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發展科技人才管理總結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科技人才工作情況匯報(*年3月21日)
科技人才是從事或有潛力從事科技活動,有知識、有能力、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在科技活動中做出貢獻的人員。科技人才隊伍主要包括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隊伍、科技管理隊伍和科技支撐隊伍。科技人才是區域發展的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是社會進步的主導力量,也是區域經濟競爭的焦點。
一、*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基本特點
根據*年我縣人才方面基礎統計顯示:科技人才隊伍微小,全縣人才資源總量為13947人,除黨政人才、教育人才外,農業人才2221人,占農業人口總量的0.45%。科技人才層次不高,從事農業科技工作的人員588人,科技人員256人,其中正高級1人,副高級15人,中級職稱195人;科技人才結構不良,如農業科技人員293人,直接從事工業、農業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嚴重匱乏;人才行業分布嚴重不均,直接激發經濟發展創新的企業人才、農業產業開發科研人員嚴重不足。高層次人才匱乏,科技人員研制、吸收、推廣、應用和轉化現代科技成果的能力較低,很大程度上導致我縣工業、農業經濟發展長期處于低速、低質、低效狀態。
二、*科技人才開展工作情況
1、申報實施科技項目
*年各級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工作成效明顯,申報國家、省、市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1項,其中迪溝鎮塌陷區生態修復及水產開發項目、高產菱角推廣種植及產品開發項目已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級星火計劃重點項目,*縣名特優香草專家大院成功申報省級農業科技專家大院項目,鑫泰化工《年產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改造》等7個項目申報省級重大項目技術項目征集、金太陽藥業《新藥阿可他利地紅霉素產業化合成項目》等11項申報市級科技計劃項目、鑫泰化工《醇烴化精制新工藝技術創新應用》和縣農技推廣中心的《高抗稻飛虱“香秈雜交稻新組合新品種的選育及其產品開發”》項目申報了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鑫泰化工申報市級科技創新型試點企業等。
地方技術人員積極牽頭、參與組織實施的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50多項。
2、科技進步表彰獎勵
*年度市縣相繼開展了科技進步表彰獎勵活動,我縣有39項屬于表彰獎勵授獎項目。市級科技進步獎授獎項目8項,其中農業5項,工業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7項,獲獎人員35人次。縣級科技進步獎授獎項目31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優秀獎21項,專利發明獎12項,工業6項,農業17項,衛生8項,獲獎人員109人次。*年計劃申請市級科技成果的項目8個。
3、社會發明創造
*年—*年,申請專利50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專利23項,外觀設計11項;授權專利21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13項,外觀設計6項;開發生產專利產品6項,主要有成紅科技的無鉛復合汽油、蘊旺食品機械的果蓉機及削皮機。*年度,全縣申請專利29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10項、外觀設計9項,已授權的專利有7項,全部為實用新型專利。
5、產學研活動
產學研合作在農業、工業領域逐步推行。如十八里鎮謝莊村與安徽農科院合作進行紅芋保鮮關鍵技術研究;縣農技推廣中心與安徽農科院合作進行土力評價和水稻微量元素有機肥實驗研究,與安徽荃銀禾豐種業有限公司合作進行高抗稻飛虱“香秈雜交稻”新組合新品種的選育及產品開發工作;迪溝鎮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進行煤礦塌陷區人工濕地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開發研究;五十鋪香草園以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為技術依托單位合力構建省級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等等。產學研合作為*推廣先進適用技術與品種、成果轉化、科研開發研究、解決產業關鍵技術難題、提升發展品質特別是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6、科技人員教育培訓
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日、科技下鄉等活動的規模不斷擴大、內容日益豐富、影響日益擴大;依托陽光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緊緊圍繞農業經濟發展的技術需求,積極開展新型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以種、養、加實用技術、技能為主,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僅從*年9月份至今一年多的時間里,就直接培訓專業農民1800人,帶動培訓各類農民近20000人,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
三、采取措施,鼓勵科技人才創新、創業
鑒于科技人才的特殊價值、*科技人才的現實狀況及*經濟發展對科技的現實需求,建議科技人才發展目標定位如下:建設一支與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規模適中、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科技人才隊伍;建立政府促進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高效率的科技人才資源開發機制,知才善用,提高現有科技人才使用效率,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新局面;全面提升我縣科技人才的創新能力與水平,為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業化、城鎮化建設提供科技人才智力保證。
重點舉措:
1、建立科技人才發展基金
鼓勵廣大科技人員開展科技攻關、科技創新等科研活動。根據《*縣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兩年組織一次評審,對在本縣的技術開發項目、產學研合作項目、技術發明創造項目及開展科技特派員活動等方面,對取得重大成果,并取得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個人和組織實施獎勵,并由縣人民政府頒發證書和獎金。
2、開展科技特派員試點
科技特派員制度自*年開創并取得顯著成效,其價值在于真正實現科技人員與項目與農民的對接,在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共同作用下,充分調動科技人員和農民兩個積極性,有效緩解基層科技力量不足和科技服務缺位問題。根據我縣農業、林果、畜牧、蔬菜、水產、蠶桑等重點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選擇一批具有較高素質、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作為下派人選,在征集技術需求、與農民或農村中小企業或農民合作組織雙向選擇的基礎上,通過簽訂科技特派員服務協議書、頒發聘書、崗前進行技術、經營、項目管理培訓等程序,向農村及生產一線選派了科技特派員,通過科技人才的創新、創業,更好的宣傳政策、引進開發新品種新技術、創建科技專家大院、開展產學研活動等,促進重點產業發展。
4、發揮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農業科技示范戶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對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農業科技示范戶每年進行一次考核認定,培養一批在種植、養植、深加工等方面運用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的科技示范戶,引導農村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圍繞科技農業、效益農業、市場農業和生態農業開展科技活動。
5、建立科技創業中心
以縣工業園和縣循環經濟園為依托,建立中小企業科技創業中心,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孵化場所。對于那些有價值、需要扶持的研發科技項目,鼓勵科技人員進入科技創業中心,為他們提供一個孵化的平臺,扶持他們創業。一引導科技人才到市場中選課題,促進科研成果的就地轉化。二建立健全項目課題負責人制,鼓勵科技人員承擔重要工程、重點項目的科研任務。三是加強專利的法制意識,對科技創新成果與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管理、資助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