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招商引資總結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以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招商局的指導幫助下,緊緊圍繞“四個四”主題戰略,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始終保持了招商引資的強勁增長勢頭。
一、*年工作情況
(一)基本情況
1、主要指標完成情況。截至11月份,全市共新簽外來投資項目626個,同比增長30.15%;投資總額229.68億元,同比增長70.53%;協議引資227.04億元,同比增長76.66%;新簽項目到位資金77.15億元,同比增長61.98%。據不完全統計,可產生總產值358.28億元、利潤總額42.26億元、上交稅金18.16億元、安置就業37158人。外來投資項目(含續建)實際到位資金136.42億元,同比增長80.69%;其中省外到位資金96.87億元,同比增長67.02%,均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項目質量也明顯提高,全市外來投資(投資總額)千萬元以上的項目共289個,同比增長64.38%;億元以上項目36個。
2、承接轉移亮點突出。*年是全面承接產業轉移的開局之年,通過深入扎實工作,涌現出了眾多工作亮點,歸納起來主要有“十件大事”:
①明確整體思路,確定工作目標。市委、市政府將承接產業轉移作為重中之重,明確提出圍繞石油化工、裝備制造、商貿物流、輕工紡織、中醫藥等八大重點,力爭未來五年累計引進國內市外資金882億元,利用外資2億美元。
②出臺促進政策,加快產業承接。制定出臺了《加快推進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實施意見》,通過財政促進政策、稅收促進政策、金融促進政策、用地用電用水用氣促進政策、工商促進政策等,全面促進承接產業轉移工作落實。
③搶抓災后重建機遇,承接引進200億元。在全省災后重建大招商活動中,我市先后派出83批次小分隊,走訪企業423家,舉辦(或參加)投資促進活動40次,最終達成合作意向項79個,促成內資項目正式簽約49個,簽約金額193.59億元人民幣,外資項目4個,投資總額1.53億美元。
④園區招商扎實開展,產業集聚成效顯現。全市承接產業轉移園區——江南輕工業園區發展勢頭迅猛,已投入2億多元完成了一、二期基礎設施建設,已引進入駐企業18家,另正式簽約9家企業即將進駐。
⑤領導掛帥帶頭外出,南下北上爭搶先機。今年是各級領導率隊外出招商力度最大的一年,截至11月底,市級領導帶隊外出招商31次,其中市主要領導帶隊達12次;各區縣領導帶隊外出招商141次,其中區縣主要領導帶隊77次。
⑥外派招商骨干力量,駐點招商全面開展。江陽、龍馬潭、合江、瀘縣分別在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北京等地設立了辦事處,共選拔了65余名經濟頭腦、思維活躍、業務精通的年輕干部,深入當地承接產業轉移,顯著提高了針對性和成功率。
⑦江蘇三木投資50億,最大引資項目落地。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江蘇三木集團投資50億元的年產100萬噸甲醇及下游產品項目成功引進落地,成為了今年*招商引進的最大投資項目。
⑧重要通道加快暢通,投資環境極大改善。隨著泰安長江大橋竣工通車,沱一橋復線和茜草長江大橋加緊建設,以及川黔高速公路、進港鐵路專線、成渝環線瀘渝高速公路、成自瀘高速公路近期動工等,*的投資環境得到了質的提升。
⑨臺灣皇冠引進入瀘,“園中園”皺形初現。由臺灣皇冠集團投資20億元、占地2455畝的皇冠產業園項目正式簽訂,皇冠產業園作為江南輕工業集中發展的特色園區,建成后將成為中國西部唯一的以箱包皮具生產為特色的現代科技產業園,現一期工程即將啟動。
⑩賽德水泥落地開工,*經濟再添活力。投資1.3億美元的四川*賽德水泥46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已開工興建,項目還將配套建設一座額定功率為9MW的純低溫余熱發電站。
3、省上督辦項目情況。截至11月底,省上督辦的6個重點跟蹤促進項目進展順利。分別為:①四川銀鴿竹漿紙業有限公司8萬噸紙漿、11萬噸紙項目。已累計投入技改資金11000萬元,用于紙機、漂白工程、堿回收、再建工程等項目改造。②西華井田45萬噸/年煤炭開發項目。已通過環評大綱的評審,目前正開展礦山初步設計和土地預審等相關工作。③100萬盒/年藏藥生產線項目。受西藏3.14事件影響,與西藏藏醫學院技術轉讓洽談事宜中斷了一段時間,現已進入正軌,目前在平整場地。④50萬噸/年煤基高清潔燃油項目。已完成名稱預核,開設了銀行賬戶,完成項目可研,該項目還在談判中。⑤日產2000噸新型干法旋窖熟料生產線項目。主體廠房已基本建成,已訂購大部分機器設備。⑥年產20萬噸竹漿紙一體化工程項目。敘永縣將與金光集團商談,擬收購*興農漿紙業公司,以獲取項目和土地所有權,同時全力招商引資,力爭短時間內落實新的投資業主。該項目計劃近期啟動進場公路工程、圍墻工程,力爭年底前完成,2009年完成場地平整工程,并啟動項目主體工程建設。
(二)主要做法
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承接產業轉移為總攬,扎實推進招商引資各項工作。
1、領導重視,高位推動。在今年的承接產業轉移工作中,各級領導高度重視、親力親為,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積極表率。市委書記、人大主任朱以莊親自擔任承接產業轉移領導小組組長,在百忙之中已先后率隊前往廣州、深圳、北京、重慶等地開展小分隊招商8次;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國強多次專題研究招商工作,親自率隊前往浙江、北京、香港等地開展小分隊招商4次;市委副書記楊文杰、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長李小端以及李繼郁、梁偉華、陳萬春、張顯富等其它市領導和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駱玲也多次帶隊外出招商,各區縣黨政領導也親自抓項目、親自跑對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汶川地震后,各級都迅速派出小分隊前往沿海各地回訪企業,堅定外地企業家投資*的信心。截至11月份,市級領導共帶隊赴省外招商達31次,其中市主要領導帶隊外出12次;三區四縣的縣級領導帶隊赴省外招商達141次,其中區縣主要領導帶隊外出招商77次,共舉辦(參加)各類投資促進活動68次。
2、夯實基礎,理清思路。年初,我們制定出臺了工作要點,對全市招商引資進行目標分解,進一步落實了相關工作責任。隨后,由市招商引資局牽頭,會同相關單位共同對沿海產業轉移形勢進行了充分調研、認真分析,提出了*市承接產業轉移的八大優勢和重點承接的八大產業,印制出臺了《*市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與對接重點》宣傳冊,重新改版了《*投資指南》,增添了產業招商相關內容等,進一步規范了招商宣傳推薦工作。組織全市工業和經濟部門的領導同志開展了“承接產業轉移,加快工業強市”專題研討,邀請了省局領導和有關專家來瀘開展承接產業轉移專題培訓,組織干部職工開展《執行力》讀書演講活動等,有效統一了認識,明確了方向,并最終形成了“依托支柱產業,依托優勢資源,圍繞四個四主題戰略,加快承接產業轉移”的總體思路,全市承接產業轉移工作迅速有效展開。
3、突出重點,狠抓項目。今年我們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中之重。立足我市酒業、化工、機械、能源等四大特色優勢產業,結合打造四大特色工業園區,我們針對性的包裝、推出了46個重點招商項目;先后組織召開了廣州、成都、廈門、北京等系列投資說明會,組隊參加了廈洽會、西博會、海博會等大型招商活動,對外進行了廣泛宣傳推薦。我們將項目對接作為項目工作的重要抓手,先后外出與杭州新湖集團、臺灣皇冠集團、佛山集成投資公司、上海復星集團、北京金聯安集團、南方物流集團等企業進行了投資洽談,邀請了廣東陽江市政府及企業代表團、碧桂園集團、臺商聯合考察團、浙江新湖集團、煙臺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等來瀘投資考察,就有關項目進進了深入對接。截止11月份,全市赴省(境)外承接產業轉移活動直接達成合作意向155項,促成正式簽約項目74個,投資總額127.43億元,協議引資126.49億元。
4、拓寬渠道,多元招商。我們堅持把開拓創新作為招商引資的不竭動力,開展了形式多樣、靈活務實的招商工作。充分利用全省災后大招商活動平臺等,積極開展卓有成效的小分隊招商,各級領導親自率隊,周密安排,深入對接,全年共組成214余支小分隊深入到了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地區走訪企業、對接項目。利用各區縣招商骨干力量,整合全市招商系統資源,在資金相對集中的上海、廣東、福建、重慶等地設立了常駐機構,全面開展“駐點招商”,目前全市駐外招商人員達到65人。充分發揮企業的招商主體作用,積極鼓勵企業通過產業配套、橫向聯合、參股合作等方式開展“以商招商”,目前,江南輕工業園、瀘縣中小企業創業園等產業園區的“以商招商”工作正扎實有效開展。此外,我們還立足《招商引資獎勵暫行辦法》,創造性的開展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網絡招商等。
5、改善環境,優化服務。為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我們大力開展效能建設,不斷簡化辦事程序,著力優化政務環境,切實強化跟蹤服務。建立了重大招商項目協調制度,對投資項目涉及的問題,報請市委、市政府指定由一個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及時協調予以解決。建立了定點聯系服務制度,對投資總額10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實行局領導聯系推進,專人跟蹤落實;對投資總額超1億元以上的轉移項目,報請市上實行市領導聯系推進、部門跟蹤落實,有效確保了洽談項目盡快簽約、簽約項目盡快落地。堅持把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納入目標管理,分解落實到區縣、部門,定期予以督查通報,嚴格進行檢查考核,有力確保了全市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實效。今年以來,共受理招商企業投訴4件,辦結4件,積極主動為企業解決問題7個。
(三)存在問題
總的看來,*年全市招商引資形勢很好,各項數據都呈上升態勢。但在當前金融危機負面影響不斷加大、全球經濟出現持續低迷的新形勢下,招商引資工作還面臨較大挑戰,還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
一是園區建設較為滯后。園區建設投入有限,致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還不能完全符合大招商要求。
二是大項目報批手續繁瑣,難度較大。*地處長江上游,又是長江上游珍稀魚類保護區,所以化工、能源等優勢產業的項目環評手續報批難度極大,對當地招商引資工作和經濟發展影響巨大。
三是配套條件有待改善。從與中部地區甚至毗鄰市州相比,我市的綜合物流成本仍然相對偏高,很大程度制約了出口加工型企業的承接引進。在水、電、氣等生產要素方面,受指標、限量、價格等因素的影響也仍然較大。同時,我市產業配套能力較低,產業配套成本相對較高,對“整體產業、整體園區”等大規模承接的制約較大。
四是投資環境仍需優化。無論是思想解放程度,還是服務意識方面,都需要進一步總結提高,都還值得進一步探索提高。