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局加強防汛抗旱總結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我縣水務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加快以治淮工程、人飲安全工程等為重點的水利建設,戰勝了1954年以來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取得了防汛抗旱和災后恢復、水利建設、水務管理等工作的全面勝利。
一、*年工作總結
(一)防汛抗旱兩手抓,最大限度地減輕了水旱災害損失
1、科學調度,充分攔蓄,確保農業灌溉用水。
*閘、濟河閘、陶壩孜閘等幾處大中型涵閘在保證防洪的前提下,按上限最高水位蓄水,滿足人民河灌區17.5萬畝、濟河灌區10萬畝水稻等農作物灌溉用水;及時對各國有電力排灌站的設備進行維修養護,確保灌溉期間安全正常運行,灌溉開機11221臺時,提水0.67億立方米,灌溉水稻15.3萬畝;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合理調度水利工程,滿足農業灌溉需求。
2、超前謀劃,積極迎戰,確保安全度汛。
汛前落實各在建工程的安全度汛措施,抓好了堤防、涵閘、機電排灌站、生產圩堤等防洪設施的維修養護,除險加固。建立健全防汛工作崗位責任制,認真開展汛前檢查,完成行蓄洪區居民財產登記上報、制訂各種防汛抗旱預案等。在迎戰特大洪澇災害中,水務局全體干部職工充分發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全力以赴,抗洪救災。深入抗洪一線查險排險搶險,共制定重大應急方案6個,搶險68處;組織大型機械20多臺搶筑焦崗湖防洪三道防線四清閘~朱小橋閘約1.5公里圩堤、加固和構筑賈崗站~農場圩2.7公里的圩堤,完成土方6.3萬m3;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國營電灌站全力開機排澇,采取跨流域調水,多站協排等科學方式,搶排內澇積水,共開機50070臺時,排水4.39億立方米,實際有效排澇面積58.31萬畝,有效減輕內澇損失。及時調運防汛器材,保障供給,共調運編織帶18萬條,草袋7.6萬條,木材105立方米,砂石料4820噸,編織布5.2萬平方米,動用車輛近百臺次,防汛船13只,為取得我縣抗洪排澇救災全面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我局及水管所等二級機構和20多名干部職工先后被省、市、縣授予抗洪搶險先進集體(個人)稱號。
(二)災后重建進展迅速
1、深入一線,全面普查,及時編報災后重建項目。
7月下旬,在洪水還未完全退去的情況下,縣水務局抽調2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深入沿淮、沿潁重災區,認真核查水毀工程,并分類建檔,抓緊上報項目,爭取國家投資,同時對一些小型涵閘的水毀及時搶修,共維修涵閘40多處,保證了工程整體效益發揮;深入濟河、西淝河、焦崗湖、八里河、小潤河等洼地實地勘查,分析洼地成災原因,制訂治理方案。
抓緊編制規劃,積極申報水毀項目。先后編報完成行蓄洪區堵口復堤、進(退)洪閘建設、行洪區安全建設、沿淮保莊圩加固、低洼地治理、面上水毀工程修復、城市防洪、大中型涵閘維修、泵站建設等共8類,60多個項目,規劃投資23億元。
經積極爭取,沿淮保莊圩加固和堵口復堤工程已列入*年災后應急計劃。三道沖排灌站水毀修復工程已立項,邱家湖、南潤段進(退)洪閘工程已進行初步設計,有望*年實施。
2、科學組織,精心實施,積極開展災后重建工作。
為保證災后盡快恢復生產,按照上級要求,縣水務局于8月23日就組織機械開始實施行洪口門小斷面堵口,搶排湖內積水和水毀耕地整治復耕。至9月15日,姜唐湖、邱家湖、南潤段三段行蓄洪區積水全部排除,共抽排積水6600萬立米;自9月5日以來,共組織推土機、鏟運機、自卸車40多臺套,投入邱家湖上口門、南潤段下口門小段面堵口及沖坑回填、水毀砂壓耕地恢復工作,該工程已完成,共恢復耕地910畝,完成土方18.1萬立米,確保了三段行蓄洪區適時秋種。
邱家湖、南潤段堵口復堤已基本完成,土方24萬立方米,汪臨段土地復墾計劃復墾土地960畝,目前正在實施,。
為解決焦崗湖圩堤防守問題,我縣實施了焦崗湖圩與農場圩隔堤工程。該工程從農場堤至賈崗涵長2.7KM,利用老堤進行加固,護堤地加寬加高,新堤頂高22.5M,頂寬5.5M,坡比1:2,*年7月16日開工,9月8日完成加固任務,完成土方15.1萬立米。
3、認真核查,嚴把政策,行蓄洪區運用補償工作全面啟動
7月11日按上級命令,姜唐湖、邱家湖及南潤段先后開閘、挖口行洪。行蓄洪區運用補償涉及*7個鄉鎮的39個行政村606個村民組、28312戶130054人。8月8日省行蓄洪區運用補償暨培訓工作會議結束后,縣政府安排部署,抽調了水務局、財政局11名工作人員專門辦公,迅速啟動全縣行蓄洪區運用補償工作,經居民申報,村民組、行政村、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核查組的逐級核查登記,進行了二輪公示,目前已發放補償資金77856992元。
(三)重點工程建設穩步推進
1、淮北大堤加固工程。
組織12名工程技術人員,與鄉鎮、村一起進行拆遷安置。截止到目前,我縣累計完成征地拆遷資金10582萬元,其中完成取土區臨時征地1429.95畝、永久征地2432.53畝,堤身永久征地755畝,其他臨時征地227畝,清理樹木35萬棵,拆除影響工程施工的房屋956戶,9.35萬平方米。為工程施工提供了良好環境。
經積極爭取,上級同意江口集段改線。改線后將擴大江口集面積1500多畝,原江口集生產圩內居住的5236人,房屋4123間,目前紅線內附屬物已拆除干凈,安置區已征用,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2、沙潁河近期治理工程。
完成沙潁河征地拆遷安置調查、土地丈量、補償資金發放,安置區規劃、招標實施協調工作等。截止到目前,我縣累計完成征地拆遷投資6920萬元,拆遷安置人口2700人,征地1850畝,青苗補償1200畝,清理樹木16萬棵,拆遷房屋5.4萬平方米。保證了15個標段工程的順利實施。
3、其他治淮工程。
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拆遷安置工程、唐垛湖堵口復堤、邱家湖堤防加固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第一期移民建房工程已通過總體驗收,姜唐湖蓄洪區工程拆遷安置工程和汪臨段疏浚工程占地拆遷完成,通過驗收。對臨淮崗庫區移民進行了核實,向全縣22個鄉鎮7820名符合國家扶持政策的庫區移民發放了扶持資金,發放扶持資金總額為351.9萬元。同時編制了項目扶持規劃上報省發改委。
4、農村人飲安全工程。
*年春季實施了楊湖、謝橋、湯店三鎮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打深水井一眼,鋪設供水管網38900米,維修水塔3座,配套機泵3臺套。解決1.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夏秋季實施了紅星、六十鋪、五十鋪人飲工程,紅星大謝村打深水井一眼,鋪設供水管網16200米,購買無塔供水設備一臺套,建管理廠房一處;六十鋪鋪設供水管網23050米;夏橋鎮打深井一眼,購買水泵機組一臺套,鋪設供水管網21000米;五十鋪鋪設管網8400米,購買水泵2臺套,累計完成投資535萬元,解決了1.51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年第三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的鄉鎮有劉集鄉、黃橋鎮、潤河鎮,人飲安全工程計劃解決飲水氟超標人口1.19萬人,目前計劃已下達,但資金仍未到位。為及早發揮效益,經市局同意,提前招標,提前實施。目前劉集鄉、黃橋鎮深井工程已完成,管網正在鋪設,水廠廠房建設也同步進行。
(四)明確重點,加強指導,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06-07年度水利興修,全縣通過“一事一議”籌勞342萬個標準工日,投入大型施工機械657臺套,籌集各類興修資金2160萬元,完成土方316萬m3。全縣疏浚大溝25條,中溝268條,修筑渠道132條,修筑生產道路560條。新增灌溉面積0.4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9萬畝;新增除澇面積0.8萬畝,改善除澇面積3.1萬畝;改善防洪面積4.7萬畝;建設標準農田3片3萬畝,土地治理0.8萬畝,解決1.51萬人飲不安全的問題。其中*年春完成三里橋水系改造工程土方工程,新開挖大溝總長5629m,完成土方38萬m3,建五里橋新閘保證了慎城、八里河兩鄉鎮農田5萬畝的灌溉;初步改善了城北新區的排澇條件,確保了今年安全度汛。對06年完成的土方工程積極配套,共建橋涵100多座,完成投資500萬元。*年我縣又獲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江淮杯”銀獎。
今年水利興修我們及早規劃,及早實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災后重建和治淮工程配套、生產圩堤加固、洼地治理、溝河疏浚、土地治理、節水灌溉和灌區配套、人飲安全等6大項。計劃通過“一事一議”籌勞350萬個標準工日,完成土方321萬立方米。目前全縣已開工218處,上興修民工3萬多人,投入機械220多臺,完成各類土方160萬立方米,投入資金780萬元。
(五)項目前期工作和項目儲備扎實有序
我局高度重視水利項目前期和編制儲備工作,先后完成或參與完成水利規劃及災后項目70多個,主要有《*縣戰溝流域排灌調控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縣水資源利用規劃》、《*縣行蓄洪區安全建設工程規劃》、《城市防洪》、《*縣*-2011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縣*災后重建規劃》、《*縣*洼地治理規劃》、《*縣防御特大暴雨排澇應急方案》,配合建設局完成《老城防圈堤改造規劃》及《許廟排澇站規劃設計》等,積極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爭取上級批準實施。
(六)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顯著提高
1、加大水法規宣傳力度。以第十五個“世界水日”和第二十個“中國水周”宣傳為契機,以加強水工程、水資源保護為重點,組織宣傳車,在各鄉鎮集市,沿淮堤防、排灌溝渠播放水法規錄像,給各鄉鎮領導送《水法規》選編宣傳手冊200份,發宣傳傳單3000份,營造良好的執法管理氛圍。
2、加強河道采砂專項治理。配合南照鎮政府清除了南照淮河大橋200米范圍的堆積黃沙,采砂設備,違章建筑,共拆除采砂鐵三角10個,拆除違章建筑9間,院墻90米,拆除吸沙泵11臺,電機11臺,疏散非法采砂船只400艘。并加強日常河道巡查力度,使淮河河道非法采砂混亂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今年共辦理采砂登記手續130件,征收砂石資源管理費21萬元。
3、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20起,處罰10人,在執法中做到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法規準確無誤,無一例引起復議和訴訟。
4、推行政務公開。實行行政服務大廳水務窗口“一站式”服務,方便群眾,陽光操作,辦理取水許可31份,依法征收水資源費60萬元。
(七)水利工程管理效益突出
提高面上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組織,形成縣、鄉、村三級水利工程管理網絡,建立完善水利工程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水利工程管理;對各類涵閘、橋梁、機電站水毀情況普查統計,建立檔案,及時檢修涵閘50多座;切實加強對水利工程管理保護,排澇大溝清障56公里,堤防清障26公里,清除樹木50萬棵,清除臨淮崗、姜塘湖堤防違章建房50余間,亂葬墳墓15座,確保水利工程正常運行。
(八)水務行業自身建設得到加強
1、機關建設卓有成效。
認真開展“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作風,服務發展”主題教育及“黨風廉政月”活動,開展主題教育“三必訪”實踐活動,形成長效機制;學習貫徹*大會議精神,建立組織,制定學習計劃,落實制度,提高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形成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為水利事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增強防腐拒變的能力,把確保水利建設的工程安全、資金安全、人員安全作為重點,加強對治淮等重點工程的監察力度,外樹行風內樹正氣,形成一心一意求發展,心無旁騖抓工作的良好格局。
創新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機制,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內外環境,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夯實人才基礎,我局與省水利職業技術學院聯系,在我縣開辦第二期水利大專函授班,加強對干部職工的培訓,成效顯著。
除抓好中心工作外,我局還堅持不懈的抓好計生、綜治信訪、安全生產、人大議案辦理、保密、檔案等各項工作。
改善機關辦公條件,添置了現代化辦公設備,設水務信息網,加快信息化建設,加大宣傳力度,向縣政務信息中心報送有效信息200多篇,被各報刊雜志采用新聞稿20多篇,提高辦公效率;關心職工學習生活,努力為干部職工解決實際問題。
2、水管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我縣從*年7月啟動水管體制改革工作,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人事、財政等部門緊密配合下,經過2年多實施改革,目前已基本完成,人員通過競聘上崗已落實到位,公益性水管單位人員工資、維修費已按規定撥付,確保了水管單位穩定和發展,已通過市水管體制改革驗收。為加強基層水利設施的管理和技術指導,從機電排灌所、水資源管理所、水工程管理所選派47名鄉鎮水利員充實到各鄉鎮。
3、水利經濟蓬勃發展。
*年水務行業的龍頭企業水建公司緊緊抓好水利工程施工這一中心工作,加強工程施工管理,積極主動參加工程的投標,公司先后承建了淮北大堤六標、十標、淮北大堤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沙潁河四標及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八里河閘、新渡口、*年財政資金項目、中央財政補償節余資金、*年農業開發、*年災后重建潤左保莊圩、邱家湖堵口復堤工程、臨淮崗主壩北副壩料場復耕工程等多處工程的施工,共完成合同產值8718萬元,超額完成了公司年初制定的產值目標,壯大了水務企業;盤活資產,依托淮河外灘地、護堤地等水土資源優勢,綜合開發;“筑巢引鳳”,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我局工業園區廠房建設項目、眾鑫加油站項目等已經完成,正在招商洽談中,水務大廈正在施工。招商引資簽定合同金額5992萬元,實際到帳224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