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商務局經貿發展規劃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商務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統攬全局,結合目標任務,內外貿并舉,基礎性與前瞻性工作同抓,全市商務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一是社會消費保持穩定增長。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3.53億元,同比增長22.96%,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7%。其中:批發業完成31.1億元,同比增長65%;零售業完成235.2億元,同比增長21.8%;住宿餐飲業完成72.62億元,同比增長18.8%。
二是外貿進出口實現新突破。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2.51億美元,同比增長33%,完成全年確保目標任務的115.7%、力爭目標的110.9%。其中進口總額為8.41億美元,同比增長82.87%,占進出口總額的37.4%;出口總額為14.1億美元,同比增長14.5%,占進出口總額的62.6%。
三是利用外資取得新進展。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可達9350萬美元,同比增長15.4%,完成目標任務的100.4%。引進的香港新世界房地產項目在增資后總投資達2.45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1.3億美元,是目前我市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本部門引進市外資金4500萬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12.5%,實際到位資金境外950萬美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05.6%。
(二)強化規劃,科學確定發展
1、明確了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規劃。現代物流業是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我局委托東南大學組織修編的《*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2020年)已于今年2月通過市政府批準實施。還修改完成了《二戈寨鐵路轉運中心》和《改貌集裝箱物流中心》概念性規劃和控制性規劃,完成扎佐物流園區規劃方案設計工作待評審。
2、對商業網點布局進行科學規劃。委托中國人民大學進行了《*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2020年)》的修編工作,并于12月27日通過專家評審。通過編制規劃,進一步明確了中央商務區、專業市場集群等的布局,指明了全市商貿服務業發展的戰略定位、規劃布局、工作重點和目標任務,為有序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3、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進行規劃。編制了《*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規劃》,并通過專家評審和市政府辦公會審議,開展實施。9月份商務部對我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進行了階段性驗收,對我市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給予肯定,全部項目順利通過階段性驗收,商務部將授權我市通過驗收的項目使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圖徽標識。
(三)加大政策扶持,強化規范管理
1、積極搭建政策平臺。結合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總體要求和我市商貿服務業發展現狀,我局先后完成并報經市委、市政府審議批準、組織實施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措施》、《*市重點物流項目和重點物流企業認定辦法》、《*市人民政府促進餐飲業發展意見》、《*市餐飲企業經營服務質量要求》、《社區商業設施設置與功能規范》*市地方標準等重要文件,初步搭建起了促進物流、餐飲行業加快發展、社區商業規范建設的政策平臺和規范體系。
2、充分用活用足現有政策。綜合運用各類資金扶持發展外經貿企業,對外貿企業提高外貿總量、改善出口結構,拓展國際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全年利用省“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審核申請項目226個,批準項目支持資金557萬元,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開展境外考察、宣傳、境外注冊商標、完成有關國際認證、網站建設等方面進行扶持。利用省“區域協調發展資金”支持建立公平公正的外經貿秩序,支持區縣開展各項外經貿活動。利用*市外經貿發展資金,鼓勵和扶持我市進出口企業參加國內外知名展會,簽訂意向性合同1800萬美元。根據《*市出口企業獎勵試行辦法》,對在2007年出口工作做出貢獻的貴州甕福磷化工出口有限公司、貴州輪胎進出口有限公司等87戶企業進行了獎勵,共獎勵兌現725.9萬元,極大地調動了我市企業出口的積極性。
3、大力爭取各類扶持資金。積極爭取到2007年中央財政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350萬元,幫助穗黔物流、嘉旺屠宰場、*市物資回收公司等企業用于第三方物流連鎖配送服務網絡、豬肉冷鏈、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等五個重點項目的建設。同時,積極利用市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等積極扶持穗黔物流的西南物流中心、扎佐物流園區戰略裝車點等重點物流項目加快建設步伐。利用市價調基金開展好25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生豬封閉運輸等工作。
(四)狠抓項目,夯實商貿流通基礎
1、積極推動重點商貿流通項目建設。我局綜合運用多種政策手段,帶動社會投資40多億元,有力推動了一批重點商貿流通項目建設。其中,國貿廣場南國花錦店、星力購物廣場店、星力名品店、百盛金鳳凰店、西南國際家具博覽城二期建材市場、*火車站批發市場、花溪云上大牲畜交易市場等20個重點項目陸續建成開業,該批項目總投資近7億元,帶動就業人員近3600人,進一步夯實了我市商貿流通業發展基礎;合群路小吃一條街、箭道街改造美化工程也已完成,有力促進了餐飲業特色化、產業化發展進程。鴻通購物中心、白云溫州商貿城、富源美家居二期、蒿芝塘鋼材市場、金蘆笙大型商品專業市場等22個重點項目的建設穩步推進,總投資高達36.09億元,建成后可創造就業崗位4000多個,這批項目的建設為全市打造“大流通、大商貿、大市場”的發展新格局奠定堅實的基礎。
2、大力抓好物流園區項目的建設。制定并實施了*市重點物流項目和重點物流企業評審制度。重點扶持和督促西南物流中心和扎佐興達物流戰略裝車點等項目建設,目前西南物流中心已完成平場,扎佐興達物流戰略裝車點項目明年初可完工;*寶通工業物流園一期、蒿芝塘鋼材市場物流配送中心、貴州省物資儲運總公司物流中心項目、合朋倉儲物流園建設項目一期二手車交易市場等項目也陸續動工。
3、扎實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進一步加大跟蹤督查力度,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全部按照“四個統一”的要求,嚴格實行招投標程序、嚴格驗收。截止12月底,25個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其中,市委、市政府*年實事項目——南明區多又多農貿市場、云巖區紅邊門農貿市場已通過市級驗收。
4、繼續推進商務部市場工程。全面完成“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建設150個,與*移動公司攜手推進“一網多用”,建設移動通信農家店278個;南明春梅釀造公司年產50萬件瓶蓋生產線通過商務部“雙百市場”工程驗收,到位專項補助資金60萬元;指導息烽九莊鎮“東桑西移”萬畝優質桑蠶基地建設項目通過商務部驗收,到位專項補助資金170萬元;指導五里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完成商務部、財政部下達的省外蔬菜緊急調運計劃2.17萬噸,到位商務部專項補助146萬元。南明區街道辦事處沙坡路社區被商務部批準為第三批全國社區商業示范社區
(五)完善服務,加快行業發展
1、抓好行業服務。充分發揮口岸協調機制,深入企業開展現場服務,解決外貿企業通關問題,幫助企業化解宏觀調控和匯率變動給出口造成的困難;舉辦外貿進出口實務培訓班,幫助企業業務人員熟悉外貿進出口操作環節和世貿規則,積極幫助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應對美國“兩反一補”調查;積極為物流企業創造條件,組建了物流協會;組織協調全市13家有一定規模、效益較好的商貿流通企業、物流企業與國開行貴州省分行進行多次融資對接,企業申貸金額6.65億元;按商務部要求和有關規定,組織零售企業開展百貨店和大型超市分等定級工作,目前全市共有星力百貨、國貿廣場等8家百貨店、沃爾瑪、北京華聯等6家大型超市通過達標評審。
2、搭建宣傳推介平臺。積極組團參加“中博會”、“哈洽會”、“中投會”、“西博會”等,共簽約8個項目,簽約金額達7.5億元;組織企業參加*歐洲精細化工展、澳大利亞食品展、巴西機械國際展覽會、重慶全球采購大會等,并在展位費、人員費的方面給予支持,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組織牽頭組織*全市餐飲業青工技能大賽,培育餐飲人才,打造企業形象,大力宣傳“黔菜”。
3、積極搭建擴大消費平臺。以“豐富生活、滿足需求、歡樂購物、喜迎新年”為主題,利用圣誕、元旦銷售黃金旺季,牽頭組織“*迎新購物節活動”,該活動自12月19日啟動到12月31日,全市12家參節企業下屬40余個單體賣場共實現銷售額2.95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星力百貨實現銷售收入1.06億元,同比增長了24.4%。為進一步啟動農村消費市場,我局牽頭組織了多次“繁榮市場擴大消費送貨下鄉”、網上商品對接等銷售活動,組織家電、食品、冬季用品等大類商品到農村銷售,各區、市、縣商務主管部門利用節日也紛紛組織送貨下鄉活動。一年來,通過積極搭建擴大消費平臺,有效刺激了城鄉消費增長。
4、抓好基層服務。進一步完善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加強工作指導,積極幫助區(市、縣)商務主管部門落實專項資金,推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屠宰監管、酒類流通管理等工作的有效開展;爭取商務部凝凍補助款35萬元,全部下撥給區市縣商務主管部門補貼凝凍損失。
(六)加強監管,確保市場穩定
1、加大生豬屠宰監管和執法力度。積極貫徹落實《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為進一步確保豬肉質量安全,防止豬肉二次污染,積極穩妥地開展生豬產品封閉運輸,組織了對全市豬肉運輸現狀及農貿市場情況的詳細調查,制定了工作方案,目前全市8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及經營戶統一配備封閉運輸車輛248輛,全部統一噴繪標識,全市于12月12日全面啟動豬肉封閉運輸;大力推廣肉品品質檢驗工作,無害化處理不合格豬肉120噸;全年開展打擊私屠濫宰行動20余次,出動執法人員450人次,車輛105臺次,打擊私屠濫宰窩點20多個,收繳私屠濫宰生豬115頭,豬肉1640公斤。升級改造鄉鎮集中屠宰點8個。
2、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物價過快上漲。針對主要副食品、早餐價格過快上漲問題,我局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設置主要副食品銷售直銷點(設立豬肉直銷點10個)、開展早餐示范店創建活動(已掛牌20家),改善經營環境,提升服務質量,維持市場穩定。
3、開展了酒類流通領域專項整治工作。對全市酒類流通企業進行了摸底調查并正在辦理酒類銷售許可證和備案登記。按照全省酒類生產流通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有關精神,及省整治方案“5項工作任務,8個100%”的工作目標,我市各區、市、縣共設立專項整治工作小組12個,印制酒類法規宣傳資料5萬余份,制作標志牌2萬塊。截止12月底,全市已經辦理發放《酒類銷售許可證》3879家,其中零售3379家,批發500家。
4、深入開展市場秩序規范整治。切實抓好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嚴厲打擊借災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商業欺詐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加大奶制品、茅臺酒、電煤等專項整治力度,大力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特別是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后,我局與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嚴格查處各種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并做好下架、封存和銷毀等工作,確保群眾食品安全。
(七)反應迅速,積極應對突發事件
一是成立全市商務系統應急供應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和指揮應急管理工作,并建立嚴格的工作制度和問責制度,責任到人,確保有人管、有人抓。
二是制定《*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預案》。進一步健全完善糧、油、蔬菜、豬肉、鹽、糖、水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儲備制度、調節體系,健全儲備商品應急投放網絡,牽頭與市糧食局、市農業局等組織了商貿流通行業的骨干企業和涉及生活必需品方面的主要供應商31家企業建立了我市應急供應核心企業網。加強儲備管理,確保儲備商品儲得進、管得好、調得動、用得上。
三是做好市場監測管理。以建立的市內20多個市場供應監測點為支撐,堅持生活必需品供求日報制度,對豬肉和相關食品的供需及價格變動情況進行監測,加強對監測數據和信息的分析,隨時掌握市場動向,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主動性。在抗凝凍保民生期間,累計調運蔬菜26.9萬噸,生豬近2萬頭,日均上市雞蛋4萬斤、肉雞3萬多只、鮮奶100噸以上;組織采購照明蠟燭近107.12萬支,調運手電筒1.3萬支、電池5.1萬節,確保了全市基本生活必需品正常供應和價格穩定。“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僅用8個小時,就連夜組織方便面3267件、電池電筒10000套、棉被1400床、軍用毛毯500床、軍用雨衣1600件、火腿腸2773件、雨傘2672把、雨衣909件、餅干巧克力2400件、老干媽香辣菜800件等價值140.46萬元的抗震救災物資隨全市統一行動于15日凌晨運抵四川災區,支持災區救援行動。全局干部職工踴躍捐款93436元,黨員繳納特殊黨費70670元。
(八)統籌兼顧,推動其他工作發展
一是以建設節能環保型商業為重點,著力抓好商貿流通領域的節能降耗工作。制定下發了《*市商務系統*年節能減排實施意見》和《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實施意見》,在全市商務系統開展了節能降耗和“限塑”工作。會同市循環辦開展了“減少白色污染,共建綠色消費”公益宣傳活動,向廣大市民發放免費環保購物袋1萬個,宣傳資料1萬份;聯合工商、質監等部門開展了全市商品零售場所執行“限塑令”情況的集中檢查,檢查中發現,實行“限塑令”后沃爾瑪、北京華聯、大昌隆等超市塑料袋比此前減少了50-70%。天怡豪生大酒店引進節能技術和設備對其中央空調進行節能改造,能耗下降1/3,年節電48萬千瓦·時。基本完成節能燈推廣任務。
二是認真參與“兩湖一庫”治理工作。制定《市商務局*年治理“兩湖一庫”工作計劃》,建立了禁止銷售含磷洗滌用品舉報制度,公布了舉報電話,牽頭組織有關部門開展了對紅楓湖、百花湖飲用水源保護區市場禁磷檢查,加強生豬定點屠宰場的排污監管,全市8個生豬定點屠宰場均按市、縣環保部門要求進行污水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三是加強再生資源行業管理。授權市再生資源行業協會從12月份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再生資源備案登記工作。
四是加強拍賣企業監督管理。認真做好初審工作,今年完成29家拍賣企業的年檢工作,上報省廳新增拍賣企業2家。
五是加大二手車市場和報廢拆解企業的監管力度。今年鳳凰村、金陽二手車交易市場預計交易達15000余輛,交易額超過3億元,實現規范、公平交易。*金物和*金冶兩家汽車報廢拆解公司運行情況良好,未發現有違規報廢及“五大總成”流入市場行為,全年報廢汽車2800余臺。
(九)狠抓作風,提高執行力
一是狠抓機關思想、隊伍、廉政和作風建設。深入開展黨的*大精神和市委八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活動,開展學習型機關和文明滿意窗口創建活動,建立干部業務學習過關考試制度,特別是開展了科學發展觀和《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學習貫徹活動,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發展意識。
二是強化內部管理制度、黨風廉政制度,嚴格實行雙向目標考核。進行了兩次中層干部競聘上崗,大力選拔并任用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輕干部,促使機關作風整體轉變。
二、存在的困難
(一)受國內外金融經濟形勢的影響,商貿流通業發展不確定因素增加。一是進一步擴大消費難度較大。當前,經濟增長放緩,股市低迷,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和預期收入減少,購買能力下降,居民消費信心持續大幅下滑,消費預期走低,商品零售額增幅面臨極大的壓力。二是外貿進出口形勢嚴峻。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向實體擴散,外貿出口定單數量減少,加之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落,影響支柱產業磷化工產品的出口,硫磺等原材料的進口大幅回落。這些會嚴重影響明年的外貿進出口額增加。三是外資企業投資變得更加謹慎,加大了外資利用難度,外資項目儲備減少。
(二)管理體制不順,工作推進難度大。目前,全市10個區(市、縣)及高新、金陽新區,除云巖、南明、烏當成立有商務局外,其余區、市、縣商務工作均由當地經貿或發改部門承擔,專職人員少、工作推進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