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民生工程完善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我區民政工作在省、市民政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制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標,圍繞“三點一線”,探索創新,扎實工作。全力做好社會救助這個工作重點,著重抓好社會救助制度化、規范化、系統化建設;積極打造社會化養老工作亮點,努力創建全國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區,形成大老齡工作格局;大力夯實社區建設這個基點,全面推進社區和諧創建活動,促進社區和諧發展;緊緊抓住優撫安置工作體系、社會事務管理工作體系和民政系統自身建設這條工作主線,推進民政工作的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為構建繁榮和諧進步*作出新貢獻。
一、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做好“民生工程”促和諧
1、著重做好城鎮居民醫保基礎上的醫療救助工作。7月份出臺了《*區城鄉醫療救助實施方案(試行)》,醫療救助工作做到增加方式,提高標準,規范文檔,全程救助。一是救助方式從原來的基本醫療門診和大病救助兩種增加到基本醫療門診、一般疾病住院和特殊病種門診救助、大病救助4種,可救病種從原來的6種增加到12種;二是救助標準提高到常補對象年最高限額2萬元、非常補對象年最高限額1.6萬元。三是建立健康檔案,12月份,投入資金147.3萬元,對轄區所有低保對象進行一次體檢,做好了低保對象醫療健康檔案。四是采取事前救助、事中救助、事后救助方式,實行全程救助。截止到11月份,在定點醫院*市第八醫院設立保障對象事前救助金110萬元;共發放基本醫療門診救助卡3264張,救助8775人次,救助資金達47萬元;為轄區26位孤寡老人辦理每人1000元的就醫卡;實施一般疾病救助和大病醫療救助64人次,救助資金近27.42萬元。
2、完善流程,規范規程。實現了低保工作的“四化二超一率先”。一是完善制度建設,實現操作規范程序化。新出臺了《*區城鄉低保工作人員承諾制度》、《*區城鄉低保誠信制度》,做到“三規范”,規范了保障范圍、申領程序,三級檔案。二是狠抓分類施保,確保人員管理動態化。對低保對象進行了認真梳理,常補對象每半年審核一次,非常補對象每季度審核一次。實行“五制”,即:公益性勞動制度、月度見面簽字制度、存款余額淘汰制度、樓棟公示制度和介紹就業制度,真正實現動態管理,避免低保“養懶漢”現象。截止11月份我區比上年新增保障人員450人,新增金額52073元,停發保障對象633人,停發金額65758元,實現了保障人員負增長。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實現社會監督多樣化。聘請低保義務監督員,對于各社區的低保、醫療、教育等各類救助均由監督員進行直接監督,設置了舉報箱,公布了舉報電話,暢通了舉報渠道,有效地防止了違法違規行為。四是加強低保檔案管理,實現建檔標準化。全區低保檔案管理按照統一規定,形成了分類準確、管理規范、方便快捷的完整體系,實行了區、街、居三級檔案管理模式。實現人均補差雙超標。截止今年11月,全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員共3264戶7365人,累計發放保障金1017.25萬元,人均補差138元,超過省廳要求的人均補助120元的目標。農村低保共15戶30人,累計發放保障金13242元,人均補差40.8元,超出省廳規定的35元的目標。8月份,率先在全省為低保對象發放肉價補貼及價格補助工作,做好了城市低保對象保障金調標補發工作,保障對象人均標準上調20元。
3、穩步推進其它各項救助工作。在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共為轄區貧困學生減免書費達16832人次,減免82萬余元;積極做好市慈善會開展的“百萬善款助學大行動”和“恒茂助學基金”等活動,對轄區35名貧困大學生進行了救助,共發放救助款102000元;認真落實“廉租住房”政策,截止目前為止,共為轄區607戶保障對象辦理了廉租住房,發放廉租房補助金20余萬元;積極為轄區低保家庭及低收入家庭進行就業幫扶,共推薦就業110余人,提高家庭收入。
二、以加強和諧社區建設為核心,大力推進創建和諧社區建設
廣泛開展“建設和諧社區示范單位”創建活動。重點健全“四個體系”加快推進和諧社區建設。一是組織領導體系。成立了以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為組長、區政府分管副區長為副組長的“建設和諧社區示范單位”創建活動領導小組,以確保創建活動按步驟和順利有效地進行。二是人才隊伍體系。建立了“四個機制”:建立了社區干部工資、獎金及工作經費監督管理機制;建立了社區干部工作目標考核機制,對連續二年考評優秀的予以獎勵,合格的予以續聘,不合格的予以辭退;建立了社區干部公開選聘機制,根據社區干部缺額,按1:3的比例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19名素質高的社區干部,充實社區力量;建立了后備干部機制,把公開招錄考試入圍的優秀人員列入社區后備干部隊伍。三是宣傳報道體系。加強了創建宣傳工作,利用網站和省、市媒體及各街道、社區的宣傳櫥窗、板報等,宣傳全區和諧社區建設的典型經驗。精心編印《*區社區建設工作簡報》,大力宣傳全區和諧社區建設的舉措、經驗和成效。四是夯實基礎體系。抓好“二化”,社區精品化,我局投入55.3萬元,為全區79個社區,增配了新電腦和打印機,加強了對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的管理。積極打造光明社區、殷家巷社區、馬家池社區,全區已有精品社區達28個;社區資料信息化,各街道、社區均配有電腦,安裝了信息系統,低保對象的檔案資料全部輸入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微機化操作。做好居民信息采集錄入工作,抓好了制定實施方案,建立監督機制,制定獎勵辦法,培訓錄入人員四項工作,規范、準確地采集轄區居民家庭基本信息資料,確保在12月中旬完成。還專門拿出15萬元,對完成任務好的街道、社區,給予獎勵。五是督查驗收體系。按照建設和諧社區示范單位標準,實行一居一品創建活動,對全區29個3星級以上的社區,進行了行督促檢查和驗收,向市城鄉社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推薦了公園街道。
三、以創建社會化養老示范區為契機,構建大老齡工作格局
今年,我們積極開展“全國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建立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服務為依托、以福利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我區的養老服務社會化工作經驗多次在省、市主要新聞媒體進行報導,我區作為*市唯一城區,被省民政廳推薦申報為“全國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城區”。
1、創新工作特色,拓展服務內容。一是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養老服務社會化工作的意見》、《推廣使用居家養老服務券的試行辦法》和《*區養老服務社會化工作考核標準(試行)》等文件,繼續從政策上大力扶持、積極發展社會化養老服務事業。二是加大政府對養老服務事業的資金投入,對建立養老福利服務機構的街道、民辦養老護理院、日間照料中心、全托服務中心等養老服務機構,按其規模給予一次性1—3萬的補助。今年已對養老福利服務機構給予了3萬元的扶持。三是發展壯大志愿者隊伍,在已建立醫療保健、法律維權、文體健身、老年群體、紅領巾等五支志愿者服務隊伍和志愿者達2000余人的基礎上,再建立親情陪伴、青年群體、低保義工服務隊等志愿者服務隊伍,目前志愿者增加到2500余人。
2、打造區養老服務中心,發揮典型示范作用。今年,我們成立了區社會化養老服務中心。該中心采取“公建民營”的方式,由政府投資270多萬元購買了面積達500多平方米的場地無償提供給中心,中心全托部占地20余畝。該“中心”設立了家政服務部、醫療服務部、文體娛樂部、日全托部等12個部門,圍繞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醫、婚、游、學、玩等,全方位、一條龍地為全區老人服務。該中心的興辦,在全區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目前,該中心日托部已接納老人15名,全托部接納老人72名,老人大學已招收100名學員,文體娛樂部每天都開展京劇、小品等文娛活動。
3、創新養老模式,推行居家養老服務券。一是采取送時服務、志愿者服務、“春風牽手”幫扶、安裝愛心門鈴、設立養老服務“110”等多種形式,積極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專業化入戶養老服務。目前,已經為400余戶獨居老人提供了送時服務;建立起了醫療保健、法律維權、文體健身、老年群體志愿者、紅領巾志愿者等五支服務隊伍,志愿者達2500余人;發放“春風牽手卡”2500余張,為服務對象確定結對幫扶志愿者,老年人憑卡享受到了幫扶志愿者的各種為老服務;已為全區所有400余名高齡獨居老人安裝了愛心門鈴,老年人需要就醫、購物、陪伴、交流及各種應急服務時,只要按鈴,熱心鄰居就會馬上登門。二是為克服以往老人享受養老服務單一、被動的問題,我們積極創新養老服務形式。經過調研,今年,我們在全區推廣使用居家養老服務券。推廣使用居家養老服務券,增加老人享受養老服務的選擇權使老人享受到更優質的養老服務。符合條件的老人每月可領到政府無償提供的價值48元的居家養老服務券,老人憑券可自主選擇明碼標價的居家養老服務項目享受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目前,已向150名符合居家養老服務條件的老人發放了86400元的居家養老服務券。
4、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一是區老齡辦于重陽節,組織全區百名老人參加觀光游園活動,并觀看由*區養老服務中心表演的精彩文藝演出;戴家巷社區舉辦老人趣味運動會,白馬廟社區為百歲壽星王水妹做壽,狀元橋社區買來糕點為轄區老年人過重陽節,讓老人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祥和的節日。二是區老齡辦在全區開展了健康老人評選的推薦活動,市老齡辦將按照1‰比例,對評選出15名健康老人進行表彰。我區共有三位老人評為健康老人。三是增加了百歲老人長壽津貼,從今年七月起,由原來的每月100元增加到200元。
四、以密切軍政、軍民關系為出發點,雙擁優撫安置工作向縱深推進
1、做好了春節期間的雙擁工作。走訪了10個駐區部隊和10戶優撫對象代表,發放烈屬慰問品116份,價值7020元,發放年畫17000張、對聯4200副。組織駐區部隊代表參加*區*年各界人士新春聯誼會,召開了各街道、賢士湖管理處優撫對象參加的座談會。
2、做好了紀念建軍*周年的雙擁工作。大力開展雙擁宣傳和國防教育活動。組織了一次全區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參加“軍事日”活動;舉辦了一場由全區副科級以上干部參加的題目為“臺海局勢及挑戰”的國防形勢教育講座;組織開展了有區屬各系統、各街道及賢士湖管理處的干部、職工和駐區部隊官兵參加的弘揚“八一”精神演講比賽。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走訪慰問活動。走訪慰問駐區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重點優撫對象,并發放了價值近7萬元的慰問品。區雙擁辦、區衛生局舉辦為軍人家屬育齡婦女贈送健康婦檢代金券活動,使全區2000名軍人家屬和優撫對象育齡婦女免費得到價值36萬元(每人一券,每券1*元)的健康婦檢服務
3、一是做好了部分軍隊退役人員身份認定工作。截止年11月,共審定十四類參戰人員和未評殘原*23部隊及代管單位退役人員525人,其中享受生活補助人員196人。二是做好殘疾軍人的服務工作。發放*年殘疾軍人撫恤金和喪葬補助費1815731.07元。辦理落戶7人,調級1人;三是做好了現役軍人的死亡撫恤工作。截止11月,為7名死亡軍人遺屬發放一次性撫恤金50萬元。
4、積極拓寬安置就業渠道,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工作。8月份,舉辦了為期十天的SYB創業培訓班和調酒師培訓班,有*多名退役士兵參加了培訓。認真做好了58名軍隊無軍籍人員的接收工作。
五、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全面推進專項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1、民間組織管理工作。依法開展登記工作,接審民間組織注冊申請30件,其中,依法審批成立登記13件,變更登記17件(新增民辦非企業單位13個),現有民間組織62個(其中社會團體20個,民辦非企業單位42個)。對材料齊全的以高效高速辦結,一般在五天內全部辦結完。
2、婚姻(收養)登記工作。區婚姻登記處加強內部管理,加大婚姻檔案的信息化錄入工作,以微笑溫馨的服務,樹立民政窗口良好形象,截止11月底,辦理結婚登記5632對,離婚登記1356對,收養登記6件。
3、殯葬改革管理工作。開展宣傳月活動,在社區大力開展文明祭掃活動,搭設靈棚、沿街游喪等鬧民擾民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積極調研,認真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殯葬長效管理的相關文件。
六、堅持優質服務,強化品牌意識,認真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民政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按照省廳、市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做到快速反應,一環緊扣一環。從6月19日開始,結合自身實際,認真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抓好“三個環節”,抓思想發動,提高干部職工對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抓民主評議,深入查找作風建設存在的問題;抓整改落實,清除死角,確保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落到實處;實行“三個結合”,把政風行風評議與班子和隊伍建設相結合;把政風行風評議與業務工作相結合;把政風行風評議與糾風工作相結合;推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向縱深發展。實施政風行風建設與民政業務“兩不誤、兩促進、兩提高”。我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發放測評表129份,收集各類意見建議200余條。對收集來的200余條建議和意見進行了認真梳理,歸為6類32條,并一一進行了反饋、整改到位。通過民主評議行風活動的開展,我局干部職工綜合素質、行政執法水平得到提高,學習風氣更加濃厚,工作作風明顯轉變,服務意識進一步強化,辦事效率不斷提高,民政各項業務工作取得明顯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