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經貿委市委經濟增長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委市委經濟增長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經貿委市委經濟增長總結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東許辦事處,市直有關單位:

*年是我市科學發展取得新的顯著成效,“*”規劃各項目標全面超額完成,爭創全國百強的宏偉事業大步推進的一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爭創全國百強縣(市)目標,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動力,按照“一主三化”發展戰略要求,不斷完善加快發展的思路和措施,沉著應對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面對主導產業市場受挫、農業遭遇嚴重干旱等不利因素和宏觀調控持續趨緊的壓力,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同心同德,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經濟社會繼續保持了強勁發展態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經濟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主要指標超額完成

*年,我市經濟增長質量進一步提高,實現了速度與質量效益、投資與消費、經濟增長與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步增長。全市GDP完成預計95.1億元,同比增長55.5%,比“*”期末增長409.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達到68.6億元,同比增長10.8%,比“*”期末增長34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1.6億元,同比增長10.8%,比“*”期末增長342.4%;財政總收入再創歷史新高,完成17.62億元,同比增長89.92%,比“*”期末增長912.64%;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73億元,同比增長88.96%,比“*”期末增長397.1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68.2億元,比年初增長27.1%,比“*”期末增長236.9%;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8510元,同比增長18.6%,比“*”期末增長87.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92.3元,同比增長39%,比“*”期末增長12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0.2億元,同比增長20.2%,比“*”期末增長254.4%。在近期公布的第五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我市在本屆*個縣域單位中,排名第186位;在第五屆中國中部百強縣市中,我市名列第22位。

二、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經濟結構調整質量明顯提高,主導產業市場競爭有顯著增強

以培育循環經濟型企業、園區為載體,發展循環經濟初見成效。今年,我市新上和續建各類重點調產項目75項,概算投資54.53億元,完成投資13.95億元。在調產工作中,一是確立了從“大、中、小”三個層面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思路,并強化了工作措施。即:以企業為單位,圍繞清潔生產、循環利用,建立點上小循環;以工業園區為單位,圍繞廢物循環、能量交換,建立片上中循環;以市域為單位,圍繞生態保護和節約型社會,建立面上大循環,努力用3—5年時間,初步建立以循環經濟為主的生態型、環保型經濟發展模式。為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我市聘請國家發展改革委楊春平教授為我市“發展循環經濟戰略顧問”,指導幫助我市發展循環經濟。二是加快推進試點企業工作進度。金巖、金暉、樓東俊安等全市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以企業內部資源循環利用和廢棄物的清潔化處理為突破口,均配套機焦項目上馬了矸石發電、焦油回收、污水處理、煤氣管道回收等環保設施,進一步形成了原煤進廠“榨干吃盡”、“廢棄”資源循環利用的生產模式。以此為帶動,我市機焦企業先后上馬焦油回收、污水循環、矸石利用等配套項目12個。三是用循環經濟理念完善工業園區發展規劃。圍繞“產業鏈條延伸、資源回收利用、環境明顯改善、綜合效益提高”的發展要求,針對梧桐焦化工業園區焦爐煤氣綜合利用,規劃引進了法國歐羅福集團公司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項目總投資5.6億元,年轉化利用煤氣8.58億立方米。該項目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發電技術,屬國際領先,是發展循環經濟的示范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經省計委批復立項,完成了環評等前期工作,即將開工建設。

以“四大園區”建設為重點,推進產業集群發展。梧桐焦化工業園區,山西兗礦天浩化工30萬噸煤氣制取甲醇一期10萬噸及2×12MW矸石發電項目已開工建設;3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項目已通過國家環保、發改部門評審正式立項,正在加緊融資準備開工。法國歐羅福集團公司總投資5.6億元的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山西焦炭集團公司總投資35億元的焦化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已簽訂合作協議,明年開工。目前,梧桐焦化工業園區已入駐企業90戶,其中產值億元以上企業達到11戶。高陽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規劃各類重點項目10項,燕麥深加工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產,形成年產燕麥精粉2000噸、燕麥乳5000噸的生產規模,二期工程生產車間已建成,正在加緊設備采購;高濃縮果汁飲品及耐高溫吹塑瓶生產線正式投產;多不飽和脂肪酸膠囊項目、5萬噸鹿茸養生湯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廣州綠園公司5000噸羊羔酒異地改造項目已完成前期移交、選址工作。目前,園區已完成投資1.5億元,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省級園區評審。東許鑄造工業園區,隆華10萬噸精密鑄件一期5萬噸項目正式投產,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精密鑄件生產車間。城財二期160萬噸軋鋼、4×12MW矸石發電項目已完成投資近4億元。大孝堡鋁工業園區,宏基電鋁公司規劃總投資56億元的100萬噸氧化鋁項目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四大園區”規劃實施的重點項目全部達產達效后,年可新增產值50億元,新增稅金4億元。

以擴張新型產業規模為推動,產業體系多元化進一步形成。耐材產業,8.5萬噸莫來石耐材原料生產、5萬噸新型合成耐材、3.5萬噸新型高鋁質熔融耐材等項目已建成投產;7萬噸氫氧化鋁一期3萬噸已完成投資5000余萬元,明年初可正式投產。目前,全市鋁礬土加工能力達到230萬噸,高檔耐材制品生產能力突破140萬噸。冶煉產業,5000萬噸金屬鎂、2萬噸金屬鎂、1.5萬噸中低碳金屬錳項目已建成投產;概算投資2000萬元的2個環保型煤矸石煅燒高嶺土項目正在加緊施工,正式投產后,年可消化煤矸石30萬噸。農副產品加工業,1萬噸蓖麻油生產,苦蕎茶、燕麥茶系列飲品生產,萬頭豬養殖及飼料加工,奶制品生產線建設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即將全部投產。建材產業,30萬噸干法回轉窯水泥、20萬m3矸石空心磚、1萬噸硅磚生產及15萬噸商品混凝土生產項目均已正式投產。此外,新規劃上馬的高強高隔熱輕質保溫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及中美合作開發的山西裕亨三佳汽貿家園、新莊建材裝飾城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市場潛力大的新型產業項目進展順利,蓬勃發展,為我市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三、切實重視“三農”工作,認真落實各項政策,農村經濟穩定發展

加大“三農”投入力度。一是繼續加大財政支農力度。在去年市財政增加“四個一百萬”支持農村發展的基礎上,今年市財政安排農村公路建設、支農資金、扶貧資金、人飲解困資金、農村特困救助資金、農村殘疾人特困救助資金、農村小學公用經費、鄉鎮衛生院改造、鄉鎮計生站改造以及農村計生優惠政策落實等投入達到7600萬余元。二是全部取消農業稅及其附加。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以轉移支付形式,彌補村級附加收入減少部分。三是加大對農民補貼力度。在不折不扣落實小麥、玉米、谷子和良種補貼政策的基礎上,今年市財政用于農機購置補貼突破50萬元,重點扶持了大型玉米聯合收割機、秸稈還田機、保護性耕作機械等農機購置。四是加強鄉級農業發展基金建設。出臺政策支持鄉鎮從本地鄉鎮企業稅后利潤中提取5%作為農業發展基金,專項用于支持農業調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積極鼓勵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積極投資農業開發,實行以工補農。目前,全市鄉級農業發展基金已突破5000余萬元。

推進調產“三十”工程。從今年起,用2-3年時間重點發展十大農業園區、十大龍頭企業和十大特色基地,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全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新建、續建項目11項,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20戶,帶動輻射農戶3000多戶,實現產值3億元。以高陽農業科技園區、樓東、恒泰、宇豐、新鐵城等重點園區為帶動,全市農業示范園區發展到70個,開發面積4.7萬畝,完成投資1.8億元,安排季節性就業5000余人。加快推進百萬只蛋雞養殖基地、萬畝優質牧草基地、10萬只肉羊養殖基地、萬畝毛白楊豐產林基地、30萬畝核桃生產基地、萬畝柿子基地、萬畝省級優質小麥良種繁育基地等特色基地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一是確保增產促增收。面對夏糧減產的嚴峻形勢,采取加大復播面積、強化夏管力度、調整種植品種的辦法,幫助農民保產增收。全市糧食復播面積比去年增加近5萬畝;蔬菜種植面積突破4萬畝,比去年增長近三成。二是強化培訓促增收。組建了市農民培訓中心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分校。圍繞主導產業、用工企業及勞動力狀況,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9.8萬人次。三是擴大就業促增收。在全市大力推廣“農民就業組織化”模式,加大企業就近吸納當地農民就業的力度,實行重點獎補,全市煤焦鋁鐵等資源型企業安置本地勞動力的比例達到60%以上,累計安排農村剩余勞力2.5萬人,人均增收2000元。四是幫助融資促增收。進一步擴大政府貼息貸款范圍,增加小額貸款規模,積極協調市農業發展銀行為金綠禾、田源陽光、華祿、昌圓、恒泰等重點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落實貸款1500萬元。

加快小城鎮和小康村建設。按照全面小康、富裕型小康和基本達小康三個層次,分類推進農村小康建設工作。全市市級寬裕型小康示范村總數達到20個,鄉級寬裕型小康示范村總數達到30個,示范村人口占到全市農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西王屯、樓東、橋北等一批寬裕型小康村脫穎而出,西王屯村被評為“山西十大名村”,成為全省新農村建設的典型。

動物重大疫病防治工作取得突破。面對突如其來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全市上下統一指揮協調,精心組織防治,累計投入330余萬元用于疫情防治,疫區67787只活禽一夜之間全部撲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工作中,建立了疫情報告通報制度、疫情處置技術規范、消毒技術規范、疫苗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防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規范運行,為我市今后應急處置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積累了經驗。

四、突出煤礦安全生產,加大綜合整治力度,安全生產秩序穩定好轉

強化煤礦、非煤礦山安全整治。調整充實煤礦、非煤礦山安全監管人員,對85名安監下鄉人員進行了執法培訓,赴省培訓煤礦礦長317人,培訓煤礦安全管理人員643人、特種作業人員910人、充燈員300人,全員培訓2902人。制定完善了煤礦安全監管八項制度。對全市煤礦實行分類監管,以人包礦,明確責任。抽調88人分22個小組對全市煤礦晝夜巡查,抽調96名副科級干部和335名在編工作人員全天候駐礦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嚴厲打擊私開礦坑點,發現一處堅決剎禁取締一處。對不符合驗收條件的42座礦井,嚴格按“六條標準”堅決予以關閉。對*市批準啟封整頓的115座礦井及時督促辦理證件審驗、儀表儀器校驗等工作,保證啟封整頓前的安全。全市煤礦安全裝備投入達5億元以上,礦均500萬元以上。115座礦坑全部通過生產能力核定,我市煤炭生產能力由原來的600萬噸/年提高到1400萬噸/年,其中,114座煤礦已領到安全生產許可證。

狠抓危化品、民爆物品及煙花爆竹安全整治。一是開展以危化品行業為重點的安全大檢查,確定77個單位為重點監管對象。二是強化產業政策引導,對不具備安全生產的企業予以關閉,對落后工藝、設備進行淘汰,設備更新累計投入8000余萬元;實行《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嚴格執行安全“三同時”制度。三是完善應急救援體系,成立了“*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制定《*市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礦山救護中隊基礎上配備充實了危化品等行業應急救援方面的專業人員和專業設備。對焦化、危化品等企業實行安全評估、分類指導、重點監管制度,建立起安全預警機制。四是完善民爆物品管理網絡。開展民爆物品大排查,對全市火工品逐家逐戶進行大排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開展道路交通、建筑行業、公眾聚集場所等其它行業安全整治。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廣泛宣傳安全生產知識,全民安全意識普遍增強,參與安全生產監督的積極性提高。高危行業全部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170余戶消防重點單位配備了專兼職消防安全員。制定不同行業的應急救援預案,充實了應急救援專業人員和專業設備。

五、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城鄉統籌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繼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投資4700余萬元,完成八字坡公鐵立交橋工程的基礎上,鋪開了概算總投資4.72億元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投資23750萬元。其中,總投資9000余萬元的“兩街四路”新建和改擴建工程,已完成投資7000余萬元,永盛路、三皇路、長征路、三賢路、新義街改造,永盛路北延及崇義街五中段建設工程已全部完工,迎賓路南延基礎工程已完成,實現全線貫通,明年春可鋪油通車;總投資11000萬元的第二熱源、第二氣源、第三水廠建設工程完成投資6580萬元,第二熱源、第二氣源已投入運營,第三水廠打成配套新井5眼,實現向城區供水,全市供熱面積達到196萬m2,供氣用戶達到15117戶,城市管道煤氣用戶普及率達到70%以上;總投資6310萬元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1170萬元;總投資9000余萬元的220KV城西桃園堡變電站已于9月份投入使用;總投資5600萬元的城市垃圾處理廠已完成可研報告和土地、供電、供水等基礎工作。完成了新義街、三賢路、三皇路、永盛路“一街三路”路燈改造,安裝路燈306盞,全市路燈總量達到3263盞,小街小巷亮化問題基本解決。13個城市公廁整修一新,全部投入使用,新規劃建設了2處公廁。投資100萬元解決了24個社區辦公用房及工作經費。

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在重點推進全市“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投入,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4.6億元,完成村村通主干道36條300公里,村村通支線180條150公里,街道硬化工程200個村260公里,全市新增油路水泥路710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227個,油路(水泥路)通村率達到82%,20萬農民群眾告別了不通油路(水泥路)的歷史。全市油路(水泥路)密度達到101.41百平方公里。鋪開并全部完成了總投資600余萬元的29處農村飲水解困工程,解決了30村1.56萬人的吃水困難;投資100萬元完成10個鄉鎮計生服務站所改擴建工程,投資340萬元新建置換改造鄉鎮衛生院6所。完成了王馬和柱濮兩個35千伏變電站及樓西35千伏變電站建設增容工程。經多方爭取,我市采煤沉陷區治理項目已經國家發改委批復,為我市爭取建設資金4.72億元,正在由山西省建筑設計院做項目初設工作。組織實施官窯村國家級土地整理、大王莊村省級土地復墾及陽泉曲仲家山、下柵道陸莊土地復墾等重點工程,完成土地開發整理與改田造地2802.13畝,實施集體土地流轉1382.16畝,形成流轉收益金133.68萬元。

大力整治市容環境秩序。著眼環衛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整合城市環衛資源,成立了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局,運行一年來,衛生清掃保潔質量明顯提高。進一步引深和推進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深入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以臟亂差治理為重點,加大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完善和強化了“門前三包責任制”的落實,印發了《規范城區垃圾處理的通告》,重點對城區小街小巷、城鄉結合部、環城公路沿線的亂堆亂倒等影響城市環境衛生的現象進行大力度整治,查處亂潑亂倒98人次,取締污染嚴重的無證洗車業17家,查處飲食業油煙污染案15起,城區燃煤爐灶、鍋爐煙囪進一步減少。規劃建設停車場30余個,設置機動車停車位1000余個、自行車摩托車存車處20余個;加大對亂停亂靠行為查處力度,新建公交候車廳22個,查處非法運營車輛897輛,城市交通秩序進一步好轉。通過一年來堅持不懈地努力,市容環境秩序有了較大改觀,在*市“城市管理年”活動督查中,我市名列第一。

扎實推進生態環境建設。今年初我市提出,從今年起,全市每年用于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的資金將不少于一個億,用三年時間籌措四個億,確保污染企業改造達標,根本上改善市域生態環境質量。圍繞這一目標,企業環保設施建設工作得到進一步強化,金暉、金巖、金達、城財、俊安等7戶省級審批重點焦化企業全部鋪開地面除塵站建設,金暉已投入使用。取締關停淘汰不達環保要求的生產設施、年產30萬噸以下小洗煤廠和“新五小”企業的工作進一步加快,列入關停對象的5戶小機焦企業已全部關停取締;共炸毀鋁礬土倒煙窯煙囪196支,推倒爐子223支。實施生態綠化工程成效明顯,完成四旁植樹130萬株,項目工程造林4.1萬畝;城市綠化覆蓋面積達到367萬m2,公共綠地面積達到80萬m2,城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分別達到30.6%、20.2%、6.5m2。啟動城市環境監測日報制度,對市區環境衛生進行24小時監控。

六、扎實推進各項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清理整頓并公布行政事業收費及政府性基金項目目錄,取消單位收入過渡戶,全面實行票款分離、罰繳分離。完善《政府采購工作方案》,實施政府采購項目218項,采購總額4638萬元,節約資金767萬元,平均節約率達16.59%。加快國庫集中支付改革,16個鄉鎮的公教人員工資全部納入統發范圍;對所有政府采購項目及重點工程實行財政直接支付,已確定74個單位納入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范疇。正式啟動部門預算改革,全市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全部完成。

加快市屬工商企業改革改制。研究制定《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改制的實施意見》和《市屬企業破產工作的暫行規定》等文件,進一步規范了企業改制行為;在對全市八大系統109戶企業進行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完善了企業改制思路,編制了《*市企業現狀及改制設想》。完成交通系統下屬運輸公司、汽修廠、金剛石廠三戶企業改制;鋪開了市外貿公司、生產資料公司、五交化公司、化建公司、東風煤礦、兌鎮農機廠、陶瓷工廠、服裝廠、棉麻公司、木材公司、西泉煤礦等11戶企業的改制工作;推動市外貿公司、生產資料公司、五交化公司、化建公司依法進入破產程序。妥善安置改制企業職工5戶500多名。

擴大招商引資效益。通過“以商招商”、“補鏈招商”、“對位招商”等多種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利用外資層次和質量。先后與法國歐羅福、美國裕亨、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國家發展銀行、杭州錦江、廣州綠園、山西焦炭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進行了多領域的項目洽談,與國內外14個大型企業(集團)建立了聯系,與15個科研院所建立了信息和技術支持關系,與5個投資融資機構建立了融資伙伴關系。組織市內企業參加了第九屆中國西部投資貿易洽談會、第九屆中國國際貿易投資洽談會、*年山西投資貿易洽談會等經濟會議,引進合作意向資金5.6億元,實際引進資金3.1億元,占當年完成投資額的22.2%。我市與省開發行簽署合作協議,注冊成立*市開元中小企業擔保有限公司,省開發行已注入2000萬元軟貸款資金,有力支持了我市中小企業發展。我市與國家開發銀行和省農發行簽署金融合作協議,今后三年內,國家開發行將為我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2.6億貸款,省農發行為我市提供農業政策性貸款5億元。

七、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推進社會各項事業

教育、文化事業全面進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繼續加大教育投入,財政新增教育經費400萬元,確保農村教育各項資金優先足額到位。投資6129余萬元用于城區學校新建、擴建和完善工程,第五中學投入使用,實現高中辦學城區化目標。積極實施農村學校布局調整,新改擴建農村學校38所,撤并農村小學54所、初中3所;鄉村兩級用于改善農村辦學條件的投入達到4500余萬元。繼續落實招聘教師優惠政策,實施教師關愛工程,設立20萬元的名師、名校長獎勵基金,安排50萬元用于教師體檢,規劃開發針對城區中小學教師的中低價位住房300余套。嚴格落實“兩免一補”政策,落實資金148.7萬元,受助學生達15557人。制定出臺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創辦文化產業開發中心,積極推進皮影、木偶、碗碗腔傳統藝術開發工程,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通過省級驗收;投資支持碗碗腔現代戲《酸棗坡》改編為電視連續劇。投資1500余萬元的廣電大廈已完成主體工程。積極推進村村通有線電視工程,投資1012萬元完成了160公里的市鄉兩級光纖傳輸網建設,16個鄉鎮、街道所在地全部開通了有線電視,柱濮、兌鎮、下堡3個鄉鎮實現有線電視戶戶通。市鄉兩級投資1500余萬元用于文化村建設,全市發展文化村16個,

科技、人才工作扎實有效。創建科普示范村100個,科普示范校5個。大力實施招才引智工程,參加山西省人才智力交流大會、山西省*年北京招才引智大會、*市人才智力交流大會和全國人才市場高校畢業服務周*人才招聘會等人才交流活動,6個用人單位分別與627名大中專畢業生簽定了人才交流意向書,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8名,本科生263名,大專生298名;853名大中專畢業生在人才交流市場辦理了人事手續。

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堅持“鄉鎮投資為主,政府適當補助”的原則,推進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市財政撥款100萬元用于支持鄉鎮衛生院建設,投資30萬元為鄉鎮衛生院配備必要的急救和醫療服務器械。市防疫站實驗樓、人民醫院傳染病區建設項目順利完成;投資3000萬元的市人民醫院住院大樓建設工程正在加緊施工。推進計劃免疫工作,切實加強艾滋病、結核病等疾病預防。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市)準備工作,已制定出臺實施方案、展開基礎調查工作。深入開展“食品放心工程”,大力整治非法行醫。

計劃生育水平取得新提高。全面落實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政策,核實60周歲以上獎勵對象220戶265人,領證獨生子女戶360戶635人,雙女絕育戶17戶(已入保的除外),退二孩指標戶44戶,獨生子女意外傷殘戶1戶,落實獎勵資金24萬余元。全年共完成一孩上環4392例,二孩絕育1483例,雙女戶絕育175例;計劃生育率達到91.6%,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72‰,社會撫養費征收294.16萬元,全部超額完成*市下達的任務要求。同時,深入扎實地開展了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我市榮獲全省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稱號。

社會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繼續加大社保覆蓋面,農村參保村達到208個,參保人員18314人,征繳基金630萬元;各類企業參保人數達到15555人,征繳養老金3060萬元;參保機關事業單位達到259個12437人,征繳金額125萬余元。城鎮職工參加醫保人員達到22529人,征繳基金945萬元;參加工傷保險人數達17093人,征繳基金371萬元。清繳失業保險金215萬元,農村救濟工作取得明顯進展,核實發放2241戶3121名農村特困戶《救助證卡》。累計發放救助金183.97萬元,爭取上級農村醫療救助款20萬元,對89名農村困難戶大病實施了救助;提高城市低保人員標準,為5552戶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811萬元。累計下發殘疾人救助金9萬余元,使471名農村特困殘疾人享受到每人每月30-50元的補助;先后為1000余名殘疾人發放救濟金10萬余元。開展勞動用工專項執法檢查,為農民工追討工資45000元。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1824個,登記城鎮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下崗人員再就業1973人,組織勞務輸出3401人,轉移農村勞力28597人。*年,我市治安案件立案957件,查處956件746人;全年查處年內發案及年前積案712件,8起命案全部告破,連續兩年保持命案全破的記錄,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市公安局榮獲全省先進公安局稱號。

八、加強政風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執政能力建設有了新的提高

嚴肅查處和糾正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一是組織開展各類專項打假行動。以“查食品、保健康”、“查農資、保農業”,“查建材、保建設”為重點,共檢查各類企業230家,沒收假冒汾酒系列1000余件、黑心棉被100余件,及時查處取締了苗頭性的地條鋼生產窩點和假冒偽劣涂料生產窩點。二是集中治理教育亂收費問題。組織監委、糾風辦、教體局等有關部門組織聯合檢查組,對21所小學、18所初中、4所高中的教育收費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全面落實了“一費制”教育收費辦法。三是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強化醫德醫風教育,認真開展“弘揚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的宣傳教育活動;完善藥品招標采購制度,招投采購藥品占醫院購藥總額的95%,讓利患者61萬余元;大力查處藥品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共取締無證經營4戶,沒收過期失效藥品102種,查出標值12.6萬元的偽劣藥品和不合格醫療器械,共處罰款22.18萬元。四是大力整治公路“三亂”問題。立案查處10起,8人受到黨紀處分。

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一是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健全完善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辦事、運行、服務、管理、監督五項機制,新增服務項目15項,簡化審批項目42項,清理違規收費項目2項,全市累計群眾辦理審批服務事項18126件,收繳預算內外資金8177.5萬元。二是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制定了《行政監察責任追究暫行辦法》,集中力量開展了整頓土地市場、建筑市場、礦業秩序、環保執法等重點監察,共實施檢查項目46個。強化土地市場管理,實施土地招標拍賣掛牌交易15宗7.9萬平方米,實現土地交易收入10880萬元,完成國土收益1300萬元。堅持嚴格項目審批、嚴格標底審核、嚴格評標、嚴格招投標程序、嚴格標后監管“五嚴格”制度,加強了建筑市場秩序管理,政府投資融資或控股的建設工程項目全部實行公開招標。累計完成招投標項目26項8446萬元。三是強化審計工作。對76個單位6大類14個項目進行了審計,查處違規金額1090萬元,管理不規范金融861萬元,應上繳財政金額56萬元,應自行糾正金額733萬元。四是引深行風評議活動。新增7個部門和行業列入行風評議范圍,參評單位達到53個,并積極向鄉鎮、街道基層站所延伸。舉辦了行業聽證對話會,深入推進行風評議活動。五是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先后對9人因責任制落實不力進行戒勉談話,責任追究17人。六是大力開展廉政宣傳教育。組織副科級以上干部集中學習了《實施綱要》,發放讀本3000余冊。實行了現行收費項目臺帳制度,將73個單位的154項收費納入預算管理,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七是繼續引深舊“三項制度”,全面推行新“三項制度”。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公務接待工作的若干規定》,對公務接待范圍、標準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實行市委、市政府和市紀委領導包鄉鎮、大口責任制,確保“六項制度”落到實處。*年,我市政府系統廉政建設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年共立案查處干部違紀違法案件39案54人,挽回經濟損失375萬余元。

*年是我市加快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計劃目標勝利完成鑄就輝煌的一年,2006年是我市爭創全國百強的關鍵之年,也是實施“*”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市將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繼續圍繞“三新”目標,大力實施“一主三化”戰略,艱苦創業、開拓創新,努力取得新的更大的勝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石棉县| 平乐县| 大足县| 桐梓县| 临澧县| 肃南| 那曲县| 攀枝花市| 正蓝旗| 黄陵县| 潼关县| 神池县| 武宣县| 昌平区| 永丰县| 鹤峰县| 徐闻县| 高陵县| 宜宾县| 新巴尔虎右旗| 无棣县| 揭东县| 沈阳市| 宿松县| 建德市| 柘荣县| 甘德县| 和顺县| 永福县| 鄱阳县| 曲麻莱县| 阿拉善盟| 乐陵市| 松潘县| 横山县| 宜章县| 徐州市| 金寨县| 湾仔区| 开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