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婦聯綠色腹地工業強縣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工作回顧
*年,在縣委的領導和上級婦聯的指導下,全縣各級婦聯組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大、十七大精神和總書記“6•25”重要講話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聯系婦女、服務婦女、教育婦女、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為根本任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按照“四謀發展”的實踐主題、“四個重在”的實踐要領、“四個關鍵”的工作要求,團結帶領全縣婦女為推進海峽西岸綠色腹地工業強縣又好又快發展貢獻力量,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一、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宣傳活動,統一思想,昂揚精神
全縣各級婦聯組織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大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重大戰略部署,把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堅持用黨的十七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按照上級婦聯和縣委的統一部署,組織各界婦女和各級婦女組織深入開展學習活動,結合婦女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各級婦聯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高潮,進一步增強服務婦女兒童、做好婦聯工作的光榮感和使命感,進一步明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全縣各級婦女組織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為動力,推動綠色腹地工業強縣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的熱情不斷升溫。
大力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有關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開展建設新農村,爭當新型女農民宣傳教育活動,用婦女典型的榜樣力量引領婦女兒童。一是精心組織“三八”系列活動。“三八”期間,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集中宣傳報道我縣各界婦女的先進典型事跡。縣婦聯、縣文體局、縣人行等金融部門聯合舉辦“保護公民合法金融權益,構建平安發展和諧*”三·八表彰晚會,表彰了50名縣“三八紅旗手”、46名縣“雙學雙比”女能手、48名縣巾幗建功標兵、7個縣級“巾幗文明崗”,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三八”維權周活動期間,縣、鄉鎮(街道)婦聯與司法、綜治等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婦女法律咨詢宣傳活動,組織巾幗法律志愿者開展送法到農村、法律服務進社區等活動,大力開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等相關法律宣傳。全縣各級婦聯召開各種表彰紀念活動24場,宣傳咨詢活動136次,參與宣傳咨詢人數達150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二是開展“三下鄉”送溫暖活動。兩節期間,縣婦聯與宣傳部等單位到建西、洋口等鄉鎮開展送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贈送春聯、科技書籍、孕產期保健知識、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知識宣傳資料800多份。同時積極向有關部門爭取資金開展慰問活動,春節期間共走訪慰問53名貧困婦女、春蕾女童、農村老婦干、縣、鄉退休婦干,發放慰問金1.2萬元,為她們送去各級婦聯組織的關心及黨和政府的溫暖。4月初,縣婦聯邀請陜西省婦幼保健專家分別在城區有關單位、雙溪街道、鄭坊、元坑、埔上、洋口等鄉鎮、村巡回舉辦了10場女性健康知識講座,幫助婦女提高自我保健意識,促進身心健康。三是舉辦巾幗健身展示活動會演。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推動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國慶前夕縣婦聯與縣文體局、總工會等單位聯合舉辦“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巾幗健身活動展示會演,共有城區15支婦女健身隊伍245名運動員參加了健身會演。
二、堅持科學發展,統籌推進城鄉婦女協調發展
抓好巾幗科技培訓工作,提高農村婦女科技文化素質。各級婦聯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要求,以提升農村婦女的科技文化素質為著力點,以增強婦女致富能力為目標,認真組織實施“巾幗科技培訓工程”,協調政府有關部門將農村婦女的培訓納入各部門的培訓計劃,根據農村婦女需求多渠道組織婦女參與各種實用技術培訓。一年來,我們采取自行辦班、與有關部門聯合辦班的方式舉辦了60期農村婦女實用技術培訓班,培訓婦女3876人。縣婦聯爭取到省婦聯*年第一批農村婦女培訓項目,舉辦了柑桔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班,培訓婦女106人;結合縣里的中心工作與縣農業局能源辦聯合開展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相關知識培訓等等。各鄉鎮根據產業特色分別開展了水稻、無公害蔬菜、煙葉、食用菌、柑桔、毛竹種植及病蟲害防治,豬、雞、鴨、羊等禽畜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依托企業舉辦麻將席串聯技能、縫紉平車工技能、竹木制品加工技術等勞動技能培訓。根據市婦聯要求,我們對農村婦女培訓工作進行了規范化管理,要求村一級所有年齡在18—45歲之間的婦女要建立培訓登記卡,每次培訓必須記載在卡上,村婦代會活動記錄本要有相應記錄,有學員花名冊;鄉鎮一級要有培訓教材、學員花名冊、圖片資料、培訓計劃和總結等,進一步完善健全了培訓檔案。
抓好小額信貸工作,積極為農村婦女發展生產解決資金困難。全縣各級婦聯認真做好農村婦女小額信貸的摸底、申報、貸款辦理和跟蹤管理服務工作,共發放農村婦女扶貧開發小額信貸資金60萬元,省婦聯農村婦女發展信貸資金10萬元,受惠婦女55人。我們根據婦女需求,結合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確定了以柑桔、葡萄、西紅柿為代表的果業種植,煙葉、毛竹種植,竹蓀、姬松茸為代表的食用菌產業,豬、雞、鴨等畜禽養殖和農產品流通作為重點扶持產業。一年來,各貸款戶資金運行情況良好,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為了了解農村婦女對小額信貸資金的需求,簡化辦理程序,到元坑鎮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向信用社等有關部門提出建議,為今后用好用活小額信貸資金,更好地為農村婦女發展提供服務打下了基礎。
抓好婦代會+協會工作,為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服務。繼續積極推進“婦聯(婦代會)+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協會)+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提高農村婦女組織化程度和自我發展能力,為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服務。縣婦聯積極協助埔上鎮張墩葡萄專業合作社開展技術培訓,邀請建陽市農辦副主任雷敏,建陽市麻沙鎮楠木林葡萄合作社技術員到村指導,做到管理統一,有效地提高了果質。鄭坊鄉婦聯積極發揮婦女煙業協會作用,組織發動婦女積極投入煙葉生產,全鄉種植煙葉868畝,是全縣種植面積較多的鄉鎮;組織婦女參加葡萄種植技術培訓,擴大美國紅提種植面積,今年已達200多畝,果品形狀好、品質優,成為當地的品牌,經濟效益可觀。
抓好沼氣建設、清潔家園等工作,開展巾幗文明生態家園創建活動。圍繞縣委、縣政府的總體要求,我縣婦聯組織充分調動廣大婦女參與沼氣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深入開展創“巾幗生態家園”活動,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農村戶用沼氣池推廣工作。各級婦聯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媒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發動工作。縣婦聯配合縣農業局能源辦在大干鎮來布村、埔上鎮張墩村、洋口鎮上鳳村、鄭坊鄉銀龍新村抓試點。各鄉鎮(街道)婦聯也積極主動配合所在地農村發展服務中心,按照縣能源辦要求抓好一個試點村,扎實有效地做好試點村的沼氣使用推廣工作。各級婦聯組織把農村沼氣推廣工作與農村婦女“雙學雙比”競賽活動相結合,扶持一批婦女生態種養沼示范基地;與“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家園清潔美化活動”相結合,表彰一批“巾幗生態家園”;與“平安家庭”創建活動相結合,評選一批環保節能型“平安家庭示范戶”,等等。通過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組織廣大農村婦女全面參與沼氣建設,推動我縣農村沼氣建設項目的順利完成,全年共建沼氣池2000口。縣婦聯與縣綠化辦、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團縣委等單位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年通過種植風水林種植珍貴樹種12000株,320畝;在房前屋后、沙灘地、水渠邊、路旁、荒田等種植珍貴樹種100000株,主要樹種有楠木、香樟、桂花、羅漢松等。
抓好“巾幗建功”工作,激勵婦女立足崗位創新創造。進一步深化“巾幗文明崗”創建活動,通過檢查督促、技術比武、評比表彰等形式,激勵各行各業婦女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縣婦聯、縣總工會、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農辦等單位聯合舉辦*縣首屆農民工勞動技能大賽活動,共設中式烹調師、電子儀器儀表裝配、餐廳服務、客房服務、砌筑工、電焊、鈔票點驗、麻將席串連、義務消防、美發、插花藝術、攝影等12個項目,歷時一個多月,累計開展比賽10多場,初賽選手達1000多人,其中女性600多人。在各基層組織初賽的基礎上,共有250多人進入大賽比武。一大批技術能手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并獲得了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加強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和服務,抓好勞動力轉移工作。主動與縣農辦、勞動等部門溝通協作,開展富余勞動力培訓,全力推進農村婦女富余勞動力轉移。一年來,全縣舉辦勞動力轉移培訓班21期,培訓婦女1401人,就地轉移400多人,向外輸送家政服務員近100人次。9月份,縣婦聯與縣勞動就業管理中心、縣農辦聯合舉辦家政服務員(月嫂)培訓班,幫助53名婦女拿到了職業技能鑒定證書。2月下旬,與縣勞動保障局、勞動就業管理中心、縣農辦等單位在縣電影院廣場聯合舉辦“春風行動”勞動力供需推介會,共有80多個用工單位提供了5000多個用工崗位,有90多名勞動力轉移信息聯絡員和4500多名群眾參與了推介會,有1207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及下崗職工當場與用工單位簽定了用工意向,現場求職成功336人。
開展結對牽手活動,建立城鄉婦女互動聯動機制。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全縣開展以“同心攜手共建新農村”為主題的“巾幗文明崗”、機關婦委會、女企業家與村婦代會“三結對”和科技人員與專業合作社(協會)牽手,專業合作社社員(協會會員)與農婦牽手,農村經紀人與農婦牽手,婦代會委員、代表與農婦牽手的“四牽手”活動。到目前全縣有15個巾幗文明崗、10個婦委會與村婦代會結對。各級“巾幗文明崗”、機關婦委會充分發揮所在單位的人、財、物和智力等資源優勢,以“科技啟動”、“項目帶動”、“服務聯動”為載體,開展為農村婦女“送文明”、“送知識”、“送服務”、“送信息”、“送溫暖”和“資金扶持”的“五送一扶”結對活動,構建“城鄉互動、統籌發展、共同進步”的婦女發展新格局。
三、切實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積極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認真做好信訪工作。協調部門力量,充分發揮縣、鄉鎮、村三級信訪網的作用,做好婦女群眾信訪接待工作,為貧困婦女提供法律援助,維護她們的切身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一年來,縣婦聯受理群眾來信來訪來電共164件,其中來信9件、來訪148件、來電7件,對各類信訪件均能做到及時認真處理,處理率達100%。
關注特殊群體。4月底,縣人大副主任、縣婦女兒童工作組組長葉瑜芳,縣政協副處級協調員黃春娣帶領縣人大內司委、縣政協、縣婦聯、縣委政法委、縣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民政局等縣人大婦女兒童工作組成員單位領導一行11人,到省女子監獄對*籍女服刑人員開展幫教活動,為女服刑人員送去了法律、心理等方面書籍和生活用品、食品等,鼓勵她們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回歸社會。
深入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按照“圍繞三個目標,堅持一個做法,深化一個機制,做到八個結合,開展七項活動”的工作思路,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了原有的“雙評”機制、示范戶激勵和幫帶以及“平安家庭”工作考評機制,建立了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平安家庭”以及示范戶滾動管理機制等,推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向縱深發展,使創建活動在做法上有新亮點、難點上有新突破、實效上有新凸現。全省、全市“平安家庭”創建活動研討會和現場會都在我縣召開。我們的創建經驗參加全國“創建平安家庭,構建和諧社會”主題論壇獲二等獎。*年全縣共評出“平安家庭”52064戶,創建率達90.3%;示范戶4061戶,占7.8%;“平安家庭”示范村(社區)84個占64.6%;“平安家庭”示范鄉鎮8個占66.7%。我縣被授予福建省“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先進示范縣。
為兒童少年辦好事實事。一是繼續實施“春蕾計劃”。通過開展義賣活動、召開春蕾生新春座談會,“春蕾計劃”表彰會等,進一步宣傳“春蕾計劃”工作,有10個實施“春蕾計劃”先進集體、6名熱心捐助“春蕾計劃”愛心大使、19名實施“春蕾計劃”先進個人、14名優秀春蕾生受到表彰。為幫助家庭貧困的大學生踏進大學校門,我縣成立了圓夢助學行動組,由縣教育局、婦聯、團縣委、關工委、總工會等部門和相關捐助企業人員組成,根據“當助則助、該多則多、該少則少、合理統籌”原則,制定了不同的資助標準。*年資助137位貧困生,資助金額達68.1萬元。一年來,縣春蕾基金收資助款11.9萬元,資助貧困生112名。與晶海光學電子有限公司、南平市職業中專學校聯合舉辦電子光學專業春蕾班,幫助初中畢業春蕾生和貧困女生掌握一技之長順利就業,改變她們“升學無望、掙錢無術、就業無門”的命運,同時也為解決我縣企業“用工荒”問題探索一條新路子。二是關注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健康成長。對全縣農村留守兒童開展入戶摸底工作,建立了2530名農村留守兒童檔案。與縣教育局、團縣委、關工委等單位密切配合,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加強學校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管理,開展農村留守兒童調研。在全縣開展“共享藍天·共建和諧”關愛農村留守流動兒童“愛心媽媽”結對活動,各機關婦委會、巾幗文明崗、鄉鎮(街道)婦聯積極響應,各級婦聯干部率先擔當留守流動兒童的“愛心媽媽”。“六一”期間縣婦聯舉行了“愛心媽媽”與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結對儀式,并牽頭組織部分縣婦兒工委成員單位到農村寄宿制學校元坑鎮中心小學慰問留守兒童,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營造全社會都來關心幫助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三是開展“六一”系列活動。縣婦聯組織縣衛生局、縣婦幼保健所、中醫院等單位上街開展兒童義診咨詢宣傳活動;組織縣質監局、縣工商局、縣食品衛生監督所等單位對兒童食品用品進行大檢查;與縣民政局、團縣委、縣殘聯等單位到雙溪小學開智班、正生書院等學校開展慰問活動,為兒童送去節日禮物和慰問金。各級婦聯以慶祝“六一”活動為契機,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濃厚的關心兒童,愛護兒童的社會氛圍。四是積極開展捐助病弱兒童活動。高陽鄉安漿村患白血病6歲兒童江景輝,需進行骨髓移植,無力籌措巨額的治療費用,縣婦聯與團縣委聯合發出了倡議書,共收捐款20000多元。五是抓好家教工作。與縣教育局、關工委密切配合,履行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的職責,深入開展“雙合格”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繼續開展“家長學校農村行”、家教宣講團為家長學校上課、家長學校開放日等活動。縣婦聯、縣教育局、縣關工委聯合舉辦了“關注未來——和諧家庭親子教育專題講座”,邀請中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特聘講師,北京起跑線教育培訓中心資深顧問,國內知名的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馬文娟老師講授“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家長”,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共1400多名家長聆聽了講座。*年縣婦聯被評為“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四、努力夯實基礎,提高婦聯組織和婦聯干部隊伍能力
加強基層婦女干部的素質培訓。通過各種培訓渠道提高鄉(鎮)、村婦女干部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致富本領。分別選送3名鄉鎮(街道)婦聯主席參加省、市婦聯舉辦的崗位培訓,推薦5名優秀村級女干部參加市婦聯在市委黨校舉辦的全市村級女干部大專學歷班學習,1名村級優秀婦干參加建陽農校大專班學習。與縣委組織部聯合舉辦女干部培訓班,組織鄉鎮(街道)婦聯主席、機關婦委會主任等婦女干部41人到蘇州市委黨校學習。
抓好女性村“兩委”的增補工作。與縣委組織部密切配合,將女能人和“八大員”增補進村兩委班子,使我縣村級“兩委”班子實現100%有女性。
開展爭創先進婦女組織活動。進一步規范基層組織建設,印發了婦聯工作“六簿一冊一卡”即:婦聯工作記錄簿,來信來訪記錄簿,受資助貧困生登記簿,受表彰各類先進登記簿,婦代會委員婦女代表聯系女戶代表、種養能手、貧困婦女登記簿,女黨員、女后備干部登記簿,婦代會委員、婦女小組長、婦女代表花名冊,婦女實用技術培訓情況登記卡;統一了婦代會工作上墻內容,進一步規范婦聯組織學習工作制度。通過開展爭先創優活動,提高了婦聯組織活力和凝聚力。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深深地感到,推動婦女工作的健康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始終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必須堅持緊扣發展主題,積極推進城鄉婦女參與經濟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不懈地提高婦女群眾的綜合素質;必須堅持加強婦聯組織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婦女工作的整體水平。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縣婦女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現在:各鄉鎮(街道)、機關婦委會婦女工作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依然存在;婦聯組織的工作機制和方式需要進一步創新,工作能力和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等。對此,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努力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