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局農田水利設施整改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20*年水利工作回顧
20*年,市水利局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水利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市委五屆十次、十一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增強三力、率先崛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范區的戰略部署,以機關作風建設活動為抓手,以實施水利“*”規劃為起點,以構筑完善防洪減災、水資源保障、水環境保護三大體系為目標,團結一致,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局黨委被市委評為“六好班子”,市水利局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被省政府授予第十二屆“大禹杯”銅獎。
(一)圍繞實施“*”規劃,扎實推進規劃前期工作
1、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成效明顯。根據我市水利發展的總體思路和“*”水利發展規劃,積極推進重大水利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為順利實施“*”規劃開好局、起好步。大錢港整治工程項目建議書已經省發改委批復,可研報告已通過審查,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等政策處理前期工作穩步推進。合溪水庫工程項目可研報告已通過水利部審查并報國家發改委,其他各專題報告已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查待批;完成了庫區調查摸底和土地劃界工作,落實了拆遷安置點,成立了合溪水庫工程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完成了《*城市防洪規劃(修編)》審批工作。認真貫徹省委書記關于做好南太湖開發保護的有關指示精神,積極開展南太湖濱湖大道建設規劃調研,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規劃建設初步意見。
2、治太工程項目驗收取得突破。環湖大堤工程(浙江段)順利通過水利部竣工驗收。*船閘擴建工程、洛舍大閘及鲇魚口水閘等一批子項目已通過投入使用驗收。基本完成東西苕溪防洪一期工程、杭嘉湖北排通道工程和城防一期工程各項目完工驗收,正在抓緊開展竣工初驗工作。對河口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通過省水利廳單位工程驗收。
3、重點工程建設按計劃推進。完成東西苕溪防洪一期工程掃尾和杭嘉湖北排橫古塘及延伸段擋墻工程,實施了鳳橋港延伸段及堤防工程。完成*中心城市防洪工程解放港堤防及沿線三座水閘、姜家莊橡膠壩改建和城西大橋下游段等工程。西苕溪曉墅港(黃武斗-石子澗)堤防加固工程已基本完成。
(二)圍繞建設新農村示范區,大力實施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1、主動對接,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市新農村實驗示范區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精神,主動加強與省水利廳溝通銜接,積極爭取省水利廳對我市新農村實驗示范區水利建設支持。今年8月省水利廳專門出臺了支持*市新農村實驗示范區水利建設的文件,明確了13條支持我市水利建設政策措施。為進一步落實省廳文件精神,市、縣(區)局分別成立了新農村水利建設領導小組,并就需要支持的項目進一步細化、分解、落實。據統計,今年省廳支持我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資金7000萬元、農水項目資金2375萬元,為我市新農村示范區水利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資金保障。同時,省、市各級領導也高度重視我市水利工作,省委書記、省長呂祖善、省委副書記周國富、副省長茅臨升等領導分別就南太湖開發保護、水資源保障工程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問題來我市開展調研、進行指導,省水利廳陳川廳長今年6次來湖調研。省水利廳已決定在安吉建立新農村水利建設示范點。今年來,市人大、市政協對我市水利工作也十分關心和支持,分別組織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水利工程,提出了許多加快水利可持續發展的寶貴意見和建議,為促進我市水利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2、順應民意,啟動實施河道清淤工程。根據群眾意愿,年初市政府常務會議決定把河道清淤工作列入今年為民辦實事項目,計劃用10年時間對全市農村河道進行一次全面清淤。建立了*市河道清淤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落實了人員,明確了職責,出臺了管理辦法,市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每年落實2000萬元推進市區河道清淤。上半年分別在南潯區舊館鎮、吳興區環渚鄉開展了清淤試點,召開了河道清淤工作現場會,下半年兩區河道清淤工作已按計劃推進。長興縣、德清縣、安吉縣根據市里總體部署,結合實際積極開展河道清淤整治。據統計,今年全市共完成清淤河道642公里,清除淤泥670萬方。
3、突出重點,整體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從保障防汛安全出發,把水庫除險加固和圩堤應急加固作為農村水利建設的重點。按照省廳下達的計劃,全面完成22座水庫保安達標建設。對影響防汛安全的塌損圩堤進行了應急加固。圍繞農業增產增效,積極實施“千萬畝十億方節水灌溉”工程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續配套建設,改善灌溉面積8萬畝,完成10萬畝標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完成了國家民辦公助項目吳興區婁港灌區建設,成立了我市首個農民用水協會。
(三)圍繞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增強水資源保障和水環境保護能力。
1、推進水源工程建設。根據省水資源百億保障工程建設規劃,積極推進鳳凰、老虎潭、合溪等三大水源工程建設。目前鳳凰水庫工程已蓄水運行。老虎潭水庫工程防滲墻工程建設基本結束,完成移民新區建設,引水工程完成了可研報批工作,預計全年完成投資3億元。合溪水庫建設前期工作積極推進,啟動移民安置點建設和鐵路搬遷工作,預計全年完成投資7600萬元。把改善農民飲用水條件作為水利部門的重要任務來抓,按照省廳計劃,組織實施農民飲用水工程13項,改善飲水人口13萬人。
2、實施水資源保護措施。《*市水資源綜合規劃》已通過審查,《*市城鎮供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和《*市節水型建設規劃》已編制完成。啟動實施老石坎、賦石水庫生態修復工程,開展對河口水庫上游采砂和筍加工企業排污專項整治。著手編制老虎潭水庫匯水區域110平方公里水源保護規劃,劃定水源保護功能區。開展水功能區確界工作,對入河排污口開展調查登記管理。嚴格落實取水許可審批和水資源論證制度,全年共換發取水許可證28件,涉水項目審批18項。加強對飲用水水源地監測,有效處置了水污染事件。完成了*水資源監測分中心的籌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級評審。
3、加大依法治水力度。嚴格執行水保“三同時”制度,修編完善水保方案評審、驗收制度。開展了全市涉河重點建設項目執法檢查,對檢查發現的隱患問題督促限期整改。開展了以市區主要河道臨跨河建筑物專項執法活動。編制了市重大水事糾紛應急處置預案,建立了水事糾紛月報制度。開展了打擊盜竊破壞水利設施違法犯罪專項整治活動,共破獲刑事案件97起,摧毀了一批盜竊團伙。
(四)圍繞貫徹民生為本理念,切實抓好防汛防旱措施落實。
1、立足“防大汛,抗大災”,落實防汛準備措施。汛前,全市各級扎實開展了防汛防旱大檢查和水庫山塘等重點水利工程運行專項檢查,對發現的防汛安全隱患進行專項督辦整改。切實落實防汛防旱行政首長負責制和各類防洪工程安全責任制。出臺了《*市山洪災害防御工作實施意見》,建立了縣、鄉鎮、村三級山洪災害防御責任體系。修編完成各類工程控制運行計劃和重要工程防洪搶險預案。
2、加強防汛信息化建設,提高科學防災能力。全面完成了市、縣(區)遠程防汛會商系統、東苕溪遠程圖象監視系統建設。完善水情監測預警系統,對77個水情自動遙測系統進行檢修調試。完成了德清縣東苕溪洪水風險圖試點。
3、堅持科學防御、精心調控,防汛防旱工作扎實有效。在防御“珍珠”臺風期間,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防指部門,通過各種媒體向社會及時臺風消息、防臺知識,做好危險區域群眾轉移和船舶回港避風,加強對重要堤防、水庫和山地災害易發區巡查,確保了臺風期間無人員傷亡和災害事故的發生。在抗旱期間,全市各級水利部門加強對抗旱工作指導,加強水庫用水管理,通過采取河道疏浚、多級提水、科學調水等措施,充分發揮水利工程在抗旱減災的作用,有效減輕了旱災造成的損失。
(五)圍繞提高服務效能,加強行業管理和隊伍建設。
1、加強水利行業監督管理。開展全市安全生產大檢查,加強對全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層層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人,確保了今年全市水利系統安全生產無事故。開展全市水利專項資金執法檢查,確保了資金使用安全、規范。加大對水利工程建設“四制”監督檢查,切實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安全。
2、扎實開展機關作風建設。按照市委統一部署,全市水利系統開展了“創效能機關,促率先崛起”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對查找出來的問題進行督查整改。各級水利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了一批年度重點工作納入機關作風建設考核內容,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單位,推動了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3、重視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利用機關學習日、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等形式,認真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的*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提高了廣大黨員干部執政為民意識。加強制度建設,出臺《*市水利工程招投標專家庫管理辦法》,開展系統內反商業賄賂專項整治工作。加強對黨員干部廉政建設教育,確保了干部隊伍安全。重視人才培養,開展了“*”人才規劃調研。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單位活動,水利宣傳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為水利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回顧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深深體會到: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治水實踐,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理念,才能保證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只有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始終把維護好、實踐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凸現和提升水利在全社會的地位;只有堅持以改革創新為著力點,從傳統的做法、習慣的思維中解放出來,才能保持水利發展蓬勃生機;只有不懈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重視隊伍建設,才能為全市水利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一年來,我市水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全市水利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為順利實施“*”規劃邁出了扎實的一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良好的開端。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對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對照統籌城鄉發展,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的要求,水利在總體上仍然滯后于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重建設輕管理,水管體制改革地區間不平衡;工程竣工驗收工作與建設進度相比緩慢;水利工程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存在薄弱環節;水利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尚未形成好的辦法,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等等。對存在的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引起重視,并在工作中切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