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委領導發展經濟建設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剛剛過去的*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在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和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鄉人大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重要思想和黨的*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為主題,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服務“三農”為宗旨,團結帶領全鄉干部群眾克服雪凝災害、金融危機帶來的重重困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抓投入、打基礎,抓特色、促產業,抓重點、保民生,抓改革、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真抓實干,銳意進取,全鄉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經濟建設邁上新臺階,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年,農林牧漁總產值3693.2萬元,比上年增長6.36%。其中,農業總產值2381.5萬元,比上年增長5.08%;實現財政總收入134.53萬元,完成縣下達任務的141.3%,固定資產投入926萬元,比上年增長23.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4.7萬元,比上年增長11.31%。農民人均純收入到達1922元,凈增212元。
二、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農業產業化邁上新臺階。全面落實和兌現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積極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大力推廣農業適用技術。全鄉糧食播種面積20000畝,其中水稻5500畝,玉米4100畝,豆類1500畝,糧食總產量達6421噸,增長1.35%。完成烤煙種植面積2583畝,收購煙葉56.3萬斤,占縣下達任務的112.6%。在鞏固龍亭、沙坨2個生豬養殖小區和新峰村三穗麻鴨養殖基地的基礎上,新建、改造圈舍800多平方米,發展生豬養殖大戶10戶。全鄉生豬存欄9145頭,出欄7540頭;大牲畜存欄2856頭,出欄526頭;羊存欄4482只,出欄3981只;家禽存欄3.5萬羽,出欄3.9萬羽,肉類總產量612噸,比上年增長9.7%。實施生態畜牧業科技扶貧種草養羊項目,完成龍溪村打狗窩種草面積500余畝,修建圈舍600余平方米,發放基礎母羊489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扎實推進,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設1200畝,封山育林補植補造500畝,雪凝災害補植補造500畝。通過實施整村推進、科技扶貧等項目,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329人。積極做好農村沼氣池建設,完成尖山、陳家灣、桐青、稍溪新建沼氣池50口。
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發展后勁明顯增強。爭取項目資金75萬余元,修建*至*、*至*、*至*3條15公里通村公路;新修了*至*斷頭公路,實施了*護欄。爭取項目資金40萬元,修建鄉綜合客運站場,并結合集鎮發展,招商引資近300萬元,開工建設1000米騰龍大道一、二期工程;完成沙坨村、*、新峰村高低壓線路、規模種煙區新式烤房3000米供電線路和集鎮電網改造,新增3臺變壓器;爭取項目資金200萬余元,順利完成幸福泡塘洼地排澇工程項目勘測設計、招投標等工作,工程即將開工建設;鄉財政自籌資金2萬余元,完成幸福受損灌溉溝渠改造。爭取農村人飲安全項目資金34萬元,修建15口小水池和改造小山塘2座,解決了青龍、幸福、巴塘山、*、冉司都、冉家堰、新江、盆豐等片區3138人飲水困難問題;爭取上級資金38萬元,實施了冉家堰小學、新江小學的危房改造,完善了中心小學操場硬化及圍墻建設;爭取資金70萬元,啟動幸福小學教學樓改造;完善了*小學慈心教學樓和*慈心醫院綜合樓后期工作,并順利通過臺灣慈心慈善基金會驗收。完善敬老院后期工程,并順利通過縣民政局的驗收,還舉行三個鄉鎮孤寡老人入院儀式,切實解決*、寬坪、胡家灣三個鄉鎮孤寡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居的問題;爭取項目資金25.5萬元,完成農村9戶無房戶建房和22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了幸福、龍門椏2個村級衛生室建設;結合第二次土地調查,完成基本煙區規劃5572畝,爭取土地開發項目約350畝,計劃于2009年6月份開工建設。
四、財稅金融結構逐步優化,市場經濟秩序基本穩定。切實加大財稅征管力度,優化財源結構,進一步規范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的收支兩條線管理,認真落實國家各種糧食直補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財政預算總支出279.3萬元,消化歷年債務20萬元。全鄉銀行存款余額達到1486萬元,比上年增長46.11%,貸款余額1341萬元,比上年增長15.6%。
五、和諧社會建設成效顯著,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一是“兩基”迎國檢工作順利進行。開展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清理,及時落實“兩免一補”政策,消減教育債務112.28萬元。全年投入教育建設資金239.12萬元,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積2370平方米,全鄉教育教學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教育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年中考,全鄉上重點高中分數線8名。
二是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城市低保做到了應保盡保,全年發放農村低保金71.12萬元,發放城市低保3.46萬元,發放救災款33.61萬元。完成了9戶雪凝災后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困難問題,22戶農村危房改造;完成了社會閑散人員、精神病、留守兒童的登記工作。
三是食品、衛生事業的管理進一步加強。加大食品衛生的檢查力度,特別是對學校、餐館和副食品零售店食品進行了大檢查,對過期食品進行了沒收并集中銷毀。全鄉開展食品衛生檢查6次,沒收過期食品5箱。完成了2個村級衛生室建設,并已投入使用;為鞏固“全國中醫先進縣”成果,切實加大中醫和民族醫藥的扶持力度;認真抓好初級衛生保健、計劃免疫接種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全鄉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89.58%,全年累計補償達4634人次,補償金額達44.51萬元。
四是計生工作取得新進展。以婦檢為突破口,加大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全面落實手術任務。*年度共出生155人,人口出生率為12‰,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4%,流動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為85%。全年婦檢2126人次,累計完成手術168例,占任務數的78.87%,查處“兩非”案件2起。
五是社會治安明顯好轉。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切實抓好黨委書記“大接訪”活動,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共接待和處理群眾來信來訪27件次。全年召開政法、綜治、禁毒專題工作會議6次以上,發放各項宣傳資料1200份。立刑事案件6件,偵破5件;受理治安案件6件,開展打擊摩托車盜竊專項行動10余次,共排查矛盾糾紛11次,調解民事糾紛11件,成功率達100%。印發“五五”普法宣傳資料800余份,同時還開展了干部職工“五五”普法知識考試。“打黑除惡”嚴打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平安建設”創建活動扎實開展。
六是安全生產形勢基本穩定。切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對道路交通、水上交通、農村消防、煙花爆竹、非煤礦山等領域的安全監管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年開展農用車駕駛員、船工、煙花爆竹零售戶以及爆破員各類安全知識培訓500余人次,簽訂各類安全生產責任狀280份,發放各種安全生產資料2000余份,取締了龍亭村3個桶裝加油點。
七是依法行政水平明顯提高。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加大投資軟環境整治力度,各單位開展述職述廉報告代表民意測評,注重民意測評結果的運用,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認真抓好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校務公開工作,全年各單位、各村政務、村務公開共128期,其中政務公開73期,村務公開24期,校務公開21期,增強了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執政的透明度,樹立了清正、廉潔、公開、透明的良好干部形象。
八是“十件實事”基本完成。通過明確工作責任,落實強有力的措施,涉及集鎮發展、“三農”問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十件實事”讓人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九是扶貧工作取得實效,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要切實抓好以工代賑、易地扶貧項目建設。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提高扶貧開發水平,順利實施科技扶貧種草養羊項目和紅豐村整村推進工作,減少農村貧困面。實施技術培訓2108人次,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26人。全年共編報項目12個,爭取到扶貧資金200萬元。
十是宣傳工作取得實效。全年縣電視臺采用信息3篇、縣政府網站和政府資訊采用信息45篇、*日報采用信息6篇以上。
十一是開展黨員、干部“伸援手、獻愛心”活動,為地震災區捐款11357.7元,繳納“特殊黨費”8390元。鄉黨委、政府、工會利用春節期間對全鄉困難群眾、困難黨員和離退休老干部進行了慰問。
十二是民族宗教、檔案、統計等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共青團、婦聯、殘聯、關工委、工會等人民團體工作得到了加強,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過去的一年,是我鄉應對挑戰、負重前行、加快發展的一年,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較多的一年。一年的實踐和奮斗,使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發展目標更加明確,發展思路更加清晰,奮力拼搏的愿望更加強烈。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全鄉廣大干部、群眾迎難而上、扎實苦干、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鄉人民政府向為*發展作出艱苦努力和付出辛勤勞動的廣大干部群眾,向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我鄉經濟建設的人大代表、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全鄉經濟發展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小,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近年來,在中央各種強農惠農政策的帶動下,盡管農民收入有了較大的增長,但制約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有效的化解,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還缺乏穩固的基礎。二是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盡管近幾年,我鄉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爭取了大量資金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制約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還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三是安全生產、集鎮建設征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中不穩定因素增多,維護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四是人口整體素質不高,市場經濟意識不強,農村貧困面大,人均生活水平低。五是少數村和部門抓落實的精力不夠集中,工作方法、工作作風有待進一步改進。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深深的體會到,在推進富民興鄉的進程中,必須緊緊依靠發展,用發展的眼光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必須善于適應市場變化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把發展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緊密結合起來;必須堅持不懈的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抓好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超前謀劃,用創新的思維、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方法推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日益顯現,為保增長,國家出臺了擴大國內需求的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根據當前經濟發展趨勢,有利于我們在解決“三農”問題和發展特色經濟等方面爭取更多的政策和項目支持;有利于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集鎮建設。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扎實工作,突破瓶頸,才能邁上新臺階,創造新業績,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