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農業綜合服務管理總結鎮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貫徹中央、省、市、區和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以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指導思想,以增加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維護農村穩定為目標。按照“突出重點,找準亮點,因地制宜,擴大基地,形成規模,打響品牌”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創新破難、求實奮進、強化措施,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一年來所做主要工作
(一)傳統農業平穩運行、穩步發展
1.今年全鎮完成單季晚稻播種面積56750畝,單晚直播55600畝,其中免耕直播42356畝,機耕直播13244畝,移栽1103畝,平均單產548公斤。
2.新品種推廣,按照中心統一采購,各農資點分散銷售的原則,經過與市種子公司聯系,經全體農資銷售點人員開會統一思想。共引進單晚良種34噸,品種分別為秀水33、秀水128、祥湖914。全鎮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3.示范方建設。今年在儒林村建立區級水稻高產示范區120畝,平均單產558公斤。建立村級高產示范戶60戶,面積234.6畝,平均單產552公斤。
4.配套技術應用,實施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面積42000畝,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6000畝。統防統治面積1083畝。
5.發展種糧大戶179戶,面積10597畝。其中10畝以38畝,464畝,20畝以上141戶,10133畝。
6.做好種糧大戶保險工作。開展農業政策性保險參保戶68戶,面積7009畝,參保率達86%,完成區下達的70%的任務。
7.做好良種資金發放工作。今年共發放良種資金132萬多元,其中國家級良種補助14516戶,資金88.6萬元,省級良種資金4362戶,資金12.6萬元,10畝以上大戶38戶,資金4640元,20畝以上大戶141戶,資金28.7萬元。
8.蠶桑生產,全年飼養蠶種19504張,由于市場價格波動較大,比去年飼養張數略減。建設規模蠶桑小區1833畝,品種全部為“農桑—14”。
9.漁業生產在抓好全鎮內塘381.5公頃、外塘精養面積61.6公頃、稻田養殖606.6公頃常規水產品養殖的同時,重點做好國家油價補貼發放工作,共發放資金115.26萬元,受惠戶數1400戶。
10.林業生產抓好了趙家兜村、千畝山村市級綠化示范村建設,已通過驗收。做好了塢仁村,邢窯村平原海防林綠項目建設。
(二)效益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快速發展,無公害基建設、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
1.效益農業發展迅速。全鎮農業總戶數1800戶,總面積18000多畝,設施栽培面積達2356畝,主要涉及水產養殖、瓜果蔬菜、果樹苗木、葡萄等幾大類。預計總產值9000萬元,凈收入4500萬元。
2.特色農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以“金牛農莊”為主體的食用菌基地今年發展面積達65萬平方尺,預計產量達130萬斤。水蛭養殖面積達50畝,新興產業蘋果梨種植出一現良好勢頭,今年種植的40畝,效益可觀,市場批發價達到每公斤5元。
3.農產品品牌戰略得到重視。農產品品牌戰略在現今農業生產中已引起廣大種、養殖大戶的重視,到目前全鎮已注冊農產品商標6只,分別是雙晶梨、奧豐蘑菇、雙橋水產品、得源葡萄、鑫勤稻米、中璉珍珠等,其中“中連珍珠”還獲得省農產品無公害優質獎,“雙晶梨”獲得農業部優質產品獎。為農產品走向市場,提高品位奠定基礎。
4.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取得成效。我鎮今年新增省級無公害稻米基地一個,面積16000畝;新增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一個,面積1995畝;新增無公害蘑菇生產基地一個,面積85畝。到目前止全鎮已認定面積已達到59640畝,分別是無公害稻米基地面積56750畝,無公害梨基地面積430畝,無公害葡萄基地面積380畝,無公害水產品基地1995畝,無公害蘑菇基地85畝。5、農業產業化生產得到全面提升,今年我鎮新成立了農業產業化專業合作社3個,分別是華橋蠶桑專業合作社、趙家兜糧食專業合作社,利農湖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到目前全鎮已成立專業化生產合作社有10家。其中食用菌專業生產合作社生產基地被南潯區評為現代化農業示范園區。專業合作社的成立使廣大種植、養殖戶得到了極大的好處,統一了管理,統一了技術服務,全面提升了產品質量,走向了農業產業化之路。
(三)科教興農工作得到加強,農民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1.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針對我鎮食用菌、水產二個專業合作社的生產發展趨勢,在鎮農辦、鎮科協的組織下,農技中心參加了吳家莊村蘑菇栽培技術和西陽村牛蛙養殖技術的科技下鄉活動,10月19日又參與了市、區農業系統組織的大型科技下鄉活動。活動參加人數390人,發放技術資料800份。
2.做好農民信箱工作。①完成2300人任務注冊,已注冊3071人,②買賣信息721條,一年來發送信件46172條,發送短信44205條,③開展萬村聯網工程建設,首批16個村已落實,④完成全鎮6個村的農村信息化示范村建設工作。
3.做好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根據《南潯區農村勞動力培訓技能培訓工程》的實施和考核要求,在加強領導的同時,依靠全鎮村干部和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依托*綜合高中的勞動力培訓機構,全鎮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有序推進,為了配合做好此項工作,農技中心抽調工作人員和任課老師進行技術輔導。科教興農工作的加強,為我鎮培養21世紀新型農民創造了條件。
(四)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
1.土地整理工作。*年全鎮完成土地整理面積6200畝,總投入625萬元,搬遷土方38萬方,排灌渠襯砌49公里,主支公路填筑36公里,綠化帶35公里,投入勞工20萬工,新增土地指標1240畝。
2.加固加高外圍圩堤。采用人工與機械相結合的辦法加固加高標準圩堤4.5公里;完成三田洋砌石護岸341米、*塘1000米、邢窯塘200米、千畝山油車洋港400米,小農水工程拆建機埠4座,更新機泵2臺。
3.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確保安全渡汛。對汛前檢查發現的6方面安全隱患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制訂改進方案,落實整改措施,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務必要求在汛期到來之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保證安全渡汛。
(五)大力發展規模化畜牧生產,加大群防群控力度,控制畜禽傳染病的發生
全鎮年末存欄生豬:17726頭,其中母豬存欄:1249頭,當年出欄生豬:44300頭,產值6645萬元;湖羊存欄:13450頭,當年出欄4210頭,產值505.2萬元;兔存欄:23470只,當年出欄:37800只,產值181.4萬元;家禽存欄:349877羽,年出欄:38.1萬羽,產值952.5萬元;禽蛋產量:5744.1噸,產值9764.97萬元;肉類總產量4470.65噸,畜禽生產總產值18049.07萬元;生豬生產同比增加68%;湖羊同比增加28.3%;家禽同比減少33.6%;兔子同比減少41%。全鎮養豬戶1959戶占農戶13.3%;養羊戶2175戶占農戶14.7%;母豬養殖戶443戶占養豬戶22.6%。
1.積極發展規模型養殖戶。全鎮現有規模場戶:50頭生豬以上養殖戶67戶,存欄生豬4538頭;20頭以上湖羊養殖戶29戶,存欄湖羊2717頭;100只兔以上養殖戶19戶,存欄兔子19545只;500羽家禽以上存欄養殖戶166戶,存欄237170羽,分別占存欄25.6%;20.2%;83.27%;67.8%。②做好規模場的污水處理工作。在07年300頭生豬規模場的治理基礎上,08年確定200頭治理場4個,100頭治理場2個,總投入資金23萬元,完成沼氣池6個,計260立方,集污池180立方,氧化塘240立方,并在11月、12月分別通過省、市驗收。③同時積極推廣生態養殖污染零排放養殖,在周介兜設試點240平方飼養棚,生豬180頭,投入資金20萬元,經半年的飼養證明從飼養成本、污染處理和養殖效益都有明顯的提高。④做好畜牧生產的政策性保險。特別是能繁母豬的保險,召開2次村級獸醫會議專門布置對規模場動員參加生豬保險,對母豬養殖戶要求保險,08年能繁母豬參加保險949頭,占存欄的75%,規模場生豬保險占29%。⑤指導養殖戶提升品位,提高質量,打出品牌,在原有2個二級種畜禽場的基礎上,今年又申報2個二級場,并在9月份全部通過市級專項驗收。到08年底止全鎮共有二級場4個:其中櫻桃谷種禽場1個,湖羊種畜場1個,獺兔種畜場2個。⑥開展對全鎮水禽規模養殖場的調查,全鎮現有水禽規模養殖戶154戶,存欄20.1萬羽,逐步提倡轉為旱養。
2.做好畜禽防疫工作,在做好春秋兩季全面防疫的同時抓好平時的防疫。全年共進行禽流感、口蹄疫、藍耳病、湖羊亞洲I型口蹄4次,組織人員524人次,①全鎮劃分3個防疫包干片,每片落實1人負責協調,監管,線辦公室2人負責疫苗收、發調配,組織33個防疫普查免疫組,建立村級臺帳33本。對規模場做到送苗到場,監督做好免疫工作,散戶有村級獸醫逐戶做好免疫。對全鎮畜禽進行免疫注射,累計免疫H5禽流感142萬羽次;豬瘟3.3萬頭;豬藍耳病3.1萬頭;豬O型口蹄疫3.4萬頭;湖羊亞洲I型口蹄疫2.5萬頭;羊痘1.1萬頭。同時開展兔瘟、雞瘟免疫2次,共預防兔瘟3.48萬只次,雞瘟1.3萬羽次,確保全鎮畜禽生產的健康發展。②做好落實好經費,為確保免疫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村級防疫體系的建設,鎮政府落實村獸醫工作經費7.92萬元(鎮、村各占50%)全年防疫經費2.2萬元保障了防疫工作的有效開展。③組織好疫苗的調配,今年共組織H5疫苗112萬ml;O型口蹄疫11萬ml;亞洲I型2.6萬ml;豬藍耳病3.2萬ml;豬瘟3.3萬ml;羊痘2.1萬ml。超額完成任務指標,確保我鎮免疫工作的數量、質量。④開展畜禽疫情的調查。面對周邊地區疫情復雜的情況下,開展對全鎮規模場和養殖戶進行調查,共四次,特別是下半年羊痘疫情大發的情況下,做到了邊調查邊預防,發生羊痘有30個村728戶,發病2233頭,占存欄18.3%,死亡139頭,占發病數6.2%。生豬發生偽狂犬病8個村,16戶發病432頭,占存欄2.4%,死亡194頭,占發病數44.9%,消毒場地1.2萬平方,用消毒藥10箱。⑤做好免疫抗體檢測,送省、市、區檢測6個批次,采豬血清350頭份;湖羊血清250頭份;雞血清250羽份;鴨血清750羽份;豬尿樣400頭份,通過檢測都達到上級提出的要求。并分別在5月份、12月份2次通過市防疫質量專項驗收。
3.抓好畜禽流通監管。全鎮設定點屠宰場檢疫檢驗1個點,產地檢疫4個點,分別有中心人員擔任,全年屠宰檢疫2.5萬頭,檢出病豬47頭,處理病變內臟302公斤,主要做了:①配合工商、衛生等部門對4個農貿市場進行監督檢查,檢查攤位254個次,消毒場地2000平方,畜禽產品1.2萬斤,活禽1.8萬羽,查證5000份。②產地檢疫生豬1.8萬頭,出縣境出證檢疫生豬5128頭;湖羊3458頭;苗禽928萬羽;種蛋44萬公斤;家禽22萬羽;兔1.2萬只。
4.推廣新技術。全年開展培訓村獸醫業務技術2次,參加人員70人次,養殖戶水禽飼養管理1次,參加人員140人,生豬飼養管理1次,參加人員28人,線上人員分別聯系規模場14個,其中豬場7個;羊場2個;兔場2個;禽場3個,推廣應用桔桿氨化技術,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生態養殖零排放和仔兔培育新技術,取到以點帶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