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區委經濟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我局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和上級有關業務部門的指導下,緊緊圍繞黨的*大、*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省委“科學發展、四求先行”、市委在建設海西兩個先行區中“樹形象、走前頭、作表率”以及區委提出的建設實力*、活力*、魅力*、合力*“四力*”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克服省市重點工程和新區建設規劃的影響,在全局上下全體干部職工和區直部門、鄉鎮街道的共同配合下,圓滿完成了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全年全區共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產值240.85億元,比增16.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219.5億元,比增17.6%。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05家,其中年產值億元以上的規模企業達到59家,比*年增加9家,為營造我區良好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穩步發展做出了一點貢獻。在此,我局全體干部、職工對關心和支持本局各項工作的人大代表和各級領導、干部、企業家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就我局*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有什么不足之處敬請各位人大代表們提出寶貴意見。
一、努力抓好績效考評工作,促進我區工業經濟更大發展
我局積極主動地協調上級有關部門,配合鄉鎮(街道)、區直有關部門認真做好所負責的非國有工業產值比重、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工業經濟效益指標、市以上名牌產品數增長率等指標的資料采集、數據分析和統計工作,推動績效評估工作協調運作。
二、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努力創造更加優良的軟硬環境
一是積極響應區人大代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建議,深入企業開展資金需求情況調研,組織有資金需求的高意、德通、遠洋等20多家工業企業參加省市組織的3場工業銀企洽談會,向有關金融機構推薦我區高新技術企業7家,高成長性企業2家和產值大的企業12家,在銀行與企業之間搭建起合作溝通的平臺。二是加強企業技改扶持力度。*年我區9家企業9個項目列入省市級重點技改項目,總投資7.02億元,其中6家企業獲得市重點技改項目貸款貼息240萬元。三是抓好北峰山區茶業種植加工、竹制品加工和平原鄉鎮食品加工等農副產品加工項目扶持工作。*年我區共有3個農副產品加工項目列入福州市農副產品加工重點項目,總投資1.2億元,項目完成后可新增產值2.4億元,新增稅收2550萬元。其中2家企業獲得福州市農副產品加工重點項目扶持資金50萬元。四是開展兌現工業企業土地使用稅補貼工作。將《關于當前促進工業發展的補充意見》(榕政綜[*]80號)精神廣泛宣傳到轄區各工業企業,并積極幫助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申報,爭取市財政對城區工業企業土地使用稅給予補貼,目前我區共有37家符合條件的企業向上申報。
三、抓好招商引資工作,不斷培育新經濟增長點
一是抓好海交會和貿洽會等重大招商活動。海交會共簽約內聯項目20項,總投資8.99億元。貿洽會共簽約內聯項目11項,總投資6.26億元。同時“6.18”期間簽訂了5個對接項目,申報4個技術需求。二是抓好落地項目的服務工作,及時解決投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其早出成果。三是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筑巢引鳳文章,提高招商引資的實際效果。四是抓好新增長點培育工作。*年我區遠洋塑料、德通容器、廣福有色金屬等7家列入市級新增長點項目企業累計完成產值28.2億元,比*年增產7.19億元,比增34.1%。通過占全區規模企業數2.3%的企業實現了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2.85%,真正發揮了新增長點企業對全區工業經濟發展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四、拉動內需,進一步拓展市場
一是積極組織區內企業組團赴銀川參加省經貿委組織的福建商品(銀川)交易會,在交易會上我區設立中心特裝展位1個,一般展位12個,并完成簽約金額6100萬元。同時我區積極開展企業風采展示以及推介企業產品,開展工業區招商說明等活動,并為我區企業在銀川設立銷售網點、辦事處,有力地促進了我區企業與我國西北部企業間的貿易往來、信息溝通和經濟技術合作。二是大力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搞好各類商業網點和大中型批發市場的標準化建設,推動我區工業產品的流通。
五、抓好工業集中區整合提升,不斷增強我區經濟實力
借助東擴契機高起點規劃福興經濟開發區,對產業經濟結構進行優化調整,逐步淘汰轉移部分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等不符合城區功能定位和布局要求的產業,盤活有限土地資源,整合提升優勢產業,創辦都市企業。對以高意科技、華科光電、芝光照明等為代表的20家光電企業,在發展空間上予以大力扶持,在此基礎上積極引進其他光電企業,做大做強光電產業。實施扶優扶強戰略,重點扶持閩東本田、日立工機、德通容器、閥門總廠等精細機械工業企業,形成以龍頭企業為主導、上下游配套齊全的產業鏈,推動產業集群化。繼續抓好金城民營和宦溪工業集中區等工業載體建設和招商引資促產工作,并通過完善配套管理服務設施建設,促進項目早日投產;同時加快泉頭農場“一轉二”步伐,為工業發展騰出更多的空間,不斷增強項目吸納能力。
六、抓好品牌培育和節能減排力度,努力提高企業整體素質
一是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進一步落實實施名牌戰略、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實施意見》,加強對區內名牌產品的培育力度。我區共有9家企業獲得省名牌產品9項,5家企業獲得市產品質量獎5項。二是不斷推進和鼓勵企業導入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年辦理*年通過的ISO9000、ISO14000、ISO18000認證企業獎勵金申請40家44項。三是嚴格按照《全區節能降耗目標責任考核辦法》要求,把責任目標、節能任務完成情況納入綜合考核之中,加強對重點能耗企業的監管。*年東南電化、高意光學、大同纖維、順大運動品等重點耗能企業共投入節能技改資金3130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節能降耗成果。
七、堅持改革發展,保持區直企業的安定穩定
一是根據榕政辦(*)215號文件精神,按照財政、企業、個人各出資三分之一的辦法組織已于2000年初完全停產的區屬企業亭江防水涂料廠參加醫保。該廠共有退休職工49人參保,企業和個人共需出資68萬元,而該廠已關閉多年,沒有資金積累。為了解決資金問題,在區政府辦公會議研究同意的基礎上,我局委托有資質的拍賣行對其廠房進行公開拍賣,所得費用作為該廠職工辦理醫療保險和解除勞動關系的費用。6月17日通過公開拍賣,以132萬元落槌成交。在此次拍賣過程中,我局成立了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并邀請區監察局、財政局的有關同志和局紀委一起成立了指導監督小組,始終堅持陽光操作,做到了公開、公平、公正,確保集體資產不流失。二是積極妥善地做好區屬企業鞋用材料廠的拆遷安置工作。根據規劃要求鞋用材料廠原有廠區作為福建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人才公寓”的建設征地。為了妥善完成廠區搬遷工作,為“人才公寓”的建設奠定基礎,我局在企業拆遷安置過程中做了大量認真細致的工作,妥善解決了20戶職工宿舍拆遷安置問題,維護了企業的安定穩定。三是倡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全系統為地震災區捐款108672元。通過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使集體資產達到了保值增值的目的,沒有出現職工集體上訪等事件,切實維護了系統企業的安定穩定。
八、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確保工業生產安定穩定
進一步健全了安全領導機構,做到了安全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具體工作有專職人員負責,并將安全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各鄉鎮、街道企業辦和區直各企業。同時認真開展創建“平安單位”工作,不斷加大安全檢查、監督、宣傳力度。通過采取有效措施,為鄉鎮企業和區直企業經濟建設持續穩定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九、轉變政府職能,做好企業服務工作
為了進一步創造有利于全區工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全局上下一是進一步樹立起了為企業服務的觀念,從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ISO9000認證、抓好各類培訓、創名牌產品和商標等方面進行服務,為企業創新增強后勁;二是從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出口產品申報、建立國內外市場網絡、橫向經濟聯合等方面進行服務,幫助企業進行生產經營和開拓市場;三是從招商引資、引進稅源、建立銀企關系、設立為企業服務機構、供電供水、企業周邊環境、提供經濟發展信息、繼續開展走訪企業活動等方面進行服務,為企業創造更好的投資軟環境。
過去的一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主任、副主任、各位人大常委、人大代表的關心下,在全局上下全體干部、職工和區直部門、鄉鎮街道的共同配合下,我局為全區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出了一點貢獻,但與區委、區政府、區人大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著不足之處,主要有:招商引資力度還不夠,成效還不顯著;區直企業改制方面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還不可能在短期內全面展開;“績效評估”工作要取得更好的成績還有待于全局上下的進一步努力和挖掘等等。這些不足之處都必須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和解決,也是我局2009年工作的重心所在。在新的一年里,我局有決心、有信心繼續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下,為打造我區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基礎而共同努力,也希望人大代表們一如繼往地關心和指導經濟局的工作,使我局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