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局加快綠化造林實施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建設富強和諧*為目標,以棗產業、美國白蛾防治、綠化造林等工作為重點,超前謀劃,狠抓落實,林業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得成效。
一、林業各項工作完成情況
(一)、造林綠化工作
我們以春秋季造林、退耕還林(匹配)、海防林、環城林等重點工程規劃設計與實施等工作為重點,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興林富民”主旨。
1.全年造林共完成造林18380畝,完成義務植樹100萬株,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造林任務。其中海防林工程造林5000畝,退耕還林(匹配)工程造林5600畝,其它造林1970畝。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全縣以“三個百萬畝”造林工程為重點的秋冬季造林已全面展開。截至目前,全縣完成造林6410畝。
2.滄州市環城林工程的初步設計方案已經上報市局,該工程共涉及我縣6個鄉鎮,53個村,總長度164.9公里(兩側合計),造林任務9028畝。
3.種苗工作。今年,我縣符合條件的育苗戶已辦證67套,辦證率達98%。對調進調出種苗進行嚴格檢疫,嚴格執行“兩證一簽”和“一簽兩證”制度,及時查處違法案件。工程造林用苗一律實行招標制,杜絕人情苗、關系苗。目前,我縣現有苗木2013畝,新育苗木403畝,總產苗量1202.3萬株,可出圃苗木1172萬株,基本實現了100多個品種搭配合理,生產管理比較先進的管理模式。
(二)、紅棗產業工作
*年,我們以提質增效為工作重點,以小棗烘干房建設、品種結構調整等技術措施為突破口,全面推進“一縣一業一園農業科技示范工程”,搞好紅棗標準化生產和奧運果品安全監督,做好果品產業各項工作。
1.加強技術指導,提高技術含量。將過去以單純追求產量為主的技術路線轉變為以提高質量為主的技術路線。全年完成樹體改造3萬畝,加大全自動物理滅蛾器、粘蟲膠防蟲治蟲等無公害生產技術的推廣力度,通過應用有機生物菌肥、殼聚糖有機生物可溶性葉面肥,達到有機食品的生產標準。在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中,我們重點抓了樸寺、東村、史賈村、前馮村、北白塔村、小許莊、呂樓等重點示范村,并輻射帶動了全縣60萬畝棗樹的無公害標準化生產進程。
2.以提高紅棗品質為中心,強化提高棗農的收益。一是改良劣質品種。今春我們組織各鄉鎮對10萬畝棗樹園中的約5萬株的劣質棗樹進行了品種改良,二是鼓勵棗農采用減少應用防落素等提前成熟的技術措施,對自然成熟的棗果進行分期采收;引導群眾采摘鮮棗上市,增加鮮食棗、加工棗的銷售,降低集中采收帶來的風險。三是大力建設小棗烘干房。通過短時間烘干使小棗內部水分迅速蒸發減少小棗采收后霉變、漿爛所造成的損失。*年,全縣共建326間烘干房。四是加強與氣象、電視廣播部門的協作,為棗農在采收期間提供比較準確的氣象信息和應對措施,同時還制作兩個專題在*電視臺滾動播放。
3.加強技術培訓,健全服務網絡。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的作用,采取行政干預和技術引導相配合,縣、鄉、村三級聯動,加大無公害標準化管理技術規程的推廣力度,全年搞培訓班65期,電視講座11期,培訓技術人員及農民15000多人次,印發綜合管理簡報8期。
4.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進一步擴大宣傳*金絲小棗的知名度。保護光大了金絲小棗這一名優特產,我們與滄州市林業局共同進行滄州金絲小棗“中國馳名商標”申報材料的收集、整理、上報工作。同時為促進棗加工企業拓寬市場,我們積極組織崔爾莊食品有限公司、棗園食品有限公司、綠寶食品有限公司、棗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的產品參加首屆棗業大會和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促進了我縣棗業發展,同時為棗香村等四家企業成功申報為“河北省果品重點龍頭企業”。
5.為確保奧運期間的食品安全,維護食品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我們組成調查組對全縣20多家棗制品加工企業和果品生產源頭進行檢查,確保了企業不用吊白塊、硫磺等食品添加劑,農戶不用高毒劇毒、高殘留農藥,確保了奧運期間食品安全無事故。
(三)、森防工作。
1.加強林業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我們在全縣設立了15個測報點,8個監測點,共下發病蟲簡報10期,測報病蟲20余種,有力地指導了全縣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2.繼續開展美國白蛾工程治理工作。美國白蛾在我縣的發生呈上升趨勢,到現在19個鄉鎮中,338個村莊都有發生,總面積達到24621畝,針對這一情況,今年重點做了以下4項工作。
一是簽定防治責任狀,明確了防治責任,二是加強宣傳發動,提高對疫情的重視程度,三是及時進行防治督導,采取明查暗訪方法,通過“聽、查、督、報”,對各鄉鎮美國白蛾防治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確保防治效果,四是認真抓好第一代美國白蛾疫情除治工作,在1齡幼蟲盛期,及時組織各鄉鎮及時開展噴藥防治,作到鄉不漏村,村不漏戶。對去年第三生較重和防治不徹底的鄉鎮、村莊,我們進行了重點檢查和督導。對疫情較重,樹體高大,防治較困難的捷地減河李天木段在卵孵化盛期進行了飛機防治作業,經檢查,防治效果良好。
3.積極開展科學試驗,推廣棗樹病蟲防治先進技術
為提高我縣的棗樹管理水平,我們在全縣25個村設立了26個棗樹病害防治試驗點,在今年棗銹病、炭疽病和漿爛果發生嚴重的情況下,所有試驗點均未發生棗銹病,病果率控制在2%以下,明顯優于其它棗園,防治效果突出,在棗農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4、認真開展各項技術研究工作
一年來,我們積極配合省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及市森防站開展了多項技術研究工作。《金絲小棗、冬棗主要病蟲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項目已通過現場驗收,今年主要進行了部分田間試驗和資料整理工作;《皮暗斑螟性引誘劑研究》項目的性引誘劑已經完成,經專家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明年將申報省科技進步獎。在《棗樹果實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項目中,我們對棗樹樹體全年帶菌情況進行監測,并對今年發生的棗樹病果進行了分離試驗,基本弄清了棗樹病害的發生和傳播規律,取得多項技術突破。
(四)、林政工作
1.嚴格按照程序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嚴格執行采伐限額制度,全年共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40份,批準采伐林木3419.27立方米。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方面方面,已基本完成登錄省林權管理系統工作任務,并做好了核發林權證的準備工作。
2.做好我縣境內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的征占用林地工作,對廊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125畝,京滬高速鐵路建設工程征占用林地626.9畝的現場進行了勘察、組卷并及時上報,有力的支持了重點工程的實施。
3.林政執法。*年共受理林業案件4起,處理4起,案件查處率100%;配合公安部門處理破壞生產經營案件3起;配合紀檢部門處理群眾上訪事件1起。
4.森林覆蓋率凈增量考核。我縣2007-*年度考核指標分別為新增森林覆蓋率為0.2%,農村居民區林木覆蓋率指標為18.4%。目前為止,我縣2007-*年度森林覆蓋率考核工作已通過省局驗收。
(五)良繁場工作情況
1.*林木良種繁育基地項目順利通過由河北省林業局組織的專家組對項目的驗收,并成功通過評審成為國家首批重點良種基地。
2.《名特優經濟林優質高產培育技術》、《河北省高產優質棗樹新品種選育》、《不同產地冬棗的差異研究》與北京林大、省林科院合作進行等項的技術研究按計劃取得新進展。
3.良繁場全年搞棗樹技術培訓3次,受訓人數200人,次印發技術資料1000余份,接受技術咨詢500多人次。接待全國各地林業同行,專家學者考察100多人次。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紅棗品種單一,結構不合理,抗災能力差,金絲小棗晾曬技術發展滯后,產品多元化市場意識欠缺,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成為制約棗農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2.東部鄉鎮干部群眾對造林綠化工作重視不夠,認識不足,主動性不強,造林機制不夠活化,存在工作應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等問題。
3.病蟲害防治信息傳輸不暢,運西部分鄉鎮干部、村技術員和村干部對美國白蛾了解太少,直接影響了美國白蛾防治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