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有序推進,累計已完成12.7萬戶的改造。
(七)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文教體衛欣欣向榮
全區學前教育快速發展,三星級以上幼兒園達到38所。全區教學儀器設備投入1200余萬元,在小學全面普及創新實驗室和多媒體進教室。榮獲首批省中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示范區,蔚斗小學等17所義務教育段學校被確定為第五批省示范校。考生高考再獲豐收,文理科高考考生上線1552人,本科上線率71.77%,重點率19.96%。續簽了國家女排主場,國家乒乓球、國家籃球等國字號訓練基地也相繼落戶*,成功承辦了女排、男女籃球國際賽事、乒超聯賽和大師級象棋賽等多項體育賽事。圓滿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港口文化節系列活動。《*飛虹》、《青青江南》等多部作品在省市級大賽中奪取金獎。基本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全年累計服務門診237.1萬人次,增長19.3%。*人民醫院新建、*區中醫院遷建和小港醫院擴建等三個項目正式啟動,總投資估算達6.8億元。*人民醫院正式委托浙醫一院經營管理,為提高我區醫療、教學、科研開辟了新途徑。及時應對手足口病、問題奶粉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社區衛生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高。
同志們,20*年我們還進行了“十一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根據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形勢、現狀及趨勢,適時微調了幾項指標。總體上看,20*年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良好,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一是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面仍在擴大,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信心嚴重不足,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二是產業結構高度開放,受國際經濟大環境影響較深;三是社會事業有待進一步發展,民生保障有待進一步提升,節能減排、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任務異常艱巨。對于上述矛盾和問題,我們務必提振信心、求真務實、直面挑戰,用發展的眼光和改革的辦法不斷克難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