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管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本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一年來,我們在中共*市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積極克服要素資源制約、臺風災害頻繁等不利因素影響,凝心聚力謀發展,克難攻堅抓建設,真抓實干解民生,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27億元,比上年增長14%;財政總收入40.0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16億元,分別增長22.8%和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7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439元,分別增長11.5%和13.6%。
(一)圍繞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致力于調結構促轉型,發展質量明顯提升。農業結構加快調整。組織開展農村合作“三位一體”建設推進年活動,加快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新建特色農產品基地1.1萬畝,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標志6只,高樓楊梅被評為“省十大精品楊梅”。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新發展農業龍頭企業1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7家。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業,獲得“中國水產品特色加工之鄉”稱號,全國第一艘海上水產加工船“華盛漁加1號”上水作業。建成標準農田71780畝,新增耕地6*0畝。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穩步推進,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山林延包工作基本完成,森林防火、動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得到加強。工業經濟擴量提質。推進產業集聚發展,規模效應進一步顯現,實現工業總產值750.6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513億元,三大主導行業產值占規模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4.7%,新增年銷售產值超億元企業17家。組織開展工業經濟“三個年”活動,狠抓工業項目建設,項目供地率、開工建設率、竣工投產率分別達100%、81.1%和92.3%,開工建設標準廠房40.7萬平方米,建成25.8萬平方米,實現工業性投資36.5億元,增長31%。加強科技創新和品牌培育,新增*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1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2.5%,新增國家免檢產品7個、中國馳名商標12個。建筑業平穩發展,實現產值26.5億元,增長26.8%。第三產業增勢良好。商貿、金融、保險等行業加快發展,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3億元,增長15.9%。旅游經濟不斷壯大,實現旅游總收入15.5億元,增長17.1%。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38.8億元,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3.5:54.1:42.4。節能減排扎實推進。完成全國污染源普查試點工作,加大環保監督執法力度,組織開展廢塑料洗滌加工業專項整治,加強對重點用能單位的監管,引導企業推行清潔生產,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0.26%和6.2%。
(二)圍繞優化發展環境,致力于抓改革促開放,發展動力逐漸增強。推進企業整合提升和上市工作,新增無區域集團公司4家,11家擬上市企業前期工作穩步推進。編制實施新一輪鄉鎮機構“三定”方案,清理鄉鎮債務,建立鄉鎮財政財務管理中心,穩步推行“鄉財市管”改革。做好土地延包后續工作,全面實施工業用地招拍掛制度,規范土地出讓行為。推進招商選資工作,實際利用外資3390萬美元,實際到位內資7.73億元。外經外貿日趨活躍,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6.7億美元,其中自營出口13.7億美元,分別增長27.4%和28.9%;同16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系,新增境外機構8家。
(三)圍繞提升城市集聚輻射功能,致力于打基礎增后勁,城鄉面貌不斷改善。中心城市框架逐步拉開。發揮規劃先導作用,實施“三線聯動、接軌*”,高桐公路建成通車,南塘大道*段開工建設,濱海大道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城市組團建設穩步推進,瑞祥新區開發拉開序幕,安陽北路等5條主干道完成路基建設;塘下中心區建設全面啟動,飛云中心區開工建設,火車站站前區、經濟開發區南拓展區建設有序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強勢推進。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制訂完善政策措施,創新工作理念和機制,組織開展“合力攻堅·破解難題”百日大會戰等活動,全力破解政策處理、資金籌措、用地保障等難題,工程建設呈現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良好局面,重點工程建設實現投資16.0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23%,完成情況為近年來最好。瑞楓公路改建工程全線開工、加速推進,一年的工程量、投資額為前三年之和。溫福鐵路*段工程進度居全線前列,東新公路建成通車,*大橋(飛云江三橋)主橋合龍,飛云江大橋大修及拼寬等項目前期工作穩步推進。丁山二期圍涂工程進展順利,閣巷圍涂工程實現主堤合龍。220千伏東新變、110千伏周田變等10個項目竣工投運,供電能力提高30%。濱江防洪三期Ⅰ標段主體工程和飛云江南岸城市防洪堤樁基工程基本完成,上埠水閘進場施工,下埠水閘完成基礎工程,40個避災場所投入使用。人居環境繼續改善。舊城改造取得突破性進展,基本完成玉海文化游覽區工程拆遷任務,啟動郵電南路改建項目,開工建設心蘭苑安置工程。生態建設力度加大,新增*市級以上生態鄉鎮14個。深入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113個村完成整治,新增*市級以上示范村20個。新建、改建通村公路280公里,康莊工程實現“雙百”目標。組織開展收費站與沿線鎮村共建文明公路活動,打擊繞道逃票行為,取締104國道、56省道非法收費卡點。深化“三沿”整治,狠抓違法占地違法建設、非法采砂和青山白化治理,查處違法占地950畝,拆除違法建設50.7萬平方米,取締非法采砂場點30處,青山白化治理率達96.4%。
(四)圍繞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致力于解民生保民安,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繼續提高。實事工程扎實推進。把解決人人受益、天天受益的飲用水問題作為民生之首來抓,圍繞“三年投資7億元新增日供水能力21萬噸,使絕大多數城鄉居民喝上安全衛生的優質水”的目標,明確工作職責和進度要求,加大供水工程建設力度,江北水廠二期工程、鳳山水廠凈水工程開工建設,塘下新華片管網改造完畢、鮑田片管網改造基本完成,湖嶺、仙降、馬嶼、曹村水廠實現改制兼并;深入實施農民飲用水工程,改善中西部地區102個村8.7萬人飲用水條件。實施污水處理工程三年建設計劃,扎實推進舊城區、安陽新區、經濟開發區管網改造及莘塘片污水收集系統建設,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日處理污水2.4萬噸。加強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馬嶼、陶山等7個鄉鎮垃圾中轉站建成投運。十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基本完成。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調整完善社會保障政策,進一步做好社會保險擴面工作,新增五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20.7萬人次,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參保人數達5.75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3%。制定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計劃,提高低保對象生活補貼標準,切實做好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落實就業和再就業優惠政策,新增城鎮就業崗位7952個。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高標準通過省教育強市復查,新增省級標準化學校30所、省級示范小學2所、*市級重點高中1所,碧山鎮、平陽坑鎮通過省教育強鎮驗收。衛生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市公共衛生中心進入裝修階段,中醫院遷建工程主樓結頂,惠民醫院投入運行,8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項目開工建設,鄉鎮衛生院基本配齊“新六件”。高度重視、迅速應對、果斷處置,全力抓好急性腸道傳染病防治工作。6個鄉鎮(街道)通過“東海文化明珠”、“金海岸文化明珠”工程驗收,木活字印刷、藤牌舞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榮獲“千年古縣”稱號。集中開展出生人口信息大清查活動,加大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攻堅力度,穩定低生育水平。重視社區工作,解決了7個社區的辦公用房問題。人才、體育、統計、市志、檔案、國防教育、征兵、人防工作得到加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臺務等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婦女、兒童、老齡、慈善、紅十字、殘疾人事業有了新進步。社會管理全面加強。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開展“天網”等系列行動,成功破獲一批大案要案,刑事發案總量下降2.1%。組建外來人口和出租房專職協管員隊伍,加強了對重點人群、重點部位的管理。開展“安全生產執法年”活動,“三合一”企業、道路交通、消防等專項整治工作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事故總量、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35.6%、4.2%和0.03%。深入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維護了群眾消費權益。扎實做好民間劃龍舟管理、突發事件處置和群眾來信來訪等工作,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五)圍繞打造為民務實清廉政府,致力于轉作風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廣泛聽取各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建議意見,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591件,政協提案255件。深入實施《行政許可法》,依法做好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認真清理規范性文件,廢止202件、修改23件。健全政府工作規則和會議制度,嚴格按規定、按程序辦事,基本取消發放抄告單的做法,行政行為不斷規范。完善政府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審批流程,審批中心受理各類審批事項27785件,辦結27583件。以“作風建設年”活動為載體,組織開展市政府領導接聽市長公開電話、“局長在線”等形式的“陽光投訴”活動,受理解決各類問題785個。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得到加強,糾風治亂和商業賄賂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堅持科學發展、好中求快,抓關鍵、攻節點、求突破,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提升經濟綜合實力,努力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致力于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和深層次矛盾,扎扎實實地做積累性、長期起作用的工作,努力使各項工作切合實際、符合規律;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謀利,從老百姓呼聲最強烈、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做起,既注重解決個體的顯性的問題,更注重解決整體的根本的問題,努力通過增加公共產品供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來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快中見好,發展的協調性、均衡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政府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中共*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廣大干部群眾,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離退休老同志、駐瑞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關心支持*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因素還比較多,產業低小散狀況尚未根本改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要素資源制約突出,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和化學需氧量兩項指標未完成年度任務,節能減排工作壓力大。推進統籌協調發展的任務比較艱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業持續增效、農民穩定增收難度大,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交通、供水、治污、防洪、垃圾處理等設施還不配套,整治違法占地違法建設、占道經營、亂堆亂放等方面任務還很艱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壓力還很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較多,治安防控體系還不健全,基層基礎需要大力加強。政府工作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還滿足不了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需求,一些部門單位及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觀念和主動服務意識還不夠強。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