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工業經濟穩定發展總結縣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工業經濟穩定發展總結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政局工業經濟穩定發展總結縣

*年,縣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的監督與支持,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按照市委、市政府“壯縣、強市、富民”的總體目標和“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集中精力上項目”的總體要求,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動力,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深化“三治”工程、創建“八個之最”為主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搶抓機遇,鼓勁發展,全縣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三個文明”協調并進,圓滿完成了“十五”期間各項既定目標,為“*”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新突破

*年,按照穩定一產、壯大二產、提升三產的思路,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縣域經濟實力迅速增強。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6.3億元,同比增長13.5%;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647億元,同比增長26.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9億元,同比增長25.2%,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4億元,同比增長4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68億元,同比增長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2億元,同比增長14.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00元,同比增長8.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55元,同比增長7.3%。

全部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5.7%,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74.9%,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90%,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二產穩定增長,主導地位明顯增強。

二、工業強縣步伐加快,園區建設實現新突破

按照“構建園區(基地)板塊平臺,實施項目團狀招商,促進企業簇群發育”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以“五區三基地”為主體的園區經濟建設,全縣工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年,“五區三基地”和鄉鎮工業小區新上項目135個,總投資14.8億元;總稅收達到7029.6萬元,同比增長26.7%。

“五區三基地”建設進展順利。摩配園區,重新完善了產業發展規劃,工業項目和大項目建設勢頭強勁,產業結構調整步入良性發展軌道,開始顯現出二產支撐、二三產聯動的趨勢。旺村有色金屬產業環保園,已申報省級重點項目,占地2000畝;完成了一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入園企業達到12家。留各莊保溫建材工業園區,隨著魏留路、留束路、肖留路的相繼竣工,實現了廣安鄉、匯龍化工基地與留各莊保溫建材園區對接,進一步拓展了園區發展空間。金地化工工業園,結合產業發展布局以及全縣土地規劃,將縣經貿局所屬的金地化工基地,與里坦、權村、臧屯三鄉鎮結合部,統一規劃為金地化工工業園,為區域企業發展構筑了平臺。平舒工業園,大項目建設成效明顯,富達建材、亞隆鋁型材兩個億元項目入駐園區并開工建設。桑蠶產業工業基地,北京聚隆迪公司投資2.6億元、年產桑蠶飼料20萬噸的10萬畝飼料桑生產基地正式啟動。匯龍、飛天化工基地,積極引進項目,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鄉鎮工業小區有了新起色。南趙扶仿古家具基地,全省仿古家具協會即將落址南趙扶鎮,行業誠信度和產品檔次提高,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董家務工業基地,初步確立了發展起步區,園區路網框架漸趨成型,成功引進總投資1.5億元的力帆摩托建設項目。里坦鎮謀劃了四個工業小區,臧屯鄉構建了“一線四點,全面開花”的工業格局,權村鎮啟動了工業“隆起帶”建設,廣安鄉實施了“一區兩帶三基地”工程。全縣工業框架基本形成,工業發展的后勁不斷增強、空間不斷擴大。

重點企業運行良好。*年初確定的48家優先扶持的重點企業競相發展。企業納稅6151萬元,占全部財政收入的23.24%,同比增長19.67個百分點。

非公經濟迅速發展。新增個體工商戶1678戶,私營企業218家,分別完成任務的111.9%、145.3%。民營經濟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2.2%,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

資源開發和利用取得重大突破。始終抓住關系*長遠發展的大事,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煤田作為全省能源開發重點項目,被列入省“*”規劃(草案),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依托有色金屬行業,努力協調,*縣被列為河北省循環經濟試點縣,為縣域經濟發展贏得了先機,實現了戰略性的突破。

三、農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三農工作實現新突破

圍繞農民增收,全面落實優惠政策,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治綠”工程深入推進。以“訂單林業”和項目造林為舉措,以縣城、村街、溝渠路綠化為重點,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完善植樹造林優惠政策,積極探索造林與管護工作新經驗、新模式,加大對樹木的依法管理和治理,全年植樹3.72萬畝、188.4萬株,占全年任務的123%,樹木成活率達88.5%。“訂單林業”進一步發展,已有8家域外林業公司在我縣投資,造林面積達3萬畝。

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基地、龍頭企業、中介組織不斷發展健全,建成了林業種植基地,牧草種植基地、設施農業基地、棉花種植基地、食品加工基地和奶牛養殖基地六大農業產業化基地;河北桑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南北林業投資有限公司被確定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建立健全了“*農業信息網”、縣草業協會、牧源草業協會、大尚屯果品行業協會、冀魯果業協會、權村棗農協會、廣安果農協會、里坦小棗協會等中介組織。全縣已形成糧油生產——食品加工——銷售;飼草生產、加工——畜禽養殖——運銷;果品生產——精選包裝——銷售等龍型經濟,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8.4%。

“四鄉”建設成效明顯。苜蓿草新增種植面積3000畝,達到15萬畝;新增棗樹進田7760畝,達到20.5萬畝;食品之鄉效益突出,稅收同比增長11.1%;桑蠶產業工業園,完成3000畝一期種植任務。

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大。共更新補打深機井21眼,維修10眼,解決了21個村2萬人口澆地難、飲水困難問題。土地開發和整理成效明顯。

惠農政策全部落實到位。農業稅率在*年的基礎上降低2個百分點,453萬元糧食直補資金,全部及時發放到位。大力推進科技興農,實施種子工程和優質糧工程,糧食總產達到20.6萬噸,同比增長17.5%。

土地流轉工作順利開展。新增流轉土地6.3萬畝,達到23.3萬畝,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28.4%,有力推動了農業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業規模化生產。

大力推進文明生態村建設。全縣開展“十個一”工程村街達到358個,占全縣村街總數的91%。

四、不斷創新招商機制,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按照市委、市政府“大項目攻堅年”的目標要求,以項目招商為核心,以創建和諧發展環境為載體,不斷擴大對外開放。

成功參加“5•18”東北亞暨環渤海國際商務節和“10•18”農交會。“5•18”簽約項目161個,總投資27億元,合同引資20.2億元。貿展工作成效明顯,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貿展工作先進縣”,并榮獲“優秀組織獎”。“10•18”農交會成績喜人,簽約項目5個,總投資1.31億元。

成功舉辦中國(國際)摩托車及配件展示交易會。在廊坊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舉辦了中國國際摩托車及配件展示交易會,2萬多客商參加會議,展位500個,成交額3600萬元,1500余名客商到摩配園區參觀考察,3家企業達成投資意向。

積極實施小團組招商。有針對性地組團赴溫州、臺州、蘇州、無錫等地舉辦專業招商會,宣傳了*,展示了*,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

項目建設成效突出。到*年底,全縣在建項目238個,總投資34.8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8個,總投資12.1億元;千萬元以上項目66個,總投資27.6億元;全年完成項目226個,完成投資24.0億元。項目建設呈現大項目多、工業項目多、解決就業、增加稅收多、科技含量高的新特點。特別是億元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力帆摩托車、富達建材、亞隆鋁型材、友誠鋁業、鉛酸電池、祁源橡塑等項目成為項目建設的新亮點。全年共引進域外到位資金13.4億元,占任務的121.8%。其中引進省外到位資金6.14億元,占任務的122.8%;引進項目238個,占任務的119%。

五、各項改革穩步推進,機制創新實現新突破

堅持把改革作為發展的動力,把創新作為破解制約的根本,加大改革力度,突出機制創新,各項改革全面推進。

國有(集體)企業改革穩妥推進。到*年底,全縣完成企業改制61家,正在進行的31家,占任務的79.3%。改制盤活資產8500余萬元,安置職工3241人。

公共財政體系進一步健全。治稅工程大力推進,全部財政收入提前45天完成市下達任務,為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健全“收支兩條線”制度,保證了預算外資金應收盡收;完善財政集中支付、政府采購和拍賣制度,保護了國有資產,提高了財政資金歸集水平和使用效益;適度增加鄉鎮(區)公用經費,對鄉鎮(區)縣財政列支人員工資實行了縣財政統發;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制定出臺了《*縣財政集中支付管理辦法》,完善報帳和支出審批程序,全年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加強專項資金監督管理,有效防范了財政風險。

金融體制改革邁出重大步伐,農村信用社改革跨出歷史性步伐,大力開展不良貸款清收工作,全縣共清收和盤活不良貸款7500萬元,不良貸款占比降到32.22%,較2002年降幅達52.7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達到上級要求,25555萬元的中央銀行專項票據發行到位,規范了增資擴股,優化了股權結構。同時,在信用社改革中,把握機遇,精心運作,將縣鄉政府2000年以前在信用社的債務共5509萬元,一舉消化償還掉3815萬元,為今后各屆政府卸下了一個大包袱。金融系統大額支付實現全國聯網,京津冀區域票據自動清分系統正式運行。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金融環境明顯改善。各專業銀行改制的不斷深入,特別是信用聯社的改制成功,為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有歷史性作用。

六、從軟硬環境兩個方面入手,環境建設實現新突破

硬環境建設不斷加強。

治城工程深入實施,城市形象逐步提升。高標準完成了縣城工業區規劃編制、廊泊路城區段、正大街、廊大路城區段兩側的規劃設計工作。恒基花園一期工程、凱達小區二期、老年服務中心、地稅局辦公樓、縣委黨校辦公樓、盛泰超市等工程全部竣工。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興建了城區無害化垃圾處理場,城區保潔面積達到37萬平方米,城區新增樹木1184棵,新增綠化面積3000平方米。在*年全省城市化發展統計監測中,我縣城市化率達到37%,連續兩年進入全省30強。加強城區環境綜合治理,對固定門店和移動攤位進行“門前三包”和“攤位三包”,實行劃線定位管理,城區秩序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搶抓機遇,成功引進開發銀行貸款5000萬元,有力支持了城市和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000萬元,高標準完成了留束公路、魏留路、廊大路城區段改造、陳大線建設,極大改善了我縣交通狀況。特別是魏留路的升級改造工程,成為*縣有史以來投資最多、里程最長、標準最高的一條縣級公路。投資3580萬元,完成了*220千伏變電站配套工程、留各莊110千伏變電站配套工程、權村35千伏變電站工程、平舒35千伏變電站等工程,保障了電力供應。投資3350萬元,固網通信生產建設、寬帶網拓展、小靈通網絡優化、移動通訊網絡基站等工程先后竣工,提高了通訊質量。

軟環境建設穩步推進。

政策環境不斷優化。重新修訂完善了*縣《關于進一步優化招商環境的若干規定》,出臺了《關于對重點企業實行扶持保護的若干規定》、《關于改善金融生態環境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等鼓勵政策,全縣的招商引資政策保持了強勁的吸引力。

政務環境不斷優化。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建設,以“提速、提質、為人民、促發展”為主要內容,建立*縣機關效能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堅持突出重點與整體推進相結合,堅持內部整頓與外部監督相結合,重點解決辦事難、行為不規范、素質不高、作風不實等6個方面的問題,全面推行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等制度。積極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繼續實行股級干部輪崗制和縣內事項7天辦結制,政府系統有輪崗任務的15個部門72名股級干部全部進行了輪崗,機關作風進一步改善。

行政權力公開透明扎實推進。共清理出各類行政權力1071項,取消、變更行政審批112項,取消收費項目54項。通過清理,增強了各級各部門的法治意識,提升了政策水平,有效避免了單位間相互推諉、扯皮、攬權等現象的發生,理順了權力運行程序,提高了辦事效率。

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規范。大力開展專業市場、醫藥、文化、煙草、農資、糧食、副食等專項整頓活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和壟斷行業不正當競爭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制定出臺《*縣*年安全生產指標體系》等規范性文件,不斷完善安全生產長效監管機制,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力度,杜絕了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完善和加強了收費公示制度、價格信息監測制度、明碼標價制度,優化了企業發展環境。保持高壓態勢,積極開展嚴打斗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增強全民法律素質和法制觀念,“平安*”建設深入人心,有效維護了安定詳和的社會治安環境。

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各項事業建設實現新突破

教育事業迅速發展。投資4000多萬元,完成一中改擴建一期工程、四中擴建、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5所項目學校、250所中小學遠程教育等工程建設;投資4500萬元、占地150畝的縣二中遷建工程順利開工建設;投資938萬元,全縣新建改建縣級幼兒園2所、鄉村幼兒園84所,學前三年教育順利通過省級達標驗收;88所村級小學開展了標準化建設,建成50所“園林式”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考工作再創佳績,一中本一上線率居全市重點中學第二位,本二、本三上線率均居全市重點中學之首。

公共衛生體系逐步健全。進一步完善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實施細則以及設備儲備,加強應急演練和培訓,提高了突發衛生事件應對能力。投資185萬元,對里坦、南趙扶、北位三所鄉鎮衛生院進行了改造,衛生信息化建設逐步完善。

社會保障力進一步增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工作穩步推進,全市企業養老保險暨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啟動了大病醫療費統籌,大病醫療最高限額達到15萬元。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輸出勞動力35000余人,培訓農村勞動力11000余人。制定了《*縣企業70周歲以上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管理辦法》,妥善解決了企業70周歲以上退休人員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問題。關心關注民計民生,積極爭取上級資金658萬元,優撫、解三難、城鎮低保工作順利開展。

科技創新不斷提升。培育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高新技術產品3種,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2.7%,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97%。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申報材料順利通過科技部的檢查驗收,為*進入科技進步先進縣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體廣播事業蓬勃發展。農村有線電視村街達到20個,全縣有線電視用戶達到10600戶。文化下鄉和鄉村文化普查活動扎實開展,全縣村街文化活動普及率達到了80%以上。

人口、資源、環保工作扎實開展。全縣新出生3925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11.6‰和5.5‰以內,符合政策生育率達到91.57%,人口質量不斷提高。高質量完成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向鄉鎮的延伸工作,順利通過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示范區的驗收和認證中心的第二次監督審核。確定科學的投資強度,加強保護和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

“*”規劃編制工作順利開展。深入調研,科學分析,“*”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完成。同時,*縣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農業資源區劃編制工作順利進行。

武裝、土地、民族宗教、統計、審計、氣象、殘聯、檔案、縣志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績。

八、扎實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為民辦實事實現新突破

扎實開展了學習動員、分析評議、整改提高三階段教育活動。堅持集中學習與課外自學相結合,學習交流、學習討論相結合,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進一步增強。通過發放《征求意見表》、專線電話和相互個別談心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深入廣泛征求意見。并從理想信念、宗旨觀念、組織紀律、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等方面,認真進行自我檢查、自我批評、查擺問題,黨員干部整體素質明顯提高。針對查擺出的問題,堅持開門搞整改,堅持走群眾路線,貫徹務求實效原則,立足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認真研究確定了整改措施,做到說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就干成,干部隊伍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按照“堅持有效的、完善不足的、補充需要的”和“科學、管用、長效”的原則,嚴格考核,強化督導,建立健全了“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工作機制,政府系統執政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堅持把黨的先進性體現在為民辦實事上,*年初確定的10項民心工程全部完成。農業稅率下調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減負30元。大病統籌啟動實施。環境監測站、三分之一村街簡易填埋式垃圾場全部完成。事關經濟全局的三條骨干路魏留路、留束路、陳大線縣城段全部竣工通車。投資695萬元,涉及6個鄉鎮、23個村街,總里程46.28公里的村村通公路工程實現全部竣工通車。增加工資性支出1054萬元,兌現了公教人員人均月增資97元。*年啟動的,償還2001年以前累欠鄉鎮公教人員3400萬元工資的計劃,原定八年還清,經爭取上級轉移支付,*年一次性償還2380萬元,占任務的70%。啟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工程、全民健康工程全部完成。籌集100萬元專項資金,對家庭貧困學生進行救助,兌現了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承諾。全縣各級各部門共為群眾辦實事2139件,是*年的近兩倍。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應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縣域經濟整體實力還不夠強;缺乏立縣強縣的大項目、高科技項目,經濟外向度不高;財政實力還較弱,收入結構還不盡合理;歷史形成的農村基金會、城市信用社遺留問題包袱沉重等。等等。對這些問題,將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使命感、緊迫感和危機感,準確把握縣情,客觀分析形勢,搶抓發展機遇,超常工作,大膽創新,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發展。

*年,是全面落實“*”規劃的開局年、起步年,非常關鍵。全縣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工作全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大和*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三屆九次全會、縣委九屆六次全會、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加快“壯縣、強市、富民”的工作目標和“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集中精力上項目”的總體要求,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主線,深入推進三治工程和八個之最,大力實施工業強縣、項目立縣、科教興縣,突出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園區經濟、軟環境五個重點,加快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三化進程,促進“三個文明”協調并進,全面構建和諧*。

圍繞上述指導思想,縣政府將全力抓八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工業園區建設力度,全力推進工業強縣步伐;二是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是創新思路,豐富內涵,深入實施三治工程;四是服務經濟建設,全面優化發展環境;五是創新發展機制,深化體制改革;六是注重解決社會問題,提高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水平;七是轉變政府職能,全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八是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眼和入手,全力為民辦實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布尔津县| 屏东市| 林西县| 嫩江县| 承德县| 襄城县| 日照市| 荔波县| 杭州市| 宁陕县| 彰化县| 宣城市| 沙洋县| 南部县| 揭西县| 聂荣县| 达日县| 岳普湖县| 库伦旗| 三江| 双辽市| 乌拉特后旗| 西盟| 天祝| 金川县| 大埔县| 东兰县| 花垣县| 孟津县| 桐乡市| 开原市| 定兴县| 镇巴县| 南木林县| 汉源县| 琼海市| 东港市| 融水| 封开县|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